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消費者報消息,近日,演唱會搶票的投訴多了起來。
上海市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調查發現,演出市場中存在着一些亂象:
" 天價 " 門票違背市場公平和合理交易原則;
暗藏各種費用防不勝防,包括代收票款、服務費、拆單費、加速包等;
第三方賣家票源成謎," 黃牛 " 或導緻大量門票流向二級市場。
上海消保委表示,與官方授權售票平台缺票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一些二級票務平台票源顯得異常充足,各價格檔位應有盡有。
這些二級票務平台提供的門票基本都出自于所謂的 " 第三方商品提供方 ",大多不是官方授權票務銷售公司,大量門票從何而來成爲一個謎團。
目前按照相關規定,面向市場公開銷售的營業性演出門票數量,不得低于公安部門核準觀衆數量的70%。也就是說,有相當一部分門票并不會公開售賣。這部分門票流向不明,但極有可能經過層層轉手大多落到 " 黃牛 " 手裏。
與此同時,即便是那些公開售賣的門票,銷售信息也并不透明,很多 " 黃牛 "利用技術優勢搶票囤票,最終導緻大量門票流向二級市場,各種問題也就随之而來。更令消費者擔心的是,這樣不公平的混亂局面是一些官方、票務平台的有意爲之。
希望演出票務管理體系能夠更加完善合理,銷售渠道更加公開透明,促進消費公平,恢複正常的票務市場秩序。同時建議相關部門能夠給予重視,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保障演出市場的良性健康發展。
江蘇省消保委:退票可探索 " 階梯退費 "
據此前報道,随着 " 黃牛 " 在網絡不斷引發争議,不少演唱會爲此推出實名制購票、限制轉讓和退票。
一則投票顯示,大部分網友認爲此舉可打擊 " 黃牛 ",但也有一些網友認爲其引起的退票難問題也應得到重視。
江蘇省消保委發現,在購票時,有商家會在頁面最下方小字提示" 一旦預訂成功,不支持退換 "。
在" 演唱會該不該允許退票 "的問題上,大部分網友認爲應該參考高鐵退票機制,允許退票。
江蘇省消保委認爲,文體演出雖然準備時間長,前期成本花銷大,但是不應該将相關成本完全轉嫁到消費者身上。
文體演出的時效性特征并非獨有,酒店住宿、航空鐵路等行業均存在類似情況,目前相關行業已經推出了不同的退改政策:
大部分平台及酒店推出了線上預訂" 限時取消 "服務;
電影票售出頁面會提示該影院是可改簽或是可退票;
航空行業推出了階梯退費政策;
鐵路行業打出" 階梯退費 " 和 " 候補 "組合拳,有效遏制了 " 黃牛 " 惡意倒票、消費者出行糾紛難調處的情況。
爲此,江蘇省消保委建議:
相關平台根據演出特性和時間安排,探索推出 " 階梯退費 " 方案。
在實名制情況下,消費者在遇到特殊情況時可以選擇退費,并根據不同時間承擔不同費率的違約金。同時可推出" 候補 " 機制,允許其他消費者按照購票時間依次遞補。若經營者因故取消演出,也應當參考航空公司政策,根據時間節點給消費者一定補償。
爲有效避免 " 黃牛 " 多次無故退票,可建立信用監督制度,對于多次無故退票的賬号,在一定期限内限制其線上預約,要求其線下購票。
你怎麽看?
中國青年報(整理:陳茜)來源:中國消費者報、荔枝新聞、微博等。
中國青年報 · 中國青年網 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