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央視新聞,法國當地時間 19 日爆發全國性大罷工,旨在反對延遲 2 年退休的計劃。公共交通受到了罷工的嚴重影響。法國的延遲退休計劃是:計劃從 2023 年 9 月開始啟動,每年延遲退休年齡 3 個月,在 2027 年延遲到 63 歲,到 2030 年延遲到 64 歲。
法國當前退休年齡為 62 歲。法國現行規定中有一個好政策:無論你以前繳納過多長時間的養老金,滿 67 歲時就可領取全額養老金。法國計劃将最低養老金額度增至每人每月 1200 歐元(約合 8735 元人民币)。
對于我國有什麼啟發呢?我國一些社保專家一直要強烈推動政府實施延遲退休,主要就是學習西方發達國家的延遲退休做法。第一,發達國家都在延遲圖休;第二,我國養老基金庫存不足,退休人員越來越多,不延遲退休就會出現虧空;第三,我國進入深度老齡化,生育率下降,勞動力不足;第四,平均壽命已經達到了 78 歲以上,工作期應該延長。
其實,社保專家的話初看上去有點道理,仔細分析,簡直沒有道理。法國富了幾百年,平均壽命遠高于我國,想延遲退休 2 年就鬧起了大罷工。我國的國情不同,不要盲目學習發達國家。
【1】發達國家是先富後老,藏富于民,普通民衆生活比較富足,生活優越。他們不是不愛存錢,而是沒有必要存錢,因為他們在職時繳納社保,社會保障和福利體系優厚,退休之後頤養天命,沒有必要存錢。我國普通民衆,社保體系不發達,存款也不多,退休之後主要依靠養老金,我們不敢不存錢,不敢超前享受,更不敢消費,國情完全不一樣。
【2】發達國家的工會很厲害,勞動保護比較健全,員工的下班權、休假權、隐私權都能得到依法保障。如果老闆下班給員工打電話屬于違法行為。發達國家的人樂于享受,工作與生活區分開來,下午四點商店就關門了,周末更是旅遊度假,不問工作。我們的民族勤勞勇敢,一天恨不能掰成兩天忙于打工。我們 60 歲退休,從職業期和工作總時長來看,相當于法國人的 120 歲。我們能盲目學習人家延遲退休嗎?
【3】法國的養老體系有一點非常優越,不管你繳納社保的情況,滿 67 歲之後就可以享受全額養老金,最低保障線是人民币 8800 元。我們國家的企業退休人員執行的多繳多得、長繳多得的機制,你不繳費就沒有養老金,到去世也沒有養老金。這是有點違反人性的,年齡達到 65 歲之後,基本喪失勞動賺錢的能力,國家不應該保障他們的基本生活嗎?
PS:延遲退休,不符合中國國情。發達國家的民衆都反對,我們為什麼要盲目跟進呢?還有就是,我們是否應該學習法國的養老體系呢?比如,給 65 歲以上老人的養老金統一漲至 6000 元,不管他以前繳費多少,國家兜底進行養老。
職場火鍋提出這個呼籲,估計第一個跳出來反對的就是社保專家。他們的理由,我都知道,無非就是三條:
第一條是違反市場規律。我國的養老保險制度就是你多繳費多發養老金,不繳費隻能吃低保,按照年齡統一養老金違法市場經濟法則。
第二條是對有錢人不公平。有錢繳納社保可能按照 300% 的基數繳納,窮人隻能按照 60% 的基數繳費,到了 65 歲後,給窮人多漲養老金,有錢就沒有優越感了,就不願意多繳納社保了。
第三條是養老基金沒有這這麼多錢。假設全國有 65 歲以上的老人 2 億人,包括所有的公務、事業單位退休的,央企、國企退休的,私企民企、個體戶、靈活就業人員和農村老人,如果每人統一發 6000 元,養老基金根本兜不住。
很多退休工人也提出了反駁意見,一對一的反駁如此:
第一條是:養老是社會保障體系。也是福利體系,是兜底體系,而不是市場經濟,不能搞市場化,想一想教育搞市場化、醫療搞市場化的後果,窮人上不起好學校、進不去好醫院。難道讓窮人養不起老嗎?
第二條是:按照年齡上漲養老金對所有人都公平。有錢人吃盡了時代的紅利,上班時掙高薪,多存款,房産、投資都能帶來睡後收入。退休之後,人們對社會貢獻歸零,身體狀況一樣,按照 65 歲統一上調養老金符合自然規律,人人都會老,家家都有老,對所有家庭都是幸福的。
第三條是:養老基金沒有錢漲養老金,這是不對的。從 2005 年至 2022 年連續上調養老金 18 年,最高的年份漲幅為 24%,十多年都是漲幅 10%,那個時代,GDP 很低,國家很窮,都敢大漲養老金。現在 GDP 已經突破 121 萬億元,位居全球第二,卻說沒有錢漲養老金,還是依靠後人繳費供養前人的自循環,本來就有問題。目前,全民所有制的國企占 GDP 的 75%,既然是全民所有,完全可以從國企體系劃撥養老金,造福全民,解決養老金來源。
尤其是三類退休人員值得尊敬,應該給他們多漲養老金。第一類是當年犧牲家庭生活,投身重工業建設的老工人;第二類是當年響應國家号召,犧牲個人利益,支持下崗分流、買斷工齡的老工人;第三類是分擔就業壓力,自謀職業、靈活就業的退休人員,他們為社會做出了貢獻,分擔了壓力,值得尊重。
PS:你贊同嗎?多多轉發,讓更多人看到,共同呼籲政策更加務實、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