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吳雯
來源 | 投資家(ID:touzijias)
忙于自救的威馬汽車,被兜頭潑下一盆冷水。
投資家網獲悉,港股上市公司 APOLLO出行發布公告稱,終止一項重大反向收購。這一收購,正是以 20.1億美元(當前約 147億人民币)向威馬汽車收購子公司。這意味着,威馬汽車借殼上市港股的美夢泡湯了。
2022 年以來,威馬汽車不斷曝出負面消息,包括工廠停産、員工讨薪、拖欠供應商貨款等等,甚至連新車研發項目也停滞不前。此後,威馬汽車忙于自救,借殼APOLLO出行尋求港股上市,曾被外界解讀爲威馬汽車已經成功續命。
當外界翹首以待時,APOLLO 出行突然宣布終止收購,威馬汽車借殼上市的希望暫告破滅。令人意外的是,僅僅一天過後,威馬汽車就宣布牽手美股上市公司開心汽車,開啓美股借殼上市之旅。這一次,威馬汽車能成功上市嗎?
一
一紙公告,讓威馬汽車雪上加霜。
日前,APOLLO 出行公告稱,考慮到全球市況動蕩及地緣政治沖突、金融市場氛圍持續不确定及疫情後短期經濟複蘇等其他商業因素,買方、賣方及公司已相互同意訂立終止契據以終止收購協議,因此收購事項及配售事項将不會進行。
今年 1 月,港股上市公司 APOLLO 出行發布公告稱,與威馬汽車訂立收購協議,拟以 20.23 億美元(當前約 147 億人民币)收購威馬汽車子公司,通過以每股 0.55 港元配發 288 億股的方式進行結算。至此,極度缺錢的威馬汽車明确了其借殼上市融資的路徑。
倘若完成此次收購,威馬汽車将持有 APOLLO出行 311億股股份,占比達到 68.26%。彼時,APOLLO出行市值僅爲 23億港元,而增發股份接近上市公司股份 2倍。這筆反向收購,被視爲威馬汽車借殼上市的重要一步。
公開信息顯示,APOLLO 出行原名 " 力世紀 ",以經營珠寶及鍾表産品貿易起家,2017 年進入電動車行業,主要業務有設計、開發、制造及銷售高性能頂級超跑和豪華智能電動乘用車及提供出行技術解決方案。2022 年 9 月,公司更名 APOLLO 出行。
在财務方面,APOLLO 出行已經虧損多年。财報數據顯示,2023 年上半年,APOLLO 出行實現收入 1.28 億港元,同比減少 72.47%;股東應占虧損 7740.4 萬港元,而上年同期股東應占溢利 576.3 萬港元,同比由盈轉虧。
實際上,威馬汽車一直都想上市融資。早在 2020年 9月,威馬汽車曾申報科創闆 IPO。但随着科創闆 IPO政策的收緊,該計劃不了了之。2022年 6月,威馬汽車轉戰港股 IPO,結果又是無疾而終。在獨立 IPO屢屢碰壁後,借殼似乎成了威馬汽車上市唯一的選擇。
有知情人士透露:" 該并購計劃可在 2-3 月内完成。樂觀估計,威馬汽車具有極大可能性在本年二季度完成挂牌。"
借殼上市消息發布後,威馬汽車 CEO 沈晖在微博上分享了一條短視頻,上面配着意味深長的 " 活下去,像牲口一樣的活下去 " 的字樣。
值得一提的是,在增發股份收購的同時,APOLLO 出行還披露,将向不少于六位獨立承配人配售 71.23 億股股份,每股配售價不低于 0.55 港元,該項配售所得款項總額約爲 39.18 億港元,籌資淨額估計約爲 35.26 億港元。
而所得款項的70%将用于進一步發展威馬汽車的設計、開發、制造及銷售高性能頂級超跑及智能電動乘用車等業務,20%用于穩固電池和芯片等供應鏈體系。
有接近威馬汽車的人士透露,在完成并購上市的同時,威馬汽車将完成品牌與産品戰略升級。威馬汽車将與 APOLLO 出行共同研發,近期将推出産品發布的 X@A 量産智能轎跑,預計價格在 10 萬美元以上。
一切似乎都在朝着好的方向發展。今年7月,威馬汽車表示,公司依法有序清償債務,并在積極推進新能源汽車出海計劃,有望于近期複工複産,恢複正常運營。奈何計劃趕不上變化,APOLLO 出行突然宣布終止收購,這意味着威馬汽車借殼上市港股之路折戟。
随後,威馬汽車在官方微博宣布,自願終止與 APOLLO 出行在港交所的 RTO 進程。目前威馬汽車仍是 APOLLO 出行的重要股東,未來将繼續支持 APOLLO 出行的發展。
二
如今命懸一線的威馬汽車,曾是和 " 蔚小理 " 齊名的造車新勢力。
公開資料顯示,威馬汽車成立于2012年 5月,創始人沈晖是從傳統汽車行業走出來的大佬級人物,他最知名的事件是助力吉利花費 18億美元将沃爾沃收入囊中,并主導了沃爾沃在中國的正式落地與強勢崛起。
經此一戰,沈晖在全球汽車市場名聲大噪。所以,當沈晖決定獨立創業入局新能源造車時,也是備受關注。最直觀的表現是,威馬汽車從誕生之日起,就是資本寵兒,背後集結了一大批實力雄厚的投資團隊,其中包括上汽集團、騰訊投資、百度、紅杉中國等。
據天眼查顯示,自成立以來,威馬汽車累計完成 12 輪融資,2020 年更是完成了号稱造車新勢力史上最大單輪 100 億人民币融資。威馬汽車已公布額度的融資規模累計達到 350 億元,而 " 蔚小理 " 上市前融資額均未超過 200 億元,威馬汽車的融資額在業内屈指可數。
在多輪融資過後,威馬汽車的估值一度高達 470億元,成爲行業公認的造車獨角獸。值得一提的是,威馬汽車還是業内首個自建工廠造車的新勢力品牌,一度拿下新能源汽車銷量排行榜第二名,賺足了外界眼球。
衆所周知,造車是名副其實的 " 燒錢遊戲 ",自建工廠造車更是需要源源不斷的資金支持。威馬汽車的自建工廠雖好,但并沒有足夠的訂單來消化産能,兩個工廠的産能利用率低至約 20%,出現産能嚴重過剩的現象。
此外,威馬汽車的技術和産品研發,也沒能及時跟上市場前進的步伐,依靠的更多是初始資本和政策紅利。随着越來越多的造車新勢力入局參戰,威馬汽車逐漸式微。
據威馬汽車此前發布的招股書顯示,2019 年至 2021 年,公司分别實現營收 17.6 億元、26.7 億元、47.4 億元;對應淨虧損分别爲 41.5 億元、50.8 億元、82.1 億元,虧損額持續增加。短短三年間,威馬汽車累計虧損超174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截至 2021 年底,威馬汽車的負債總額達到了 406 億元;而截至 2022 年 3 月 31 日,威馬汽車的賬面剩餘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僅剩 36.78 億元。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威馬汽車董事長兼 CEO 沈晖被曝年薪高達 12 億元,接近公司年收入的三成。而普通員工的底薪卻隻有 1700 元,生計艱難。有網友吐槽稱,威馬汽車是 " 再苦也不能苦董事長 "。
面對輿論聲浪,沈晖在個人微博回應稱,所謂 "12億年薪 " 是股權激勵期權,前提是要實現一系列的目标。但是,在威馬汽車普通員工勒緊褲腰帶過日子的背景下,沈晖的說辭似乎缺乏說服力。
随着時間的推移,威馬汽車的危機逐漸從内部轉移到外部。在拖欠供應商貨款之外,威馬汽車陸續傳出工廠停工、門店關停、員工讨薪、銷售渠道及售後停擺等衆多危機,不少威馬汽車的車主在網上吐槽售後無門。
今年以來,威馬汽車的經營危機加劇。6月,威馬汽車創始人沈晖一度被法院列爲失信被執行人,被限制高消費。8月,威馬汽車旗下公司被申請破産審查,威馬汽車所持該公司的 60億股權被凍結。
其實,從威馬汽車的過往經曆來看,公司一直依靠外部融資 " 輸血 " 活着。正因如此,缺錢的威馬汽車才會不遺餘力謀求上市融資,以期化解當下的經營危機,撐到柳暗花明那一天。
三
實際上,伴随市場競争愈演愈烈,新能源汽車行業開啓了一輪異常殘酷的淘汰賽。各大玩家都使出了渾身解數,試圖繼續留在談判桌上。
具體來看,頭部車企如特斯拉、比亞迪等推出了更有競争力的價格,傳統車企如上汽、長安等加速向新能源車轉型," 蔚小理 " 則試圖通過下調售價或尋求外援化險爲夷。
當行業 " 内卷 " 加劇,缺乏技術支撐或資金實力薄弱的一部分新能源車企,隻能被動出局。據不完全統計,今年以來,已有拜騰汽車、天際汽車、愛馳汽車、自遊家汽車、奇點汽車等傳出降薪、停工、被申請破産等負面消息。
曾經意氣風發的威馬汽車,也成了掙紮求生的一員。在多方自救未果後,借殼 APOLLO 出行去港股上市融資,成爲威馬汽車的當務之急,也被外界視爲其存活下去的重要一棋。
可惜事與願違,APOLLO 出行突然宣布終止收購,威馬汽車不得不另謀生路。此時,有媒體報道稱,威馬汽車創始人沈晖已經 " 人在海外 ",其朋友圈更新停留在2022年 7月。
令人意外的是,與APOLLO出行官宣分手僅一天,威馬汽車就成功牽手美股上市公司開心汽車,開啓美股借殼上市之旅。
消息面上,開心汽車正式宣布已經和 WM Motor Holdings Limited(威馬汽車)簽署了非約束性并購意向書,計劃增發一定數量的新股并購其股東持有的 100% 股權。
公開資料顯示,開心汽車成立于 2015 年,并在 2019 年 5 月正式登陸美國納斯達克,成爲中國第二家在美上市的二手車企業,也是中國第一家成功上市的二手車經銷商集團。
2020 年之前,開心汽車主要從事高端二手車業務。2021 年 8 月,開心汽車成立新能源汽車事業部并正式進軍新能源汽車領域。
不過,開心汽車的财務情況不容樂觀,公司自2019年以來一直沒有盈利,能否有足夠的資金收購威馬汽車并支撐威馬汽車重獲新生,具有較大的不确定性。
此外,威馬汽車迅速牽手開心汽車的舉動十分出人意料,且雙方均未透露收購的具體金額,雙方合作還未成定局。
作爲曾經備受追捧的造車獨角獸,威馬汽車的遭遇令人不勝唏噓。在上市道路上一波三折的威馬汽車,這一次能否實現逆風翻盤?我們不妨等等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