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孩子,從控制情緒開始!
01
有這樣當爸的嗎?
3 月 31 日,民警在武漢一收費站附近,發現一個小女孩獨自站在路邊哭泣。
原來,女孩和爸爸在車上,因爲學習問題發生了分歧。
父女倆争吵過後,爸爸一氣之下将女孩放下車,自己開車離開了。
女孩哭着說:" 他把我丢在這,不要我了!"
民警了解情況後,一邊安慰女孩,一邊打電話聯系女孩爸爸。
經過多次電話聯系,民警終于勸回孩子爸爸,将女兒接走。
對于家長的 " 賭氣 " 行爲,網友們都很無語:
" 這種父親太不負責任了,随意丢下孩子,還是收費站這種車來車往的地方,孩子會有很大的安全風險。"
養育孩子,家長難免有崩潰、情緒失控的時候。
但不管孩子再怎麽氣人,家長如何生氣,也不能扔下孩子不管啊!
萬一出了意外,後悔都來不及!
或許這位爸爸隻是氣急了,想吓唬女兒讓她長個教訓。
可就像網友說的:
" 你以爲你吓唬住了孩子,卻不知道這将是她一輩子心理的陰影。"
02
之前,上海一位爸爸的教育方式,在網上引發熱議。
淩晨三點半,他将兒子帶到火車站廣場,讓孩子拿着一個碗去要飯!
緊接着就轉身離開,趕着去上夜班,留孩子一個人在火車站跪地乞讨。
孩子穿着單薄,在夜裏凍得瑟瑟發抖。
如果不是有旅客報警,男孩被民警帶到值班室,他不知道還要在外面凍多久。
那男孩到底做了什麽事,要被爸爸趕出來乞讨?
原來,男孩平時不愛做作業,家長和老師說了很多次,依然不改。
爸爸一怒之下直接将孩子扔在火車站,讓其感受 " 不好好學習,就去要飯 " 這句話。
看得出來,男孩爸爸也是被不好好學習的兒子氣得夠嗆。
不過再怎麽生氣,也不能将孩子一個人扔在火車站這種人流量巨大的地方啊。
本來孩子犯錯,父母生氣做出相應的懲罰很正常。
可父母不分時間場合的教育,很容易給孩子的人生留下陰影。
03
下雨天,義烏一小男孩頂雨跪在路邊。
民警看到後,立刻上前讓孩子起來,說要送他回家。
可男孩卻不敢。
他說,自己是被媽媽罰跪在路邊的。
可下雨天孩子一直在外面跪着,身體根本受不了。
民警便将男孩送回了家。
經了解,男孩罰跪路邊的原因是他不寫作業。
" 兩天了,一個作業他就寫了兩個字!"
原來,男孩周末在家一直拿着手機玩,不管父母怎麽說都不寫作業。
媽媽見自己怎麽說,孩子都不聽,氣得直接将人趕出去,讓其跪在路邊反省。
對于這種極端的教育方式,男孩父母知道不合适,但他們又很無奈。
他們隻是希望孩子好好學習,将來不後悔。
但孩子不理解,漫不經心的态度,讓本就着急的媽媽更加生氣,一來二去教育手段就激烈了一些。
其實,男孩父母的心情,衆人都能理解。
隻是不顧孩子的面子,讓其跪在大街上,會傷害孩子的自尊心。
父母的暴力教育,隻會将孩子越推越遠。
學會用平和的心态,處理孩子的問題,是優秀父母的必修課。
04
4 月 2 日,青島一位老爸,帶着學習态度不端正的女兒去工地體驗生活。
他教育女兒:
" 不想背書包就要扛大包,不想動筆就要扛水泥。"
就這樣,在爸爸的 " 監督 " 下,女兒開始在工地 " 扛大包 "。
一天下來,她又累又餓。
很明顯感覺到,與打工相比,學習更輕松些。
據女孩爸爸說,之前孩子學習一直還可以,就是最近學習态度不端正。
他和女兒溝通很多次,也看了一些類似體驗生活的視頻,可作用都不大,這才帶她實踐體驗了一下。
先耐心溝通,再想辦法引導,都沒有效果,又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進行吃苦教育。
與上面 " 将孩子扔孩子在馬路上 "、" 罰跪 " 相比,這位老爸每一步的教育都很理智。
教育孩子,方式有很多。
家長要拒絕容易對孩子産生傷害的偏激教育,選擇更爲理智的方式。
哪怕用時長一些,效果慢一些,也沒關系。
因爲教育本就與孩子的成長一樣,是一個不斷完善的過程,誰也急不得。
05
北大心理學教授魏坤琳說:
"影響孩子成長的不是批評,而是錯誤的批評方法。"
如果方法正确,孩子不僅不會受挫,反而因此得到成長。
爲此,教育孩子時家長們一定要知道:
孩子犯錯,懲罰不是目的,改正才是。
打罵出來的孩子,未必口服;
羞辱出來的孩子,未必心服。
真正優秀的教育,不是暴力逼迫孩子成長,而是讓他們能夠意識到自己的問題,積極改正,主動去做一個優秀的人。
希望家長們,在教育孩子時都能理智一些,不要被情緒左右,用更好的方式引導孩子成長。
本文爲米小圈公衆号(ID:beimaogege)原創。作者圈
媽,有一男寶和一女寶的二胎媽媽,用心用文字和大家分享海量育兒知識,解讀婚姻情感生活。陪伴千萬父母們和孩子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