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年完成最終合并,本田主導新公司發展。

就在剛剛,本田日産官宣合并,全球第三大車企要來了!
車東西 12 月 23 日消息,今天下午,本田、日産、三菱三家共同在東京都舉辦新聞發布會,官宣開展合并談判。據日本放送協會報道,本田和日産汽車于當地時間 12 月 23 日分别召開了董事會,決定正式開始就經營整合進行深入協商。
從發布會的消息來看,此次合并後,新主體的整體年銷售額目标超 30 萬億日元(約合人民币 1.4 萬億元)/ 年,營業利潤目标超 3 萬億日元(約合人民币 1398.5 億元)/ 年。

▲三社合并的預定日程
此外,在基于當下的合作框架中,雙方預計将在 2025 年 6 月簽署最終協議。随後,在 2026 年 8 月實現共同持股公司完成在東京證券交易所的上市工作。
可以說,此次合并的決定反映了兩家公司在面對全球汽車市場競争加劇的情況下,尋求資源整合與協同效應的努力。

▲本田美股交易情況
截止發布會時,本田汽車美股盤前價大漲 12.06%,報 26.77 美元(約合人民币 195.42 元)。
01. 三公司社長親自公開,本田日産合并成定局
從發布會的消息來看,日産汽車和本田技研已達成協議,考慮将通過共同股票轉移的方式成立一家控股公司,并将兩家公司作爲全資子公司納入其中。
雖然此舉旨在平等地培養和發展各自的品牌,并實現更緊密的合作。
但值得注意的是,新合并的持股公司的社長将由本田提名的董事中選出。
同時,持股公司的内部及外部董事中,超過半數将由本田提名。
這一安排顯示了本田在合并後将對新公司的治理保持主導地位。

▲預期合并後的三社架構及品牌布局
雙方計劃在 2025 年 6 月前達成最終協議,并在獲得監管機構批準和雙方股東大會決議後,于 2026 年 8 月前作爲一家新的上市公司設立控股公司。
與此同時,三菱自動車正在考慮是否加入此次整合。
三菱将在 2025 年 1 月底前做出決定,如果決定參與,将簽署新的基本協議,并計劃盡快推進整合進程,盡量遵守上述日程安排。

▲三方展示了對于合并後未來的七個協同效應
在此次合并中,三方展示了對于合并後未來的七個協同效應的代表案例,分别是:
1、通過标準化兩個公司的車輛平台來獲取規模優勢;
2、通過整合研發功能來提高研發能力和成本協同效應;
3、優化制造系統和設施;
4、通過整合采購功能來強化供應鏈整體的競争優勢;
5、實現運營效率改進的成本協同效應;
6、通過整合銷售金融功能來獲取規模優勢;
7、建立智能化和電氣化的人才基礎。

▲合并後的産業目标
如果此次合并順利進行,新的合資公司将成爲一個年銷售額目标超 30 萬億日元(約合人民币 1.4 萬億元)/ 年,營業利潤目标超 3 萬億日元(約合人民币 1398.5 億元)/ 年的超級汽車集團。
同時,該集團的預計年銷量也将來到 800 萬輛以上。

▲世界主要汽車集團銷量排行榜(2023 年)
分析人士指出,本次推進經營整合協商的原因在于電動汽車和自動駕駛技術被視爲未來競争關鍵軟件的開發領域。
與此同時,中國的蔚小理、比亞迪和美國特斯拉等新興制造商的存在感日益增強,汽車行業的競争格局正在發生巨大變化。
這些領域的開發需要巨額投資,兩家公司希望通過整合來分擔開發成本和提高經營效率,從而提升競争力。
不難看出,圍繞日本汽車制造商的環境日益嚴峻。
特别是在世界最大的中國汽車市場,電動汽車的轉變正在迅速推進,日本制造商的銷量減少明顯。
此外,日本制造商在曾經占據 90% 市場份額的泰國也受到中國電動汽車的競争,市場份額下降,部分制造商甚至不得不撤出或縮減工廠。

▲此前日産本田雙方的合作框架
值得注意的是,在傳出合并消息的同時,據相關人士透露,台灣大型電子設備制造商 " 鴻海精密工業 " 也在暗中探讨通過收購股份等方式參與經營。
此外,據業界相關人士的說法及媒體報道,鴻海曾試探性地向日産提出收購股份,但未獲得同意,目前正與現任第一大股東雷諾就股份收購進行談判。
鴻海被認爲有加強電動汽車業務的意圖,而曾在日産擔任管理幹部的關潤目前正擔任鴻海電動汽車業務的責任人。
02. 三社長談合并,共同應對智能化變革
本次新聞發布會的登台發言者包括日産汽車董事、代表執行董事社長兼 CEO 内田誠,本田技研工業董事、執行董事社長三部敏宏,以及三菱汽車工業董事、執行董事社長兼 CEO 加藤隆雄。

▲本田技研工業董事、執行董事社長三部敏宏
本田技研工業董事、執行董事社長三部敏宏指出,在考慮經營整合的基礎上,預計将超越現有兩家公司協商框架内的競争力提升。整合可能涉及本田在四輪車業務以外的領域,包括二輪車、動力産品和航空器業務,從而增加與客戶的接觸點。
此外,三部敏宏社長強調,兩家公司的整合揭示了在各領域可能産生的協同效應潛力超出預期。在高層管理層面,雙方認識到面對汽車産業的未來變革,移動性的發展将不再僅僅依賴于傳統硬件的差異化,而是将轉向以智能化和電動化爲重點的巨大變革。

▲日産汽車董事、代表執行董事社長兼 CEO 内田誠
産汽車董事、代表執行董事社長兼 CEO 内田誠指出,當前企業所處的事業環境正在經曆快速且超出預期的變化。
他認爲,大型企業如果受限于傳統觀念,可能會出現決策遲緩或對變革持保守态度,這将不利于開創未來。内田誠在推進多個項目的過程中,對此有了更深刻的體會。
此外,内田誠提到,公司決定采取重要行動,超越以往的協商框架,探索經營整合的可能性。他強調,如果經營整合成功實施,日産汽車将有望達到全球頭部汽車制造商的規模。

▲三菱汽車工業董事、執行董事社長兼 CEO 加藤隆雄
三菱汽車工業社長加藤隆雄對日産汽車和本田探讨經營整合的決定表示歡迎,并持積極态度。
他指出,單獨獲取大量投資和開發資源存在難度,與日産汽車和本田的合作對增強未來競争力至關重要。三菱汽車工業将研究如何參與其中,以提升并最大化三家公司的協同效應,并計劃在明年 1 月底前得出相關結論。
03. 結語:日本兩大汽車集團合并成定局
此次新聞發布會的舉辦可以說讓日本兩大汽車集團合并的可能性增加到了 99.9%。
而按照本田和日産的時間線來看,最多不超過 2 年便可以看到結果。
如果這樣的一個超級汽車集團誕生,對于世界的汽車産業格局,或都要産生影響。
本文來自微信公衆号 " 車東西 ",作者:Janson,36 氪經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