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體驗式教育,先從做一個不一樣的營地開始。
來源|多知網
作者 |Carey
圖片來源 | 野趣
這兩年的 " 露營熱 "、政策調控後的 " 研學熱 ",都在帶火一個業态——營地教育。防疫政策調整後,這個新興産品也迎來了新生機。
但看着好不一定做起來容易。
就目前的營地教育行業來看,市場非常分散,沒有絕對的頭部品牌,也沒有統一的行業标準。這其中,營地内容的短闆是一個普遍性的問題。如果營地提供的産品一直是 " 老三樣 ",營員複購率很低。
怎樣讓這個容易做成 " 一次性 " 的業态更有生命力?營地怎樣才能持續更新内容、保持營地的吸引力?
一個位于南京的營地教育項目野趣就在回答這個問題:一邊培養内容團隊自研課程;另一邊做營地設計、課程研發、運營管理一站式輸出。" 自建自營營地 + 行業賦能解決方案輸出 ",野趣用了兩種不同的方式來做營地教育。
把營地教育做‘活’,是野趣給人印象最深的地方。
01
做體驗式教育,先從做一個不一樣的營地開始
野趣的兩位創始人劉钊和趙夢做野趣的初心是對體驗式教育的興趣。
2008 年,還在外企品牌部負責公益項目的趙夢在做希望小學的項目時發現,孩子們缺的不是教學設備,而是學習方法和興趣。很多希望小學的硬件條件已經不錯了,但是孩子們對學習卻缺少熱情。要想激發孩子的學習熱情,還是要回到激發孩子自身的内驅力上。
當時趙夢拉着國内外研究兒童成長心理學專家設計了美育教育、安全教育、營養教育等一系列課程,都是用體驗式教育的方法來實施。她發現,經過驗證體驗式教育的方法可以很好的激發孩子們的學習熱情。
" 體驗式教育的魅力靠的是自己的探索。導師的水平不是體現在自己儲備了多少知識一股腦地講給你,而是體現在如何用一個好問題去引導學生思考、觀察。在動手實踐完了之後,幫學生回顧總結,将裏面獲得的成功經驗遷移到生活和學習中去。"
但體驗式教育需要一個好的方式落地,當時國内的成體系、有規律、高質量授課的體驗式教育并不成熟,也沒有場地穩定、符合教學場景的場所可以實現。而在國外,青少年最常參與體驗式教育的場景都是在營地。
而劉钊的兩個孩子正處于成長期,他在有多年的公關、戶外、體育行業經驗,也很認可體驗式教育。于是,兩個老朋友一拍即合。
2015 年起,他們在國内外陸續走訪了 20 多個優秀的素質教育機構和知名營地,梳理全球營地行業的标準,針對國内的實際情況做了标準重構。同時,他們也開啓了國内的選址之旅。這一選就是 3 年。
營地選址是個技術活兒,爲了找到合适的場地,趙夢和她的夥伴在全國考察了 40 多個城市,其中不乏國家級森林公園、濕地公園。
最終,兩個北京人選定了南京江甯區銀杏湖附近的一個地塊,這裏距離江蘇省内最大的生态主題遊樂項目銀杏湖樂園約 3 公裏,總占地 430 畝,地勢北高南低,北邊有山,南邊水,中間大小草坪和水域間錯分布,建設場地變化多樣,生态多樣性豐富,再考慮到南京的氣候,區域經濟條件,距離市中心的距離等,這個地塊成爲一個不錯的選擇。
五大系列課程中,每個系列都或多或少有自然的影子。
野趣的後山上有一片未開發的原生态竹林,這片竹林成爲很多課程必不可少的主角。在先鋒工程項目中,營員需要模拟石器時代原始人類做搭建,比如搭建竈台、戶外餐桌、瞭望塔、跨河大橋等等,而搭建的材料就是竹林中的竹子。随着竹子的應用場景變化,長短粗細的竹竿竹筒都各有用途,要想完成搭建,需要多人一起設計、商量、合力完成。而營員們就在竹林附近用竹子和麻繩搭建真人版 " 我的世界 "。
野趣還有整片的原生态松林,這裏也成爲給孩子們訓練 " 五感 " 的地方。每個季節,竹林會散發不一樣的味道。而沒有被開發的松林,也成爲戶外探險的神秘世界,營地指導師會帶領隊員在原生态松林中開展野外生存訓練。
野趣大小不一的九塊水域中,每一塊也有自己的功能。面積大一些的水域可以用來做水上體育項目的訓練,而面積小的水塘則用來開展水域生态學的教學。
間錯分布的平地也被規劃爲不同的功能區。比如令人印象頗深的比薩花園。這裏規劃了各種常見的蔬菜,小營員們在這裏用雙手體驗耕作、收獲的過程,沉浸式體驗披薩的生命旅程,完成一次生命教育的旅程。
場地之外,另一個重要的門檻就是内容儲備。
和大部分營地最大的不同是,野趣有獨立的全職課程研發團隊。這個二三十人的全職課程研發團隊可以針對不同的客戶需求,根據主題、目标、對象定制深度課程,做内容研發。這也是野趣最核心的競争力。
2018 年開業前,野趣已經儲備了 1000 多門課程。開業後,每年還叠代、研發 200-500 門新課程。豐富的課程背後其實是野趣本生的内容自研能力。
野趣的課程體系設計采納了多國營地教育的優點,在每一個細分方向,尋找最适合的部分。
趙夢在挑選和研發課程中一直堅持一個營員培養目标——華夏根基 全球視野,從中國青少年的身心特點出發,持續陪伴成長。" 比如在戶外探險課程中,新加坡的戶外探險課程比較适合我們,因爲新加坡孩子的體能特點和中國孩子相似,對戶外的理解又結合了的西式理念,所以可以同時兼顧體能和理念的融合。而在自然教育上,日本和北歐都各有特色。北歐的自然教育更注重科學和孩子在戶外的生存能力。日本的自然教育則是在傳遞一種對自然的敬畏,帶有哲學的色彩。在營地教育上,美國的營地教育發展經驗更值得參考。"
除了豐富度高、自然元素融合度高外,野趣的内容體系另一個重要特點就是跨學科的融合,讓學科教學和營地的體驗式活動結合。
趙夢舉了一個簡單的例子。比如獨木舟的練習,這雖然是一項獨木舟技術 + 體能訓練的課程,同時也可以和任何一個學科結合。可以讨論數學的追及問題,也可以做物理的重力和浮力的問題,營員可以很直觀的去觀察重量變化和吃水線變化的規律去探究和得出結果。
很少有營地願意花成本培育一個這麽多人全年做研發的課程團隊,因爲這的确是一個不小的投入成本。但也正是這個全職的研發團隊,讓野趣實現 " 任何一門課程都可以和多門學科進行交叉研發 "。
野趣設立了完整的培訓體系,從初級導師一步步到營長。和學校類似,不同學科對營地導師的招募要求不同,比如戶外運動需要體育、戶外類專業背景,自然教育會選擇農林、環境等專業背景。
02
從自建自營到解決方案輸出
營地教育很少有提供精準細分的一站式整體解決方案,而野趣就是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2018 年開業之初,野趣國際營地一年内就吸引了 1000 多位同行過來參觀考察。大家很不僅認可野趣采用的高标準建設理念,也希望野趣可以經驗輸出,并且,這個需求并不僅限于營地業态。
當時,大家一個很深的感受是,中國的營地行業起步晚、起點低,市場上沒有成熟的經驗可借鑒,從 0 到 1 的過程需要踩很多的坑。于是,從 2019 年開始,野趣開始提供 " 營地規劃 - 建築裝配 - 課程研發 - 導師培訓 - 産品設計 - 運營管理 " 的一站式解決方案。
對一站式整體解決方案服務中,最受歡迎的有兩類:第一類是營地的規劃、建造、内容設計;第二類是在既有業态上做二次開發、存量市場激活。
第一類、在營地的場地建設和規劃上,野趣沉澱了一套相對高标準的流程體系,包括場地選址、場地規劃設計等等。這其中的用心很多都體現在建造的細節上。比如用來給營員住宿的小木屋,全部采用 " 俄羅斯木材 + 鉚釘式結構 "。俄羅斯木材厚重結實、保暖效果好,而鉚釘式結構不需要上膠,可以做到足夠環保、健康。
第二類、基于現有業态的疊加。最典型的比如景區,景區本身有豐富的自然資源。但如果還是用賣門票的模式,遊客的複購率很低。如果在原有資源基礎上,增加研學課程内容的設計,對現有的業态進行拓展性的開發,就可以很好的激活存量市場,成爲加分項。
研學盛行,各式各樣的參與者陸續加入。
随着野趣集團旗下的野趣設計、野趣教育、野趣營地管理、野趣文旅等子公司的各自業務日益成熟," 營地 +" 的模型做輸出也自成閉環。野趣設計從規劃設計、建築設計到室内設計、品牌視覺設計,甚至包括設備設施設計。野趣教育則是負責課程研發、師資培訓、師資派遣等等。
據趙夢透露,當下野趣在行業賦能方面的收入已經超過自營營地的趨勢。
營地教育有很多種做法,有輕有重,野趣選擇了一條最終的路。野趣的期待是 " 打造中國青少年成長的烏托邦 ",而 " 成長烏托邦 " 的定義背後,就是希望孩子可以快樂成長。
從本質上來看,野趣更像一個 " 大自然裏的學校 "。雖然是營地模式,但野趣用體系化的深度内容讓這個業态更具拓展性。(多知網 Carey)
本文作者:Care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