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軒轅之學 成就新汽車人
撰文 / ABR 編輯部
編輯 / 張 南
" 金九銀十 " 的捷報下,上汽、比亞迪、長城、長安、廣汽、江淮、賽力斯、北汽藍谷等主要 A 股上市公司披露 2023 年三季度财報。雖然多數車企營收實現兩位數增長,但淨利潤分化顯著,比亞迪、長城、長安盈利性走強,上汽、廣汽盈利同比跌兩成以上。
根據行業未公開的數據,2023 年 1 至 9 月,中國車企銷量榜是:上汽集團 337.7 萬輛、一汽集團 241.9 萬輛、比亞迪 208 萬輛、長安集團 187 萬輛、廣汽集團 179.6 萬輛、東風公司 168.3 萬輛、吉利汽車 141.7 萬輛、奇瑞集團 125.2 萬輛、北汽集團 123.5 萬輛、長城汽車 86.4 萬輛。
這 10 家汽車集團中,上汽、一汽、長安、廣汽、東風、奇瑞、北汽等七家是國資,一汽、東風、長安又是央企,而上汽、長安、廣汽、東風等 4 家又是整體上市的國資車企,加上有 3 家上市公司的北汽集團,從這五家企業公開的三季度财報或業績數據,又能解讀中什麽?
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9 月,汽車行業的平利潤率爲 4.5%, 1-9 月,行業的利潤率 4.9%,低于整個工業企業 5.6% 的利潤率。
追其原因,降價引發價格戰和汽車市場卷起狼煙,導緻大多數汽車集團第三季報出現淨利潤同比兩位數下滑。
這 5 家汽車集團的共性是合資業務出現銷量下滑,營收和利潤大跌,這其中又以上汽、東風、廣汽、北汽爲重。例如,上汽大衆、上汽通用前三季度銷量分别爲 83 萬輛、72 萬輛,同比分别下降 13%、15%。
從經營情況看,長安、上汽、廣汽的情況較好,東風、北汽較差,轉型待提速。但東風最新的布局已看到少許光明,而北汽危機依然存在。無論哪一家,如果新能源車和岀口上不去,必然落後。
這也說明必須轉型發展,大力發展自主事業和新能源業務,才能乘勢而上。而如何在後合資時代反哺合資業務、實現合資與自主業務雙翼齊飛、雙輪驅動,則是一個新課題。
上汽:恢複元氣
10 月 26 日,上汽集團發布 2023 年第三季度業績報告。
上汽集團經營業績保持營收與利潤雙增,三個季度一路上揚,無論是從内部還是外界,對其第四季度預期看好。
11 月 27 日,上汽大衆第 2700 萬輛汽車下線,成爲國内首個累計産量突破 2700 萬的乘用車企業▼
報告中說,上汽集團 2023 年第三季度營收達 1967.9 億元,同比下降 6.66%,1-9 月,實現營業收入約 5080 億元,同比微降 0.77%;歸母淨利潤累計達 114.1 億元,同比下降 9.82%(2022 年同期約爲 126 億元);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約爲 94 億元,同比下降 10.99%。
盡管營收和淨利潤雙雙下降,上汽集團前三個季度經營活動産生的現金流量淨額大漲 313.66%。數據顯示,前三個季度,經營活動産生的現金流量淨額約爲 211 億元。
報告中表示,經營活動産生的現金流量淨額變動的原因是:公司之子公司上海汽車集團财務有限責任公司根據業務需求,适度調整貸款規模所緻。
财報顯示,截至 2022 年 12 月 31 日,公司長期借款約爲 346 億元。截至 2023 年 9 月 30 日,公司長期借款增加至 505 億元。三個季度裏,公司長期借款增長約 159 億元。
從銷量上看,上汽集團低開高走,銷售從一季度的 89 萬輛、二季度的 118 萬輛提高到三季度的 130 萬輛;應收相應增長,分别爲 1459 億元、1806 億元、1967 億元;歸母淨利潤對應爲 27.8 億元、43 億元、43.2 億元,Q2 與 Q3 營業收入增長明顯,但是歸母淨利潤提升隻有 0.2 億元。
前三個季度,整車銷量 337.7 萬輛,同比下降 10.42%,亮點是新能源汽車和海外出口。
新能源汽車領域,1-9 月,上汽新能源汽車終端交付量達到 68.3 萬輛,同比增長 18.2%,銷量規模位居中國車企第二,9 月份新能源車單月銷量破 10 萬輛大關。
2023 年,上汽集團旗下兩大合資品牌上汽大衆、上汽通用的新能源車開始發力,從 7 月開始,上汽大衆 ID. 家族 ID.3 單月銷量破萬,9 月上汽大衆 ID. 家族單月銷量達 2 萬輛;上汽通用汽車旗下别克 Electra E5 在沒有優惠的前提下,單月銷量破 4000 輛。
海外市場,累計批發銷量 83.8 萬輛,同比增長 21.8%,持續位居中國車企海外銷量冠軍。其中,上汽 MG 品牌在歐洲市場銷量躍升非常明顯,今年内預計将在歐洲達成首個 20 萬輛級海外市場,而 MG4 EV 在歐洲累計銷售 5.4 萬輛,奪得 " 歐洲純電緊湊型汽車銷量冠軍 "。
上汽集團表示,今年第四季度有望繼續實現同環比的高速增長。
這是基于,自主品牌中智己 LS6、榮威 D7、五菱星光等新能源汽車新品上市,合資品牌中大衆 ID. 系列、别克純電動車型等新能源車型銷量正在逐步提高,特别是新推出的 Electra E4 和推出的 16.99 萬元的 E5 先鋒版,還将拉高上汽通用汽車純電動車銷量。這些爆款或潛在爆款,将成爲集團四季度銷量的重要增長點。
長安:自主爆發
10 月 30 日晚間,重慶長安汽車股份有限公司(000625.SZ,簡稱長安汽車)公布了 2023 年第三季度财報。
前三季度,長安汽車實現營業收入 1082.06 億元,同比增長 26.78%;歸母淨利潤 98.82 億元,增幅 43.22%。前三季度經營現金流量淨額累計已達 174.79 億元。
11 月 27 日,長安汽車品牌東南亞發布會在泰國曼谷舉行。一名與會者用手機記錄這一時刻▼
第三季度,長安汽車實現營業收入 427.14 億元,同比增長 48.43%;歸母淨利潤 22.29 億元,同比大幅增長 113.90%,其中自主品牌利潤占比高達 80% 以上;經營現金流量淨額 105.23 億元,是去年同期的 6 倍。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淨利潤 21.03 億元,同比增長 184.49%;基本股每股收益 0.22 元,同比增長 100%。
業績的持續向好來源于銷量的爆發。
今年前三季度,長安汽車集團批售 187 萬輛,同比增長 11.2%。其中,長安自主品牌銷量 154.9 萬輛,同比增長 17.1%;自主乘用車銷量 117.8 萬輛,同比增長 23.87%;自主品牌新能源銷量 30.67 萬輛;自主品牌海外銷量 17.3 萬輛,同比增長 24.7%。
收入增幅高于銷量增幅,利潤增幅高于收入增幅。這是一個令競争對手豔羨的成績單。
可以從兩組數據來看長安汽車背後的變化:
第三季度,長安汽車自主品牌新能源銷量達到 13.06 萬輛,7、8、9 三月成階梯式增長。從每月 2 萬輛到每月 5 萬輛,長安汽車自主新能源銷量在 2023 年實現四連跳。
前三季度,長安汽車自主品牌新能源、自主品牌海外銷量均超過去年全年。
利潤大幅增長反映的是長安汽車穩定開展轉型,不以企業虧損、效益下降換取新能源規模的戰略定力。
數智汽車領域,以新能源 " 香格裏拉 "、智能化 " 北鬥天樞 " 計劃爲依托,長安汽車不斷進行産品升級和技術創新,布局三個不同細分市場和技術方向的新能源品牌長安啓源、深藍汽車和阿維塔。
數據顯示,自長安啓源 A07 9 月 26 日全域下訂公布價格後,5 天便下訂超過 1 萬輛;深藍 10 月交付 15513 輛,深藍 SL03 訂單環比提升 69.5%;阿維塔 10 月交付 3888 輛,創曆史新高。
" 作爲上市公司,對整個盈利性、技術穩健性有方方面面的考量,這也是長安汽車故意控制節奏的根本原因,今年以後,外界還可以看到長安汽車在新能源方面,無論是品牌、産品還是技術都會有大的爆發。" 長安汽車副總裁張曉宇如是表示。
長安啓源作爲長安汽車向數智汽車時代轉型的承載,今年 8 月正式發布,旗下兩款産品 A07、A05 已正式上市。年内,長安啓源還将陸續發布 A06/Q05 等産品。到 2025 年,長安啓源将面向全球推出 10 款全新數智進化新汽車産品。其中,長安啓源 E0 系列搭載最新 SDA 中央環網架構,首款車型 CD701 将在明年首發上市。
今年 4 月,長安汽車發布海外戰略 " 海納百川 " 計劃。目前," 海納百川 " 計劃在多個區域落地,其中東南亞事業部已完成當地注冊,成爲長安汽車首個集研、産、供、銷、運于一體的海外組織。公司在泰國布局的 " 右舵生産基地 ",将在 2024 年實現投産,首期産能 10 萬輛,二期将增加至 20 萬輛。同時,長安汽車還将加快布局歐洲、美洲、中東及非洲、亞太、獨聯體五大區域市場,強化國際品牌形象及品牌認知。
廣汽:自主當家
10 月 26 日,廣汽集團發布 2023 年第三季度财報。
第三季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 360.69 億元,同比增長 14.40%;淨利潤爲 15.45 億元,同比下降 33.18%。
前三季度,實現淨利潤 45.11 億元,同比下降 44.05%;營業收入 976.56 億元,同比增長 22.11%。
11 月 17 日,2023 廣州國際車展廣汽集團新聞發布會後的媒體群訪▼
廣汽集團表示,1-3 季度累計利潤沒有增加,主要是企業爲促進銷量開展促銷活動所緻。與此同時,企業第三季度毛利暴增,年内研發投入也處于近年高點。
數據顯示,廣汽集團前三季度毛利率 5.12%,同比提升 0.58%;第三季度毛利率 8.17%,同比提升 3.53 個百分點;實現歸母淨利潤 15.45 億元,單季度環比增長 8.1%。
廣汽集團在港股财報中直言,報告期内合營企業汽車銷量同比下滑、盈利下降,導緻公司淨利潤同比減少。
此前,廣汽集團總經理馮興亞表示,以合資企業起家的廣汽集團,自主品牌正逐步成爲新主導。
前三季度,廣汽集團合計生産汽車 180.42 萬輛,同比下滑 1.55%;銷售汽車 179.43 萬輛,同比下滑 1.69%。其中,廣汽本田、廣汽豐田合計銷量占汽車總銷量的比例爲 62.51%,廣汽埃安累計銷量占汽車總銷量的比例爲 19.56%。
繼廣汽菲克、廣汽讴歌、廣汽三菱先後重組後,廣汽豐田、廣汽本田的銷量在第三季度同比雙雙明顯下滑。廣汽本田 1-9 月累計銷量爲 43.58 萬輛 , 同比下滑 23.93%。廣汽豐田 1-9 月累計銷量爲 68.58 萬輛 , 同比下滑 10.33%。
與之相比,廣汽旗下自主品牌表現亮眼。
1-9 月,廣汽埃安已累計産量 357478 輛,同比增長 96.0%;累計銷量 350986 輛,同比增長 92.5%。按 50 萬輛的年度銷售目标計算,今年前三季度完成率已達七成。廣汽乘用車 1-9 月累計銷量 29.6 萬輛,同比增長 10.7%,其中混動及插混占銷量比 16.9%。
廣汽集團 2023 半年報顯示,廣汽埃安六七月份已連續兩個月實現盈利,意味着廣汽埃安成爲繼比亞迪、理想之後第三家實現盈利的國産新能源汽車品牌。
合資車企正在中國市場遭遇挑戰,盡管銷量下滑,但廣汽豐田和廣汽本田還是稱得上其中的 " 堅守者 "。作爲利潤奶牛,合資的堅挺爲廣汽的轉型提供了有力的支撐。
從目前來看,兩大合資和兩大自主的發現尚算均衡,廣汽在新能源産業鏈上的全面布局和日益顯現的優勢也構築成了新的護城河。
東風:被甩後面
根據沒有公開的數據,2023 年 1-9 月,東風公司銷量 168.3 萬輛,名列行業第六,這是該公司自 2023 年 1 月從行業第三滑落到行業第六後,連續 9 個月排名停滞不前;東風公司重卡總銷量已滑落到行業第四,東風日産、東風本田兩大支柱也随着合資業務普遍下滑被擠出中國乘用車單體企業 TOP10,自主的新能源已完成布局,尚未形成規模優勢。
11 月 28 日,首屆中國國際供應鏈促進博覽會上,東風公司攜猛士首款車型猛士 917 和行業領先的電驅鏈、氫能鏈核心技術成果亮相▼
東風公司旗下港股上市公司東風集團 10 月 12 日發布數據,9 月汽車銷量 20.09 萬輛,同比增長 0.9%;1-9 月累計汽車銷量 149 萬輛,同比減少 21%;前三季度,銷量 149.13 萬輛,同比下降 20.73%,降幅雖較前 8 個月略有收縮;而公司之母公司東風公司 1-9 月累計汽車銷量爲 168 萬輛,同比下降 24%。
東風公司,已被比亞迪、廣汽、長安遠遠甩在後面。
根據此前 8 月 29 日東風集團公布 2023 年中期業績,上半年營業收入爲 456.77 億元,同比增長 2.9%;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 12.7 億元,降幅約 76.9%;淨利潤率達 2.8%,較 2023 年同期下降 9.6 個百分點。
從目标完成率看,前三季度,東風集團僅完成年度 300 萬銷量目标的 49%,完成率墊底。從 2016 年的年銷 400 萬輛到不到 300 萬輛,從 2017 年最高月銷 35 萬輛到如今月銷 20 萬輛,東風集團在這 6 年時間發生了嬗變。
從東風集團銷量第一支柱看,東風日産 9 月銷量 6 萬輛,同比下滑 25%。前三季度,東風日産銷量爲 50.69 萬輛,同比下滑近 30%,月均銷量 5.6 萬輛。而且,對東風集團銷量貢獻由 2019 年的 44% 降至如今的 33%。
在看第二大支柱東風本田,9 月銷量 7.16 萬輛,同比增長 63%;前三季度累計銷量爲 41 萬輛,同比下滑近 20%,月均銷量 4.8 萬輛。
神龍汽車、東風風神等此前兩年高增長,但在燃油車下滑、新能源汽車上升的形勢,這兩家傳統燃油車爲主的車企正在艱難轉型。
好消息是,東風高端新能源汽車岚圖 9 月銷量沖上 5000 輛,同比幾乎倍增;前三季度,岚圖汽車銷量 2.72 萬輛,同比大漲 99.67%,是東風最亮眼的仔。
最令東風人期待的是,在空缺 7 個多月後,東風汽車集團有限公司(簡稱東風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一職落在東風公司董事、總經理、黨委副書記楊青身上。10 月 27 日,上級組織宣布此任命。
作爲繼徐平之後第二位從東風基層成長爲東風公司一把手的楊青,肩負着将東風帶回領航者地位的希望。
2021 年,長期排行第二的東風公司被中國一汽超越;自 1980 年代至 2000 年代,東風與一汽曾長期在中國汽車行業上演龍虎争霸和冠亞軍之争,這主要體現在中重卡和合資公司的你上我下拉鋸戰。
2023 年前三季度,東風集團口徑(包括東風商用車、華神、乘龍、東風輕型車、鄭州日産等)的商用車累計銷量達 26 萬輛,同比增長 10%,但較兩年前 43 萬輛,已變成夢想。其中,公司之附屬公司東風汽車股份(A 股證券代碼 600006)1-9 月汽車銷量爲 11 萬輛,同比上升約 14.9%。
11 月 6 日,東風公司宣布實施新能源 " 躍動工程 ",成立研發總院,構建 "1+n" 研發體系。這也是楊青升任東風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之後,東風公司發布的最新業務變革。這是繼今年實施東風乘用車新能源 " 躍遷行動 "、新車型項目管理體制機制優化以來,東風公司深入推進 " 轉型升級三年行動 ",加快實現 " 科技躍遷 " 的又一重要舉措。
在轉型升級三年行動中,東風公司将持續加大研發投入,預計在自主新能源領域投入 500 億元,叠代推出 18 款自主乘用車新能源車型,投放 22 款商用車基礎車型,并加快引入行業領軍人才。研發總院造型中心目前已在武漢開建,總投資 5.2 億元,預計 2025 年投入使用。
北汽:新能源虧
北汽集團公布 2023 年三季度業績數據。北汽集團旗下多家上市公司 10 月陸續發布三季度财報。其中,北京汽車銷量、營收、淨利強勢增長,經營水平顯著提高;北汽藍谷營收同比增長 63%;北汽福田淨利潤實現大幅增長,超越市場預期,新能源産品今年累計銷售同比增長 90%,夯實商用車第一市場地位。從乘用車到商用車,從新能源轉型到海外業務發展,北汽集團核心主業在前三季度呈現出良好的競争性增長态勢,爲四季度收官奠定堅實基礎。
11 月 13 日,北汽集團與國汽(北京)智能網聯汽車研究院有限公司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在高級别自動駕駛、智能網聯等方面進行深入合作▼
前三季度,北汽集團交付新車 123.5 萬輛,同比增長 13.4%,實現營業收入 3650.9 億元,同比增長 9.3%。其中,北京奔馳銷量爲 46.3 萬輛,占比 37.5%,爲北汽集團乘用車中的銷量擔當。
自主乘用車品牌中,北汽股份 " 北京 " 品牌電動車、越野車 1-9 月銷售 10.6 萬輛,同比增長 70%,連續三個季度實現正增長;海外市場累計出口汽車 2.97 萬輛,同比增長 142%。
新能源高端品牌北汽極狐前三季度交付了 1.5 萬輛,推出的 " 親子智能第一車 " 極狐考拉累計訂單突破 5000 輛。
合資乘用車品牌中,北京奔馳産銷分别爲 46.2 萬輛和 46.3 萬輛,同比增長 3.8% 和 3.3%;北京現代銷售汽車 17.3 萬輛,全新伊蘭特、SUV 雙子星、沐飒等實現終端銷量 5.1 萬輛。
商用車方面,北汽福田銷售汽車 45 萬輛,保持商用車行業第一,市占率升至 15.3%;新能源領域前三季度累計銷售 2.7 萬輛,同比增長 91%。出口方面,北汽福田新能源及小卡産累計出口 8.9 萬輛,同比增長 32%。
北汽集團旗下有兩個乘用車上市平台,一個是北汽藍谷(600733.SH),主要銷售北京 EU、北京 EU7 和高端新能源品牌極狐汽車。北汽集團是北汽藍谷的大股東,占股 22.87%,北京汽車股份公司是北汽藍谷的二股東,占股 10.99%。另一個上市公司是 2014 年于港股上市的北京汽車(1958.HK),北汽集團、首鋼集團、梅賽德斯 - 奔馳集團是其三大股東,分别持股 42.6265%、12.8348% 和 9.5544%。
北汽藍谷今年前三季度的虧損有所扭轉。
作爲北汽集團的新能源上市平台,連續三年虧損的北汽藍谷終于回了點血,虧損有所收窄。
10 月 28 日,北汽藍谷發布的财報顯示,前三季度累計銷量爲 54753 輛,同比增長 91%;營業收入爲 93.1 億元,同比增長 63.1%,即将追平 2022 年全年 95.14 億元的營收水平;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淨利潤虧損 32.51 億元,與上年同期淨虧損 35 億元相比,收窄了 7.09%;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淨利潤虧損爲 38.05 億元,與上年同期的 35.29 億元相比,收窄了 7.82%。
财報顯示,北汽藍谷今年嚴控成本,前三季度從管理費用、财務費用和銷售費用上嚴格管控,管理費用和财務費用相較去年同期分别下降了 15.44% 和 24.49%,銷售費用爲 15.15 億元,增速爲 3.34%,與 2021 年和 2022 年的 65.83% 和 19.15% 相比,增速明顯放緩。
從 2020 年 -2022 年,北汽藍谷淨虧損分别爲 64.76 億元、52.44 億元、54.65 億元。自 2020 年至 2023 年三季度末,北汽藍谷共計虧損了 209.9 億元。
北京汽車的财報表現穩健,營利雙收。
根據北京汽車 10 月 30 日在港交所發布的公告,前三季度營收爲 1544.1 億元,同比增長 8.83%;淨利潤 40.17 億元,同比增長 24.94%。
北汽集團旗下還有一個商用車上市公司福田汽車(600166.SH)。
福田汽車前三季度也是營利雙收,尤其是淨利暴增。前三季度,福田汽車營收爲 429.42 億元,同比增 20.99%;淨利潤 7.89 億元,同比暴增 227.49%。
據福田汽車披露,福田汽車前三季度淨利潤同比大漲原因有三點:一是銷量同比增加 24.97%;二是采埃孚福田、福康後處理等合聯營企業利潤同比上漲;三是本期持續推動全價值鏈降本增效,費用率同比下降,影響當期利潤同比上升。
上半年,北汽集團宣布,未來五年将在新能源汽車上的投入不少于 500 億元,以推動整個集團的新能源和智能化發展。
點擊閱讀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