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似乎在朝着更好的方向發展。
變化的節點源于一季度在線音樂收入首次追平社交娛樂收入。受此帶動,騰訊音樂娛樂集團 ( 以下簡稱 "TME" ) 的商業化故事走到了命運的岔路口," 期待 " 也順勢成爲了人們談起這一巨頭時的最廣泛态度。
馬不停蹄,在線音樂服務收入于第二季度火速完成了對社交娛樂服務收入的首次超越,成爲 TME 的主要收入來源,随後又三季度持續呈現出強勁增長。
最新公布的三季報顯示,TME 的在線音樂服務收入同比增長 32.7% 至 45.5 億,在三季度總收入中的占比逼近 70%。同時,付費用戶數正式邁入億級,同比增長 20.8% 至 1.03 億。
全力狂奔,TME 在重構核心競争力的路上接連點燃着引人矚目的煙花。
然而,在煙火絢爛的盛景的背後,曾經最大的 " 現金牛 " 社交娛樂業務卻成了一個光照不到的地方。
01 好的不靈壞的靈
關于這一點,TME 看得很清。
在二季度财報中,TME 明确表示,受在 Q2 後期開始采取的多項服務提升和風控管理措施影響,社交娛樂服務在今年下半年将持續承壓下行,并對集團的第三季度收入和全年總收入産生一定的負面影響。
事實與預期基本符合。
2023 年第三季度,來自于社交娛樂服務及其他業務的營收同比下滑 48.8% 至 20.2 億元,受此影響,TME 三季度總收入同比下降 10.8% 至 65.7 億元。
對此,看漲者表示,作爲政策監管的重點所在,社交娛樂服務的重頭直播業務存在較高的不确定性,所以,社交娛樂服務收入的持續下降對 TME 的生态健康以及後續長期增長具有較大利好。
同時,直播業務中頭頂達摩克利斯之劍的更多是秀場直播,全民 K 歌不僅具有騰訊音樂的版權優勢加持和騰訊系的社交生态賦能,在自身賽道中也仍牢牢占據龍頭地位。
道理是這個道理,卻絕非不可辯駁。
打開全民 K 歌的直播頁面,我們很容易感知到活躍其中的龐大的中老年群體,這在銀發經濟持續火熱的市場大背景下難能可貴。
QuestMobile《2023 銀發經濟洞察報告》顯示,到 2023 年 9 月國内銀發人群用戶規模已達 3.25 億,較上年增長超過 2,300 萬,全網占比提升 1.3 個百分點。而且,銀發群體表現出的線上消費能力、消費意願均有明顯提升。
可問題是,全民 K 歌目前僅僅隻是抓住了銀發人群的碎片時間和社交需求,關于如何再向前一步将流量變現,還摸不到頭腦。
另一方面,受以抖、快爲代表的短視頻平台的持續沖擊,在線 K 歌市場整體已滿是蕭瑟之感,最顯著的表現無疑是阿裏 " 鲸鳴 "、網易雲音樂 " 音街 " 的接連停運,以及昔日 "K 歌王 " 唱吧的逐漸微弱。
基于此,盡管 TME 的社交娛樂服務付費用戶數在本季度同比上升 5.4%,關于社交娛樂服務的下行态勢能否在今年最後一個季度得到緩解,以及還能否重新找回增長,我們暫時還難以給出樂觀的期待。
畢竟,現階段,誰都無法明确這項業務還需要多少風險控制和管理審查,而降級的用戶體驗會給用戶留存率和參與度帶來怎樣的影響,也充滿了不确定。
更爲嚴峻的是,短視頻對直播行業的沖擊正在持續顯現。今年 8 月,被稱爲遊戲直播界三大幻神之一的鬥魚 " 一哥 " 級主播旭旭寶寶轉投抖音,就是最典型的佐證。
02 名高難副的新支柱
最頭疼的還不是這點。
《中國數字音樂産業報告(2022)》顯示,2022 年,包括在線音樂、音樂短視頻、音樂直播、在線 K 歌業務在内,我國數字音樂市場總規模約爲 1554.9 億元,相較 2021 年,同比增長 16.8%。
其中在線音樂市場規模約爲 180.2 億元,較上一年增長 12.8%;音樂短視頻市場規模約爲 410.3 億元,較上一年增長 19.8%;音樂直播市場規模約爲 815.2 億元;在線 K 歌市場規模約達 149.2 億元,較上一年度略有下滑。
在線音樂的市場規模僅爲音樂直播的 五分之一,在總市場中的規模占比更不足 12%。與此同時,音樂短視頻的市場規模呈現出強勁的高增長态勢。
與之呼應,2023 年三季度,TME 的在線音樂服務月付費用戶數是社交娛樂服務付費用戶數量的 13.2 倍,社交付費用戶人均付費是在線音樂用戶人均付費的 8.36 倍。
盡管兩份數據的比例懸殊度再次收窄,但就目前的市場情況看,想要對齊甚至逆轉,顯然缺乏想象空間。
Q3 季度,TME 的在線音樂的月活躍用戶雖環比淨增 360 萬,但與去年同期相比流失了 1770 萬,并且已經連續八個季度呈現同比下滑。
在線音樂服務的付費會員規模增長距離天花闆很近了。不僅如此,在 TME 關于在線音樂付費用戶數與付費用戶月均收入雙增長的原因梳理中,促銷仍是一大關鍵詞。
同樣的,騰訊音樂的毛利率和經營利潤率能在本季度持續取得亮眼的同比增長,與仍然未放松的 " 降本 " 舉措也密切相關。
财報顯示,騰訊音樂三季度經營總開支同比下降 11.8% 至 12.7 億元,在占總收入中的占比從 2022 年同期的 19.5% 下降至 19.3%。而其中,銷售及市場推廣開支同比下降了 10.6%。
相較之下,似乎僅有廣告收入的增長較爲紮實且可期。
據統計,今年前三季度,大型演唱會、音樂節演出場次達 1137 場,觀演人數 1145 萬人次。其中據中國演出行業協會票務信息采集平台數據監測,十一期間大型演唱會、音樂節演出場次 121 場,票房收入 5.41 億元,觀演人次 83.66 萬人。
線下演出快速恢複爲 TME 帶來了撬動品牌、廣告贊助、版權授權等收入的東風,三季度,集團先後與雪碧、可口可樂、FILA 等聯合打造了多場線下音樂節、音樂會,而在剛結束不久的 10 月,TME 更在密集牽手 HR 赫蓮娜、特斯拉、珀萊雅的同時,與日本萬代南夢宮音樂達成戰略合作。
可以預見,廣告收入将繼續在四季度爲 TME 的營收賦能。
03 被老生常談的未來
在線音樂業務的積極表現還不足以抵消社交娛樂服務的消極,TME 想重構核心競争力,必須開拓出更多可正向循環的全新通路。
談到此,AIGC 是不可忽視的存在。
不久前,騰訊音樂娛樂集團副總裁、總法律顧問楊奇虎在中國數字音樂産業大會上再次強調,AIGC 賦能音樂已經成爲 TME 未來發力的核心之一。
與這一布局思路呼應,騰訊音樂先是正式發行了華語樂壇首位官方授權的聲音、視覺及衍生品均由 AI 生成的 " 全 AI" 歌手—— AI 力宏的首支單曲《Letting Go》。
随後又在剛收官的第三屆 TechME 技術周圓桌會議現場,官宣旗下 QQ 音樂與元象 XVERSE 達成最新戰略合作。
雙方将聯合推出 lyraXVERSE 加速大模型,借助其全面升級 AI 音樂助手的問答、聊天與創作能力,打造出一個情商與智商兼備的音樂伴侶 "AI 小琴 "。同時,雙方也将繼續積極探索 AI 與 3D 的前沿技術合作,引領音樂娛樂創新方向。
不僅如此,TME 也在基于自身的技術優勢,加速提升内容創作和宣發能力。如騰訊多媒體實驗室在 2023 世界人工智能大會上首次發布了自研 AI 通用作曲框架 XMusic2023WAIC。
該 XMusic 生成式通用作曲框架支持視頻、圖片、文字、标簽、哼唱等多模态内容,可将提示詞内容解析至符号音樂要素空間,并以此爲控制條件引導模型生成豐富、精準、動聽的高質量音樂,從而大幅降低音樂創作的門檻。
瞄準 AIGC 是可行路徑,卻也是起步姿勢。
較之國外 , 我國 AIGC 行業仍處于摸索階段 , 在體系化發展等方面還有待完善。具體到在線音樂市場,如何調和 AIGC 與原創的矛盾、如何打開更多場景與商業化可能、以及如何确保生成内容的溫度和互動性等難題仍有待探索。
我們唯一可以确定的是,TME 的 AIGC 故事走向不僅會左右它自身的未來,在某種程度上,也映照着整個市場的想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