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紅書作爲一個年輕且活力四射的社交電商平台,一直在探索如何助力品牌增長。這些年來,一些年銷額超過 10 億的大品牌在小紅書取得不俗的業績,本文将探讨它們成功的秘密到底是什麽。
" 怎麽辦?小紅書筆記投了那麽多,銷量還是不好?"
" 入局小紅書半年,總是沒有抓對人群,聚光也有在投。"
最近,這種聲音時常在耳邊響起,那我們明白什麽?
小紅書從标記美好生活開始,到種草文化,再到現在努力完善自己的商業生态,最後形成種草閉環的生意。
在這個過程中,每一年都有很多黑馬品牌破圈,爲品牌帶來了銷量曲線式增長。今天也依然有很多新興品牌、傳統品牌都在擁抱小紅書。
在小紅書的商業生态逐步完善的情況下,新入局的品牌要如何抓住小紅書人群、抓住平台紅利,這是每個品牌、企業和商家關心的問題。
這篇文章就以年銷 1 億 + 的品牌展開分析,完成破小目标的核心關鍵是什麽看看他們都做對了什麽,拆解在小紅書經營品牌的密碼,大家參考借鑒。
一、品類與時代的機遇年頂 10 年
1. 堅守原有還是迎風選品?
近些年來,在我身邊看到觀察到的真實案例,在小紅書上爆發的品牌和商家,主要有 2 種類型。
一種是:堅守自營産品,借助機遇而增長。
比如,去年在小紅書上火起來的話題:露營、圍爐煮茶等,就帶火了一些做堅守在做戶外帳篷、茶點、茶具、茶爐的一些商家。
在露營、圍爐煮茶這些話題火起來之前,他們已經堅持了 5-7 年,銷售額一年才小百萬級,但去年就實現了五、六千萬的銷量,有的去年銷量 800 萬,今年突破 4000 萬,也有的去年 3000 萬,今年直接突破 1 億,迎來了銷售額的井噴式增長。
圖源:小紅書 - 圍爐煮茶
另一種增長很快的形式是:借力小紅書平台,迎風選品。
什麽意思呢?
比如一些品牌操盤手,以敏銳的商業嗅覺,發現當下市面上,什麽好賣,什麽款好賣,就用半個月或者一個月的時間快速的複制産品,再快速的投放,放大商業價值,實現快速增長、快速變現。
但背後沉澱下來的,是多年的操盤經驗,以及各種資源的積累,所以供應鏈的配合也極其重要。
結果就是:也許别人堅持了 5-7 年才拿到的結果,他可能用 3 個月的時間,就能完成。
這兩種做品類的形式,在小紅書上都有機會。這裏談論兩種做品類的形式區分,主要是想讓大家明白,你要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做取舍。
一直紮根在一個領域裏,确定大方向沒錯,用上幾年的時間,抓住一個機遇,也能拿到結果。平時因爲有沉澱,也不愁餓死。
而追風口,可能賺錢很快,問題就是沒有自己堅定的方向與沉澱。所以具體的選品,可以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而定,不過追風口,能快速賺錢的原因,
就在于他們在小紅書平台包裝設計産品的系統,
" 小紅書反哺産品設計系統 " 到底是什麽?
2. 隻有爲人群定制産品與内容,才能破圈
定制産品的主要原因,在于每個平台屬性都不同,在 B 站火的視頻,在小紅書不一定火;
在抖音上受歡迎的直播間,在小紅書不一定受歡迎;
在微博出圈的産品,不一定在小紅書出圈;
平台的差異化,這是業界已達成共識的點,而平台差異化最核心的差異,就是人群的差異。
所以,在小紅書平台設計包裝自己的産品,首先要根據小紅書人群的差異化特點來打磨産品。隻有這樣,産品成爲爆品的概率才會大。
舉個例子:我的學員當中,他們在做小紅書的時候,根據小紅書人群屬性,重新定制包裝,改了模闆跟内容,經過新的包裝設計的産品,跟之前傳統電商版本,完全不一樣。
使得産品更符合小紅書人群的喜好,從而也帶來了很好的銷量增長。
圖源:小紅書 - 貓糧品牌
其次,人群不同,對産品的需求點也不同,所以根據人群需求點,針對性針包裝突出産品的賣點,才能吸引到精準的用戶群體。
換句話說就是:同一原料的産品,價格不一樣,包裝不一樣,品牌定位不一樣,打動的人群就不一樣。
舉個例子,戴森的産品很好用,價格定位幾千塊,這就是針對的固定的一類人群,這類人群會覺得,用戴森的産品代表的是一種生活,所以很多人會去買。但也有一些人,覺得個價格太高了,他需要找一個平替,例如徕芬,功能是差不多的,但價格要更實惠。
圖源:天貓 戴森 VS 徕芬
所以,我們是要根據人群去做調研,去做差異化,才會有機會,讓你做的産品,去到你的目标用戶手裏。
小紅書能将這些優質的商業人群集聚在一起,是可遇不可求的機遇。
所以在我看來:小紅書平台是品牌和商家的必争之地。
選好适合自己的品類,抓住時代的機遇,才會迎來是爆發式增長。
理清了這兩點,那如何在小紅書平台獲得量級的增長呢?理解下面這個增長公式,是對你非常有幫助的。
根據人群的喜好,定制他們喜歡的包裝,以及給予情緒價值的内容,想好這些,才開始布局小紅書。
價格也決定人群,如果市面上已經有高客單價的品牌,那麽還有很多的人群對價格敏感,那麽你就可以開始做中低端的人群。
這個時代變化很快,核心還需要放在所沉澱的賽道和行業,可以拿出 20%-30% 的人力、财力、時間嘗試新事物、新賽道。
70% 還是放在原有的擅長的事業,這不至于崩盤,這是從風險控制而言。回過頭來,我們要布局小紅書,必然産品要經過打磨,經過人群溝通和調研,做出符合小紅書人群的産品,才有機會破圈,破小目标。
做對以上兩個就夠了嗎?
不夠!還要深入思考更長遠的事情。
還有複利和周期!
二、小紅書創業:賽道 × 倍數 × 複利 × 周期
1. 小紅書營銷賽道篇
努力就一定有結果嗎?
一件事情究竟能做多大,取決于這件事的天花闆有多高,創業者、企業單憑努力是不夠,還要學會選擇,如果天花闆太低了,那麽這件事情很難做大。
那怎麽選呢?
選賽道,就是選天花闆。
雖然現在大賽道内卷嚴重,但在一些細分類目裏面,卻暗藏機會。
上次我們内容山莊 CEO 閉門會,在一起探讨幹到 1 個億的經驗,10 人之中,有 3 位年銷破 1 億,其餘都是幾千萬的上升期新銳品牌。
這裏,分享我們内容山莊 CEO 圈成員的案例,有些細分賽道,例如包包維修的鑷子工具等,一年總的市場也就一個億,你能做到兩到三千萬,已經是行業 TOP3。
但正是這種細分賽道,深藏大的機會。
因爲,大資本看不上,傳統商家看不明白,而賽道選手們看懂了,機會就來了。
像這樣的賽道,一年做三個五個項目,那麽也有一個億的體量,賽道選對了,如何讓自己在這條賽道多分到一杯羹了?
那就要放大我們的勢能,就要看倍數。
那什麽是倍數?我們接着往下看。
2. 小紅書營銷倍數篇
在河南鄭州、山東一帶的企業,他們在小紅書玩法對比起北上廣深,算是劍走偏鋒,原因就在于倍數放大。他們搭建小紅書團隊,有一套成熟的流程,可快速複制,把人工成本,盡可能的降到很低。
多搭建一個團隊,内容能力就會倍增,銷量也會倍增。
在做一個産品的時候,也是同樣利用可複制的模式。
舉個例子,比如同一款護膚品,已經在小紅書跑通,并且拿到不錯的結果。同樣的原料,公司隻要換一個包裝,複制 5 個品牌,就是另一個品牌,這種策略也能帶來銷售額的倍增。
圖源:小紅書 - 護膚産品
同時公司還會讓 10 個不同的小紅書團隊,負責這個品類,全靠團隊生成内容,輸出筆記。根據銷售結果,看有沒有增長,如果有增長,說明團隊的内容能力還可以,那麽這個團隊可以繼續保留。
除了團隊以外,還有内容的倍數;一個月隻能發布 100 篇筆記,和能發布 1000 篇筆記的企業,命運截然不同。換言之,一個月隻有5 萬閱讀量,與 500 萬閱讀量的企業,命運也是不同走向。如果不能批量生産優質内容,那麽就要放大付費閱讀量的倍數。
5 萬閱讀量 VS500 萬閱讀量,再乘以 12 個月的倍數,同賽道選手距離就是這樣被拉開的。除了乘數的倍增,增長的另一個秘密是指數的增長,
也就是常說的複利。
那 " 複利 " 在企業增長作用是什麽?
3. 小紅書營銷複利篇
爲什麽很多人,明明已經很努力了,但還是沒有突破,沒能拿到很好的結果。就是因爲他做的事情,沒有複利。對于複利的深刻理解,我是兩年前才想明白的事情。
一件事情,如果沒有複利,就最終都會停止增長。
就好比,娛樂主播吃青春飯,一旦過了黃金時間,人也老了,紅利也就過去了,也就不能再帶來收益了,所以就會變成曾紅極一時,現在卻無人問津。
但是,賣貨、做品牌,如果企業口碑做得好,這樣即使你不再去做廣告了,用戶也會跟身邊的人去做推薦,帶來複購和裂變,第二次購買可以零成本,不需要再支付流量成本費用。
這樣的事情,就是一件有複利持續增長的事情。
包括我寫這些文章,我現在寫到了 150 多篇,接近 100 萬字,當我能夠寫到 1000 篇的時候,那麽也就可能有 500 萬 -700 萬字的積累,我的分析能力、表述能力、積累的案例與素材都會增加,那這樣的話再去寫一個行業,文章就更有穿透力。
我身邊有許多品牌 CEO,他們之前每一年都在爲流量而焦慮,所以都想通了,品牌建設才是長久之計。很多人都會以爲,打造一個品牌需要大資金,一般來說,小資金也可以打造品牌。因爲品牌是賣貨的結果,而不是一開始的門檻。
對于此,你是如何理解?
所以做一件事情,一定是要做有複利的事情。
但在此基礎上,還有一個跟核心的問題,那就是周期。
那跨越生命 " 周期 " 對企業的壽命而言,關鍵性有多大?
4. 小紅書增長周期篇
任何事情,都有周期性,并且有的周期長,有的周期短。
如果一件事,它的周期性很短,紅利期也就一年,過了這一年,就沒有機會了。如果你能抓住這一年,成爲資本家,那是很好。但更真實的情況是,絕大多數人都難以完成資本幾度的積累,成爲資本家那就更是鳳毛麟角。所以,在這一年内,還沒有反應過來了,機會就沒有了。
即使有複利,也是昙花一現。所有有些熱度你會發現三兩個月就過去了,有些内容,做到後面就無法持續輸出了,都是因爲周期太短。即使再努力,也無法拿到自己理想的結果。
這也是爲什麽大家都說,要做時間的朋友,做一個長期主義者的原因。
賽道 × 倍數 × 複利 × 周期,在理解這個公式後,我們再來看一下,究竟是選擇保守穩重的發展,還是積極冒險的前進,你心裏都會有一杆秤。
我們線下課有一個老闆,他們一年大概能做三個億。
他分享的邏輯就是:一旦發現這個東西是跑通的,他就會迅速用付費的模式,500 萬或者幾千萬,快速的去放大,成爲這個行業的 top,甚至直接是 No.1。
讓競争對手很難去超越他們,這種邏輯,有利有弊。但是在較穩的情況下,它的效率或者說賺錢的速度是非常快的。
如果掌握了小紅書上量級增長的公式,那從 0-1, 如何實現,關鍵還在于做好小紅書内容。
通過學習他人成功的經驗,内容闡述得更精彩、更吸引人、更真實,那麽你的傳播力度會更大。
但是,光會選賽道和選産品就能賣更多貨嗎?
和你有賬号,但内容和量跟不上,賣貨、品宣,一切都是空談是一個道理。所有的企業在做營銷時,終究都避開不了要做内容。
但是,又會回到初始的問題:如何持續産出優質内容?
三、内容效率:小紅書内容工廠系統
無論是自己批量做内容,做小紅書矩陣賬号,還是選擇跟小紅書博主合作,讓博主來創作内容,(這裏可以看我 2021 年寫過的一篇文章《500 萬買來一套小紅書建立品牌的方法論》)。
從本質上講,都是有一套确定性的科學内容邏輯,都有一套确定性有效内容的核心,是能産生明确結果的,而不是單純的所謂爆文率數據。
那麽我們今天,先從小紅書矩陣獲客,批量生産内容的角度,來談談小紅書内容工廠。
那什麽是内容工廠?
1. 小紅書品類選擇系統
我們把小紅書上,衆多的産品分爲四象限。
四象限品類圖
新品類:我們可能完全沒有見過,研發創新的難度是比較高的。
這類品,我們可以怎麽做?
就是當競争對手研發了一個新的産品出來以後,3-6 個月内,當對手還沒有去放大的時候,我們搶先快速的去放大 , 搶占市場。
熱銷品:其次是選擇市面上比較好賣産品,尊從選品邏輯,客單價高、客單價低都沒有關系,重點在于利潤要高。
有利潤,才能夠維持一家企業的發展,如果你的利潤比較低,是很難去支撐你做這個項目的,因爲後期要付費,廣告,人工,都是有成本的。算下來不賺錢,那就白做了。
所以小紅書平台成功的關鍵之一,就是選好品,或者說你要設計包裝出好的産品。
2. 小紅書人群研究系統
人群系統重要的一點是:要研究你的産品和目标人群的關系。隻有對目标人群有足夠的了解,才能生産出吸引他們的内容,實現精準種草,轉化。
人群怎麽研究呢?最核心的一點就是對目标人群的洞察,洞察的幾個方向,我有專門寫過一篇《花 200 萬買的,一套小紅書消費者研究方法論》,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點擊藍色文字閱讀。
這裏再次強調的一點就是:内容高手,是如何做出大家都關心的内容來的?核心的原因是,内容高手都浸泡在這個目标人群裏面,這樣他創作的内容,才是大家感興趣的内容。
Bebebus 的蝴蝶車案例
那這裏呢,我們又分爲兩部分:
第一部分叫做:爲人群定制的産品與内容,才能破圈;
第二部分是:糖衣炮彈,爲這個人群而去;
迎合的外殼,加上你自己想植入的東西,這樣的内容,它的數據相對來說會更好。
所以,你想在一個平台上,内容有所突破,那做内容的人一定是長期浸泡在目标人群裏面,對目标人群的生活很有洞察力的。
否則就是根據平台上的爆款内容進行拆解,也不需要所謂的原創的能力,當然我建議你選擇原創,會有更長期的價值。
3. 小紅書場景搭建系統
我之前去内容山莊俱樂部成員的公司,在山東的一家小紅書 MCN 機構,他們有部分博主賬号主要做大學生群體,就搭了四個女生的宿舍,真實還原大學女生宿舍的那種感覺。
家居行業案例
另外一個内容山莊學院的學員,他們做家具,拍攝的場景就是真實的居家環境,很符合用戶的真實場景。
舉個例子:
有些人在小紅書做不好,原因就在于,他們搭建出來的場景很假。有些雖然找了專業的商業攝影團隊去拍,很高清、很高端,但是這種圖看起來很假,不夠生活化。
某服裝 3 個月銷量突破 300 萬
現在看到有很多,工廠的流水線的視頻不斷被推送,同一個場景左邊視角、右邊視角輪流推送,導緻流水線上多增加了一個人,少了一個人,用戶都能察覺,這就是爲用戶展示真實的工廠車間的場景。
用戶的感受就很好,很容易産生信賴感。
4. 小紅書内容生産系統
内容系統關于場景、選題、标題,封面,文案結構等等,都是有一套标準的流程化。
以拍攝爲例,最近我們團隊在産出視頻,每天能夠生産視頻 300 條,通過剪輯加工 300 條變 600 條。
拍攝過程中,三腳架支架擺放的位置,都是做好标記的,下次拍攝直接放在同樣的位置,這就屬于标準化的東西。
再說選題,如何做到标準化,任何一個類目裏面,我會花 1 天的時間,研究 100 篇爆文,去找到它們的規律,包括一些低粉絲、高爆文的類型,也會去研究,然後按照總結出來的規律标準,重新生成爆文,回頭看數據,這樣的文字數據都不會差。
一家迎風選品的企業,必須要有自己的選品标準,不僅隻選高客單高利潤,還要明白産品在企業裏面的階段性使命和長期價值。
人群研究、場景搭建以及内容生産也必須标準化、流程化,形成系統作業,才能提升企業的效率和抗風險性。
從趨勢來看,我們選擇随波逐流的品類,還是選擇長效複利事業,兩者需要結合,站在兩個更高的維度,看待目前的境地,一目了然。
要成爲年銷 1 億 + 以上的品牌,他們需要做對幾件事?
一字訣 " 選 ":在趨勢風口的類目,或者,深耕 5 年以上的類目,等風來,選擇适合自己的方式。所謂産品定江山,是品牌在衆多同類企業中,能脫引而出的關鍵。
一字訣 " 定 ":企業的命運差距則是這樣被拉開的:賽道 x 倍數 x 複利 x 周期。一個好的賽道,通過倍數疊加和複利效應快速增長,并在不斷差異化,選擇能對抗流量周期,穿越周期的差别了和品牌。4 個因素相互交織,決定着公司,在商業競争中的基業長青。
一字訣 " 搭 ":用小紅書來産品、人群研究、場景搭建和内容生産,哲學都是逐漸形成的啓用建設。希望各位品牌老闆、企業負責人能理解 " 内容工廠 " 的重要性,才能在小紅書上取得更好的效果。
專欄作家
莊俊,公衆号:莊俊,人人都是産品經理專欄作家。小紅書營銷資深研究者,《引爆小紅書》書作者,11 年互聯網内容營銷,海爾簽約内容營銷顧問,
本文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産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