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vb 動脈網
Bcl-2,無疑是當下最熱鬧的靶點之一。
先是亞盛醫藥,其核心品種力勝克拉片(APG-2575 片)的上市申請近日正式獲得受理,有望成爲我國首個獲批上市的 Bcl-2 抑制劑。同樣是獲批,正大天晴最近也有大動作,其自主研發的 Bcl-2 抑制劑 TQB3909 片接連獲批兩項臨床,并且在剛結束的 ESMO 年會上,首次公布了 I 期臨床結果,其在 CLL/SLL 患者的緩解率達 88.9%,且整體安全性可控。
另外還有百濟神州,今年 4 月,其新一代 Bcl-2 抑制劑 Sonrotoclax(BGB-11417)向維奈克拉正式發起了 " 頭對頭 " 挑戰,根據前期研究結果,Sonrotoclax 顯示出相比維奈克拉更強的效力和靶點選擇性,并且還具有克服常見的導緻維奈克拉耐藥性突變的潛力。此外,維奈克拉目前在國内僅獲批 AML 一項适應症,而 Sonrotoclax 正在開展四項注冊性試驗,且都已進入臨床Ⅱ期,上市在即。
不過,從目前來看,來自艾伯維的維奈克拉仍然是全球唯一獲批上市的 Bcl-2 抑制劑,其在 2016 年 FDA 上市後,銷售額已于 2023 年來到 23 億美元,并且未來還有上漲空間。據悉,維奈克拉當下仍處于快速跑馬圈地期,全球在研臨床超過 250 項,預計峰值銷售将在 2026 年達到 60 億美元。

圖 1. 國産主要 Bcl-2 抑制劑代表及進度
而在巨大的市場效應下,國産勢力早已暗潮湧動,并且正在向維奈克拉發起猛烈攻勢,當前除亞盛、百濟、正大天晴之外,諾誠健華、複星醫藥、麓鵬制藥等也加入了圍獵維克奈拉的行列。
苦等 20 年,換來 " 一家獨大 "
"Bcl-2 抑制劑 " 這座獨木橋,艾伯維走得并不容易。
據悉,Bcl-2 是一種抑制細胞凋亡的蛋白,于 1983 年被首次發現,正是由于它的高表達,才造就了腫瘤細胞頑強的生命力。因此,如果能有效抑制 Bcl-2 蛋白表達,就能引發腫瘤細胞的凋亡,從而發揮抗癌作用。
但這并不容易實現,這主要是因爲 Bcl-2 蛋白結合界面和結合口袋都比較大,因此很難通過設計小分子來達到阻斷結合的目的,再加上 Bcl-2 靶點還存在藥物輸送的問題,這進一步增加了成藥的難度。于是,在早期長達近 10 年的時間裏,多項相關研究最終都以失敗告終。
一直到 1996 年,時任雅培藥物研發總監 Fesik 才終于找到了破局之道,他通過将結合口袋切割成兩個片段的方式,隻要能夠找到與每個片段相結合的小分子,就能将其結合起來。按照這一思路,艾伯維(2013 年從雅培拆分成立)開始潛心專研,但中間仍然經曆了兩次失敗,直到 2007 年基因泰克的加入,雙方聯合研發并合力選出 ABT-199 這個較爲完美的化合物,才得以最終成功上市。

圖 2.2016-2024H1 維奈克拉營收情況(數據來源:艾伯維年報)
作爲全球首款且唯一一款 Bcl-2 抑制劑,維奈克拉上市後便開始迅速放量,加上今年上半年 12.51 億美元收入,維克奈拉當前總營收已超過百億美元,成爲繼修美樂、伊布替尼之後,艾伯維的第三大拳頭産品。不過,與修美樂、伊布替尼當前陷入增長瓶頸不同,維奈克拉仍處于快速上升期。
這一方面是因爲其适應症廣泛,包括 CLL/SLL(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和 AML(急性髓細胞性白血病)等多個血液瘤疾病,這些疾病臨床需求普遍旺盛,且單價都較高,很容易起量;另一方面則是因爲其受到的市場沖擊較小,作爲全球唯一一款 Bcl-2 抑制劑,維奈克拉目前還擁有絕對的市場主導權。
但維奈克拉并非完美,當前仍然存在耐藥性和安全性問題。
據悉,在長期攝入維奈克拉之後,細胞内 BCL-2 蛋白的表達水平可能發生變化,這會導緻抗癌效果明顯降低。另外,突變的 BCL-2 基因也可能影響維奈克拉與 BCL-2 蛋白之間的結合,從而降低藥物的有效性,并且還會帶來一系列副作用,包括胃腸道反應、皮疹、中性粒細胞減少、血小闆減少、外周血腫等。
爲此,目前維奈克拉在給藥時是按照每周劑量逐步遞增的方案,推薦劑量爲第 1 周 20mg QD,第 2 周 50mgQD,第 3 周 100mg QD,第 4 周 200mg QD,至第 5 周及之後 400mg QD,直至疾病進展或不可耐受。即便如此,依然會出現嚴重的腫瘤溶解綜合征(TLS),自 2016 年 4 月獲批至 2021 年 10 月,英國不良事件報告系統(黃卡系統)共收到 28 份與維奈克拉使用有關的 TLS 疑似藥品不良反應報告,其中有 7 份爲死亡報告。
這無疑給後來者留下了彎道超車的機會。
國産猛踩油門
當前,在一些熱門靶點上,國内遠比國外積極,雙抗 ADC 是如此,Bcl-2 抑制劑也是如此。據 Insight 數據庫顯示,國内目前共有 16 款在研 Bcl-2 抑制劑已獲批進入臨床,這一數量遠超海外。
而之所以會如此熱衷,除了血液瘤當前還未被滿足的巨大臨床需求之外,還有很重要的一點是其商業化的兌現能力,這主要指的是被大藥企 BD 或者被收并購的潛力。
以國内目前在 Bcl-2 抑制劑進展最快的 APG-2575 爲例,其就具有被大額 BD 的潛質。這一方面是因爲其療效和安全性,據悉,在聯合 BTK 抑制劑阿卡替尼治療 CLL/SLL 患者時,初治人群中的 ORR 達 100%,複發 / 難治人群中的 ORR 達到 97%;而在安全性上,APG-2575 的 TLS 風險和中性粒細胞減少症發生比例也都更小。

圖 3.APG-2575 适應症情況及臨床進展(數據來源:海通國際研報)
另一方面則體現在适應症上,從目前臨床進展來看,血液瘤三大适應症 CLL/SLL、MM 和 MDS 都有望被 APG-2575 全部拿下,而維奈克拉目前在國内獲批的隻有 CLL/SLL 這一領域。此外,APG-2575 的 4 項全球注冊Ⅲ期臨床試驗也在快速推進,有望 2026 年在美國遞交新藥上市申請。
當然,擁有大額 BD 底氣的并不隻有 APG-2575,百濟神州的 Sonrotoclax 近期也在瘋狂上分。在剛結束的 ASH 年會上,百濟口頭報告了 Sonrotoclax 聯合澤布替尼一線治療 CLL 的 1/1b 期研究數據:共有 56 例患者進行了反應評估,ORR 爲 100%,而在所有劑量中,CR 率随着時間的推移而增加,總體 CR 中位時間爲 10.1 個月。事實上,Sonrotoclax 的現有數據正逐漸驗證,其在 CLL、AML、MM、WM 和 MCL 等常見适應症中成爲同類最佳 Bcl-2 抑制劑的可能性。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 Sonrotoclax,百濟在 Bcl-2 抑制劑領域還有 BGB-21447,雖然其目前隻是在Ⅰ期臨床,但在臨床前研究中,BGB-21447 顯示出相較 Sonrotoclax 額外的效力和選擇性,并且還有更長的半衰期。由此可見,百濟神州已經形成 " 雙保險 ",正極力撼動着維奈克拉的霸主地位。
而除了亞盛和百濟,其他國産 Bcl-2 抑制劑也在猛追進度,目前基本都來到了臨床Ⅱ期,并且都具備成爲 best-in-class 的潛力。
比如諾誠健華的 ICP-248,其能夠誘導更長的緩解持續時間,并有望克服現有 Bcl-2 抑制劑的耐藥性問題;又比如麓鵬制藥的 LP-108,其對既往經 BTK 抑制劑治療失敗的 R/RCLL/SLL 患者的 ORR 達到了 70%,而且在每日一次快速的劑量導入模式下,未觀察到 TLS;另外還有正大天晴的 TQB3909,其在 CLL/SLL 患者的緩解率達 88.9%,37.5% 的 B-NHL 患者獲得緩解,且整體安全性可控;最後是複星醫藥的 FCN-338,其聯合阿紮胞苷或化療治療髓系惡性血液疾病的研究已處于 II 期臨床,并且還有多項臨床也已進入關鍵階段。
不難看出,國産 Bcl-2 抑制劑當前都在加速撞線,圍獵維奈克拉的态勢已經愈發兇猛。而這也意味着一場大戰已經在所難免,無論是對于維奈克拉的直接沖擊,還是國産 Bcl-2 抑制劑之間的暗自較勁,都将很快上演。
野心不止于此
從适應症來看,Bcl-2 抑制劑主要應用于血液瘤,而由于其高發性與高惡性特點,相關藥物市場規模極爲龐大。根據貝哲斯咨詢數據,2024 年全球血液惡性腫瘤治療藥物市場規模達 400 億美元,預計在 2024-2029 年預測期内 CAGR 增長達 6%。

圖 4. 目前全球已獲批上市的 6 款 BTK 抑制劑情況
據悉,在靶向藥出現之前,化療是治療血液瘤的标準療法,直到 2013 年第一款 BTK 抑制劑伊布替尼的誕生,血液瘤的治療格局才發生根本性改變。而在這之後,阿斯利康的阿可替尼和百濟神州的澤布替尼等多款 BTK 抑制劑相繼獲批上市,并以更好的療效和更穩定的安全性,逐步替代化療作爲血液瘤患者的最優選擇。
不過,BTK 抑制劑仍然有局限性。據業内人士透露,無論哪種 BTK 抑制劑,随着持續治療的亞克隆的進化和選擇,其都有很大可能會導緻疾病複發和對這些藥物的耐藥性。因此,亟需找到一種可以獨立或聯合解決 BTK 抑制劑 " 治療死角 " 的新型藥物。剛好,Bcl-2 抑制劑就可以做到這一點。

圖 5.BTK 信号傳導通路(圖源:制藥在線)
具體而言,相比于單藥,Bcl-2 與 BTK 聯合用藥在提高療效和減少耐藥等方面都更有優勢:BTKi 可以使 CLL 細胞從淋巴結脫落,然後由 BCL-2 抑制劑誘導循環系統中的腫瘤細胞凋亡,這就相當于一邊在給腫瘤細胞增殖 " 踩刹車 ",一邊又在爲其凋亡 " 轟油門 "。
正是基于此,這種聯合療法正在成爲血液瘤長期治療的一線标準。據悉,目前能夠通過旗下藥物獨立完成聯合療法的企業隻有三家,分别是艾伯維、百濟神州和諾誠健華,這三家都擁有屬于自己的 BTK 抑制劑與 Bcl-2 抑制劑。以艾伯維爲例,其目前進展最快,因爲擁有唯一一款獲批上市的 Bcl-2 抑制劑,其已率先支撐伊布替尼完成了第一項聯用上市:2022 年 8 月,歐盟委員會批準擴大伊布替尼與維奈克拉聯合一線治療 CLL 成人患者。
緊随其後的是百濟神州,得益于澤布替尼在 2022 年 " 頭對頭 " 擊敗伊布替尼,再加上 Sonrotoclax 較維奈克拉又有藥效上的優勢,因此被看作是艾伯維的最有力競争者。最後是諾誠健華,其剛剛公布了 BTK 抑制劑奧布替尼在治療 MZL 的臨床數據,12 例入組患者中有 6 例完成了中期療效評估,ORR 爲 100%,3 例患者完成了聯合治療并進入維持階段,ORR 同樣保持 100%。
而從各項數據來看,艾伯維、百濟和諾誠當前已經形成了三足鼎立之勢。那麽,對于自身還沒有 BTK 抑制劑的藥企來說,又該如何破局呢?答案是要找到适合于自身的強力隊友。
以亞盛爲例,雖然 APG-2575 是國内進展最快的 Bcl-2 抑制劑,但苦于自身沒有 BTK 抑制劑,亞盛在血液瘤的競争中仍然處于劣勢,這是因爲 APG-2575 的對手并非 Bcl-2 抑制劑單藥,而是 BTK 抑制劑 +Bcl-2 抑制劑的聯合用藥。爲此,早在 2020 年 6 月,亞盛就與阿斯利康建立了合作關系,雙方将共同探索 APG-2575 聯合阿卡替尼的臨床實驗。目前,該實驗已于今年 4 月開啓了随機Ⅲ期驗證性研究。
不過,在衆多業内人士看來,這并不是亞盛的最優選擇,這是因爲禮來旗下的第三代 BTK 抑制劑吡托布魯替尼擁有更好的療效,作爲 FDA 批準的首個且唯一一款非共價(可逆)BTK 抑制劑,其半衰期與生物利用度都顯著提高,而這都可以讓亞盛 APG-2575 更好借力。再加上禮來旗下目前還沒有較爲成熟的 Bcl-2 藥物,雙方合作的可能性大增。
當然,這都需要時間來驗證。但無論怎樣,BTK 抑制劑 +Bcl-2 抑制劑聯合用藥的方式一定是未來血液瘤治療的首選,激烈競争也将由此拉開。而 Bcl-2 抑制劑作爲最強輔助,它的戰略意義也不僅僅是貢獻營收,同時還可以穩固企業自身在 BTK 藥物市場的地位。就比如艾伯維,雖然伊布替尼受到了市場沖擊,但與維奈克拉的結合,又使其煥發先機,重新站在了競争面的有利位置。
這無疑是一個大趨勢,而未來誰能勝出,一定是在達到更高療效的同時,又能保持穩定的安全性。這場 " 大戰 " 即将打響,艾伯維目前有一定的先發優勢,但以亞盛和百濟爲代表的國産也在瘋狂追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