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知網 5 月 9 日消息,在人工智能技術快速發展豐富互聯網内容生态的同時,人工智能生成内容也帶來了虛假信息、侵權等問題。對此,抖音官方公衆号今日發布十一條關于人工智能生成内容的平台規範與行業倡議。
人工智能生成内容,指利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技術,自動生成的視頻、圖像、文本等内容。抖音此次發布的規範重點針對人工智能生成的視頻、圖片和衍生的虛拟人直播。
在倡議中,抖音提到,創作者、主播、用戶、商家、廣告主等平台生态參與者在抖音應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技術時,應遵循諸多規範,包括發布者應對人工智能生成内容進行顯著标識,幫助其他用戶區分虛拟與現實,特别是易混淆場景;發布者需對人工智能生成内容産生的相應後果負責,無論内容是如何生成的;虛拟人需在平台進行注冊,虛拟人技術使用者需實名認證;禁止利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技術創作、發布侵權内容,包括但不限于肖像權、知識産權等,一經發現,平台将嚴格處罰;禁止利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技術創作、發布違背科學常識、弄虛作假、造謠傳謠的内容,一經發現,平台将嚴格處罰。
同時,抖音強調,将對人工智能生成内容衍生的問題進行治理,同時提供以下技術能力,充分保護用戶權益:平台将提供統一的人工智能生成内容标識能力,幫助創作者打标,方便用戶區分;平台将提供虛拟人的注冊能力,并對已注冊的虛拟人形象進行保護;平台将提供用戶反饋渠道,方便用戶反饋違規生成内容。
此外,抖音還倡議,各生成式人工智能技術的提供者,均應對生成内容進行顯著标識,以便公衆判斷。同時使用統一的人工智能生成内容數據标準或元數據标準,便于其他内容平台進行識别。
關于平台是否允許使用虛拟人技術,抖音強調,平台允許适當使用虛拟人技術,但必須遵循規範。使用虛拟人進行直播,或創建以虛拟人爲人設的賬号,必須對相應的虛拟人形象在平台注冊。虛拟人背後的真人使用者,必須進行實名注冊和認證。使用已注冊的虛拟人形象進行直播時,必須由真人驅動進行實時互動,不允許完全由人工智能驅動進行互動。
抖音還明确,使用人工智能技術輔助創作,相較于用其他手段創作,并不會帶來特殊的流量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