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年印度、印尼以及海外疫情,導緻制氧機需求激增,如果剔除這個影響後,海外業務還是增長的 "。在魚躍醫療(002223.SZ)5 月 18 日的股東大會交流環節,董事長吳群就 2022 年海外業務收入下滑等問題作出回應。
钛媒體 APP 注意到,近年來通過不斷并購,魚躍醫療商譽值也被推高,至 2022 年末商譽值達 12.2 億元。魚躍醫療管理層對钛媒體 APP 表示 "12 億的商譽,對于公司 150 億的資産規模來講,我們覺得還是一個合理的數字 "。
外銷業務收入 " 砍半 ",繼續推進海外重點國家拓展
公開資料顯示,魚躍醫療是一家以提供家用醫療器械、醫用臨床産品以及與之相關的醫療服務爲主要業務的公司,研發、制造和銷售醫療器械産品及提供相關解決方案是公司核心業務,也是公司主要業績來源。目前公司産品主要集中在呼吸制氧、糖尿病護理、感染控制解決方案、家用類電子檢測及體外診斷、急救與臨床及康複器械等業務領域。
年報數據顯示,魚躍醫療2022 年實現營業收入約 71.02 億元,同比增長 3.01%;對應實現的歸屬淨利潤約 15.95 億元,同比增長 7.6%;扣非後淨利潤約 12.51 億元,同比下降 5.19%。
除了深耕國内市場外,國際化也是魚躍醫療的重要戰略。其中,魚躍醫療2022 年 89.05% 的收入靠内銷,内銷收入同比增長 21.5%。對比之下,外銷收入并不給力,報告期内外銷收入同比下降 56.34% 至 7.1 億元。由于當期外銷業務營業成本降速低于營收的降速,外銷的毛利率同比下降 18.22%,爲 29.99%。
魚躍醫療2023 年經營計劃中,提出 " 将繼續推進海外重點國家市場拓展,針對不同國家和地區的醫療需求、經濟水平、文化背景等差異,落地符合目标市場特點的醫療器械業務。積極尋求與國際合作夥伴的戰略合作,擴大産品在海外市場的渠道和客戶資源。借助合作夥伴的資源和經驗,提升公司在國際市場的競争力。培養國際視野、屬地化能力的銷售團隊,爲海外市場的開拓提供人才保障,貼合國際市場動态、行業趨勢和客戶需求,以便更好地服務海外客戶 "。
股東會現場,有股東追問 " 外銷收入下滑的原因,海外市場的競争優勢以及後續怎麽去強化海外銷售?"
吳群表示,21 年印度、印尼以及海外疫情,導緻制氧機需求激增,如果剔除這個影響後,海外業務還是增長的。
吳群談到,我們一直希望海外(收入)占比達到 20% 以上,到 25% 的水平,将會圍繞兩個方向去做。一是在南美、中東、非洲等發展中國家,目前整個團隊建設的相對完善,中東、南美這些地方業績增長的非常不錯,背後主要邏輯是過去幾年海外業務比較小、産品比較少,近幾年我們加快了當地注冊準入、整個售後服務以及營銷的落地。随着産品準入的進行,團隊不斷開拓,這一塊業務增長趨勢是很好的。除了發展中國家之外,成熟市場會通過投資或者并購的方式,在合适的情況下加快布局和發展。
急救業務具備空間,三年内增長沒問題
據了解,訊捷醫療成立于 2021 年 11 月 4 日,是魚躍醫療急救闆塊業務主體,旗下德國普美康 PrimedicGmbH 在醫療急救領域擁有 40 餘年的經驗,其半自動體外心髒除顫器與心髒除顫監護産品在全球醫療急救行業具備較高的知名度。
去年 10 月中旬,戰投騰訊耗資 2.9 億元完成對訊捷醫療的增資。增資完成後,魚躍醫療、騰訊、丹陽飛魚企業管理合夥企業 ( 有限合夥 ) 分别持有訊捷醫療 72.45%、19.5%、8.05% 的股份,騰訊成爲訊捷醫療單一第二大股東。
一位醫療器械行業人士告訴钛媒體 APP,我國人口老齡化趨勢明顯,這也導緻國内突發醫療的需求量呈指數級上升,未來急救業務領域也有較大市場開拓。騰訊入局應急醫療可能也是相中了這塊市場業務,并且互聯網技術在醫療應急事件也能發揮重要作用。
不過,目前魚躍醫療急救業務仍處于承壓狀态。年報數據顯示,2022 年魚躍醫療急救業務的收入約 1.51 億元,同比下降 17.33%,僅占整體營收的 2.13%,當期該業務毛利率同比下降 7.11%。
根據股東會内容顯示,公司急救闆塊受國際芯片供應短缺問題,整體生産經營計劃受到影響,業務規模同比下降。
魚躍醫療董秘王瑞潔談到,随着急救闆塊海内外團隊的精誠協作,原有機型芯片更換及軟件升級工作已在高效推進,新機型國産注冊證亦已落地,相應影響得以逐步減弱。報告期内,公司完成急救闆塊重要戰略投資者的引進工作,爲業務的生産、研發與經營提供有力支持,從戰略角度爲急救業務的拓展開創了更大的可能性。
那麽 AED 業務後續增長空間究竟如何?吳群告訴钛媒體 APP,從全球來看,AED 是具備很大的空間。雖然具體的數據不清楚,但是今年海外業務增長情況不錯,說明空間還是有的。
吳群補充道,過去德國公司的成本比較高,這次我們的新産品完全是最新設計,第一供應鏈安全、第二個供應鏈升級,所以各個方面在國内競争力比較強。過去在國内招标價格很難接受,現在有了新産品之後,我們是有競争力的價格。另外,大型除顫也在設計、取證等,所以這一塊市場在增長。
" 目前我國急救闆塊的滲透率還是比較低,相較發達國家有極大的差距。我認爲 3 年之内增長沒有問題,關鍵取決于做的好 ",吳群如是對钛媒體 APP 表示。
管理層回應 12 億商譽是合理數字
魚躍醫療于近年接連完成了對浙江凱立特、上海中優、德國曼吉士 Metrax、上械集團等資産收購。截至 2022 年末,魚躍醫療商譽賬面餘額達約 12.2 億元。
關于商譽的情況,魚躍醫療管理層相關人士告訴钛媒體 APP," 公司長期堅持雙輪驅動的增長,通過内生性增長以及外部并購實現公司長期的健康發展,并購在過去也是公司拓展産品線獲得關鍵資源很重要的途徑、進入新的産品領域。整體來講,12 億的商譽,對于公司 150 億的資産規模來講,我們覺得還是一個合理的數字。打開 12 億的商譽明細來講,主要是我們在收購(上海)中優時産生的,當時收購(上海)中優的時候利潤是幾千萬,去年已經做到了 3 個億,商譽的質量是非常好的 "。
根據股東會内容,蘇州視覺、上海仕操洗滌有限公司去年分别進行了約 5376.28 萬元、2366.96 萬元的商譽計提減值。" 上海仕操洗滌有限公司主要是受上海疫情的影響,造成業務的停滞,從謹慎的角度上做了減值,蘇州六六同樣也是受疫情的影響 ",上述相關人士如是表示。
該人士進而對钛媒體 APP 表示," 我們上海有一個 10 億元的動遷收入,蘇州六六在市中心有一些廠房資産等。所以做并購,我們不會亂投資,我們對資産的價值能力底線是有一個判斷。我們對這些公司前景以及資産質量非常有信心,也非常關注商譽,會在合适的時間進行消化。但是後面本質上代表對投資的判斷,這是商譽形成的基本原因。從這個角度來講,我們沒有任何商譽問題。(本文首發于钛媒體 APP,作者 | 劉鳳茹)
更多精彩内容,關注钛媒體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載钛媒體 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