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 @視覺中國
文 | 能鍊研究所
在汽車工業發展的百年曆史中,加油站書寫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随着福特大批量流水線生産汽車後,家庭汽車的神話得以實現,走向千家萬戶。
然而,當時汽車加油卻是一件極其繁瑣的工作。
汽油都是存放在油罐或者容器内,由零售商對外售賣。車主加油時,則将汽油倒入油箱,這個過程需要三個人共同完成。
随着汽車數量大幅增長,原有的模式已經無法滿足需求,更加高效、便捷的加油方式成為了需求痛點。
1905 年,美國密蘇裡州聖路易斯的商人哈利 · 格倫納與克雷姆 · 雷辛格,資興辦了世界上最初的 " 聖路易斯汽車加油站 ",他們采用重力注油罐連通一根橡膠軟管給汽車加油,極大地方便了路過此地的駕駛員。
加油站為出行提供必要保障,對整個交通業的發展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随着新能源車滲透率的不斷提升,加油服務同樣也在轉型,充電樁承擔了加油站的角色,市場對充電樁需求飛速提升。
可以說,充電樁是完成能源轉型,降低交通碳排,助力碳中和過程最後一環的 " 槍手 "。
01 慢充與快充
手持充電槍,對準接口,啟動按鍵,電能從電網端,經過變電箱,配電箱,接入到充電樁,電量源源不斷湧來。最終通過充電樁完成補充能量、降低碳排的任務。
資料來源:能鍊智電
由于充電樁接入的電力是交流電,并且高于電池電壓,出于安全和效率的考慮,需要變壓、整流(AC ( 交流電 ) 轉化為 DC ( 直流電 ) )後才能進行充電。
因此,衍生出兩種主要的技術路徑:一是交流充電樁、二是直流充電樁。
(1)交流充電樁
交流充電樁也可以稱為慢充,需要車載充電機進行變壓、整流後輸出直流電。交流充電樁隻提供電力輸出,沒有充電功能,需連接車載充電機為電動汽車充電。相當于隻是起了一個控制電源的作用。
由于車載充電機比較小,功率小,充電過程較慢。
以常用的 7KW 家用充電樁為例,根據充電量 ( W ) = 功率 ( P ) × 充電時間 ( t ) 公式,我們可以計算得出一輛 56KW 的新能源車充滿電時間大概需要 8 個小時。
因此,其應用于不需要快速充電的場景,如私人充電樁、地下車庫。
交流充電樁結構較為簡單,成本較低。主要由控制主闆、電能輸入輸出回路、充電連接器、人機交互單元等部件組成。主闆占成本接近 30%,其次為槍線及殼體,成本占比也分别為 30% 左右。主闆起到計量和保護功能,殼體提供支撐和人機交互,充電槍負責充電。
(2)直流充電樁
直流充電樁通常稱為快充,本身自帶充電模塊,可以完成變壓、整流,将輸入的交流電轉化為充電所需的直流電,完成充電過程。
快充通過并聯的方式,直流充電樁功率更高,充電時間較短。比如,用 4 個 15KW 充電模塊并聯,達到 60KW 的功率。
根據公式:充電量 ( W ) = 功率 ( P ) × 充電時間 ( t ) ,以 60KW 功率的充電樁為例,56KW 新能源車充滿理論上差不多 1 個小時,而交流充電樁則需要 8 個小時。
因此,其應用于充電時間要求較高的場景,如出租車、公交車、物流車以及乘用車等公共充電樁。
快充無疑抓住了新能源車的需求痛點——充電慢的問題。如果能像燃油車一樣,花幾分鐘将車開進充電站完成補能,這種體驗與排隊等候、充電幾小時的實際情況判若雲泥。
各大車企均在努力提高充電功率縮短充電時間,提高快充站的利用率。
02 快充的問題及解決方案
(1)液冷設備至關重要
根據公式:功率 ( P ) = 電壓 ( U ) × 電流 ( I ) ,提升效率的技術路徑主要分為兩條,也就是提高電壓:高壓快充(以比亞迪(002594.SZ)為代表)和提高電流:大電流快充(以特斯拉 ( TSLA.US ) 為代表)。
高壓快充将電動車平台由 400V 升級至 800V,可實現 400kW 超充,僅需 5 分鐘實現續航 200-300km,後續将向上演進到 1000-1500V。大電流快充支持 200kW 快充,需充電 10 分鐘實現續航 200-300km。
2021 年比亞迪、吉利 ( 00175.HK ) 、長城 ( 601633.SH ) 、小鵬(XPEV.US,09868.HK)、零跑(09863.HK)等相繼發布了 800V 高壓技術的布局規劃,理想(LI.US,02015.HK)、蔚來(09866.HK,NIO.US)等車企也在積極籌備相關技術。
不過,超充要求電纜需承受 400-600A 大電流。
電流越大,電線的發熱量也越大,需要快速散熱,否則安全便存在較大隐患。工信部指出:對于額定電壓為 750/1000/1500V 的直流充電接口,額定電流(持續最大工作電流)值為 200、250、300、400、500、600、800A,充電樁必須具備主動冷卻裝置。
在超級快充需求推動下,各企業紛紛投入液冷超充研究。國内開發出液冷超充技術的企業包括中航光電 ( 002179.SZ ) 、沃爾核材 ( 002130.SZ ) 、日豐股份 ( 002953.SZ ) 、巴斯巴等,國外企業主要包括菲尼克斯、灏訊、特斯拉等。
永貴電器 ( 300351.SZ ) 處于行業領先地位,其液冷超充槍已率先實現商業化量産,客戶包括吉利、華為、理想等。
(2)制約快充發展最核心的在于電網的負荷能力
據報道,北京電網用電負荷達到 2451 萬千瓦。假設未來快充普及,一個直流充電樁功率為 120KW,高峰期有 20 萬輛新能源車同時充電,總功率将達到 2400 萬千瓦,接近北京電網負荷。預計 2025 年,北京新能源車保有量将達到 200 萬輛。雖說有快充可以大量節約時間,可歸根道理,電網承受不住大量快充的需求。
現階段超充隻能作為應急輔助的充電方式。未來,虛拟電廠接入、V2G 技術、光儲充一體化等技術的發展将有效降低快充對電網的沖擊,有效擴容,增加電網的消納能力。
(3)成本也是阻礙快充發展的瓶頸之一
直流充電樁内部組成模塊比較多,體積比較大,其充電槍頭是九孔的。交流樁的模塊相對較少,體積比較小,其充電槍頭是 7 孔的。
成本上來看,以 60kw 直流充電樁為例,僅充電模塊一項,直流充電樁較交流高出 2 萬以上。
直流充電樁(以 60kW 為例)設備單價超過 4 萬元,相比之下,7KW 私人交流充電樁平均單價大約 1500 元。直流樁高昂的價格無疑阻礙了快充技術的滲透率。
不過,随着國内技術發展,充電功率逐步提升,通過規模效應促進充電模塊價格持續下降,大功率直流充成為主流模式更加具備經濟性和實用性。
03 充電樁産業鍊圖譜
充電樁産業鍊可以分為上遊:零部件和充電設備,中遊:建設運營商,下遊:應用市場。
其中,充電站建設中,主要成本來自充電樁硬件設備。具體拆分充電樁硬件設備,以常見功率 120kW 左右的直流充電樁為例,其設備構成包括充電模塊、配電濾波設備、監控計費設備、電池維護設備等。
(1)充電模塊 IGBT 是核心
充電模塊占比最高達 50%。其中,細分成本來看,功率器件(30%)、磁性元件(25%)、半導體 IC(10%)、電容(10%)、PCB(10%),其他如機箱風扇等占 15%。
這裡的功率器件指的是 IGBT(絕緣栅雙極型晶體管)。其工藝複雜,加工難度較高,目前主要依賴進口。以英飛淩、ABB、三菱、西門康、東芝、富士等海外企業為代表。
随着國内對 IGBT 的需求上升,我國企業加大資本投資力度,積極開展相關領域的研究,推進國産化替代。現階段,已經陸續形成 IDM 模式和代工模式的雙通道産業鍊,斯達半導等頭部企業已具備自主生産能力。
(2)充電樁競争較為激烈
除 IGBT 外,其它元器件設備基本可以實現國産化。主流充電樁制造商特銳德(300001.SZ)、許繼電氣 ( 000400.SZ ) 等均可生産功率模塊器件,對外采購斷路器、接觸器、電纜等标準化電氣附件後,完成一體化生産。
因此,充電設備本身的技術壁壘不高,産品不存在顯著技術差異,行業生态主要依賴政府扶持,在行業發展初期補貼收益較高。現階段,參與行業競争的企業數量衆多,規模參差不齊,競争激烈,導緻價格下降,毛利率持續下滑。
(3)充電樁運營以民營企業平台商為主、國企運營為輔
充電樁的投建和運營業務有重合部分,前期會産生大量資本開支,投資回收期長,對運營商資本壓力較大。
目前主流商業模式包括運營商主導模式、車企主導模式、第三方充電服務平台主導模式三種。其中,專業化運營商模式為主要的運營模式,該模式優點在于管理效率高,缺點在于收入來源較為單一,主要依賴于服務費。
車企主導模式主要适用于較為成熟的電動汽車企業當中,用于給車主提供更優質的充電體驗,該種模式對資金和用戶數量有較高要求,主要有車企自建樁與合作建樁兩種建設方案。
在第三方充電服務平台主導模式下,充電平台一般不直接參與充電樁的投資建設,多為輕資産運營。通過自身資源整合能力将各大運營商的充電樁接入自家 SaaS 平台,提供智能化管理,大數據服務。協助運營商 " 引流 " 并提供後續運維服務,盈利來源為運營商服務費分成及相關增值服務費。
目前充電樁運營商的盈利主要來源于服務費、電力差價和增值服務。其中,收取充電電費和服務費是大部分運營商的最基本盈利方式。
增值服務包括廣告保險、租賃、維修等服務,盈利狀況一般。充電樁運營商仍需拓展除充電業務以外的盈利方式,提升增值服務以增強用戶黏性以及提高客單價。
國内充電樁市場發展經曆多個階段,在經曆早期野蠻生長,資本跑馬圈地後競争越發激烈,行業标準設立後市場逐步出清。現階段,行業逐步趨于穩定,形成以民營企業平台商為主、國企運營為輔的局面。
截至 2022 年 9 月,特來電、星星充電、雲快充、國家電網四家運營商貢獻 63.7% 的市場份額。
04 充電樁新增千億市場
(1)國内充電樁增量穩步推進
中汽協預測 2022 年新能源汽車銷量 670 萬輛,同比增長 90.3%。2023 年中國新能源汽車 900 萬輛,同比增長 35%。
一方面,随着新能源車滲透率的提升,充電樁需求同比上升。另一方面,更低車裝比的發展趨勢,有利于充電樁釋放需求。
截至 2022 年 9 月,我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達 1149 萬輛,充電樁保有量達 448.8 萬座,車樁比下降到至 2.56 ∶ 1。不過,仍舊無法滿足市場充電需求,在政策和市場雙重驅動下,充電樁産業鍊有望迎來加速發展。
天風證券預測,中國市場空間 2022 年估計市場規模 200 億 +,未來 2-3 年複合增速 20%-40% 之間。
(2)增量主要看海外
歐洲市場是僅次于中國的全球第二大充電樁市場,2021 年歐洲公共充電樁全球市場份額約 24.5%。當前,歐洲充電樁的建設進度慢于新能源車,據 IEA 統計,截至 2021 年歐洲新能源車保有量為 550 萬輛,公共充電樁保有量為 35.6 萬座,公共車樁比高達 15:1。主要的充電樁存量也以慢充為主,占比為 86%。
美國公共車樁比例與歐洲市場類似。據 IEA 統計,截至 2021 年美國新能源車保有量為 200 萬輛,公共充電樁保有量為 11.4 萬座(充電站 3.6 萬座),公共車樁比達 17:1。慢充占比略低于歐洲市場,約為 81%。
歐美車樁比較高,無法匹配快速增長的新能源車,未來有較大提升空間。天風證券預測美國市場空間目前規模超 30 億,未來 2 年有望持續翻倍增長,歐洲市場空間目前規模近 30 億,未來 2-3 年複合增速有望達 60%+。
中泰證券測算中國及歐美充電樁市場規模有望從 2022 年 402 億元增長至 2025 年 1674 億元,CAGR 達 60%,新增千億的市場空間。
價格上看海外交流樁單價在 0.65-0.7 元 /W,直流樁單價在 1.2-1.4 元 /W,是國内的 2-3 倍價格,國内企業出海将有較大的毛利和淨利提升空間。
海外充電樁市場與國内市場對充電樁的分類、認證标準、消費者偏好、收費方式、利潤讓渡等方面存在差異,國内企業出海面臨着文化差異與産品認證門檻,對企業海外市場的了解度要求較高。
因此,需要企業不單單具備技術硬實力,也要盡早布局海外市場,與海外廠商建立緊密的合作關系。隻有軟硬實力結合能力較強的企業方能脫穎而出。
炬華科技 ( 300360.SZ ) ,道通科技 ( 688208.SH ) 、盛虹股份 ( 300693.SZ ) 等已經通過海外驗證,開始批量交貨。
國内企業憑借中國制造優勢,在毛利率方面顯著占優,逐步發揮品牌效應,加強渠道建設,有望迎來高速發展。
參考資料:
[ 1 ] 英大證券《充電樁行業深度研究報告》
[ 2 ] 華安證券《出海與快充邏輯加速演進,把握充電樁上遊元器件機會》
[ 3 ] 天風證券《交流樁重渠道品牌,直流樁看中國制造業紅利》
[ 4 ] 艾瑞咨詢《中國公共充電樁行業研究報告 2020 年》
[ 5 ] 能鍊智電《充電樁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