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遲退休 2023 年或将啟動》這篇 " 雄文 " 刷爆網絡,牽動億萬家庭的心。盡管有些地區的社保局聲稱 " 沒有接到文件 ",但并沒有否認延遲退休這件重大事件。該 " 雄文 " 預測,延遲退休年齡将實現男女同齡 65 歲退休。我們要等 2023 年 3 月兩會上消息了,一切以正式通知為準。
實話實說,延遲退休最早在 2013 年寫入大會報告,至今已經 10 周年了,幾乎在每年的三月都會讨論,一直争議不休。但是,近年來有幾個明确的消息:一是,2021 年,延遲退休寫入十四五規劃;二是,2022 年,山東、江蘇等地區開始延遲退休試點;三是,2022 年,再次寫入大會報告和擴大内需戰略規劃;四是,2022 年 12 月,在經濟工作會議上再次強調。
延遲退休,早就箭在弦上不得不發了。那篇《雄文》預測延遲退休 2023 年啟動,那麼,1963 年出生的(男性)、1968 年出生的(女性幹部和男性特殊工種)、1973 年出生的(女性工人和靈活就業人員)、1978 年出生的(女性特殊工種)将第一批坐上 " 首發車 "!有人歡喜有人愁:
【一】三類人笑、三類人哭。
(1)機關事業人員笑了,靈活就業人員哭了。" 考編熱 " 絕非浪得虛名。機關事業人員端的是金飯碗,本來薪酬福利就好,再加上延遲退休,收入更高,工齡更長,退休金更高。靈活就業人員手裡沒有碗,自謀職業,自己全額購買養老保險,延遲退休五年,多繳五年社保,經濟負擔沉重。
(2)國企高管人員高興,普通一線員工哭慘。國企高管是一種無風險、高收益的職業,與私企高管不同,後者有績效的壓力和失業的風險。延遲退休一年就多掙幾十萬上百萬,恨不能延遲到地老天荒。普通一線員工的工資也隻有三四千元,跟養老金也差不了多少,拼死拼活幾十年了,身體早就累壞了,他們都想早一點退休。
(3)臨近退休的領導人員笑了,剛剛退休的領導人員哭了。有人說,權力是男人的荷爾蒙;金錢是女人的美容針。有權有錢有勢之時,門庭若市,川流不息,熙熙攘攘皆為利來。退休後,失去了平台的光環,門前冷落鞍馬稀。所以,凡是擔任過領導職務的人都不想退休,1963 年出生的正好趕上 " 政策的首班車 ",簡直要笑開顔了。
【二】5 類人期盼 " 滿 30 年工齡 " 可提前退休。
機關事業人員一直有一項特殊的福利:滿 30 年工齡,可以提前 5 年退休。有些群體對機關事業人員非常羨慕,人家端的是金飯碗,職業穩定,很容易幹滿 30 年工齡,退休金的替代率非常高,退休之後可以早五年享受生活。
其他的普通民衆也想享受這一待遇,尤其是這 5 類人渴望實行 " 滿 30 年工齡 " 退休政策:一是低薪勞動者,延遲退休對他們毫無意義。二是勞動強度大的作業工人,工作太勞累了,延遲退休就是遭罪。三是身體狀況不好的人,延遲退休隻能延長他們的焦慮和壓力。四是 4050 人,他們連工作都找不到,延遲退休有何意義?五是靈活就業人員,他們連工齡都沒有,延遲退休就是一種 " 災難 "。
【三】普通職場人的心聲。
某些 " 西式 " 社保專家鼓動延遲退休,主要還是看到西方發達國家都搞了延遲退休,所以我們也要學習所謂的 " 先進經驗 ",也要進行所謂的 " 國際接軌 "。
那麼,普通員工反問:學習西方的延遲退休模式,對我們是不是水土不服?難道外國的月亮就比咱們的圓?他們建議社保局,應該先學習那些基本的機制再搞延遲退休。比如,單位不招聘 35 歲以上的人,60 歲不讓退休怎麼就業?有些崗位,60 歲幹不動了,效率低,還容易出安全事故,怎麼預防?
所以,普通職場人呼籲:先學習人家的勞動保護體系,先學習人家的工作與生活隔離的職場文化,先學習人家的社保和福利體系,等等。等我們建立健全養老體系之後,再學習延遲退休也不遲呀。
PS:您贊同嗎?多多轉發,讓更多人看到,共同呼籲政策更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