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 @視覺中國
文 | 雷科技 leitech
曾幾何時,手寫筆之于蘋果,就如同疾病之于人類,兩者雖無直接利益關系,但蘋果卻不想跟手寫筆有絲毫瓜葛。
喬布斯時期的蘋果對手寫筆的厭惡是人盡皆知,以至于他在初代 iPhone 發布會上提出「誰想要手寫筆?」的經典語句。這麽多年過去了,盡管庫克在 2015 年推出了 iPad Pro 專屬的最佳搭檔—— Apple Pencil,但在 iPhone 身上可從來沒有生出過配備手寫筆的想法。
有趣的是,在 17 年後的今天,蘋果似乎真的要給 iPhone 配上手寫筆了。
美國商标和專利局(USPTO)近日公示的清單顯示,蘋果公司獲得了一項關于 Apple Pencil 的技術專利,不僅可應用于 iPhone,而且可以用于增強現實 / 虛拟現實 / 混合現實應用,也就是我們常聽到的 AR/VR/MR 技術。
圖源:Apple
消息一出,令不少喬布斯忠實粉絲沸騰,究竟是什麽令蘋果做出這個「違背祖宗」的決定,難道真是人走茶涼?
事實上,蘋果與手寫筆的淵源屬實不淺,就連 iPhone 的誕生在某種程度上也要感謝喬布斯對微軟帶筆平闆電腦的不滿。
在 1979 年,蘋果發布了一款繪圖闆(Apple Graphics Tablet),該款産品就附帶有線的手寫筆。并在随後的十數年間陸續設計生産了多款接近于平闆電腦的原型産品,從 bashful,到 PenLite,再到 Newton,蘋果離真正的平闆電腦 iPad 越來越近。
無獨有偶,以上這些産品最終都離不開那一支神奇手寫筆。如今蘋果關于 Apple Pencil 的技術專利,暗示 iPhone 接下來可能也會和三星 Note 系列、華爲 Mate 系列一樣,支持手寫筆的使用。
脫離屏幕,就能完全解放 Apple Pencil?
可能有小夥伴會很好奇,究竟是什麽新專利,會在 Apple Pencil 面市 10 年後才實現技術突破,并應用在 iPhone 和 AR/VR/MR 上。
别急,下面小雷就帶大家捋一遍這個神秘的「Patently Apple」。
我們先看看該專利的官方描述,新款 Apple Pencil 配備了光學傳感器,可令 Apple Pencil 在不具備觸摸功能的表面上進行交互。該光學傳感器包括光流傳感器、激光散斑流傳感器等,通過檢測空間、時間圖像亮度變化(如幀與幀之間的亮度變化),估算輸入設備的運動軌迹。
簡單來說,就是 Apple Pencil 通過光學傳感器判斷筆的運動,而不是必須依賴帶有觸控功能的屏幕才能識别。當然 Apple Pencil 上還附帶有多個其他傳感器,用于感受輸入設備施加的力。
在小雷看來「脫離屏幕」正是這項技術的靈魂,這意味着用戶在使用 Apple Pencil 時不再需要像傳統書寫、作畫的模式,隻要在識别範圍内,即使隔空操作也能達到原來的效果。
圖源:Patently Apple
關于具體的使用方法,蘋果的專利圖 1A 就展示了一個智能手機(iPhone#136)的示例。該手機配備了觸摸屏幕 #124,用戶可以通過觸摸屏表面 #124 或非觸摸屏表面接受來自主動式觸控筆的輸入信息。
官方給我們示範了其中一個用法,但顯然這個專利可運用的範圍遠不止我們想象的那麽簡單。在預測之前,小雷認爲還是有必要和大家科普目前智能手寫筆行業的基礎情況。
目前智能筆在産品屬性上大體分爲内置和外置兩種形式,前者與智能設備被視爲同一主體,使用時在智能設備中抽出即可,放置時自動充電;後者則更像智能設别的獨立配件,需要藍牙鏈接匹對,在設備外置充電口進行充電。
材質方面又分爲電磁筆和電容筆兩大類,具體細分品類就不細談了,Apple Pencil 則屬于其中的主動電容筆。
結合目前已知的 iPhone 16 系列爆料,接下來的 iPhone 産品即使支持 Apple Pencil,也不會爲了這一功能,犧牲手機有限的内部空間。所以大概率會采取外置的方式,這樣一來,對于原本就相對小衆的手寫筆智能手機群體來說,使用門檻又将進一步提升。
不與手機随時合體,就意味着用戶需要花費精力去思考如何攜帶的問題。并且在易丢失、不美觀等因素加持下,即便有意向使用手寫筆的用戶,也容易被勸退。更别提在目前智能手機發展階段下已被視作落後産品的手寫筆了。
如今的觸控屏技術早已超脫喬布斯時代的想象,雙手就能解決絕大部分的日常使用需求,除了繪畫、書寫等行業要求外,手寫筆真的沒多少用戶需要使用。
所以小雷預測該項技術大概率是被運用至蘋果即将發布的 Vision Pro 上。
近日蘋果又獲得了多項關于頭顯設備的專利,博主 @M1Astra 也曝光了 Vision Pro 的設置界面及其他重要信息。這款被蘋果寄予厚望的颠覆性産品,距離真正上市已經不遠。盡管從多位體驗過該頭顯設備的媒體人口中,我們都得到了十分不錯的評價,但其中也有對重量、續航等問題的質疑。
以上疑慮相信還是要等 Vision Pro 上市,才能給大家一個明确的解答。但光從此次 Apple Pencil 新專利的隔空觸控,再加上 Vision Pro 的眼球追蹤技術,想必将會給用戶帶來更多選擇的觸控體驗。
Apple Pencil 或許會成爲另一種形式的傳感設備,支持頭顯設備原生應用的使用,也有可能會被魔改成類似 VR 的操控手柄那樣的設備。當然這一切還要等實物産品上市,我們才知曉蘋果會如何運用這一專利。
舊瓶新用還是高瞻遠矚?
「Apple Pencil ≠ Stylus(手寫筆)」。
這或許是庫克對喬布斯最好的回複,Apple Pencil 的命名巧妙的避開了喬布斯曾經瘋狂嘲諷的 Stylus。
沒有不尊敬喬布斯的意思,不可否認的是,科技數碼行業一直在前進。許多在當年被奉爲真理的言論在如今或許隻能淪爲笑談,喬布斯也曾說過「3.5 英寸是手機的黃金尺寸,更大的屏幕愚蠢至極。」之類的話。事實證明,手機大屏化趨勢在很長一段時間裏都是廠商銷量的财富密碼。
隻能說在那個年代,喬布斯更堅持完善産品本身,堅信智能設備能夠單獨完成大部分工作。像 iPhone、iPad、Mac 等本身就是獨立個體,在完成獨立工作的同時,也能實現設備間的智能聯動。
而現在,随着時代的發展,蘋果的追求也随之發生了改變。湧現出手寫筆、秒空鍵盤、MagSafe 外接模塊等配件設備,它們的出現提升了用戶使用智能設備的體驗感,令智能設備更好用。
從公司層面來看,配件、周邊産品也給蘋果帶來了不菲的收入,至于官方原裝産品值不值得,就要見仁見智了。
兩個時代的蘋果孰優孰劣,目前還沒有人能給出服衆的答案。專注産品本身與增添更多輔助配件兩件事情并不沖突,至于這種趨勢是否符合未來科技行業的發展,還需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