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月 6 日深圳市綠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 " 綠聯科技 ")将創業闆 IPO 上會,公開發行不超過 4150 萬股。綠聯最開始身處深圳華強北,以為國外客戶生産、代工數據線業務起家,經過多年發展,綠聯已拓展出多樣化的産品品類,在國内的 3C 配件市場中占據了一席之地。
钛媒體 APP 注意到,綠聯科技 8 成産品靠外協生産,7 年無自主發明的專利。同時,相較于研發,綠聯科技似乎更加熱愛營銷,近三年半在營銷上的投入較研發多了 15.7 億元。
近 8 成産品靠外協
綠聯科技主要從事 3C 消費電子産品的研發、設計、生産及銷售,緻力于為用戶提供全方位數碼解決方案,産品主要涵蓋傳輸類、音視頻類、充電類、移動周邊類、存儲類五大系列。
2019 年 -2021 年和 2022 年 1-6 月(下稱 " 報告期 "),綠聯科技分别實現營業收入 20.45 億元、27.38 億元、34.46 億元、18.03 億元,扣非後歸母淨利潤分别為 2.5 億元、2.87 億元、2.76 億元、1.14 億元,其中 2021 年綠聯科技在營收同比增長 34.46% 的情況下,扣非後歸母淨利潤同比下降了 3.82%,增收降利。
钛媒體 APP 注意到,綠聯科技的産品每年至少有 7 成是通過外協生産。報告期内,綠聯科技外協生産的産品數量分别為 5002.2 萬個、6283.04 萬個、7440.04 萬個、3259.66 萬個,分别占當期銷售數量的 75.33%、78.92%、78.28%、79.44%。
對此,綠聯科技向钛媒體 APP 表示,公司進行自主研發,并采取外協生産為主、自主生産為輔的生産模式,可以充分利用珠三角地區成熟豐富的 3C 消費電子加工資源,也使公司可以更加專注于産品的原創設計、供應鍊管理和銷售渠道的開發與維護等附加值更高的環節。公司通過深度整合供應鍊、精益生産減少了不必要的成本浪費,實現價值向終端客戶的不斷轉移。
令人感到詫異的是,綠聯科技通過外協生産為主、自主生産為輔的生産模式卻能獲得更高的利潤。報告期内,綠聯科技的毛利率分别為 49.74%、38.1%、37.21%、37.15%,同行業可比公司平均值分别為 39.58%、34.55%、32.71%、34.45%。
與此同時,報告期内,綠聯科技的研發費用率分别為 3.17%、3.47%、4.54%、4.62%,同行業可比公司平均值分别為 5.59%、5.27%、5.06%、5.35%。綠聯科技到底是如何在研發費用率低于同行均值且主要通過外協生産為主的情況下,毛利率能始終高于同行均值?
對此,綠聯科技向钛媒體 APP 表示,2019 年公司主營業務毛利率水平高于可比公司的平均水平,主要原因為公司境外收入占比較高,公司在舊收入準則下,海外倉當地尾程配送費用計入銷售費用,因此導緻當年主營業務毛利率較高,同樣境外收入占比較高且與公司采用類似處理方式的可比公司安克創新和公司的毛利率水平相仿。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依靠外協生産能獲得更高的利潤,但綠聯科技的産品卻屢次存在不合格的情況。
2019 年 8 月,PB132 綠聯移動電源不符合國家強制性标準,而後被召回相關産品并銷毀,實施産品下架、封存隔離等。
2020 年 11 月,綠聯科技激光翻頁筆産品激光标識不符合規範(未在産品主體激光口處加貼激光窗口标識,未對激光參數進行詳細描述,未在包裝上增加所依據的标準名稱)被山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抽查為不合格。
2021 年 8 月,綠聯科技 USB 充電器(産品編号為 CD21880368)插銷至邊緣距離不符合要求被山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抽查為不合格
2022 年 3 月,綠聯科技時尚創意風扇因穩定性和機械危險、機械強度、結構項目不符合國家标準要求被四川省市場監督管理局抽查為不合格
2022 年 3 月,綠聯科技多功能風扇因穩定性和機械危險、機械強度、結構項目不符合國家标準要求被四川省市場監督管理局抽查為不合格。
7 年無自主發明專利,重營銷
綠聯科技欲創業闆上市,但卻被監管層要求說明核心技術的先進性及是否為行業内通用技術、市場占有率情況等,詳細分析并說明自身的創新、創造、創意特征或其中某一項特征,是否符合創業闆定位。
钛媒體 APP 注意到,綠聯科技之所以被監管層問詢是否符合創業闆定位或許與其專利有關。
據悉,截至招股說明書簽署日,綠聯科技 774 項境内專利,561 項境外專利,其中發明專利 12 項,占比不到 1%。需要指出的是,在上述 12 項發明專利中,綠聯科技有 6 項為繼受取得,同時在 2019 年 9 月之前,綠聯科技無自主研發的發明專利。也就是說,綠聯科技自 2012 年成立以來,7 年無自主發明的專利,且截至目前為止,一半的發明專利均是通過受讓所獲。
另外,與研發相比,綠聯科技似乎更加熱愛營銷。報告期内,綠聯科技的銷售費用分别為 6.11 億元、4.52 億元、5.83 億元、3.22 億元,研發費用分别為 6488.53 萬元、9512.7 萬元、15660.64 萬元、8322.43 萬元。可見,報告期内,綠聯科技在銷售上的投入較研發多了近 15.7 億元。與此同時,報告期内,綠聯科技的銷售費用率分别為 29.88%、16.53%、16.91%、17.88%,均遠高于同行業可比公司均值 14.84%、9.52%、9.15%、9.29%。
邊分紅,邊補流
從募投項目看,綠聯科技此次欲募集 15.04 億元分别用于産品研發及産業化建設項目、智能倉儲物流建設項目、總部運營中心及品牌建設項目、補充流動資金。簡單來說,上述募集資金綠聯科技主要用于擴大研發、營銷、物流和補流,換言之,綠聯科技沒有任何募集資金用于擴産,而是堅持把自己外協生産為主、自主生産為輔的生産模式貫徹到底。
在上述募投項目中,有一項引起了钛媒體 APP 的格外關注,它就是補充流動資金。招股說明書顯示,綠聯科技此次欲募集 4.5 億元用于補充流動資金,占募集資金總額的 29.92%。然而,截至 2022 年 6 月末,綠聯科技的貨币資金餘額為 6.52 億元。與此同時,報告期内,綠聯科技現金分紅的金額分别為 5000 萬元、17000 萬元、12000 萬元、5974.56 萬元,合計約為 4 億元。那麼,為何綠聯科技在擁有如此多的貨币資金且近三年半合計分紅 4 億元的情況下,還要向市場募集如此多的流動資金?對此,綠聯科技向钛媒體 APP 表示,通過募投項目對流動資金進行補充,也有助于公司提高研發實力,布局銷售渠道,逐步推進全球化品牌戰略進程。(本文首發于钛媒體 APP,作者|鄧皓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