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是從去年的 10 月份開始,我發現自己對公式化的預制菜産生了一些不切實際的厭惡感。我明知那些連廚房或許都沒有的外賣商家不會公布自己是否使用了料理包,但我還是想盡可能地避開這些口味千篇一律,價格還不怎麽便宜的預制菜外賣。
于是在過去的一年裏,我開始有意識地繞開算法推薦給我的 " 物美價廉 " 預制菜,試着找些新鮮出爐幹淨衛生的現炒菜。
早在 " 國潮包裝 " 人人喊打之前,我也曾吃過無數次的 " 賭上廚師生涯的一碗炒飯 "。且不說到底衛不衛生,起碼味道是真的難吃。如今在外賣網站上點餐,我不會優先關注價格和菜品,而是會直接側滑至商家頁面,看看這裏的炒出來的菜究竟有沒有資格端上客人的餐桌。
當然了,有店内照片并不代表廚師不會使用料理包直接出餐,也不代表廚房有多麽幹淨整潔。但至少配備了堂食的餐廳能給人一種最基本的安心感,能讓我在下單之前有個大緻的心理預期。
根據我長時間的觀察,這些願意在外賣平台上傳店内照片的商家送過來的外賣通常都會配備定制的包裝以及齊全的餐具,多花幾元錢買個服務倒也不算多麽奢侈,更何況有些時候,這些店家的套餐也不見得就比那些 " 國潮外賣 " 貴多少。
如果你的附近完全找不到願意上傳店内照片的商家,那我還是建議在點外賣之前重點留意店家地址,那些位于美食街 1 層的外賣由于客流量較大往往需要顧及門面形象,相對來說比較靠譜;而那些位于 3、4 層的店家一般隻會有外賣小哥光顧,店内環境全憑商家自覺,踩坑和翻車的都概率會更大一些。
上面這些觀點純屬個人的經驗之談,實際上按照這套方法論挑選外賣的我,也曾在隔了幾千米的公司和住所附近吃到了口味、配菜幾乎完全一樣的外賣,雖然我很想相信這兩位廚師是師出同門,可是我的理性和舌頭還是告訴我剛剛品嘗到了預制菜。
所以說到底,最穩妥的法子果然還是自己做菜。不過,買菜洗菜切菜這一套流程往往才是獨居人士做菜的最大障礙。
對于這個問題,我的做法是每次備齊 3 到 5 日份的食材,在時間較爲寬裕的周末專門抽出 40 到 60 分鍾的時間進行烹饪,吃不完放冰箱冷藏即可。這麽算下來就是平均每天犧牲 10 分鍾左右的空閑時間,确保每天晚上都能吃到自己炒出來的幹淨菜品,偶爾還能在加熱過程中放入幾塊速凍食品改善夥食。
雖說這重油重鹽的口味也談不上有多健康,不過比起廚衛環境完全随機的外賣應該還是要好上不少。
話又說回來,提前備好菜品的這套做法其實跟預制菜也沒什麽本質區别。就像很多網友對待預制菜的态度一樣,我也隻是反感拿着預制菜賣現炒菜的價格。如果這個産業能做到一切公開透明的話,誰又不想吃上真正物美價廉的外賣呢?
一年份的晚餐支出,當然還包含了很多雜七雜八的生活用品開銷
在預制菜愈發泛濫的時代,我經常反問自己花這麽多時間做菜到底還有什麽意義。最後我得出的結論是沒有意義,人生就是尋找意義的過程,做菜也不過隻是這條路的其中一小部分。至少在翻動鍋鏟的時候,我感受到了一些理所應當的生活感,享受到了做菜帶給我的快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