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結束的澳大利亞網球公開賽女單半決賽中,22 歲的鄭欽文 2:0 擊敗烏克蘭選手雅斯特列姆斯卡,刷新個人大滿貫最佳戰績,也成爲第二個闖進澳網女單決賽的中國選手。
中國多個職業體育項目正在與鄭欽文相似的年輕運動員手中迎來突破。
23 歲的周冠宇成爲中國曆史首位 F1 正賽車手;23 歲的吳易昺殺入美網第三輪,創造中國大陸男選手在大滿貫賽場的最佳戰績。29 歲的朱琳在澳網首次晉級大滿貫女單 16 強,創下職業生涯個人最好成績;17 歲的竺濬霏成爲首位入選 NCAA 女子冰球的中國本土球員,刷新了中國冰球項目的曆史。
回顧這批年輕選手迄今爲止的職業生涯,可以發現某些共性:大多依托于家庭和俱樂部的聯合培養;在與國際接軌的訓練體系下成長;廣泛參與高水平國際賽事,不斷提高實戰技能。
他們大多擁有留學經曆,在高度專業化、市場化的環境下開展職業生涯。他們的個人特質得到最大程度地尊重和彰顯,鮮明的自我風格與戲劇化表現,又反過來促進商業價值的提升,形成正向循環。
他(她)們的成績,離不開對職業體育基本規律的尊重。
家庭和俱樂部
2016 年,北京史家小學飓風冰球隊赴美,參加燈塔杯國際少年冰球邀請賽。
這個比賽由北美職業冰球聯盟中的紐約島人隊俱樂部創辦。這支校隊最終以四勝一平一負的成績獲得亞軍。" 比賽比較艱苦 ",當時的領隊潘之泓事後介紹,國外球隊都是以俱樂部爲單位參賽,隊員基本是 2003 年、2004 年出生的孩子,而飓風隊中最小的是 2006 年出生," 個頭兒就比别人差很多。"
造成這一結果的原因,是冰球的群衆基礎薄弱,選材空間較小;同時國内缺乏成熟穩定的聯賽體系,俱樂部發展受到限制。
在 2016 年飓風隊的隊員中,有後來入選 NCAA 的竺濬霏。
在缺乏各級冰球聯賽的中國,首先是家庭支撐起了竺濬霏的職業道路。竺濬霏是氣象學家竺可桢的曾孫女。五歲那年,竺濬霏第一次進冰場。原本父母計劃讓她學花樣滑冰,但她看到一旁的冰球訓練,一下子就愛上了這項運動。
冰球是一項昂貴的運動。" 在中國練習冰球的孩子的家庭,都是先富起來的。" 冬奧會男子冰球隊隊員英如镝的父親英達在采訪中說過," 練球 12 年,花多少錢沒法計算 "。除了基本的裝備、球場費用、教練費用,還有去美國練球的費用,以及各種交通住宿費用。
就像北京冰球協會競賽部主任邢寉說的," 北京青少年冰球的發展模式和北美很像,基本都是家庭在支撐 "。
不隻冰球,在網球、高爾夫球等高度職業化的項目中," 家庭培養 " 的選手不在少數。
作爲中國 F1 第一人,周冠宇的職業之路就離不開家庭的支持。爲了幫助周冠宇練習卡丁車,其父在山東濰坊打造了冠宇汽車公園,還在其中爲周冠宇修建了一條專屬卡丁車道。據報道,這條卡丁車道價值 1200 萬人民币。
家庭之外,俱樂部也幫助這批小将在職業生涯早期兌換天賦。
2007 年,周冠宇前往上海的一家卡丁車俱樂部接受專業培訓,那家俱樂部的老闆是車手馬青骅的父親。
2009 年,周冠宇獲得全國卡丁車錦标賽 NCJ-A 組(8~12 歲)年度總冠軍。一年後,年僅 11 歲的周冠宇又包攬了全國卡丁車錦标賽 NCJ-B 組(12~16 歲)八個分站全部冠軍。
與此類似,2016 年,竺濬霏在母親陪伴下到芝加哥使命隊俱樂部打球,位置是前鋒。三年後,在 2019 年國際冰聯 U18 女子冰球世錦賽中,竺濬霏在中國隊和荷蘭隊的比賽中打入一球,成爲中國冰球國字号隊伍中有得分記錄的最年輕球員,當時她才 14 歲。
在競技體育領域,我國長期實行舉國體制。與這種 " 一元化 " 的後備人才培養制度相比,家庭和俱樂部的聯合培養模式,不僅能免除傳統體制的羁絆,還能解決受制于資源和資金的掣肘,選手無法參與高水平比賽等問題。
有趣的是,北京冬奧會前,中國男子冰球隊和女子冰球隊集體赴俄羅斯進行 8 個月的外訓外賽。兩者都是以俱樂部的名義參賽,男隊參加的,是大陸冰球聯賽;女隊參加的,是俄羅斯女冰聯賽。
男女冰球國家隊領隊徐威介紹," 國家隊與昆侖鴻星冰球俱樂部共建隊伍的模式,非常适合中國冰球發展現狀,不僅能發揮舉國體制優勢,還激活了俱樂部的市場優勢。最終站上北京冬奧會賽場的男女冰球國家隊運動員中,95% 來自昆侖鴻星冰球俱樂部。"
專業化體系
" 我現在基本是靠自己以前的基本功在打球。"2005 年,李娜曾在采訪中直言," 原因嘛,我想主要是在國家隊不是自己的教練,沒法進行有針對性的訓練,沒法進行溝通交流,他們不知道我需要提高改進什麽。"
跟李娜相比,鄭欽文等年輕選手從小接受的,就是以高度專業化爲特征的職業體育培養方式。這種培養方式,能細化到運動員的每個細節并加以強化。
2013 年開始,鄭欽文跟着李娜的外教卡洛斯 · 羅德裏格斯在北京訓練了四年。在《人物》雜志的專訪中,鄭欽文的父親鄭建坪表示,女兒在卡洛斯那裏,接受了最先進、最經濟的訓練。所謂最經濟,指的是訓練體系與國際接軌,目标明确,不走彎路。
卡洛斯不是鄭欽文合作過的唯一外教。2019 年起,鄭欽文赴巴塞羅那訓練,由曾在 ATP 排名 65 位的西班牙人佩雷 · 裏巴作爲教練。
巴塞羅那訓練的效果肉眼可見。2020 年 8 月,17 歲的鄭欽文世界排名還在 600 位以後,17 個月後,她在墨爾本首次打入巡回賽四強。到 2022 年 10 月,她在 WTA 的排名已經提升到 29。用鄭欽文的話說," 兩年時間裏我提升很快,那邊的訓練方式對我來說是有效的。"
如今,鄭欽文繼續在巴塞羅那訓練,團隊除了技術教練裏巴,還包括體能教練喬迪,以及來自馬德裏的理療師阿麗西亞。
除了成績的提升,有效的傷病預警和管理,也是這批年輕選手選擇和國外教練團隊合作的一個原因。
2022 年,吳易昺在美網晉級第二輪,成爲公開賽年代第一位赢得大滿貫單打正賽勝利的中國大陸男球員。賽後他發了一條動态," 看見一隻蝴蝶飛過廢墟。" 這被很多人解讀爲他對自己職業生涯的暗喻。
吳易昺頂着天才光環出道,18 歲就先後奪得美網青少年組男雙冠軍和上海挑戰賽冠軍,一度排名青少年世界第一。" 心氣很高 " 的他随後密集參賽," 最後傷病在手肘上爆發出來 ",不得不接受手術并休賽半年。
現在吳易昺在海外參賽時有兩位教練,一位是技術教練、阿根廷人吉拉爾多,這位教練崇尚進攻型打法,對于球的判斷與吳易昺能在同一頻道,這讓吳易昺覺得難能可貴。
另一位是體能師兼康複師,美國人布萊特,他有二十多年經驗,對吳易昺的日常體能訓練和傷病防治帶來許多幫助。就像吳易昺說的," 職業球員多多少少都是帶着傷病在打球,百分百以健康的身體比賽幾乎不太可能,但是怎麽處理傷病,要有科學的計劃,也需要身邊有合适的人引導。"
同樣選擇出國接受專業化訓練的,還有周冠宇。
11 歲那年,周冠宇跟家人到英國謝菲爾德,就讀于韋斯特伯恩學校。選擇英國的原因很簡單,這是全球汽車工業最發達的地方,擁有他處沒有的職業車手培訓體系。
有一個細節可以看出英國職業車手培訓體系的領先程度。2014 年,周冠宇加入法拉利車手學院學習。在那裏,車隊爲他推出了針對性培養計劃,有意識地訓練他的體能、脖子、臂力和頸椎,以及有關方程式賽車的機械理論知識。而周冠宇的前輩,同是賽車手的馬青骅征戰歐洲時,曾專門前往英國拉夫堡大學機械工程系學習進修。
個性和趣味
對周冠宇來說,出國訓練的意義還在于,較早克服語言和文化障礙,爲日後的職業生涯打下良好基礎。
" 我是整個學校唯一的中國人。謝菲爾德當地人非常直率,當他們自信某件事時,就會直抒胸臆,我很欣賞這樣的做事方式,也讓我變得更加成熟。我覺得,到目前爲止,我和不同國家背景的車隊交流已經完全沒有問題,我也知道怎樣和工程師做最有效直接的溝通,确保車隊每一個人都對我感到滿意,整個團隊才能有很好的動力一起前進。"
在 2022 年 F1 摩洛哥大獎賽上,周冠宇因爲超車失誤差點發生撞牆事故,威廉姆斯車手拉蒂菲趁機超越,這讓周冠宇落到了倒數第一的位置。但周冠宇在和車隊用無線電溝通時開了個玩笑:" 我做了嘗試,但是我可能得換條褲子。"
這種幽默感并不是周冠宇獨有的。
朱琳有個外号,朱編劇。這源自她的比賽常常打得異常跌宕起伏。以 2018 年澳網女單第一輪爲例,朱琳對陣中國台北名将謝淑薇,最終比分 6-0/0-6/6-8,長盤告負。
在前不久結束的澳網女單第三輪,朱琳 2 比 1 戰勝 6 号種子薩卡裏,職業生涯首進大滿貫 16 強,賽後接受采訪她笑着說," 沒有除夕‘慘案’,今天是喜劇 "。
除夕慘案指的是 2012 年除夕夜,李娜在第二盤搶七浪費連續四個賽點,最終遭到克裏斯特爾斯逆轉。朱琳以她獨特的幽默感緻敬了前輩李娜,又調侃了過去籠罩在自己頭頂的職業陰影。
以更松弛的姿态面對輸赢成敗,是這一批職業選手的特點。吳易昺在美網第二輪賽後接受媒體采訪,記者問他怎麽看待上熱搜時,他的回答是:我猜是因爲我長得帥。
在一次采訪中,記者評價鄭欽文目前的團隊似乎不算非常大牌,鄭欽文的回複顯得自信大方," 我打好了,大家不就都成大牌了?"
在法網輸給斯瓦泰克之後,鄭欽文提到了女性球員的生理期話題,"I wish I could be a man"。
這句話引來不小争議,在某次采訪中她解釋道," 我當然非常以女性身份爲榮,而且我也以每一位我的女性同行感到驕傲。我隻是想表達,男性不必遭此生理上的痛苦,但大家還是應該盡可能共情作爲女性一些獨特的不容易。"
在網球之外,吳易昺喜歡唱歌,拿手曲目是周傑倫的歌。某次采訪中他透露自己打《王者榮耀》上過王者,最喜歡的角色是貂蟬,勝率 65%。
他在一次采訪中說," 網球是我生活中最重要的事,但生活中不該隻有網球;我要做一個更好的男人,我才能打出更好的網球。"
類似的趣味和人格魅力,在當年的姚明身上也很鮮明。2006 年,姚明和麥迪參加脫口秀節目 " 雞毛秀 " 時,主持人吉米 · 坎摩爾(Jimmy Kimmel)問姚明,爲什麽麥迪的球衣在中國銷量比你高?姚明回答,這很正常,因爲中國球迷早就有一件我的了。
在影響力上,這一批年輕的職業選手或許還無法匹敵曾經的大姚,但他們鮮明的個性在專業體育經紀公司的運作下,已經開始閃閃發光。在自負盈虧的同時,這批年輕選手也在不斷驗證職業體育發展的基本規律。
就像體科所體育社會科學研究中心主任鮑明曉說的," 職業體育是過去 300 年工業化和城市化的産物,是按照産業規律、經濟規律運轉的。"
本文來自微信公衆号:新聲 Pro (ID:xinsheng-pro),作者:霍四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