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期間有個新聞很讓人唏噓。2 月 16 日,印度電影《摔跤吧!爸爸》中飾演妹妹(少年時期)的演員蘇哈妮忽染重病去世,年僅 19 歲。
蘇哈妮所患的 " 皮肌炎 ",是一種目前原因不明的罕見免疫系統疾病。及時救治一般不緻命,但前期很容易誤診。
據母親說,蘇啥尼兩個月前手上出現紅斑,醫生沒能診斷出是什麽病。去世前 10 天才被确診爲皮肌炎,病情迅速惡化,最終因肺部感染和積液不幸離世。
拍攝《摔跤吧!爸爸》時,蘇哈妮才 11 歲。
▲ 右爲蘇哈妮
随着這部電影風靡全球,蘇哈妮成爲寶萊塢炙手可熱的童星。從可愛的小姑娘長成亭亭玉立的少女,原本未來可期,可惜造化弄人,竟以這種方式告别銀幕。
關于《摔跤吧!爸爸》這部電影,2019 年還有一個讓人痛心的消息。飾演蘇哈妮姐姐吉塔(少女時期)的演員塞伊拉宣布退圈。
演完《摔跤吧!爸爸》,塞伊拉的星途比蘇哈妮更璀璨。2017 年,她與阿米爾 · 汗二度合作的《神秘巨星》既叫好又叫座,豆瓣四十多萬人打出了 7.7 的高分。
在這部電影裏,塞伊拉作爲絕對的女一号,延續《摔跤吧!爸爸》中的女性主義精神,繼續用夢想直撞印度社會對于女孩的惡意與偏見。
電影裏的塞伊拉熱血、執着,以事業夢想去重建女性的獨立,然而現實中的她似乎恰恰相反。
這個 2000 年出生、家境優渥的姑娘,退圈的時候還沒滿 19 歲。她在社交媒體發布長文,表示演員這份職業違背了自己的信仰,所以決定中止這份工作。
人當然都有權利選擇自己的路,對于她的退圈,有些觀衆表示理解。
也有網友爲她抛棄有前途的工作,撿起掉落的繩索,重新綁住手腳而感到遺憾。
塞伊拉的退圈風波在印度鬧得蠻大。
議會首席發言人公開表示個人信仰與藝術無關;寶萊塢女星 Raveena Tandon(萊維娜 . 壇登)也批評塞伊拉帶壞風氣——退圈是個人選擇,但沒必要诋毀整個行業。塞伊拉的發言容易導緻誤解,讓公衆認爲女性在演員這份職業中無法獲得心靈安甯,隻有戴上面紗、回歸家庭才能收獲靈魂的甯靜。
事實上印度很多男演員都有自己的信仰,包括我們熟悉的阿米爾 · 汗,卻沒有任何人因爲這個原因選擇放棄職業生涯。
因爲女性主義題材電影出道并走紅,塞伊拉的退圈聲明卻被認爲背叛了女性主義。在男女地位懸殊的印度,女性個體的選擇往往帶有深刻的男權烙印,如果站在潮頭的女明星都不能帶頭沖破枷鎖,确實還挺諷刺的。
今年春節檔,因爲賈玲的《熱辣滾燙》,印度電影《摔跤吧!爸爸》重新掀起了一波讨論。
兩部電影有很多相似之處。
首先都屬于女性勵志體育片,一個講摔跤一個講拳擊。
第二主演都爲電影增肥減肥。
阿米爾 · 汗需要演出爸爸 19 歲、29 歲、55 歲的狀态。拍完 19 歲的戲之後,他一個月增重四十多斤,拍 55 歲胖大爺的戲。然後用 5 個月的時間減肥刷脂,再去拍 29 歲運動場上的戲。
記者問他爲什麽要反複折騰,不把增重以後 " 邋遢大叔 " 的戲放在最後,阿米爾 · 汗說那可能就再也沒有動力瘦回去了。
當時看這一段采訪我特别受觸動。果然人生容易走的都是下坡路,一個月放縱帶來的肉,需要 5 個月才能還回去。
" 會不會反彈 " 是很多人喜歡問的問題。一旦把這個問題擺在第一,相當于把一個不能解決的困難擺在第一,會極大地動搖和影響後面的決定。
其實一次就解決問題從來不是人生的标準答案,大多數事情的答案都是 " 會反彈、要堅持 "、" 沒有一勞永逸,隻有一直在路上 "。
《熱辣滾燙》與《摔跤吧!爸爸》還有一個共同點是都花了很大的篇幅講女性成長。
就電影質量和反映社會問題的深度,《摔跤吧!爸爸》是女性體育勵志電影的天花闆,豆瓣 160 多萬人打出了 9.0 的高分。
電影裏的教練父親與練習摔跤的姐妹在現實生活中都有原型。
現實中這個家庭在父親的努力下,培養了三名摔跤運動員。姐姐 Geeta Phogat、妹妹 Batita Kumari、堂妹 Vinesh Phogat。三人幾乎包攬了最近 10 年,印度在國際賽事上的女子摔跤金牌。
▲ 2018 年,Vinesh Phogat 在雅加達亞運會上爲印度摘得首金
在印度," 祝你生個女兒 " 是最惡毒的詛咒。
阿米爾 · 汗飾演的父親,作爲男性摔跤運動員,有過生個兒子做接班人的執念。然而當他擁有了兩個女兒之後,并沒有像很多傳統的印度父母一樣,把女孩扔掉,或者早早讓她們嫁人,換一筆嫁妝。
▲ " 摔爸 " 原型與他的兩個女兒
女兒也可以做接班人,自由選擇職業,放在今天國内的大環境下屬于平平無奇,但在印度,有極大的現實意義。
印度的童婚率占女性的 47%,也就是說有一半女孩在 14-16 歲就已經被家人安排嫁給自己從未見過的男人,開始一輩子望不到頭的主婦生活。
電影中兩姐妹逃避訓練,跑去參加同學的婚禮,跟新娘抱怨父親訓練嚴厲、不近人情。盛裝打扮的小新娘回答," 我倒希望能有這樣的父親,能爲我的未來着想,而不是從小就讓我做家務、燒飯 "。
訓練再苦還能比嫁人更苦嗎?在女性通往獨立之路上,這是一個天問。不同國籍、不同文化的女性都曾在不同場合以不同的語言提問。
而這個困擾了幾代女性的問題,卻在很長一段時間裏,被視爲 " 不是問題的問題 "。
在傳統社會結構中,女性被安排在家 " 享清福 ",至于究竟是福是禍,她們自己從來沒有發言權。直到出走的娜拉們将緊閉的門與窗推開一個微小的縫隙,女人才明白有些苦,你吃了才有甜;而有些甜,你越吃越苦。
無論《熱辣》還是《摔爸》,魅力都來自于現實與影片互文所帶來的靈魂拷問。
《熱辣》裏,角色杜樂瑩的減肥與現實中演員賈玲的減肥,其實提出了同一個問題,即女性到底怎樣才算愛自己。
看完電影,我覺得愛自己的關鍵詞是" 拒絕 "。女人學會拒絕,就學會了愛自己。拒絕讓自己長胖的食物、拒絕懶惰、拒絕惡意、拒絕讨好他人甚至拒絕一切習以爲常的東西,拒絕可以讓我們擁有強大的底線,明白自己最終的需求。
《摔爸》影片與現實的互文更複雜也更殘酷。飾演摔跤姐妹的演員,人生在 19 歲改寫,一個沒有選擇地去了天國,一個主動選擇重新戴上面紗。
好在兩姐妹的原型過得簡單、充實,是女孩理想的樣子,運動改變了她們的人生。因爲沒有訓練條件、沒有同量級的女運動員,她們的成長環境格外殘酷。
在草席、泥地上訓練、陪練是比她們力量更大的男生,梳短發、穿短褲都引來過鄰居的謾罵與嘲諷。
好在她們最終用比賽成績,讓世界安靜下來。
在電影裏,媽媽擔心不走尋常路的女兒以後沒人敢娶。父親回答:" 等她們變得強壯了,好男兒随她們挑。"
" 你變強了,世界自然就溫柔 ",杜樂瑩是如此,摔跤姐妹同樣如此。
2016 年,28 歲的姐姐 Geeta 結婚了,對象是比她小 5 歲的男摔跤運動員 Pawan。
男人的成績隻是成績,女人的成績卻代表一種突破。因爲女性面前有一道看不見的牆,在推倒它的過程中會有很多的辛苦與阻力,走不過去,你在井底;走過去,你在天上。
正如波伏娃所說,男人極大的幸運在于,他無論在小時候還是成年時,都必須踏上一條艱苦的道路,不過這是一條最可靠的路。而女人的不幸在于被幾乎不可抗拒的誘惑包圍着,不被要求奮發向上,隻被鼓勵滑下去到達極樂。
當她發現被海市蜃樓愚弄時通常爲時太晚,她的力量在失敗的冒險中已被耗盡。
女性勵志電影好看,因爲矛盾、沖突、無奈更多;電影之外的參差多态引人唏噓,因爲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每條路都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