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人爲你好,或許是真的爲你好,但是,你更要當心,他們好心辦壞事!
那些喊着爲你好的人,如果過于偏激、偏執,給你帶來的,不一定是完美的結果,也有可能是滔天的大禍!
《資治通鑒》這段故事,相信你讀完之後,一樣會心生感慨,更提醒我們要警惕身邊這樣的人!
【原文】(原文很長,有時間跨度,可以直接看故事)
冬,上擊韓王信餘寇東垣,過柏人。貫高等壁人于廁中,欲以要上。上欲宿,心動,問曰:" 縣名爲何?" 曰:" 柏人。" 上曰:" 柏人者,迫于人也。" 遂不宿而去。十二月,帝行自東垣至。
……
貫高怨家知其謀,上變告之。于是上逮捕趙王及諸反者。趙午等十餘人皆争自刭;貫高獨怒罵曰:" 誰令公爲之?今王實無謀,而并捕王。公等皆死,誰白王不反者?" 乃轞車膠緻,與王詣長安。
高對獄曰:" 獨吾屬爲之,王實不知。" 吏治,搒笞數千,刺剟,身無可擊者;終不複言。呂後數言:" 張王以公主故,不宜有此。"
上怒曰:" 使張敖據天下,豈少而女乎!" 不聽。
廷尉以貫高事辭聞。上曰:" 壯士!誰知者?以私問之。"
中大夫洩公曰:" 臣之邑子,素知之,此固趙國立義不侵、爲然諾者也。"
上使洩公持節往問之箯輿前。洩公與相勞苦,如生平驩,因問:" 張王果有計謀不?"
高曰:" 人情甯不各愛其父母、妻子乎?今吾三族皆以論死,豈愛王過于吾親哉?顧爲王實不反,獨吾等爲之。" 具道本指所以爲者、王不知狀。于是洩公入,具以報上。春,正月,上赦趙王敖。廢爲宣平侯,徙代王如意爲趙王。
上賢貫高爲人,使洩公具告之曰:" 張王已出。" 因赦貫高。貫高喜曰:" 吾王審出乎?" 洩公曰:" 然。" 洩公曰:" 上多足下,故赦足下。" 貫高曰:" 所以不死、一身無餘者,白張王不反也。今王已出,吾責已塞,死不恨矣。且人臣有篡弑之名,何面目複事上哉!縱上不殺我,我不愧于心乎!" 乃仰絕亢,遂死。
荀悅論曰:貫高首爲亂謀,殺主之賊;雖能證明其王,小亮不塞大逆,私行不贖公罪。春秋之義大居正,罪無赦可也。
臣光曰:高祖驕以失臣,貫高狠以亡君。使貫高謀逆者,高祖之過也;使張敖亡國者,貫高之罪也。
【譯文】
公元前 198 年 12 月,發生了一件震驚天下的大事。
劉邦接到舉報,他的女婿趙王張敖,和趙國的宰相貫高、趙午等人,曾經策劃過刺殺他的行動。
劉邦看完檢舉信不由得汗流浃背,頓時又火冒三丈,下令将趙王張敖以及名單上的人,統統抓到長安問罪。
劉邦想起來前段時間自己差點就遭遇危險,真是連連後怕。
原來,沒多久之前的公元前 199 年冬天,劉邦曾經率領大軍在東垣讨伐韓王信的殘部,路過柏人縣的時候,趙國宰相貫高等人曾經派殺手潛伏在廁所,準備刺殺劉邦。
而劉邦本來要在柏人縣入住的,一聽地叫柏人,劉邦覺得柏人跟迫人發音相似,不是太吉利,于是并沒有在柏人縣留宿,這才逃過一劫。
劉邦想到這裏,更是惱怒不已,催促人快速把趙王張敖等人緝拿歸案。
如此隐秘的行蹤,爲什麽洩露了呢?
原來是貫高的仇人得到了内幕情報之後,向劉邦舉報了貫高等人的行動。
而趙午等十餘人一聽到消息之後,争先自殺。
隻有貫高非常生氣,怒罵他們罵道:誰叫你們幹這種蠢事了,大王明明沒有參與這種謀逆的事。但是,皇上連趙王也一起抓起來了,如果你們都死了,誰還能證明趙王的清白呢?
言外之意,咱們都死了,那不是把趙王給坑死了嗎?
讀到這裏,很多人可能覺得,貫高就是怕死,還說得大義凜然。
那可真不是!
最終,貫高被裝進密封的囚車,跟張敖一起送往長安。
在對貫高審訊時,貫高一口咬定:隻有幾個臣子謀反,趙王并不知情。
但是,這種事吧,負責審訊的官員又怎麽可能如此相信貫高呢?
他認爲,沒有張敖的首肯,貫貫高等人也不可能策劃刺殺劉邦的行動。
所以,對貫高嚴刑拷打,用鞭子抽了幾千下,用鐵器擊刺,一直到貫高體無完膚。
但是,貫高始終沒有改口,再說其他的話,一口咬定就是他們幾個臣子的事。
而呂後得知了情況之後,有好幾次對劉邦說:" 張敖是咱們女兒的丈夫,應該不會幹這種謀逆的事,肯定是那幫臣子自作主張。"
但是,劉邦生氣地說:" 如果張敖當了皇帝,你覺得他會稀罕你的女兒嗎?"
劉邦根本不聽呂後的勸解。
而廷尉很快把貫高折磨得半死,也沒有證實張敖有沒有參與刺殺行動,隻好把貫高的供詞向劉邦彙報。
劉邦看完供詞說:" 這可真是一個壯士啊!但是,誰知道他講的話是真的是假的,最好找人私下裏找他套套真實情況。"
而中大夫洩公對劉邦說:" 貫高是我的老鄉,我對他還是比較了解的。他在趙國非常講義氣,是一個硬骨頭,忠義守信,我去找他聊一聊。"
于是,劉邦派洩公去監牢裏探望貫高,而貫高看到洩公這個老鄉來慰問他,也很高興。
兩個人他鄉遇故知,聊得很愉快,最後洩公就問貫高:" 你們趙王到底有沒有參與你們的刺殺計劃?"
貫穿高說:" 實話實說,按照人情來說,有誰不愛惜自己的父母、妻子和兒女呢?如今我參與刺殺皇上,我家三族都會被論罪判處死刑,難道我愛趙王勝過愛自己的親人嗎?不是!隻是因爲趙王并沒有參與謀反。這是我們幾個臣子幹的。"
貫高怕洩公不相信,又把這件事的來龍去脈,跟洩公說了清楚。
洩公聽了之後,又跑回去找劉邦詳細彙報情況。
正月的時候,劉邦赦免了趙王張敖,但是,廢除了他的王位,改封爲宣平侯。
想來,劉邦也有他的理由,張敖這家夥,禦下不嚴,差點惹來大禍,才不配位,撤了他的封國對他來說,也許是好事!
同時,劉邦順勢把自己的兒子代王劉如意改封爲趙王。
劉邦非常欣賞貫高的爲人,派洩公告訴貫高,張敖已經被赦免了,同時也赦免了貫高的罪行。
貫高高興地說:" 我們趙王真的被釋放了嗎?"
洩公說:" 确實如此。皇上很欣賞你,所以也同時赦免了你的罪行。"
貫高說:" 我爲什麽不死?就算被拷打得體無完膚,我也沒有自盡,是因爲我要證明趙王并沒有參與謀反。現在趙王已經被釋放了,我也盡到了自己做臣子的責任,死無遺憾了。況且,我身爲臣子,卻試圖刺殺君王,我又有什麽面目再度侍奉皇上呢?就算皇上不殺我,難道我自己内心就不知道慚愧嗎?"
說完,仰着頭勒住喉嚨,自殺而死。
這就是貫高的結局。
《資治通鑒》中摘錄了一段荀悅的評價:貫高是策劃刺殺劉邦的主犯。雖然他證明了趙王是清白的,但是他的小節抵不過他的大過,他的私德贖不回他的公罪。按照春秋昭示的大意來說,他所犯的罪是可以不被赦免的。
而司馬光評價說:劉邦因爲傲慢無禮,所以失去了臣子的擁戴。貫高因爲狠戾,使他的國君失去了封國。讓貫高有了謀反叛逆的借口,這是劉邦的過錯。但是,讓張敖失去封國,這是貫高的過錯。
司馬光說得倒是滴水不漏。
這就是貫高 " 坑害 " 張敖這段故事。
這個故事讀來,我們不由得爲貫高這個人感到惋惜!
我們要小心貫高這樣,口口聲聲爲我們好的人。因爲他可能會把你帶溝裏,可能會給你帶來滔天大禍,必要時候,我們要敲打他,告訴他們我們的底線,甚至要跟他們劃清界限,省得被蠢隊友更坑死!你覺得是這樣嗎?
這是專欄第 32 節,觀看更多專欄的内容,歡迎訂閱我的專欄,爲你解讀《資治通鑒》中的領導智慧和成事之道。
煮酒論英雄,讀史通謀略。
關注我,每天爲你分享讀史感悟。
--- 推薦訂閱 ---
2、《資治通鑒》視頻講解,省去閱讀時間,點擊下方鏈接↓↓↓
3、我的新書《門道:讀一頁就有用的資治通鑒》,讓《資治通鑒》讀以緻用,感興趣的朋友點擊下方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