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尚不清楚穿山甲這種被販運最多的哺乳動物是否在蝙蝠冠狀病毒的人畜共患傳播中發揮作用。
2023 年 2 月 16 日,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研究所周鵬,石正麗,廣西醫科大學胡豔玲,北京化工大學童贻剛及複旦大學林鑫華共同通訊在Cell 在線發表題爲 "A bat MERS-like coronavirus circulates in pangolins and utilizes human DPP4 and host proteases for cell entry" 的研究論文,該研究報告了一種新的 MERS 樣冠狀病毒在馬來亞穿山甲中的傳播,命名爲 Manis javanica HKU4-related coronavirus ( MjHKU4r-CoV ) 。86 隻動物中,泛 CoV PCR 檢測陽性 4 隻,血清檢測陽性 7 隻 ( 分别爲 11 和 12.8% ) 。獲得 4 個幾乎相同 ( 99.9% ) 的基因組序列,分離到 1 個病毒 ( MjHKU4r-CoV-1 ) 。
該病毒利用人二肽基肽酶 -4 ( hDPP4 ) 作爲受體和宿主蛋白酶進行細胞感染,這種感染被一個呋喃裂解位點增強,而所有已知的蝙蝠 HKU4r-CoVs 中都沒有這種裂解位點。MjHKU4r-CoV-1 的刺突對 hDPP4 具有更高的結合親和力,MjHKU4r-CoV-1 的宿主範圍比蝙蝠 HKU4-CoV 更廣。MjHKU4r-CoV-1 在人類氣道和腸道器官以及 hdpp4 轉基因小鼠中具有傳染性和緻病性。總之,該研究強調了穿山甲作爲冠狀病毒宿主的重要性。
導緻人類暴發的重要冠狀病毒 ( CoV ) 的動物來源和人畜共患傳播周期尚不完全清楚,如 SARS、中東呼吸綜合征和 COVID-19。蝙蝠作爲天然宿主,攜帶多種可能與三次疫情有關的 Sarbecovirus 病毒亞屬和 Merbecovirus 病毒亞屬。因此,人們普遍認爲,SARS 和 COVID-19 的病原 SARS-CoV 和 SARS-CoV-2 分别來自蝙蝠。蝙蝠也被認爲是中東呼吸綜合征冠狀病毒的來源,該病毒于 2012 年在中東國家出現。
然而,蝙蝠和人類很少有身體接觸,蝙蝠冠狀病毒通常需要進一步适應才能直接感染或在人類細胞中複制,這表明需要一個中間動物宿主。野味動物是被交易和作爲食物食用的野生動物,如果子狸和刺猬,被認爲是作爲中間宿主在人類中出現疾病的潛在驅動因素。在中國廣東和廣西的走私馬來亞穿山甲 ( Manis javanica ) 中鑒定出兩個與 SARS-CoV-2 有關的 CoV 譜系,可能在冠狀病毒生态學中發揮重要作用。
文章模式圖(圖源自 Cell )
重要的是,這兩種被稱爲 Pangolin-CoV-GD 和 -GX 的病毒被分離出來,并被證明可以有效地利用人類 ACE2 作爲受體并在人類細胞中複制,這表明人畜共患傳播給人類的風險很高。此外,在 2017 年從東南亞走私到中國的馬來亞穿山甲和中國穿山甲 ( Manis pentadactyla ) 的存檔樣本中檢測到與 Pangolin-CoV-GX 序列相似的部分序列。盡管樣本數量有限,但血清學數據表明穿山甲感染 SARS 相關冠狀病毒可以追溯到 2003 年。關于穿山甲病毒群的有限信息表明,這些動物攜帶許多未知病毒,包括冠狀病毒。
與人們普遍認爲野味動物在冠狀病毒從蝙蝠向人類傳播中發揮的作用相反,仍然有有限的證據表明與蝙蝠相關的冠狀病毒在野味動物中傳播,有限的病毒學證據表明,野味動物中的病毒比蝙蝠冠狀病毒更适合人類。該研究表明,穿山甲攜帶與蝙蝠有關的 MERS 樣冠狀病毒,但能夠直接感染人類,與蝙蝠病毒相比,穿山甲對人類的傳染性增強,這表明穿山甲在人類冠狀病毒出現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參考消息:
https://www.cell.com/cell/fulltext/S0092-8674 ( 23 ) 0004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