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經緯 9 月 28 日電 題:連鎖藥房加速擴張," 萬店時代 " 如何拼競争力?
作者 譚浩俊 中南财經政法大學兼職教授、财經評論員
零售藥店加速鋪墊擴張的現象引起關注。在大家熟知的藥房中,2023 年上半年,大參林淨增門店 1944 家,門店總數達到 11989 家;老百姓大藥房與 2022 年末 10783 家相比,在九個月内淨增門店 2278 家;而益豐大藥房也在 2022 年末門店數量突破萬家。
零售藥店擴張的背後,一方面,是行業競争态勢變化。在零售藥店行業發展的初期,進入的門檻并不高,零售藥店多以 " 夫妻店 "" 朋友店 " 等小門臉兒的形式出現,店鋪較小但藥品價格相對較高,消費者對藥品的需求量也不低,每一家藥店往往都能賺錢,于是小門臉兒式的零售藥店越開越多,進入野蠻生長的時期。随着競争加劇與具有采購優勢的大企業的出現,小門臉兒的零售藥店喪失競争力。連鎖經營式的零售藥店由于規模化和采購價格低等優勢快速占領市場。藥店從過去散亂小向區域競争,通過擴張、整合、并購等操作,逐步向頭部連鎖聚集。這些連鎖巨頭中,誰更能鋪開店鋪意味着誰的采購量更大,在市場中也就更具有價格優勢。
另一方面,是政策的推動作用。根據國家醫療保障局辦公室發布《關于進一步做好定點零售藥店納入門診統籌管理的通知》,門診統籌服務的接入成爲 2023 年醫藥行業的重點。全國範圍内 " 門診統籌藥店 " 落地進程大幅提速,包括武漢、呼和浩特、南充等地一大批定點藥店被納入,成爲門診統籌藥店。這加速了醫院處方外流,定點藥店可承接更多院外處方市場。零售藥店也将在這一新政策下獲得更大的市場份額。
此外,伴随着互聯網醫療的發展,多家互聯網醫療巨頭也有向線下加速布局的趨勢,京東健康、阿裏健康、叮當健康在線上線下同時發力。畢竟,不少老百姓出于對醫療消費安全等因素的顧慮,天然地更相信線下,即便線上藥品價格或許更便宜一些,也更願意直接到實體店購買。從互聯網醫療企業的角度看,取得線上優勢後再與線下企業競争是市場份額,也屬于正常現象。
然而,像咖啡奶茶店鋪一樣鋪店奪取市場的競争模式,是否适應于服務社會民生的醫藥領域?對此,至少有三個需要思考的方向。第一,醫藥行業具有較高的門檻,規模越大、門店數量越多,意味着管理的鏈條越長。在 " 萬店時代 ",如何保障在擴張的同時企業管理相應落實,或許不單是連鎖藥店企業本身需要關注的問題,也尤其需要監管部門注意。第二,要警惕連鎖藥店快速擴張後出現壟斷現象,任何競争都應建立在有序、公平、公開的基礎上。藥店鋪店不能僅僅成爲奪取市場的一種手段。是否存在惡性價格戰的情況同樣值得注意,惡性的藥品價格戰可能以暗箱操作的形式出現,影響藥店的規範經營,甚至影響藥品質量。第三,連鎖藥店企業可以通過加強與藥品生産企業的聯系,減少中間的流通環節,降低藥品的價格,提高藥店經營效益,形成真正的市場競争力。 ( 中新經緯 APP )
本文由中新經緯研究院選編,因選編産生的作品中新經緯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選編内容涉及的觀點僅代表原作者,不代表中新經緯觀點。
責任編輯:張芷菡
作者:王京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