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4/19
導語
别看自主車企這麽多,這四家可是在 40 家自主品牌中占了 61% 的市場份額。
作者丨杜餘鑫
責編丨杜餘鑫
編輯丨何增榮
伴随着行業的内卷,狹義乘用車近 600 萬輛的成績和同比 10.7% 的增長,可以說給今年開年就打價格戰的一季度車市收官,畫上了一個完美的句号。
不過并非所有車企都對一季度的各自表現滿意,從車企前 30 強的市場表現來看,有幾乎一半的企業,挂上了銷量下滑的紅燈,給一季度的開局之戰蒙上了陰影,其中又主要以合資品牌爲主,可見中國市場的暗戰還将持續。
按照以往月度銷量的點評和分析,3 月份車企中國,比亞迪和奇瑞依舊保持在前兩強的地位上,這也奠定了這兩家車企在今年一季度穩居行業前二。
原因也不由分說,前者比亞迪确實通過混動 + 純電雙腿并行,一方面搶奪燃油車的市場份額,另一方面是拿走了很多低端入門級細分市場的用戶。後者奇瑞則依舊靠着出口市場的騰飛,助推國内批發銷量水漲船高,一舉超過了吉利和長安。
3 月份,一汽 - 大衆以微弱優勢站在了季軍的位置上,但縱觀整個前十強,也就一汽 - 大衆和上汽乘用車銷量有所下滑。長安和吉利因爲 2000 輛的銷量差距,在銷量排序上進行了位置互換,雙方都在燃油車和新能源領域保持着不錯的前進态勢,二者之間的 PK 未來應該頗有看點。
從第六名開始,車企前十強裏月銷量就出現了斷檔,前五名是 15 萬輛 + 的存在,而從第六名開始,上汽大衆就拿不到 10W+ 的數據了,即便上汽大衆已經非常努力在讓自己的單月銷量和一季度銷量轉正。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3 月份的前十強,自主品牌霸占了 7 個席位,日系車全軍出局,外資僅剩下大衆和特斯拉,由此也拉開了自主持續強大的新序幕。
當然,要分析今年整體各家車企的走勢,我們更應該把目光放在一季度大家的整體表現上,特别是前 15 強的市場表現,就足以看到今年行業和車市的大體走勢了。
非常亮眼的當然屬于自主四強比亞迪、奇瑞、吉利、長安,而且第四名的長安超了第五名的一汽 - 大衆 3 萬輛,相當于平均單月超 1 萬輛的水平。如果再往後看一個位次,第六名的上汽大衆直接出現了斷檔,出現近 15 萬輛的差距,這均攤到每個月,可就是 3 萬輛的水平。
所以今年全年,大概率自主四強會繼續和一汽 - 大衆厮殺,而且無論一汽 - 大衆站在哪個位置,都代表着中國頭部自主車企的全面勝利。更值得一提的是,這自主四強在 40 家自主品牌中占了 61% 的市場份額,意味着頭部 10% 的車企拿下了 60% 的銷量,這種差距令人震驚。
車市的另一面是悲情的,比如一季度銷量下滑的車企有特斯拉、華晨寶馬、上汽乘用車、廣汽豐田、北京奔馳,這些車企代表了不一樣的趨勢。
首先是特斯拉,最近其也陷入全球訂單需求降低、大規模裁員的負面輿論中。中國作爲特斯拉最大的消費市場,因爲純電動車領域競争持續惡化,同級競品擠得密不透風,再加上 Modle 3 的産品力變得相對老舊,在當下激光雷達智駕、800V 超高壓競争下,特斯拉被趕超也是理所當然。
其次是華晨寶馬和北京奔馳這樣的主流豪華品牌,他們丢失了不少燃油車用戶,因爲後者轉向了同價位但更智能化的新勢力産品,而奔馳寶馬的電動車,在智能化和各項體驗方面,也不符合當下先鋒年輕消費人群的需求,因此下滑不可避免。
再次是以廣汽豐田爲代表的合資品牌,雖然南北大衆、東風日産、東風本田已經轉負爲正,但放在全年的市場競争和 PK 中,他們依然壓力重重,哪怕這些合資車企已經非常賣力地将新能源汽車産品導入中國市場,但水土不服和中國品牌在各方面都明顯更強的現實難以改變,除非燃油車市場卷土重來,就算會短暫出現一些回彈,但大趨勢不可逆轉。
各系别的細分市場,伴随着各家車企的具體表現,也出現了一些新的變化。最值得贊揚的,當然是自主品牌了。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自主車企的份額還在不斷上漲,并達到了 59.5%,即将接近 60%。如果不出意外,随着今年更多頭部自主車企在新能源市場裏的内卷,全年超過六成應該是大概率事件。
但自主品牌裏斷檔的現象依然嚴重,比亞迪、奇瑞、吉利、長安四強單月可以達到 15 萬量級的水平,但從長城到上汽乘用車再到上汽通用五菱和紅旗,基本上就掉到 3 萬 -8 萬輛的月銷水平。
而更多的中後部自主車企,包括把持流量中心的幾家新勢力品牌,其基本上也難以支撐更多的銷量貢獻,就連新勢力最熱的理想,都難以進入到自主車企前十強。
所以支撐中國品牌市場份額再向上的,一定是燃油 + 新能源雙路徑的頭部企業,讓中國汽車技術和影響力更強大的,也更應該是他們。
市場蛋糕就這麽大,份額那也是此消彼長的,當自主車企拿掉 60% 的市場份額時,剩下的 40% 還需要德系、日系、美系三大系别去瓜分。
從目前的格局來看,奔馳、寶馬、奧迪、大衆構建的主流德系,占據了 17% 左右的份額;由豐田、本田、日産構建的主流日系,占據了 13% 的市場份額,然後美系和法系瓜分最後的 10%,這個局面應該會持續頗長時間。
當然這也并非絕對,雖然王傳福判定自主品牌的份額會朝着 70% 的方向發展,留給外資的就隻有 30%,那麽被壓縮最有可能的就是日系和美系了。
因爲從目前來看,德系的電動化戰略,包括寶馬的新能源、大衆的 ID. 包括大衆安徽和大衆與小鵬之間的合作結果,背後在新能源方面的儲備依舊還有崛起的希望。
而日系則因爲其本身思維的局限,在中國快速發展的新能源市場中并不占優勢。再加上廣汽、東風、一汽在新能源領域的号召力尚未絕對建立, 因此就算用中國市場的技術去反哺日系,也需要時間去考驗,更何況豐田本田日産是否願意給予足夠的支撐,讓中方大展拳腳,這本身就是一個問題。
美系車的情況可能會更加糟糕,原本以爲特斯拉會成爲帶領美系崛起的力量,但上文也提到,現在特斯拉自身難保,通用更是在一季度出現了 40% 的下滑,福特則一直不溫不火,保持在一個相對小衆的市場。
總體來說,一季度已經收官,在價格戰頻發和北京車展激烈的競争中,二季度會迎來什麽局面,每個人都有不一樣的看法,但根據目前各家展現出來的态勢和行爲,行業一緻的态度是,今年并不會太輕松。
杜餘鑫
幹這行如果不努力思考
那跟鹹魚有什麽區别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