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 " 三高 ",記住三點
數據顯示,我國心血管病患病人數約 3.3 億,高血壓、血脂異常、糖尿病患病率分别爲 27.5%、35.6%、11.9%。
中國健康促進與教育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中華預防醫學會健康傳播分會名譽主任委員孔靈芝表示," 三高 " 疾病有着共同的發病基礎,将 " 三高 " 疾病共同管理,是一種将心血管疾病預防關口前移的有效舉措。《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 年)》中也明确提出推進 " 三高 " 共管,做好高血壓、糖尿病、血脂異常的規範化管理。做好 " 三高 " 綜合防治,可以大大提升心血管疾病的整體防控效率,會得到 1+1+1>3 的效果。
中央電視台評論員、中國健康知識傳播激勵計劃健康知識宣傳員白岩松呼籲加強 " 三高 " 管理,并提出三個建議:一是定期檢測血壓、血脂、血糖,尤其是容易被忽視的血脂,如有異常應及時就診;二是保持良好的體型;三是關注情緒精神狀态的健康狀況,因爲這也是影響心血管健康的重要因素,期待每個人能更快樂一點、開心一點,遇到一些挫折和煩心事情的時候一邊努力,一邊能想得開一些。
從容生活,血脂有數
高血脂是形成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的重要原因,一旦斑塊形成,本來暢通無阻的血管就非常容易被堵塞。堵塞發生在不同部位會産生不同症狀,如冠心病、腦梗等。如何才能控制好血脂,做到 " 血脂有數 "?
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副院長李建平教授建議:
1. 定期測血脂。《中國成人血脂異常防治指南》建議,20-40 歲成年人至少每 5 年測量 1 次血脂;40 歲以上男性和絕經期後女性每年檢測血脂;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患者及其高危人群,應每 3-6 個月測定 1 次血脂。
2. 心中有 " 數 "。每個人血脂達标值不同,需要請醫生根據自身危險因素進行風險評估。不同風險分層的人群,血脂控制的目标值有所不同。
3. 健康的生活方式是降脂治療的基礎。包括合理的膳食、适度的運動、控制體重、戒煙和限制飲酒。飲食方面要限制飽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攝入,增加水果、蔬菜和全谷薯類食物攝入,也要增加膳食纖維和魚類攝入等。
穩住血壓,穩住幸福
2015 年我國成人高血壓疾病知曉率爲 48.08%,比 25 年前增加了 20.5 個百分點,但仍有一多半的人不知道自己患有高血壓。在患有高血壓的人群中,接受治療和控制血壓達标的人分别占 40.51% 和 14.65%,治療率和控制率仍有待提高。
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第六醫學中心心血管病醫學部主任陳韻岱教授表示,血壓控制不佳,大多和三個 " 不 " 有關。第一個是不良生活方式照舊,飲食重口味、三餐不規律、吸煙、飲酒、熬夜等;第二個是不重視血壓監測;第三個是不按醫囑吃藥。
陳韻岱教授提醒公衆,測量血壓的時間會随着年齡、病情變化有所調整:
1. 有高血壓家族史的人,從兒童起就應每半年至 1 年測量 1 次血壓。
2.30 歲左右的年輕人,每年測 1 次血壓。
3.40 歲以上的中、老年人,每 3 個月測量 1 次,若發現血壓≥ 130/85 毫米汞柱,或者有高血壓危險因素者,建議每個月測量 1 次血壓,以便盡早發現,盡早治療。
4. 已經确診并治療的高血壓患者,需每天在固定時間自測血壓,如在上午 6 — 8 點和下午 4 — 6 點的血壓高峰期測量,如果血壓控制不穩定,需增加測量的次數。
控制 " 三高 ",保護心髒
" 心髒年齡 " 測試工具是一套針對中國人群的缺血性心血管病發病風險評估系統。如果 " 心髒年齡 " 大于實際年齡,就意味着心血管過早 " 衰老 ",提醒我們要高度關注心血管健康。
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主任醫師陳偉偉教授強調,控制膽固醇是心血管病防控的核心環節,高血壓、糖尿病、吸煙等是啓動因子和促進因素。此外,定期檢測血脂、血壓、血糖,及早發現新發生的 " 三高 ",通過生活方式的調整使 " 三高 " 得到控制," 心髒年齡 " 可随之逆轉。
怎樣做才能逆轉 " 心髒年齡 "?陳偉偉教授提出三條建議:
1. 控制飲食。尤其是主食的種類和數量對餐後血糖的控制非常關鍵,吃對主食就相當于控好了一半血糖。
2. 堅持運動。研究表明,通過科學運動,60% 的人都能夠有效改善脂質代謝,降低血膽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水平,提高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助力血脂恢複正常。
3. 定期檢測。以 2-3 年内新發生的高血壓爲例,動脈還沒有發生硬化性改變,也沒有冠心病等并發症的出現。此時若及早發現,通過對飲食、運動等生活方式的調整,再加以消除導緻血壓升高的針對性緻病危險因素,就有可能逆轉新發高血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