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風的消費者," 喂不飽 " 小衆運動
熱度的下降未嘗不是一件好事。隻有慢下來,才能發現問題并解決。
01 中産運動熄火?
各行各業,在今年或多或少都感受到了寒意。今年冬天的戶外圈,也不例外。
盡管沒有具體的數據和報告來證明這一趨勢,但中産們最愛的運動如戶外徒步、騎行甚至滑雪,在今年冬天的熱度遠不如去年火爆了。
在小紅書等平台,有網友最先敏銳發現此現象,并發出 " 大家今年都不出去玩了嗎?" 的疑問。
徒步愛好者 Jason 就是其中之一。她表示,戶外徒步在今年冬天的熱度遠不如去年。" 去年開團秒沒的戶外大巴團,現在每周發 10 個得有 8 個因爲人數不夠無法成團,剩下靠湊數能勉強湊夠發車人數,發走一車。"
12 月份連續三周都在報名戶外活動的 Jason,因爲人數不夠,至今沒有報名上。
圖:12 月 21 日的行程因爲人數不夠而取消
戶外徒步熱度遇冷,這并不是 Jason 的個人體感。
在北京有正職工作,周末兼職負責帶隊戶外徒步團的領隊薛薛也表示贊同。" 今年冬天基本不怎麽成團,18 個人報滿才能成行的徒步活動,每次也就能報上 10 個人出頭。" 如今,已經 2 個月沒帶過團的薛薛,周末都選擇和朋友出去自己徒步。
同樣的寒意,不光出現在戶外徒步圈,在騎行圈也是如此。
一個明顯的變化就是消費端降溫。
虎嗅在今年 10 月發布的 " 公路車太熱,中産買不動了 " 一文中,兩輪車行業咨詢專家稱,2023 年過後,受整體經濟疲軟等因素影響,自行車市場整體需求量将相較前三年大幅減少。一位公路車行業從業者也稱," 有兩大國産公路車品牌今年在國内的營收業績下滑會達到 30%。"
當然,這其中有天氣的影響。冬季本身就是騎行活動的淡季。經營着一家有着 5000 名用戶,名爲 " 花 Young club" 的非商業俱樂部主理人浩哥透露," 騎行這項運動本身就有季節性,冬天的熱度本來比夏季就低,我們隻會在每年的年末舉辦個‘騎行畫圈’活動來迎接新年,來維持并活躍騎友群的氛圍。"
如果說戶外和騎行這兩項活動不适合在冬天開展,那麽最能在冬天發展的冰雪經濟——滑雪,熱度也呈下滑趨勢,就不隻是天氣的原因了。
12 月 23 日,曾拍攝谷愛淩、蘇翊鳴的紀錄片導演張紹波,在自己的社交平台發布了一篇 " 這個雪季,滑雪行業的日子很不好過 " 的帖子。
帖子中,他指出今年的滑雪行業大概率會呈現腰斬狀态。就連在 11 月看似人山人海的新疆可可托海滑雪場,就他一個月在該地拍攝時的觀察來說,雪具店營收并不理想。滑雪人數雖然多,但很大一部分是從業者,難以帶動新的消費。"10 個人裏面,滑雪教練占一半,網紅博主攝影師占三成,剩下的兩成才是帶動其他消費的消費者。"
滑雪行業的從業者——學研社創始人省力哥,也在自己社交平台稱今年的雪季會是一個明顯的 " 降溫季 "。雪場周邊酒店入住率下降、雪場餐飲消費客單價下降、教練出課率下降,都在表明消費者對于滑雪熱度的下滑。
02 消費分層的鍋?
爲什麽騎行、徒步、滑雪等中産運動在今年冬季的熱度下滑了?
在如今的消費環境中,人們很容易把原因歸結于消費分層。對于捂緊錢袋子,消費更趨于理性的消費者來說,一個月花幾百塊錢徒步、花上千元買個自行車、去一趟滑雪請個教練總共花上幾千的消費貌似不是筆劃算的買賣。
但從實際情況看來,依然有人願意買兩三萬甚至更貴的車,飛去香港麥理浩徒步、日本瑞士滑雪等等。同時,還有很多人選擇了更便宜的方式去實現,比如購置二手自行車,找朋友湊單滑雪項目的住宿、門票等,選擇更便宜甚至是免費的徒步路線。在今年,騎行和滑雪圈本來已經經曆過一波降價。
這表明,原本中産愛玩的這些運動熄火,也不全然是消費分層的鍋。
在略大參考看來,中産運動熄火還有兩個因素:
1、中産運動更多代表着一種潮流風向,而這個風向是變化的。
最近幾年中産們愛玩的小衆運動都有一個特點,就是突然的走紅。從 2022 年的飛盤、露營,到 2023 年的匹克球、騎行,再到今年年初的滑雪,夏天火爆的戶外徒步,這些原本小範圍流行的運動都是突然走進大衆視野。
除了運動本身的樂趣以外,潮流與社交屬性是它們出圈的重要因素。
比如 2023 年,匹克球在大洋彼岸比爾蓋茨的擁趸下,代替飛盤成爲新的運動潮流;2024 年初谷愛淩、蘇翊鳴帶動了滑雪這項運動;鄭欽文在今年取得奧運會網球女子單打冠軍後,網球也成爲中産們新時尚運動。
小紅書、微博等社交平台的助推,加速了這些小衆運動爆火的同時,更使其成爲了一種 " 社交貨币 "。
比如今年年初爆火的騎行活動催生了全新的社交方式。在小紅書平台,有 4 萬條筆記是關于潮流騎行穿搭分享的,結合線下各類騎行挑戰賽活動,今年的全國騎行人口較去年增長近 30%,騎行總裏程翻了一番。
而到了 7 月,中産運動的 " 社交貨币 " 又變成了網球。美團數據顯示,網球運動相關團購訂單量同比增長 172%。線下運動爆火不說,更直接帶動網球裙搜索量和銷量倍增。根據唯品會數據顯示,自 8 月 3 日至 8 月 14 日以來,網球裙銷量同比增長 122%,95 後購買的網球裙數量同比增長超 3 倍。
不難看出,對于中産來說,新鮮感來得快,去得也快。一旦有新的運動形成生活潮流,中産們又會馬上調轉方向,奔向新運動。
2、消費頻次低,難形成複購。
對于不少跟風者來說,騎行、徒步、滑雪等運動更多像是一種體驗式消費。
今年夏天因爲戶外徒步太火爆而轉向騎行的 Jason 透露," 買完公路車也沒騎過幾回,就參加了幾次晚上騎行,之後就閑置了。"10 月,她将在今年 4 月買的捷安特 liv 系列平把公路通過閑魚低價賣了出去。
在滑雪場,人們的消費頻次更低。《2023-2024 中國滑雪産業白皮書》顯示,今年年初滑雪人數上升,人均滑雪人次爲 1.80,基本恢複至兩年前的水平(1.79),但仍然沒有達到冬奧會前 2020-2021 雪季的曆史峰值 1.91 次,這意味着滑雪人口 " 複購率 " 低。
此外,滑雪仍然是項滲透率低的運動項目。據美國國家滑雪場協會(NSAA)的報告顯示,在 2023-2024 雪季,中國的滑雪人次達到 2308 萬,同比增長 16.3%,同時期的美國滑雪人次達到 6040 萬,盡管外國遊客占比較多,但美國國内滑雪人次仍能達到 2501.7 萬人。
一方面,美國滑雪市場成熟得時間比中國要早。早在上世紀 50 年代,滑雪就已經成爲了人們在冬季消遣娛樂的方式;另一方面,盡管我國滑雪場數量接近千家,但由于雪場位置遠、出行方式不便等原因,都會成爲影響人們滑雪次數的因素。
更重要的一點,無論是騎行、徒步還是滑雪而言,投入的時間越長,也就意味着花錢越多,比如要升級裝備,修理裝備、請教練等等額外的費用。
受衆人數少、消費頻次低、運動有門檻(需要專業性)都成爲了這些中産運動熱度下滑的原因。隻有被小衆運動魅力真正吸引到的消費者才會産生粘性,而當這些小衆運動不再具備較大 " 社交屬性 " 的時候,小衆運動最終也隻會再回歸小衆。
03 小衆運動回歸小衆?
這兩年,包括騎行、戶外徒步、滑雪在内的中産運動被視作潮流社交方式,由此引發消費端需求大幅增長的趨勢,吸引了不少投機者入局。
以戶外圈爲例。截至 2024 年 9 月,我國戶外相關企業已達 17.7 萬餘家,其中,2024 年 1 至 9 月新成立 4.2 萬餘家。在小紅書等社交平台上,最小以建群爲單位的戶外徒步團體在今年數量暴增。
在騎行圈,天眼查數據顯示,截至目前,國内公路自行車相關公司企業約有 500 萬家。2024 年至今,新增企業 130 萬餘家,目前存續 / 在業企業 120 萬餘家。而去年同時期新增企業數量爲 100 萬餘家,同比增長 30%;存續 / 在業企業 75 萬餘家,同比增長 60%。
在滑雪圈,滑雪場的高客單、多元化的盈利模式,更是吸引不少人入場。比如在今年初的 2023-2024 雪季财年,滑雪人數同比上升 16.3% 至 2308 萬,直接帶動了國内 30 家滑雪場的修建和投入。
但無論是哪一項運動,商業化之路都很難,主要的原因就在于競争激烈。蛋糕一共就那麽大,誰都在想搶占市場份額。
眼下,國内車店開業數量還在持續增加,但随着供給的增多,買車需求并沒有持續高度增長,讓整個行業的庫存壓力都在增大。
這種趨勢在今年二季度時就開始顯現。據 CycleCorner 報道的數據顯示 , 截至 2024 年第二季度 , 多家知名品牌的庫存過剩,其中捷安特高達 40%,美利達更是達到了 45%。
在市場需求跟不上供應,市場容量有限的情況下,品牌隻能選擇卷價格,用大幅降價清庫存以帶動銷量。從高端品牌的崔克、性價比高的國産公路品牌 upland,再到迪卡侬的 EDR af105 等,都出現了不同幅度的降價。
國内滑雪場的競争激烈,且競争對手卻不隻局限于國内。
一些尋求高性價比的消費者已經在精心對比國内外滑雪場的價錢、服務和質量。一位廣西 IP、名爲 " 薄荷 " 的網友發帖稱,比起在國内要花上大幾千,她認爲還不如去國外。" 去日本或者韓國一周,滑雪加上旅遊的費用可以控制在 6000 元以内,比國内香。"
此外,對于這些在中産之間突然爆火的小衆運動來說,進入中國的時間短,沒有成熟的推手,隻靠着消費者熱情和平台的助推,注定走不長遠。同時,由于缺少行業規範,亂象多仍是這些中産運動難以解決的問題。
比如在戶外圈,很多人都是奔着帶團一次能夠賺幾百塊錢的目标去,人數越多賺的越多,這也是引發戶外活動今年亂象多、事故頻發的原因之一。
在 Jason 看來," 不管領隊有沒有資質,誰都想吃一口戶外徒步的紅利。有些戶外團隊會注冊成旅行社或旅行公司取得資質,但更多的是隻建個群就敢帶隊。"Jason 透露,中國登山協會其實對于領隊有相關的課程培訓和分級考核,但在戶外圈,沒有幾個領隊真正有這樣的資質。
滑雪圈也是如此。對于剛入坑的滑雪初學者來說,滑雪教練市場亂收費、不好好教的亂象,甚至容易直接勸退消費者。前兩天剛去崇禮滑雪的肆肆就曝光了對方教練員混時長的亂象。一名業内人士也表示,目前國内的滑雪教練市場較亂,存在許多沒有教學資質的野教練,專攻 0 基礎教學,收費在 300-500 元 / 小時之間。
如今對于這些中産運動來說,熱度的下降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2018 年小米紀錄片《一團火》裏曾說過一句話:一快遮百醜。當你發展很快的時候,你的那些醜的東西就很容易被掩蓋。
隻有慢下來,才能發現問題并解決。對于中産愛的這些小衆運動也是如此。
比如已經進入中國 37 年的攀岩運動,它在 2016 年就被列入爲奧運會比賽項目,但還是沒能成爲大衆所熟知和喜愛的運動項目。在 2012 年,全國的攀岩愛好者隻有近 1 萬人。
2023 年小紅書等社交平台的助推,加速了攀岩這項小衆運動進入更多人視野。截至 2023 年年底,攀岩愛好者已增長至 50 餘萬人。
雖然有互聯網助推作用,但這并不意味着攀岩就是一門馬上能賺到錢的生意。岩時攀岩創始人魏俊傑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曾說,投入成本高、回報周期長,注定了攀岩就是一項慢生意,通常 2、3 年回本都算好的。這意味着攀岩不适合賺快錢,隻有通過不斷的持續性運營,攀岩館才能掙到錢。
近些年,攀岩館也在做着努力。比如大多數岩館依然盡可能在提供更多樣化的攀岩體驗,根據共研産業研究院的報告顯示,目前六成以上的岩館同時提供難度、攀石與速度項目,超 25% 的攀岩館額外配備了訓練闆。
小衆生意即便是慢慢做,也能有回報。據報道,2023 年約有八成的攀岩館邁過了盈虧線,約有六成的攀岩館實現了盈利。
而在今年,攀岩運動仍在社交平台上有流量長尾效應。以岩時攀岩館爲例,微博和抖音官方賬号的動态都停留在了去年,仍不妨礙今年有大量消費者湧去線下門店體驗和消費。在大衆點評評論區,有進行體驗的新客,但更多的是攀岩愛好者們。
即便沒有互聯網的推動,攀岩運動和攀岩館也能按照自己的節奏進行發展。
至于中産們,别擔心,他們永遠都有新的運動潮流——隻要他們還有社交需求。
頭圖來源 |AI 制圖
本文來自微信公衆号 " 略大參考 "(ID:hyzibenlun),作者:付饒,36 氪經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