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蘭台
編輯 | 麻吉
" 明明已經按照攻略卡好時間蹲點搶票了,但還是一張都沒搶到。" 周傑倫演唱會搶票失敗後,文淇不禁在朋友圈發出失望又懊惱的感歎。受限于疫情,近年文淇隻能在線收看周傑倫的線上演唱會,好不容易盼到線下演出恢複,搶不到入場券又成了最大的難題。
2023 年,線下演唱會市場在曆經三年沉寂後,迎來 " 報複性 " 複蘇。即使明星演唱會紮堆定檔,門票也較以往貴出不少,但反映在消費端,仍然一票難求。
3 月 30 日下午,張信哲 " 未來式 2.0 世界巡回演唱會 " 的門票在開售幾分鍾内就全部售空,點進任一售票平台查詢,都顯示标記紅色的 " 售空 " 或 " 待補貨 "。
在此之前,3 月 21 日周傑倫 "2023 嘉年華世界巡回演唱會香港站 " 門票預售,7 場共 14 萬張門票在一秒鍾内就被一掃而光,所有價位無一餘票,# 周傑倫 搶票 # 的話題也随之登上微博熱搜。
圖源:微博截圖
" 這麽火爆的搶票景象,上次見到好像還是在三年前。" 一位網友感歎。據不完全統計,今年将至少舉行 200 場明星演唱會,加上 live 音樂節更是數不勝數。
熱鬧歸熱鬧,票價也随着演唱會熱度一路飙高。以周傑倫演唱會爲例,部分黃牛票甚至炒至萬元一張,仍供不應求。有黃牛兜售 " 合影位 "" 點歌位 ",單張票價高達 21 萬。
搶購 4 月張信哲演唱會門票的消費者,還遇到了某平台票價 " 欺詐 " 的情況,下單支付時總計 1216 元的門票變成了 1771 元。
張信哲演唱會票務平台票價欺詐。圖源:澎湃新聞
看來,這場紅紅火火的搶票大戰,狂飙的不隻是消費者對線下演出的狂熱。
演唱會回歸與票價暴漲
繼周傑倫、李榮浩、老狼等明星之後,五月天演唱會也在回歸中。從北京市文旅局 4 月 3 日簽發的演出許可來看,5 月 26 日到 6 月 3 日,不到 10 天時間,五月天要在鳥巢連續舉辦兩輪演唱會。這兩輪演唱會時間相隔僅 3 天,一共演出 6 場,涉及 56 首歌曲。
而 4 月開始,草莓音樂節也将陸續在各地舉辦,把粉絲的期待值拉到了最高。" 今年北京站的演出,一些我喜歡的樂隊都會來演出,五條人、達達樂隊、萬能青年旅社都在,終于不用在家靠綜藝續命了。" 粉絲月月告訴價值星球。
草莓音樂節日程表。圖源:剁椒 TMT
" 不是在看演唱會,就是在搶演唱會門票的路上。" 這是今年衆多明星粉絲和音樂愛好者的生活寫照。在微博、小紅書等平台上,充斥着與演唱會有關的讨論,既有看完演出的人發帖感歎 " 爺的青春回來了 ",也有還沒去的人正在四處求票。這些現象都表明:演出行業真的 " 熱 " 起來了。
據大麥網顯示,周傑倫演唱會門票在預售前的關注度就已處于高熱狀态,超 360 萬人次标記了 " 想看 "。2 月 27 日下午,太原站、呼倫貝爾站、海口站的門票相繼開售,數十萬粉絲同時在線搶票,系統一度因爲擁擠而在付款界面崩潰,顯示 " 同一時間下單人數過多 "。
相似的場景也發生在林俊傑、薛之謙、張傑等明星的演唱會購票過程中。今年作爲線下演出放開管控後的第一年,幾乎每位明星演唱會都能收獲門票 " 光速售罄 " 的效果。放在前幾年,這還算是明星高人氣的象征,而在今年,幾乎成爲了一種普遍現象。
然而,演出門票的價格也随着售票速度飛速上漲。去年 8 月,一條名爲 # 門票 50 塊的演唱會 # 的詞條沖上熱搜,閱讀量高達 2 億。起因是一位博主曬出了韓國頒獎禮門票的價格,僅售 9900 韓元(折合人民币約 51 元),嘉賓幾乎都是韓國一二線明星、偶像團體,這樣的票價在國内幾乎不可能存在。
門票 50 塊的演唱會熱搜。圖源:微博截圖
反觀國内演出市場,音樂節幾乎都是大拼盤,演出嘉賓的水準參差不一,價格卻堪稱 " 刺客 "。比如,去年在成都舉行的音樂節,票價最低 999 元,是韓國的 20 倍,更不用提明星演唱會票價的強烈對比。面對這種情況,有部分網友激情開麥:" 在韓三百就可以坐前排,内娛三百進不了場館。"" 明明可以直接搶走我的錢,卻還仁慈地給我聽了一會兒音樂。"
" 看台票的價格還算可以,但效果不佳,想要進内場近距離觀看演出,動辄就要花費大幾千,這還是自己能搶到原價票的理想狀況。" 這是月月今年在薛之謙演唱會上的最大感受。
" 場地變貴了,演員報價也上漲了,疫情憋了三年,隻想趕緊把錢賺回來。" 一位小型演出承包商也對價值星球吐露。主辦方調價,是門票價格上漲的重要原因,但把價格越炒越兇的真正 " 元兇 ",卻是黃牛。
周傑倫演唱會預售後,社交平台上不少僞裝後的黃牛,聲稱自己有事去不了現場,真心出票給想去現場的歌迷。但當消費者私信詢問價格時,則讓人大吃一驚:幾乎每張票都要溢價上千元。
周傑倫演唱會黃牛票價格。圖源:受訪者供圖
" 我朋友圈有個專業黃牛,都是直接發價格圖的,有時候看完也就死心了,省得再去問一遍,浪費彼此時間。" 小 A 幽默又略帶苦澀地告訴價值星球。
在網上流傳的周傑倫呼和浩特場價位表中,票價普遍翻了一倍:580 元的票賣到 1480 元,880 元的票賣 1780 元,1080 元的票賣 2080 元,1380 元的票更是賣到 2680 元。如果需要連座的票,每張還要再加 600 元。
二手交易平台閑魚上的轉賣價格更爲誇張,天津場兩張 2000 元的票直接定價 18000 元,且标明不議價。
周傑倫演唱會門票專賣情況。圖源:閑魚截圖
有些 " 高級黃牛 " 還在兜售 " 特殊門票 ",聲稱此票的位置可以點歌,如果沒有實現會全額返還本金,并額外賠付 2 萬元。條件聽起來很誘人,價格卻高達六位數,約爲 21 萬元一張。
一個個 " 天文數字 ",顯示出演唱會的亂象,黃牛的入局,将門票逐漸推高成了一種 " 奢侈品 "。然而,無論多麽離譜的價格,卻總有人爲它買單。
" 憋了三年的青春,拿點錢買回來 "
2023 年文化娛樂消費需求急劇增長,出現了報複性的觀展、觀影需求。
最初的表現就是電影市場的回暖,盡管宣發期緊湊,春節檔的各影片還是獲得了不俗的成績。據貓眼專業版數據顯示,截止到 1 月 28 日 12 時,2023 年春節檔期總票房達 67.58 億元,排名中國影史春節檔總票房第二名。
假期結束後,人們對文娛消費的熱情并沒有停止,而是随着各大演出、展覽的開幕變得越來越旺。
以江蘇大劇院的民族舞劇《紅樓夢》爲例,3 月 6 日《紅樓夢》杭州站開票,三場演出的門票僅用 4 分鍾時間即宣告售罄。有劇迷感歎:" 看了這麽些年,第一次看到舞劇的‘待補貨’。"
而瘋狂購買演唱會門票的不僅有明星的忠實粉絲、佛系粉絲,甚至還有不少湊熱鬧的 " 路人 "。
美香是一位當紅歌星的粉絲,在二線城市工作兩年,手中小有積蓄。" 平時他代言了什麽新的産品我都會買,奢侈品看情況而定,便宜的東西會多買一些,送給身邊的朋友和家人。" 美香在談到自己追星方式時說道,順便展示了自己購買的厚厚一沓偶像的雜志和專輯。
巧的是,美香喜歡的歌星今年也有巡回演唱會的打算,時間地點尚未确定,美香和同好姐妹們已經在四處打聽搶票的攻略和靠譜的黃牛渠道了。
" 我想買一張内場票,離得近一些看得更清楚,反正門票已經很貴了,花都花了,就一次到位。" 比起 380/580 元這種基礎檔的門票,美香選擇購買價格更高的内場票。" 搶到的可能性很小,大家都想去内場,我打算多加點錢從黃牛那裏買一張。"
美香的心理并不稀奇,願意爲高額内場票買單的粉絲不在少數。對他們而言,花多少錢是次要的,好的觀賞位置才是重點,所以無論黃牛票加價多麽離譜,往往還是能順利出售,甚至供不應求。
演唱會最直接的受衆就是粉絲,粉絲可以說是明星最忠實的信徒,平日打榜、控評、購買代言,通通不在話下。部分狂熱的粉絲幾乎願意爲偶像的一切買單。演唱會更是他們追星過程中的 " 頭等大事 ",相較于線上追星,線下演唱會能夠提供線上滿足不了的特殊體驗:親眼見到偶像、現場應援、萬人合唱 …… 隻要自家偶像有開演唱會的打算,大部分粉絲都是躍躍欲試,準備奔赴現場。
除了美香這樣狂熱的粉絲外,還有大批佛系粉絲,他們的購買力沒有那麽高,戰鬥力也沒有那麽瘋狂,不過在偶像巡演時還是會參與搶票。" 搶搶試試呗,說不定就搶到了呢?"momo 說,自己不會專門去買黃牛票,但如果能原價搶到門票,還是很願意去現場的。
在粉絲包攬了演唱會大部分門票的時候,還有一部分 " 路人 " 也投身其中,他們對演出的明星無關愛憎,隻是單純地想滿足觀看演出的心情。這類人群并不少見,有網友在社交平台上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憋了三年的青春,我拿點錢買回來怎麽了?"
平台助推,黃牛爆炒
演唱會市場火熱背後,票價的高漲也離不開業内 " 潛規則 " 的助推。
最近,有消費者反應某售票平台在下單時故意拉高價格。據澎湃新聞報道,3 月 23 日,一名消費者通過微信 " 摩天輪票務 " 小程序購買 3 張演唱會門票,支付後發現,即便扣去服務費,價格仍比之前顯示的票價高出數百元。而客服卻用 " 受市場波動影響,價格可能會存在實時波動的情況,具體以下單時頁面顯示價格爲準 " 作爲理由搪塞消費者。
對于這種情況,平台回應稱:平台本身不參與定價,票價均由賣家根據市場情況自行設定,熱門演出可能會出現溢價的情況。客服還表示,支付的價格就是最後的成交價,後續如果漲價無需補差,降價也不退還差價。
除此之外,通過門票 " 公售率 ",也可窺見平台助推售票的成分。
" 公售率 " 指的是公開售賣的門票比率。公售票一般是各票務平台放出的,留給普通粉絲、觀衆去搶的票。剩下的則是内銷票、公關票、置換票等等,有各種各樣的用途。
文淇在前幾天參與了周傑倫演唱會搶票後,困惑地在豆瓣上發了一條帖子:" 黃牛的票到底從哪裏來的?他們的手真有那麽快?" 很快,文淇收到了幾個網友的回複:" 同是天涯淪落人 "" 沒搶到+1"" 事情不好說 "。其中還夾雜着一條黃牛的評論:" 出周傑倫呼和浩特站看台票,價格私聊,可走平台交易。"
文淇的困惑很簡單,就是 " 爲什麽我搶不到票?" 事實上,早在演唱會門票開售之前,一些業内的潛規則,可能就已注定了她隻是陪跑者。
圖源:微博截圖
演唱會的公開售票率過低,是演唱會門票 " 秒空 " 的重要因素。一般演唱會的門票并不會全部對外銷售,一半以上的門票都會被 " 内部消化 ",預留給各級主管部門、媒體、公安、消防和贊助商。
公售率的數字遠比我們想象得更低。林俊傑某次香港紅館演唱會的門票,每場隻有 2000 張對公發售,公售率隻有 20%。在 2019 年,因鄭秀文紅館演唱會門票異常難搶,980 元的門票被炒至 8000 元,香港康文署就曾發出公告,調整門票公售比例,表演場次 4 場或以上的節目,其内銷門票的整體比例上限由 80% 下調至 70%。
這一公告向大衆揭開了演唱會售票的一層神秘面紗,原來消費者瘋搶的門票僅占整場演唱會的二成。2016 年,王菲 " 幻樂一場 2016" 演唱會,國内最大的演出票務平台大麥網是官方唯一指定售賣平台,然而有業内人士爆料 " 大麥網隻分到 800 張票 ",門票的公售率可見一斑。
随後陳奕迅等明星的演唱會," 公售率 " 有所提高,但仍隻有總數的一半左右。
除去 " 内部消化 " 的公關票外,一些主辦方還會将相當一部分的票打包賣給黃牛或二級交易平台,而非公開渠道流通,以此來獲取高額利潤。曾有演出承辦商坦言:" 光靠粉絲的那點門票是回不了本的,隻有賣給黃牛的那部分才是真的值錢。"
當門票流入黃牛手中,價格自然不受市場控制,溢價多少全憑黃牛而定,消費者就成了真正的 " 韭菜 "。
票販何林告訴價值星球,黃牛本身已經有了相當成熟、完備的體系。現在的黃牛,不僅有先進的搶票軟件作技術支撐,還形成了上下遊鏈條,來保證門票銷售正常進行。上遊黃牛人脈廣,擁有更多和主辦方直接接觸的機會,需要很大的财力提前囤票,門檻也就更高,他們是門票資源的主要來源。但大黃牛一般不和消費者直接接觸,而是招收下遊黃牛,由下遊黃牛去尋找潛在的購買者,當确定交易後,再從上遊黃牛那裏拿票,類似代理分銷模式。
在演唱會正熱的 4 月,有黃牛已經安排 3000 個微信群搶票。" 今年演唱會市場火爆到超乎預期,讓我們措手不及。" 何林表示,因爲市場太火爆,演唱會票價一路上漲。所以在行情最好的時候,隻要賣票就會 " 虧錢 ",不賣票反而成了 " 止損 "。
幾經黃牛倒手後,一張演唱會門票的價格便可以上漲成百上千元。
例如薛之謙演唱會門票地内場位置,票值 1717 元的區域,黃牛手上随機分配價 2250 元,指定位置價格會更高,需要 2500-2700 元。張傑演唱會門票,内場 1680 元票價,現在賣 2600 元。周傑倫演唱會門票,則更 " 貴得發光 ",看台票(500、600、700、900 元四檔)溢價 1000 元,内場票(1000、1400、1700、2000 元)價格更高,差不多都要 1 萬元起。
演出行業的繁榮,會随着夏天的到來迎來新一波高潮。參與這場喧嚣搶票大戰的,不止有爲愛發電的粉絲,更有随線下演出沉寂,如今又逐利而動的黃牛。
參考資料:
[ 1 ] 《黃牛票漲價近 6 倍,超過周傑倫,舞劇 < 紅樓夢 > 怎麽了》,億萬笑翁
[ 2 ] 《周傑倫演唱會,點歌位炒到 21 萬》,時代财經
[ 3 ] 《防 " 黃牛 " 炒賣 香港演出公開發售門票比例将增至 3 成》,中國新聞網
[ 4 ] 《爲什麽你偶像的演唱會門票越來越難買了?》,着調
[ 5 ] 《700 場演出市場的複蘇,從黃牛的朋友圈開始》,娛樂獨角獸
[ 6 ] 《黃牛掘金演唱會:三級代理囤票 400 萬,單張最高溢價 21 萬》,Tech 星球
[ 7 ] 《張信哲演唱會票,選購價 377 元付款價卻成了 562 元》,澎湃新聞
[ 8 ] 《黃牛安排 3000 個微信群搶票,上半年演唱會市場殺紅了眼》,剁椒 TMT
* 文中人物均爲化名。
* 本文基于公開資料撰寫,僅作爲信息交流之用,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