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 者丨張欣
編 輯丨周鵬峰
視 頻丨柳潤瑛
" 這不僅僅是一個區域性銀行的問題。它影響了一些有不良資産負債錯配的機構,世界已經獲得了杠杆化的長期金融資産。"5 月 21 日,橋水基金創始人瑞 · 達利歐在 2023 清華五道口全球金融論壇上談及矽谷銀行危機時如上表示。
當日,就矽谷銀行危機、通貨膨脹、人工智能影響等問題,瑞 · 達利歐在會上與國際貨币基金組織原副總裁、中國人民銀行原副行長朱民進行了深度對話。
圖:橋水基金創始人瑞 · 達利歐(左)與國際貨币基金組織原副總裁、中國人民銀行原副行長朱民(右)進行高端對話
朱民認爲,矽谷銀行本身并不是系統性風險,但矽谷銀行引發危機的本質卻是系統性風險,因爲這主要是宏觀形勢、長期變化、寬松的貨币政策和美聯儲加息等因素導緻的管理不匹配,任何人都很難調整資産負債表。
瑞 · 達利歐認爲,矽谷銀行事件影響的不僅僅是銀行業,因爲除了許多銀行購買了政府債券,另外許多實體也都購買了政府債券,不僅包括購買美國政府債券的美國實體,而且還包括因爲貨币政策而購買歐洲債券的歐洲實體等。
瑞 · 達利歐進一步分析稱,當這些機構(區域性銀行、非區域性銀行,甚至保險公司)以短期利率購買政府債券和融資,他們建立起頭寸。試想一下,在歐洲、美國、日本,你該如何以負利率購買政府債券并期待能夠賺錢?答案是,通過更負的利息借款以此來創造正利差,這些正利差是央行提供的。這意味着許多實體,甚至中央銀行,面臨着巨大的損失。
朱民稱,許多金融系統都按照這種零利率運行,最終導緻人們對債券的需求減少,這使得财政部出售債券更加困難。瑞 · 達利歐表示也許央行将不得不介入并購買更多這些債券。
此外,在談到通貨膨脹問題時,瑞 · 達利歐表示,全球效率更低,再加上相對較高的補貼問題,使通貨膨脹居高不下。其中全球效率低是指在國際地緣沖突局勢中,與去全球化相關的全球供應鏈問題所存在的效率低下。
但瑞 · 達利歐認爲 " 周期裏的這種動态對于我們來說也許是新的,但它在曆史是重複循環發生的。" 在他看來,真正推動曆史發展有五大驅動因素:一是債務水平和貨币印刷;二是貧富之間的内部沖突程度;三是地緣政治;四是大自然(如自然災害等);五是人類對技術的學習和發展。
SFC
本期編輯 劉巷 實習生 肖楠
21 君薦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