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 @視覺中國
钛媒體注:本文來源于微信公衆号巴倫周刊(ID:barronschina),作者 | 梅根 · 萊昂哈特,編輯 | 彭韌,钛媒體經授權發布。
根據社會科學研究和新聞轶事的佐證,美國年輕人正受到不快樂流行的困擾。雖然這種普遍悲觀情緒的起源尚不清楚,但新冠疫情顯然沒起到正面作用,另外根據 42 個州檢察長在 10 月 24 日對 META 平台 ( META ) 所提起的訴訟,社交媒體對此也推波助瀾,他們指控 Facebook 和 Instagram 故意誘騙兒童和青少年,有害他們的長期身心健康。
英裔美國勞動經濟學家大衛 · 布蘭奇弗勞爾 ( David Blanchflower ) 研究幸福感和心理健康趨勢已有數十年,他與倫敦大學學院 ( 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 ) 定量社會科學教授亞曆克斯 · 布萊森 ( Alex Bryson ) 共同進行的最新學術研究證實了情況已變得多麽黯淡。這不僅僅是關乎年輕人在一兩天内感到悲傷或不快樂,他們發現,12% 的 23 歲女性報告說,她們生活中的每一天都是心理健康狀況不佳的一天。
布蘭奇弗勞爾表示,目前年輕人的精神痛苦狀态不僅對個人有負面影響,而且對社會和經濟也有負面影響。他曾擔任英國央行 ( boe ) 貨币政策委員會 ( Monetary Policy Committee ) 委員,現在是新罕布什爾州達特茅斯學院的經濟學終身教授。
布蘭奇弗勞爾在 10 月中旬接受了《巴倫周刊》的采訪,談到了他的最新研究,可能導緻年輕人不快樂程度上升的原因,以及這種令人不安的趨勢對勞動力市場和經濟的影響。下面是經過編輯的對話。
《巴倫周刊》:衆所周知,美國年輕人的心理健康狀況已經惡化。你在這個領域的最新研究有什麽重要意義?
大衛 · 布蘭奇弗勞爾 : 我寫了很多關于絕望、痛苦和幸福的文章。我的研究表明,幸福趨勢在一生中基本上是駝峰形的。痛苦或絕望在中年達到頂峰。年輕人快樂,中年人不快樂,然後老年人在退休後恢複 ( 快樂 ) 。但在突然之間,年輕人的幸福感崩潰了,而其他幾代人卻保持不變。
在最近的研究中,我問了這樣一個問題 : 在過去的 30 天裏,你有多少天是心理健康狀況不好的?如果你說 " 我生命中的每一天都是糟糕的精神健康日 ",那就是我所說的痛苦。2011 年,大約 5% 的 25 歲以下女性報告有精神壓力。但是到了 2023 年,超過 10% 的人說他們生活中的每一天都是糟糕的心理健康日。
同樣的事情也發生在年輕人身上。這不僅僅是年輕女性的問題,我們在年輕女性和年輕男性身上都看到了這種上升趨勢,盡管對女性來說情況更糟。到目前爲止,我們已經看到,精神痛苦的程度因受教育程度而異——受教育程度較低的人更爲嚴重。
一開始我以爲是新冠病毒流行所引起的,但新冠病毒不是唯一的原因。數據清楚顯示,這種趨勢早在新冠疫情流行之前就開始了。你可以看到它大約始于 2011 年,新冠疫情流行隻是延續了這種趨勢。
《巴倫周刊》:這對經濟有什麽影響?
大衛 · 布蘭奇弗勞爾 : 在個人層面上,這非常糟糕。在過去 20 年裏,達到這種絕望程度的人群死于藥物過量、酗酒或自殺的比例要高得多。
此外,很難想象高度的痛苦不會對年輕人進入勞動力市場的能力産生嚴重影響。勞動經濟學家大衛 · 埃爾伍德 ( David Ellwood ) 所做的一些著名研究發現,年輕時長期失業會留下永久的 " 傷疤 ",而不是暫時的污點。如果人們在 40 歲時才失業,這種破壞性影響就會消失。但是,如果你不能很早就從學校成功地過渡到工作狀态,你就很難獲得成功。
這樣的趨勢也降低了一個國家的經濟潛力。 ( 自 2008-09 年金融危機以來 ) 美國的勞動力參與率大幅下降。退出勞動力市場的人是誰?在很多情況下,就是那些有心理健康問題的人。
精神痛苦還會降低受影響人群的終身收入,以及他們的消費能力,從而降低經濟的生産潛力,從而降低經濟潛力。這是件重要的事,真的非常重要。
精神壓力對房地産市場也有影響。如果你精神不正常,那麽你是否有機會結婚生子,這些都是未知數。這還會降低你獨立創業的可能性。
《巴倫周刊》:是什麽導緻年輕人的心理健康惡化,如果不是新冠病毒疫情的話?
大衛 · 布蘭奇弗勞爾 : 我不知道,因爲現在斷言還爲時尚早。從 2011 年開始,美國的年輕人,尤其是年輕女性,發生了一些根本性的變化。一種可能性是年輕人的勞動力市場發生了惡化。2009 年以後,世界各地的年輕人失業率都很高。2010 年 4 月,美國年輕人的失業率達到 20% 。就業不足也發生在年輕人身上,所以他們受到了雙重打擊。人們要麽找不到工作,要麽找到的工作也是在金字塔底端,或者工作時間不夠長。
第二種可能性可能與社交媒體有關。一些女性可能會對她們在社交媒體上看到的東西感到羞恥,程度比男性更嚴重。但在這一點上,沒有人知道社交媒體在多大程度上發揮了作用。
《巴倫周刊》:2008-09 年的金融危機以及随之而來的經濟衰退對那些看到父母失去工作、儲蓄或住房的 20 多歲的年輕人産生了多大的影響?
大衛 · 布蘭奇弗勞爾 : 經濟衰退對年輕人的影響可能比其他人更大。今天 20 多歲的年輕人精神痛苦的高發生率,很可能是他們小時候所遭遇的不良事件的後果。如果你的父母因爲生活艱難而離婚,或者失去了工作或者房子,這就是一個大問題。但是勞動力市場與我們現在看到的精神壓力的關系可能比人們意識到的要大得多。社交媒體的增長使情況變得更糟,然後是新冠病毒。
《巴倫周刊》:年輕人的不幸是美國獨有的現象嗎?
大衛 · 布蘭奇弗勞爾 : 我們還沒有很好的數據,但事實證明我們有一些關于英國的數據——答案基本上是一樣的。但英國因絕望而死亡的比例并不高,它還爲其公民提供更好的心理健康服務。
《巴倫周刊》:日益加劇的絕望情緒是已經對經濟造成了沖擊,還是預計隻是一種短暫的現象?
大衛 · 布蘭奇弗勞爾 : 這是一個新現象,所以我們不知道答案。在新的人口群體中,這是否仍将是一種模式?也許不是。這可能不适用,因爲今天的孩子不會受到兩種沖擊的影響 : 後金融危機時代的衰退和新冠病毒疫情。但是,不良的心理健康狀況很可能會在目前正在遭受痛苦的年輕成年人的一生中持續下去。
想想第一次世界大戰和第二次世界大戰,這可能是個有意義的類比。這些事件奪走了許多人的生命,并極大地影響了其他人的心理健康。在接下來的 50 年裏,活着的男性比出生時少,健康的男性也比以前少。在接下來的代際中,情況并非如此。所以,有些變化并不能代代相傳。也許隻有那些出生于 1990 年到 2010 年的人,才會因爲心理健康狀況不佳或高度痛苦而付出永久的代價。
《巴倫周刊》:投資者應該從這些研究中學到什麽?
大衛 · 布蘭奇弗勞爾 : 你需要大量增加心理健康服務來幫助這些年輕人。這将繼續增加精神病院的入院人數。
過去,人們投資于照顧老年人。我們在精神衛生保健方面投資不足。這意味着我們将需要更多的心理治療師。 [ 根據美國衛生資源與服務管理局 ( U.S. Health Resources & Services Administration ) 的數據,截至 2023 年 10 月,約有 1.66 億美國人生活在精神衛生專業人員短缺的地區。 ] 投資者有可能通過資助與心理健康解決方案和服務相關的公司來找到幫助這些人的方法。
《巴倫周刊》:如果這至少在一定程度上是勞動力市場的問題,我們應該如何解決,尤其是考慮到美國目前的失業率相當低?
大衛 · 布蘭奇弗勞爾 : 勞動力市場的修複是重要的,但這是基于已經積累的問題。盡管我們的失業率非常低,但我們的精神疾病患病率卻高得令人難以置信。3.8% 的失業率解決不了問題。因此,解決方案可能在勞動力市場之外。
《巴倫周刊》:你還在研究什麽?
大衛 · 布蘭奇弗勞爾 : 我目前正在研究所謂的 "ACE" ——不良的童年經曆(adverse childhood experiences)。這個概念是爲了思考年輕人心理健康下降帶來的後果,我和我的同事亞曆克斯 · 布萊森 ( Alex Bryson ) 的研究表明,童年時期受到欺淩或虐待,或者經曆失業或離婚父母等一系列其他情況,對生理和心理健康都會帶來終身持久影響。這些 ACE 可能會使血液發炎,從而導緻更低的預期壽命和其他身體狀況,比如糖尿病、心髒病和中風,同時也會降低幾十年後的收入。
《巴倫周刊》:謝謝,大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