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聯電子(300585.SZ)這波 " 連續劇 " 的台前幕後,除了正被 " 聚光燈 " 照射的胥明軍外,一位資本市場 " 金手指 " 或扮演着 " 控盤人 " 的角色。
自 " 資本大佬 " 錢明飛入主奧聯電子後,便由 " 盈科系 " 人馬進駐董監事會把控實權,推動公司跳躍于二級市場的熱點間,資本騰挪不斷。但一系列操作卻并未改變近年來奧聯電子主業平淡的局面,公司自身的造血能力也逐步萎縮。
而對于公司的 " 估值支柱 " 鈣钛礦,亦有諸多懸疑待解。财聯社記者近日從光伏業内了解到,要完成奧聯電子所規劃的 5 年 10GW 産能,需要近百億投資規模,目前公司賬上的錢隻能是杯水車薪。還有專家向記者表示,在技術不成熟、業務無積累時便大舉宣傳概念規劃前景,說明公司 " 控盤人 " 可能更熱衷二級市場而非實體經營。
" 盈科系 " 把控實權 空降無實業履曆董事長
此前,在不到兩個月時間裏,奧聯電子股價曾一路 " 狂飚 " 兩倍多,同期漲幅高居 A 股前列。而這場 " 盛宴 " 最大的受益者或是控股股東廣西瑞盈資産管理有限公司(簡稱 " 瑞盈資産 ")及實際控制人錢明飛。
錢明飛在投資界有一定名氣。盈科資本官網顯示,錢明飛是盈科創新資産管理有限公司(簡稱 " 盈科資本 ")創始人,擁有近 20 年的資本市場從業經曆和投資管理經驗。
據盈科資本介紹,錢明飛主導投資了康華生物、三友醫療、珠海冠宇、瑞可達、普蕊斯、亞虹醫藥、盟科藥業、火炬電子、三棵樹等衆多股權項目,被稱爲資本市場 " 金手指 "。2020 年盈科資本資産管理規模已突破 400 億元。
入主奧聯電子可能也是錢明飛的 " 得意之作 "。
2019 年 6 月,瑞盈資産以 9310 萬元,收購了奧聯電子 6.13% 的股份;2020 年 2 月,瑞盈資産又以 4.46 億元,受讓奧聯電子創始人劉軍勝、劉愛群持有的公司 19.37% 股份;兩次受讓後,持股達 25.50%,成爲控股股東,錢明飛成爲上市公司實際控制人。2021 年 9 月,奧聯電子向瑞盈資産發行股份募資約 1.44 億元。至此,瑞盈資産合計耗資 6.83 億元獲得奧聯電子 30.34% 股權。
在錢明飛入主奧聯電子後,公司董事會的實權人物幾乎全部換成了盈科資本的人,陳光水就是在這時被派到奧聯電子當董事長。或許是巧合,一家尋求跨界的上市公司,由一位跨界而來的董事長領導,其選擇合作的技術專家也是一位 " 跨界大神 "。
據奧聯電子公告,陳光水 2015 年 5 月至 2016 年 5 月任職中國郵政儲蓄銀行福建省分行營業部副總經理;2016 年 5 月至 2019 年 6 月任職中國郵政儲蓄銀行戰略客戶部機構客戶處負責人;2019 年 7 月至今,任職盈科創新資産管理有限公司聯席總裁、董事。2020 年 4 月至今,擔任上市公司董事長。
從履曆看,此前陳光水一直在金融界發展,并沒有經營實業的經曆。而财聯社記者此前亦曾報道,胥明軍在 2020 年 5 月起擔任杭州衆能光電科技有限公司顧問之前,在 20 餘年的工作中,基本都沒有與新能源相關的經曆," 半路出家 " 卻 " 一鳴驚人 "。
除了陳光水任董事長外,奧聯電子董事會成員中的賴滿英、賴振東,監事會成員中的吳淑青,在盈科資本均有任職。
對此,有業界律師向财聯社記者表示,公司内部設立的董事會、監事會、股東會等機構,原是要各司其職、具有一定的獨立性,但如果被同一 " 派系 " 把持,可能會造成缺乏監督、制約,往往相對容易發生内控管理問題,且如果存在問題也會藏得更隐蔽。
頻頻轉型追熱點 資本騰挪 + 關聯交易
錢明飛入主後,奧聯電子這家汽車零部件企業開始愈發 " 沉迷 " 資本運作,頻推轉型動作。
第一次是 2020 年 9 月,奧聯電子出資 0.56 億元收購廣西一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後改名廣西愛寵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簡稱 " 愛寵生物 ")20% 股權,進軍生物醫藥領域。
但這次轉型卻未收到良效,奧聯電子股價僅在公告後的首個交易日上漲 7%,随後一路下跌。僅僅兩年不到,2022 年 5 月,奧聯電子将其持有的廣西愛寵 16% 股權以 8000 萬元轉讓給淄博耀佳創業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簡稱 " 淄博耀佳 ")。天眼查顯示,淄博耀佳的兩個股東也是盈科資本的控制企業。
财務數據顯示,廣西愛寵已陷入連續虧損。對于資産出售原因,奧聯電子也不再提及此前所謂的 " 生物醫藥 ",改口稱 " 面對汽車行業新變局,未來新能源汽車将處于高速發展階段,公司調整戰略發展,确立以新能源創新發展爲産業目标,聚焦汽車電子相關硬科技 "。
第一次 " 跨界 " 無果後,奧聯電子轉頭瞄準了其他行業。2022 年 4 月 29 日,奧聯電子發布公告,公司拟以 7500 萬元收購嶽陽升能持有的平江縣鴻源礦業有限公司 15% 股權,借此攀上了 " 锂礦 " 概念。
這次公司股價遭到一波爆炒,在當年 4 月 29 日至 5 月 6 日,股價累計上漲 36.51%。
嘗到 " 甜頭 " 之後,奧聯電子又于 2022 年 6 月 15 日公告稱,公司與洛必德于近日簽訂《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共同布局未來三年内聯合生産 10 萬台商用智能服務機器人和未來五年内聯合進軍百萬台級别家庭服務機器人市場。
沾上服務機器人概念後,在當年 6 月 16 日至 21 日,公司股價累計上漲 56.37%。而最近一次跨界,就是投資鈣钛礦,公司股價同樣獲得市場炒作。
盡管在每次跨界時,奧聯電子都會出具公告解釋稱,這是爲了 " 形成産業滲透的優勢 " 等。但從實際關聯來看,上述投資的锂礦、醫藥基金、服務機器人、光伏鈣钛礦等,與公司主營業務難以形成協同效應。
據 Wind 統計,自錢明飛入主後的近三年來,奧聯電子先後發生了 10 起資産并購事件,涉及金額超過 4.1 億元。
建成鈣钛礦項目或需百億 現有資金恐難支撐
縱觀奧聯電子近年來的财務指标,業績表現相對欠佳。公司 2019-2021 年實現的營業收入分别爲 3.7 億元、4.16 億元、4.51 億元;實現的歸母淨利潤分别爲 0.21 億元、0.32 億元、0.34 億元。
到了 2022 年前三季度,其歸母淨利潤爲 0.21 億元,同比下降 33.03%;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則虧損 0.07 億元,這也是公司上市以來首度出現虧損。
而奧聯電子在主業低迷的情形下,歸母淨利潤仍能維持盈利,很大程度上是依靠轉讓廣西愛寵給關聯方帶來的投資收益。據财報披露,公司通過轉讓廣西愛寵 16% 股權,2022 年上半年實現投資收益 2754.47 萬元。其中的關鍵因素是廣西愛寵在陷入虧損之際依然獲得溢價。
而本次跨界鈣钛礦,除了專家身份成疑,擺在奧聯電子眼前的,還有一道資金難題。從财報看,公司的造血能力正在逐年萎縮。
奧聯電子 2018-2021 年的經營活動現金流量淨額分别爲 0.43 億元、0.39 億元、0.23 億元、0.26 億元,2022 年前三季度則僅有 0.06 億元,較 5 年前的 2018 年前三季度同比下滑 50%。
按照投資計劃,奧聯電子将在 2023 年 50MW 鈣钛礦中試線投産,2024 年 600MW 鈣钛礦裝備和 120MW 鈣钛礦電池組件生産線投産,力争 5 年内形成 8GW 鈣钛礦裝備和 2GW 鈣钛礦電池組件生産能力。
有光伏業資深人士向财聯社記者表示,盡管未來在節約成本方面,鈣钛礦相比晶矽電池有更好的前景,但目前鈣钛礦的設備價值仍然較高,單 GW 設備投資額近 10 億元,未來成熟後,單 GW 設備投資額則有望向 5 億元左右争取。
以此測算,奧聯電子計劃建設完成 10GW 産能,或需要近百億的投資規模。根據财報,截至 2022 年三季度末,奧聯電子賬上的貨币資金隻有 1.18 億元,堪稱 " 杯水車薪 "。
" 尤其在證監會立案調查後,奧聯電子的融資将不可避免受到限制,而其現有資金體量恐難以支撐鈣钛礦項目。" 該人士表示。
根據奧聯電子披露,截至目前公司已對鈣钛礦項目投入 2900 萬元,後續所需資金将通過直接出資、對外股權合作及其他融資方式逐步籌措。
香頌資本董事沈萌向記者表示,鈣钛礦具有成爲未來光伏技術方向的潛力,在新能源與 " 雙碳 " 政策推動下,與光伏有關的概念都具有極大的市場熱度,所以在技術上不成熟、業務上也缺少積累的時候就開始大舉宣傳鈣钛礦概念,甚至制造話題性,都說明上市公司大股東可能更熱衷于二級市場的波動,而并不具有經營實體業務的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