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一下有這樣一個男人——
有父親的家傳企業,自己也開公司,同時還是個純愛戰神,和老婆在燒烤店一見鍾情,之後火速領證身份升級,更加分的是,在履行父職這條路上也不拉胯,會陪娃玩哄娃睡,面對孩子吵鬧也極少發火,主打一個脾氣好。
馬楊,作爲這一季《爸爸當家》裏熱度最高的嘉賓(之一),如今正在被這屆網友奉爲最新的互聯網男神。
單從節目表現來看,馬楊确實是能配上這份愛的。
帶兒子馬裏奧時,有耐心又情緒穩定。
當馬裏奧在超市一路問着 " 這是啥 ",他沒一點不耐煩,主打一個有問必答。
當馬裏奧調皮勁犯了,去扭貨架上的燃氣竈開關時,他也會迅速但溫柔地把馬裏奧的手撥開,不漏過細節處的安全教育。
以及一些極易讓人有好感的細節——
見妻子馬君妍做家務時,會主動分擔。
也明白老婆在育兒過程中的不易,所以無論台前幕後,都常感謝着老婆。
在人均甩手掌櫃的爸爸叢中,這當然已經算是稀世珍品。
但随着節目推進,一些浮誇的聲音慢慢出現了——
有人對他逐漸上頭,奉馬楊爲夢中的 " 漢子爹 ",理由是他 " 馴馬都有耐心,何況兒乎?"
甚至一度情緒激動地跑到了孩子奶奶的評論區,高呼 " 我要馬楊 "。
這不光詭異,甚至有點越界了。
且不說馬楊作爲有婦之夫,這種跑到人家門口的喊話算不算騷擾。
客觀來講,即便他在男性群體裏确實拔尖,可他真說得上是所謂"100% 老爸 "嗎?
換句話說,他應該、又樂意被捧成一根完美的标杆嗎?
最近一期,媽媽難得地出現在了鏡頭裏,讓爸爸育兒變成了一家三口的日常,從而也更接近了他們的日常狀态。
于是能看到,當爸爸和孩子在開心地享受美食時,是媽媽爲防止馬裏奧上火,一遍一遍地提醒着他喝水。
也是媽媽,會早早準備好防蚊衣,就爲了防止孩子在戶外燒烤時被蚊蟲咬傷。
以及在睡前,馬楊開玩笑地說要馬裏奧睡在飄窗上時,落地執行去鋪床的,也是媽媽。
我并非想馬楊不稱職。隻是,一個 100% 的爸爸,在育兒上至少會承擔 50% 的責任(如果這是可以量化的),這就表示,不管妻子在不在場他都會慣性注意細節。
這樣看,馬楊離馬君妍的體貼、留心其實還是差了些,也就不至于成爲空前絕後的 " 天降之爹 "。
我向來也不喜歡諸如 " 父愛如山,母愛如水 " 的說法。在我看來二者的愛都應該做到粗細有緻,而不能預設誰負責宏觀的、誰負責雜的,這種論調長期以來一直在制造堂而皇之的失職。
因此,這種鼓吹對馬楊、對我們,以及對社會整體的家庭觀,都不會有太大好處。
我又想起這兩天還在更新 " 家暴 - 離婚風波 " 的夏克立,他稱自己因官司問題接不到工作,還被捕入獄,後來淪落到在外流浪。
可是,一個家境優渥(其父爲企業高管)的加拿大人在加拿大能無處可住?
圖源 | 微博 @康熙萬事屋
之後他更是叫嚣,阻止他和孩子團聚的人才是真正的 " 家暴者 "。
随即,大批網友開始轉而辱罵其前妻黃嘉千,似乎真相已經大白。
事實真是如此嗎?
據黃嘉千方回應,所謂 " 家暴不成立 " 其實并非最終結果,法院尚未定論。
而抛開該由法律審判的論戰,僅從這段婚姻、這個家庭看,夏克立和黃嘉千也未必如很多人所想,一個是完美老爸,一個是惡毒老媽。
不得不承認,夏克立在《爸爸去哪兒》裏的形象令人印象深刻——
會小心翼翼地保護女兒的公主夢,也把陪伴發揮到極緻。一個常被誇贊的細節是,他能反男性刻闆印象地陪女兒一起塗指甲油。
因此,彼時的夏克立獲得了大量好評,也帶來了許多利潤,一度通告接到手軟。
但這樣的 " 好 ",是靠他一己之力撐起來的嗎?
黃嘉千曾經在節目上說過,夏天上了幼兒園後的接送工作,是自己在承擔。
以及一些需要夏克立和夏天同時出鏡的節目,在漫長的錄制過程中,也是黃嘉千全程陪着夏天。
她是那個躲在攝像機後,成全 " 父慈女孝 " 叙事的人。
這些勞動瑣碎又漫長,通常需要占領一個人大量時間,于是黃嘉千在夏天成長期隻能暫停自己的事業,換取家庭的正常運轉。
圖源 |@新浪娛樂
也因爲黃嘉千在公衆場合總是扮演着 " 替補 " 或 " 後勤 " 這樣的角色,她的勞動成果,也始終面臨着被忽視的問題。
當她在鏡頭前傾訴哺乳期擠奶的痛苦時,夏克立的反應是 " 我不知道 "。
圖源 |《SS 小燕之夜》
能陪女兒遊戲、構建她的公主夢,固然是一種罕見的父愛。
可諸如哺乳、照看、規劃生活這些不在台面上,也毫無浪漫可言的任務,仍是媽媽在承擔。
誰又想過,夏天之所以能在節目中情緒穩定、可愛大方,離不開媽媽以犧牲事業爲代價的陪伴和教導,以及時時刻刻對女兒不厭其煩地叮囑和監督。
候場時黃嘉千總會對夏天進行 " 行爲管理 "
再解釋下我爲什麽讨厭 " 父愛如山 " 這個論調,原因是,山是用來遠觀、瞻仰的,水卻是流進嘴裏的,我們太容易挑剔一杯水的口味,卻對一直粗犷的山沒什麽實感。
這山但凡能流得出一條小溪,人們就覺得太難得了,太光輝了,太父愛了。
可徹底化身浪花,去洗滌污濁、承載遠航、潤澤生命,每一刻都流動着的母愛呢?
婦女們太容易變成鋪就光鮮的墊腳石,而墊腳石的工作,又多數都是隐性的,重複的。外界感知不到,自然也無法給到相應反饋,最終導緻更加不公平的環境。
因而,我對 " 矮子拔将軍 " 式的慈父封賞,始終不以爲然。
父親獲得褒獎的門檻越低,母親相應地要承擔的就越多。
比如另一位因《爸爸去哪兒》爆火的好爸爸,黃磊。
2015 年,他和李雪健合作的《嘿,老頭!》和剛結束幾個月的《爸哪》打了個漂亮的配合,正好承接了綜藝的熱度。
另外,因爲他成功靠那一季的《爸哪》摘下了文藝、高冷的舊形象,這部講述父親題材的現實劇也成爲他轉型的契機,獲得了不俗的口碑。
(那時市場對他的評價,也離不開 " 好老公 + 好爸爸 " 的新标簽)
《嘿,老頭!》的成功,算是黃磊後期事業的轉折點。靠着接地氣的中年男形象,他正式開啓了《小》系列。
且《爸哪》的影響力還不止于此。
自從娛樂圈 " 慈父 " 成爲香饽饽,母嬰、家庭品牌的商務,開始顯著傾向于中年男星,大批明星爸爸開始收割這一市場的紅利。
圖源 |@每日經濟《佳貝艾特簽約黃磊代言 強化品牌營銷助力增長》
" 不知擠奶痛 " 的夏克立,同樣可以接奶粉廣告。
隻是因爲爸爸幹得更好嗎?
不,隻是因爲他們是台前被矚目的大山,一個光鮮的符号與象征。
黃磊自己也不會否認,孫莉才是承擔着那些瑣碎卻更具體事務的人。
她每天要監督多多練鋼琴,要照顧即将上台走秀的妹妹的儀容儀表。兒子出生後,她又要像十多年前哄睡多多一樣,開始哄兒子睡覺。
其實不難理解。
相比爸爸炫技般變出一桌大餐,日複一日催促小孩練琴顯然是吃力不讨好的事務。
相比爸爸面對鏡頭大聊育兒經,在候場區操心妹妹鼻涕擦沒擦幹淨,顯然也是更無聊的勞動。
當人們憑節目片段盛贊黃磊的心得,真實情況是,彼時他正綜藝劇組兩頭跑,他在拍戲間隙抽了一天才和多多錄了節目。
且不隻是母親,還有母親的母親、父親的母親 ……
黃磊夫婦曾在節目中透露,多多出生後相當長一段時間,是奶奶姥姥輪流照顧着。
如山父愛的背後,總是有更毫無保留的女人。
圖源 |《超級訪問》
類似情況,也出現在了馬裏奧家裏。
在任何一個家庭中,沒有人應該是天生的,長期無私奉獻者。
就比如馬裏奧奶奶,從她更新的内容來看,她走過很多國家,看過不同風景,是一位很有視野的女性。
可是随着馬裏奧進入幼兒園,她便要肩負起接送馬裏奧的責任,她的腳步大概率是要暫時停止了。
且别忘了,馬裏奧奶奶擁有着或許 99% 的女性都不具備的資本——财富。哪怕如此她的自由都是被限定的,又有幾個普通女性有能力破局?
再看馬楊,在節目播出之初,他曾說過自己在家時間比較少,以後要改進。可看了下他的日常,還是國外、草原,駿馬 ...... 滿屏都是男性的氣息。
反觀馬君妍,則大概率和上節目前無差。
在她的個人賬号裏,連那些常見的 " 貴婦開箱 " 也不存在。因爲要帶小孩,在拆快遞時,她還得叫停馬裏奧的調皮搗蛋。
當然我必須再次強調,這并不是否定馬楊的 " 好 "。
隻是各種 " 父親綜藝 ",正在讓這種 " 好 " 的标準變得越來越低。
若隻需要拿出平均線以上的愛,就能獲得滿分的評價,那人的劣根性必然會縱容平均線的繼續降低。
而與此同時,幕後同樣在付出的人,卻很難以同樣的勞動,收獲相等的評價。
總有人說 " 女本柔弱,爲母則剛;男本剛強,爲父則柔 "。
而我們又是那麽迷信 " 本性 " 的人。一個女人再偉大,柔弱是她的天性,付出是她的母職,她便無甚可誇獎。可一個本身 " 強大 " 的人若能流露一丁點溫柔,便是對比強烈的精神洗禮了。
我想起這幾年一直在被熱議的 "(陪)産假延長 " 問題。女性不是害怕産假延長,而是害怕其延長後導緻的就業歧視問題,很多企業考慮到女性的休假成本,從開始就會排斥女性職工。
而據《工人日報》報道,近 40% 的男職工不知道有陪産假,更有 64% 的男職工選擇不休陪産假。
(陪)産假看似是一個福利問題,但實則是一個責任問題。
之于女性,這長達半年的空白期是作爲母親必須要承擔的,她會因此影響工作、改變生活,甚至不可抗拒地完全獻身家庭,但作爲生産和育兒的主體,她必須 " 爲母則剛 "。
而之于男性,陪産假實際隻有區區十幾天,而他們選擇不休的理由其實也很好理解,和女性的擔憂是一樣的。
可這恰恰表明,很多爸爸并不能做到和女性一同承擔育兒的代價,他們慣性地認爲這不是他們的職責,育兒也是理所當然可以分工的。
哪怕,隻是要他們付出 10% 的時間。
來源 |《工人日報》
至于真正 " 好爸爸 " 的标準。
抱歉,我也提不出來,這不是一個輕易能說明白的問題,因爲許多男性實際上也被困在結構性的失衡中,難以選擇。
可至少我們可以審視,所謂 100% 的好爸爸,到底能做到多少。
陪伴,耐心,溫柔,細膩 …… 這些夠嗎?
他們接得住 100% 的贊許,又能做到那 10% 的付出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