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四年期間,發表論文數多達 21 篇,其中以一作身份發表的論文便有 16 篇。
近日,華爲最新 " 天才少年 " 新鮮出爐,入職即年薪百萬。
來源:電子科技大學官微
他叫甯博宇,26 歲,來自電子科技大學,是通信抗幹擾技術國家級重點實驗室的2019 級博士研究生。此次他被華爲 pick 後,将要加入的業務是無線産品線與光産品線。
談到入選華爲 " 天才少年 " 計劃,甯博宇說:
" 我隻是一個普通學生,這次入選是我運氣比較好!因爲我的研究方向和華爲未來的課題高度相關。并且在面試過程中,我和華爲專家交流的非常愉快,我們相互都學到了新的知識,并爲未來的合作達成了共識。"
博士四年,21 篇論文
官方介紹,甯博宇在本科時期便已經拿到了保研資格,并在大四的時候提前進入電子科技大學教研室。
他師從陳智教授,開啓科研之旅的首個項目,便是基于毫米波通信物理層安全傳輸的理論研究。
研一時期,甯博宇在學校 " 領軍人才計劃 " 的資助下,還遠赴英國牛津大學開展科研訓練。
回國後的他針對高斯竊聽信道中混合波束成形的設計問題,提出了一種基于碼本的組合匹配追蹤算法,在安全速率上相比傳統方法有顯著提升。
後來針對多流數據傳輸的模拟波束選擇問題,甯博宇又提出了最優的功率分配方案。
上述的兩項研究,成功在了 IEEE WCL 和 IEEE GLOBECOM 上發表。
△圖源:電子科技大學
根據谷歌學術的數據顯示,甯博宇從 2017 年便開始發布論文,至今已有 25 篇,最高引用量爲 116。
而甯博宇能夠在論文上如此高産,離不開他本人在科研上的那股沖勁。
例如他回憶起曾經被一個科研問題困擾很久,終于在某天淩晨有了新突破,他便立即給導師打電話交流。
導師也是耐心聽完了甯博宇的思路,并贊揚了他善于鑽研的精神、能夠如此锲而不舍地深入做研究。
在甯博宇拿到博士錄取通知書的那一刻,他個人對科研的态度也有了轉折:
我已不再是一個稚氣未脫的孩子,而是一名光榮的科研工作者。
" 要做出點成績來 ",甯博宇在内心暗暗産生了這樣的想法。
不僅如此,他還認爲科研不應該停留在技術表面,更重要的應該是要用起來,因此他在博士期間的研究方向也逐漸延伸到通信的多個領域。
據官方介紹,博士四年,甯博宇在通信領域頂級期刊 / 會議上共發表了 21 篇論文。
其中 11 篇爲通信領域 JCR-Q1 分區、10 篇爲 IEEE 旗艦頂會,并作爲學生參與了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等。
不僅如此,甯博宇還是 IEEE WCM、IEEE JSAC、IEEE JSTSP、IEEE TWC、IEEE TCOM、IEEE TVT、IEEE WCL、IEEE CL 等 12 個國際期刊的審稿人,累計審稿 50 餘篇。
在巴西參加會議
在不斷提升自身科研能力的同時,甯博宇還會熱情地幫助同門開展科研工作。爲了讓學弟學妹能快速參與并接續相關科研工作,他花了兩年時間完成了一篇題爲 "Beamforming Technologies for Ultra-Massive MIMO in Terahertz Communications" 的詳細綜述。
他也常常會分享一些好的想法給師弟師妹,并且耐心細緻地對他們進行論文指導。在甯博宇的幫助下,團隊裏學弟學妹們在學術研究上取得了很大進步,同時收獲了屬于自己的 SCI 論文。
斜杠青年
做事情要有激情
甯博宇不同于傳統印象中的科研工作者,在他身上有着衆多個性鮮明的标簽——
4 萬粉絲 B 站 Up 主、街舞大賽冠軍、男子蛙泳冠軍……
衆多網友在看完他的履曆之後不由直呼 " 冠軍多到看不過來 ":
從初中到高中,甯博宇作爲尖子生,和其他學霸非常不一樣;他會挖掘自己很多感興趣的愛好:例如跆拳道、街舞、跳高等。
高中時,甯博宇偶然在校運動會上發現了自己跳高的天賦并愛上了這項運動。爲了突破自我、提高成績,他查資料、勤練習,将自己的動作由跨越式轉變爲背越式。随着成績的大幅提升,甯博宇來到了另一個突破的臨界點:校跳高記錄。爲此,高中物理具有突出優勢的他腦洞大開,将物理課上學到的牛頓第二定律和生物課上學過的抗利尿素原理運用到跳高中,減輕體重、增加起跳加速度,最終成功打破了成都四中塵封了 24 年的跳高記錄。
在街舞方面,甯博宇雖然非常謙虛地說不及專業水平,但至今爲止他也是頻頻拿獎:新加坡國立大學街舞之夜冠軍獎、校園達人秀個人冠軍……
高考後的甯博宇懷揣着滿滿的期待,來到了美麗的清水河畔。剛踏入大學的他,給自己設定的目标是保持優異的成績、鍛煉強健的體魄、繼續培養自己的特長。因此,甯博宇加入了學校的遊泳隊和田徑隊。由于愛打 B-Box、愛跳街舞的原因,甯博宇被大家認爲是一名愛玩的 " 文藝青年 "。事實上,甯博宇的學習成績始終名列前茅并在大一時以優異成績進入了英才實驗學院學習。
也就是說,他在積極參與學校各項活動的同時,沒有耽誤自己的學習成績。
甚至爲了學習,甯博宇會選擇寝室在閉燈後,挪至廁所,借着燈光通宵學習一晚上;用他自己的話說 " 人真的是被逼出來的 "。
也正是因爲甯博宇的這股幹勁,讓他在本科的績點達到了 3.93/4。
而且在本科期間,甯博宇便以一作身份投出去了 3 篇論文(2 篇 SCI 和 1 篇國際頂會),最終有 2 篇文章被接收。
甯博宇對自己的逆襲的經曆也做了這樣的總結:
我之所以能取得這樣的成績,最重要的原因是我做每一件事情的時候都是非常有激情。我有個習慣是,要不就不做,要做就拼命做。雖然我愛好很多,但是我做每一件事情的時候都是全身心地去投入。
淺談入職華爲
甯博宇曾在華爲成都研究所 2012 無線通信實驗室實習。實習期間,甯博宇幫助華爲項目組解決了多用戶下行 MIMO 空分多流複用等三個重要問題,這爲他博士之後的華爲面試埋下了伏筆。
在華爲實習
在 2022 年的秋季校招中,甯博宇收到了華爲兩個産品線的邀請,成功地通過了普通博士面試并進入了加試環節。關于面試的細節,甯博宇回想到," 華爲的專家問的問題很深入,有時候我也會答不上來。所以我會把我會的部分講得很清楚,不會的部分則直接跳過。" 在經過了十幾輪的面試後,甯博宇在求職競争中脫穎而出,拿到了華爲 " 天才少年計劃 " 百萬年薪 offer。
關于這點,甯博宇說道:" 我隻是一個普通學生,這次入選是我運氣比較好!因爲我的研究方向和華爲未來的課題高度相關。并且在面試過程中,我和華爲專家交流的非常愉快,我們相互都學到了新的知識,并爲未來的合作達成了共識。"
順便一提
任正非回應 " 天才少年 " 離職
華爲自 2019 年啓動 " 天才少年 " 項目。目前,公開報道的 " 天才少年 " 有 20 多位。華爲因對 " 天才少年 " 開出高年薪而備受社會關注。
年薪分爲三檔,最高檔爲 182 萬元 -201 萬元 ; 第二檔爲 140.5 萬元 -156.5 萬元 ; 第三檔爲 89.6 萬元 -100.8 萬元。
華爲渴望有能力有意願挑戰世界級難題的 " 天才少年 "。據華爲官網披露的招聘信息顯示,目前,有 300 多個前沿科技課題," 向上捅破天,向下紮到根 "。
2022 年 3 月,華爲時任輪值董事長郭平說,人才、科研、創新是華爲賴以發展的基礎,華爲任何時候都會加大對人才特别是頂尖人才的吸引。2020 年 -2021 年,華爲共招聘應屆畢業生約 2.6 萬人,有 300 多名是華爲定義的 " 天才少年 "。
2022 年底,華爲 " 天才少年 " 彭志輝從華爲離職的消息引起關注。彭志輝是 B 站科技圈知名 UP 主,在 B 站上有 220 多萬名粉絲。2022 年 12 月,彭志輝從華爲離職,開啓機器人創業項目。
面對 " 天才少年 " 離職這一話題,日前,華爲總裁任正非回應稱,進入華爲公司," 天才少年 " 這個稱呼就沒有了,定位 " 天才少年 " 主要用于入職的定級定薪。華爲強調 " 不拘一格選人才 ",老、中、青相結合,在開放的環境中向前滾動。
任正非還表示:" 我們不能壟斷人才,員工想出去創業或到其他公司去,人盡其才,發揮他的價值,對國家都是有用的。我們對人才機制也有反思,比如有些人進入公司以後,沒有很好發揮他的長處,就等于浪費他的青春。"
記者梳理公開報道發現,作爲一項起始于 2019 年的人才招募計劃,華爲 " 天才少年 " 項目截至目前已入選 20 餘人,此外還有兩名俄羅斯 " 天才少年 " 入選華爲俄羅斯下諾夫哥羅德研究所。中國的 20 人中,華中科技大學畢業的最多,達 6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