《歡樂頌 4》空降央 8,接檔刑偵劇《他是誰》。
是有自信?
還是資本運作?
帶着疑問咱們來說說這部劇 ,
究竟是電子榨菜還是電子渣菜——
《歡樂頌 4》
豆瓣還沒開分,不過看這一季不如一季的評分,
還沒開始追的朋友估計會被勸退。
《歡樂頌》系列前兩季,在劉濤、蔣欣、楊紫、王子文、喬欣 " 五美 " 的精彩演繹下,迎來了女性劇的熱潮。
實打實的熱度,幫助它提名白玉蘭,拿下飛天獎。
劇中演員也靠角色翻紅的翻紅,出圈的出圈。
然而《歡樂頌 3》江疏影、楊采钰、張佳甯、張慧雯、李浩菲的全新陣容,卻沒能以後浪之姿出現。
相反,狗血抓馬的劇情,不夠接地氣的設定。
令觀衆們大失所望,口碑大跌。
即使這樣,正午仍舊沒有放棄這個 IP,
《歡樂頌 4》空降央 8 次黃金檔開播,大衆口碑能否逆轉?
是好是壞,咱們還得看劇情才能下定論。
本着欲抑先揚的原則,咱們先說說這部劇的爽點。
其實,以女性視角來看,這部劇可看之處還是不少的。
有觀衆說本季的風格就是歡樂頌複仇記。
整頓職場、教訓職場老鳥、反女性職場潛規則,爲廣大女性狠狠地出了一口惡氣。
《歡樂頌 4》在劇中對現實生活中的都市女性所面臨的困境,進行了多方位地描繪。
許多故事,可以映照出現實中的自己。
楊采钰飾演的方芷衡化身露西,複仇迎來新進展。
老李總的正妻上線,對于自己丈夫的不恥行爲,完全沒有羞恥感,反倒怪起被騷擾的女孩子不檢點。
對于露西的反擊,一邊說着投降,一邊又威脅 " 一個女人勢單力薄,即使家敗了,也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 "。
而露西也沒慣着她,直接回怼 " 狗改不了吃屎的一家 "。
雖然對峙的畫面有點雞血感,但是怼的也是真爽啊。
受害者有罪論的嘴臉,震驚三觀。
生活中像這種類似的案例并不少,但不是所有人都能得到救贖,
也不是所有人都能勇敢地與侵害者對峙。
面對同事造謠私生活,霸氣回怼的葉蓁蓁。
" 誰八卦我,我就大嘴巴子扇死他,我又不是名人,我忍他做甚 "。
形容绯聞這段話也是非常形象了。
" 就像蚊子一樣,繞着你打轉,咬一口血再走 "。
現實生活中,也有不少女生被造謠私生活。
再小的绯聞也會造成傷害。
面對公司領導要求出幾個女孩飯局上活躍氣氛的要求,
葉蓁蓁直接硬剛,
" 你讓你老婆你媽,讓你女兒去,你幹不幹,缺了個大德的 "。
将女性生存現狀等現實問題和矛盾展露無遺。
因爲學曆歧視無法升職的朱喆。
替上司鞍前馬後排除升遷障礙,卻被告知承諾好的升職被換成了别人。
面對上司的 " 謊言 ",朱喆沒有揭穿、指責,而是利用愧疚,申請 " 租房補貼 "。
升職計劃已經落空," 漲薪 " 還是要争取的,
不得不佩服朱喆的韌勁。
打工人狠狠代入了。
備受原生家庭侵害的餘初晖,終于迎來了自己的感情線。
但是面對男同事的告别,餘初晖,選擇直接拒絕,坦率地面對原生家庭的不幸也是一種勇氣。
面對無賴父親,清醒又堅強,面對一個沒有心的父親,絕不手軟。
第三部中最招人煩的角色何憫鴻,繼續發揮其 " 煩人 " 屬性。
何憫鴻爲了 " 感受生活 " 誤入傳銷現場,引來危險,卻對替她出面解決問題的葉蓁蓁的 " 安危 " 視而不見。
面對朱喆的質問又是 " 真的沒想到 "。
又是 " 我理虧,我不想解釋 " 的硬氣樣。
你以爲她這是真的覺得不好意思,才沒有解釋的話,
就錯了!
轉頭就和 PUA 男戚牧吐槽上了!
大家爲什麽都吐槽你,你心裏沒點數嗎?
對壞人唯唯諾諾,對朋友重拳出擊。
何憫鴻簡直是 " 中國馳名雙标 ",
何憫鴻這個人物身上的槽點,多到數不清。
很多網友都帶着看看她能作什麽妖的心理,看這部劇,要說貢獻,估計收視率有一半是她在支撐吧?
一個頗有文筆的文學編輯,一個看過很多書和社會新聞的人,
爲什麽又愚又聖母?
成長型角色,一季的成長還是不夠?
編劇創造這樣一個人物是爲了增加戲劇矛盾?
諸如此類的劇情細節崩壞,讓這部劇注定與高分無緣。
國産女性群像劇裏,沒有窮人。
租金人均大幾千近萬塊,敞亮又通透的出租屋。
關鍵是,合租!
這合理嗎?
餘初晖和朱喆商量買一個油汀,最終因爲何憫鴻不願意,
兩個人買了個電暖電,躺在地上,感歎終于感受到了幸福。
在這樣的房子裏感歎幸福的細節真的能戳動人嗎?
大量的劇情矛盾,靠主角口述,幾乎沒有矛盾的過程。
露西怼人話術雖然夠爽,
但劇情卻沒有展現出露西的快意恩仇和 " 痛苦掙紮 ",
大多數時候都是精緻又不缺錢的樣子。
李母的反派形象也有點,爲了推動露西線發展的 " 工具人 " 之嫌。
再來看看職場戲。
現實中的職場人爲了完成 KPI、不被裁員焦頭爛額。
這部劇的職場人,簡直是把 " 八卦 " 刻進了 DNA。
男的猥瑣,女的長舌。
小學生都在卷,你們是怎麽做到不卷且八卦的?
怼天怼地,還愛日行一善的葉蓁蓁,有幾個職場人敢這麽叫闆?
對于這種敢做出頭鳥的行爲,葉蓁蓁表示 " 我有底氣反抗,卻還随大流,才是不可饒恕的 "。
現實是,有幾個人能有這樣的底氣呢?
即使自己不是這樣有底氣的人,而是遇到有底氣的人,
那日行一善的人又有幾個呢?
大概明哲保身才是常态吧!
當角色的人設與周遭的環境分離,當描述現實主義殘酷的劇情沒能真正接上地氣,全靠編劇強行硬推、硬 CUE。
看似共鳴頗多。
卻難以做到真的共情。
編劇對于每一個角色的傳遞,都給我們一種隔靴搔癢的感覺。
插一句,這個劇裏的男演員怎麽有種全員 " 工具人 " 的感覺。
最慘的莫過于王安宇了,這麽多集了,帥哥主打一個床伴!
《歡樂頌 4》中的台詞,給人一種雞湯文的感覺,
感覺每個人都在端着,無論什麽事,都各種剖析,引出很深奧的道理,文绉绉的。
用 " 金句 " 戳觀衆共情點的方法,實在不夠高明。
想從女性的日常,折射出這個女性在時代的困境,
就不能試圖用社會議題強行上價值。
《歡樂頌 4》安插了這麽多的社會話題 " 包袱 ",
卻沒響。
足見觀衆的态度。
提前預報一個消息:
雖然《歡樂頌 4》第一集收視率直接砸穿底盤,收視率堪憂,口碑幾乎又是全線崩盤。
但《歡樂頌》第五部,在 2021 年就已經立項。
看來正午陽光一開始就打算一定要把這塊招牌吃幹抹淨了。
我們依然需要女性群像劇。
但這種,似乎無法滿足觀衆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