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訊網 報道】最近兩月,以特斯拉爲代表的新能源車企掀起了降價潮,更有甚者廣豐和一豐的 bZ4X 降價幅度高達 6 萬元。在降價潮流面前,總是會有一些特殊選手,不降反漲。28 日,騰勢汽車發布消息稱,旗下 D9 EV 車型價格上調 6000 元,調整後三款車型的價格區間是 39.58 萬元到 46.58 萬元。不過,騰勢官方表示該價格在 3 月 1 日零時實施,此前下定并簽訂合同的用戶不受影響。
騰勢 D9 EV 作爲一款剛剛上市不久的新能源 MPV,爲何在當下競争激烈的背景下,還能做到不降反漲?其實很簡單,從産品來看,騰勢 D9 集成了比亞迪汽車在研發制造等多方面技術優勢,可以說它就是一款 " 比亞迪 D9",因此它足夠有實力讓用戶買單,并且用戶也認可比亞迪的技術與口碑。從市場來看,騰勢 D9 在 1 月銷量達到了 6438 輛,2 月銷量達到了 7325 輛, 自上市以來銷量持續走高,此前下定用戶已超 30000 名,因此騰勢 D9 有足夠的潛在用戶訂單。另外,漲價也受到多方面的因素影響,比如原材料漲價、軟硬件升級等等,再次我們就不過多贅述了。
自 3 月 1 日後執行新價格的 EV 車型共計三款,我們下面來分析這三款車型的差異以及選擇哪款車型比較合适。
騰勢 D9 EV 根據續航裏程不同劃分爲 620 尊貴型和 600 四驅尊榮型及 600 四驅旗艦型,三款車車身尺寸、懸架系統保持了一緻,動力系統、配置水平等有所差異。
1、620 尊貴型
作爲最低配的 620 尊貴型,該車型動力系統搭載的是由前置單電機、單速變速器、電池組等構成的純電系統。電動機最大功率爲 230 千瓦,最大扭矩爲 360 牛米,官方百公裏加速時間爲 9.5 秒。采用比亞迪刀片電池組容量爲 103.36 千瓦時,CLTC 續航裏程爲 620 公裏,百公裏電耗爲 17.9 千瓦時。懸架系統部分,前懸架爲麥弗遜式獨立懸架,後懸架爲多連杆獨立懸架。
其他配置層面,騰勢 D9 EV 的 620 尊貴型标配也比較豐富,畢竟價格已經來到了近 40 萬元。具體來看,安全配置上;它标配了主副駕安全氣囊、前後側氣囊、前後頭部氣囊、膝部氣囊、胎壓顯示、并線輔助、車道保持輔助、車道居中保持、主動刹車、DOW 開門預警、前後方碰撞預警。
輔助操控配置方面:前後駐車雷達、360 全景影像、透明地盤、倒車車側預警、全速自适應循環、駕駛模式切換、陡坡緩降、懸架軟硬調節。
外部配置方面:電動不可開啓天窗、雙側電動側滑門、電動後備箱位置記憶、全車無鑰匙進入、遠程啓動、電池預加熱、對外放電。
内部配置方面:皮質方向盤、電子檔把、10.25 英寸液晶儀表、行車記錄儀、前後手機無線充電。
座椅配置方面:真皮座椅、主副駕電動座椅、前排加熱通風、第二排獨立座椅電動調節、第二排座椅加熱按摩通風、後排杯架扶手。
多媒體配置方面:15.6 中控大屏、語音控制、車聯網、5G 網絡、OTA 升級、後排控制多媒體、前排 2 個後排 4 個 USB、丹拿 14 揚聲器音響、手機 APP 遠程控制。
燈光配置方面:LED 遠近光大燈、自動頭燈、大燈雨霧模式、車内 128 色氛圍燈。
玻璃後視鏡配置方面:全車隔音玻璃、後視鏡加熱折疊、後排隐私玻璃遮陽簾。
空調配置方面:自動空調、香氛、PM2.5 過濾,車載冰箱等等。從以上配置我們能夠看到,即使是最低配的尊貴型,它的配置水平也幾乎可以用滿配來形容了。
2、600 四驅尊榮版
該版本的四驅版的低配車型,動力系統上它搭載了前置 + 後置雙電機、刀片電池組和單速變速器組成的四驅動力系統,系統總功率爲 275 千瓦,總扭矩爲 470 牛米,百公裏加速提升到 6.9 秒。電池組容量依舊爲 103.36 千瓦時,百公裏電耗略微上升到 18.4 千瓦時,CLTC 工況續航爲 600 公裏。
除了動力系統方面該車型升級爲四輪驅動,其他配置部分,它比兩驅尊貴型多了 HUD 擡頭顯示、前後排座椅位置記憶、後視鏡記憶、内後視鏡自動防眩目。價格上,兩款車相差了 4 萬元,因此 4 萬元的價格可獲得四驅系統以及部分配置,個人認爲沒太多必要。
3、600 四驅旗艦型
頂配車型 600 四驅旗艦型,動力系統和 600 尊榮型保持一緻,配置方面,它多了缺氣保用輪胎,疲勞駕駛提醒、自動泊車入位、遙控泊車、自動變道輔助、UWB 數字鑰匙、面部識别、後排液晶屏幕等。價格層面,四驅旗艦型和四驅尊榮型相比貴了 3 萬元,個人認爲最有價值的是後排液晶屏幕,它能帶來更佳的後排娛樂體驗。
總的來說,騰勢 D9 EV 的三款車型筆者比較傾向的是低配兩驅尊貴版,一方面是因爲它的基礎配置已經足夠充分,無論是第一排還是第二排都能獲得非常不錯的用車體驗。另一方面,購買該車的用戶無非就是商用或家用的兩類需求,中高配四驅版本動力更強,加速更快,但是對于這樣一台用來載人的中高端 MPV 來說似乎不是第一訴求,滿足第一排第二排的舒适性駕乘需求,同時續航夠長,電耗夠低應該才是最重要的,你們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