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家格爾迪說,父親是一種獨特的存在,對培養孩子有一種特别的力量。
香港作家梁鳳儀形容,恐懼時,父親是一塊踏腳的石;黑暗時,父親是一盞照明的燈;努力時,父親是精神上的支柱;成功時,父親又是鼓勵和警鍾。
在每個人的成長中,父親的位置和作用都是巨大的。好爸爸,是孩子出生時即被賜予的珍貴禮物。在胡慎之看來,真正的育兒,是跟孩子合作,不評判對錯,讓孩子自己做選擇。
胡慎之的兩個兒子,老大性格穩重内斂,從初中二年級開始就宣布要做外交官,并且一直朝這個方向努力着,是個 " 不太讓人操心的孩子 "。
在他還小的時候,胡慎之是一位單親爸爸,親自帶孩子,因此 " 我們之間的感情非常好 "。
比哥哥小 9 歲的小兒子目前讀中學,是個名副其實的 " 神獸 " ——外向,喜歡交朋友,小夥伴裏的 " 意見領袖 ",完全不讓人省心,老師們對他也是又愛又恨。
面對兩個性格迥異的兒子,胡慎之卻有一條準則都能适用,那就是教會孩子如何生存。" 你學會了捕獵的技能才能生存下來,在這種雄勁的世界,特别是男性,雄勁是本能。"
倆娃都是 8 歲左右就學會了做飯,小兒子在疫情宅家的時光裏忙着研究 " 黑暗料理 ",想吃壽司就自己做。" 我經常‘忽悠 ' 兒子:老爸教你一個生活小技巧。" 比如教他裝配一件物品,父子倆一起研究," 讓他嘗到自己動手的樂趣。"
胡慎之還看重 " 讀萬卷書,行萬裏路 ",經常帶大兒子自駕遊、徒步、野外生存。" 爸爸對孩子的方式,是帶他去見識真實的世界。"
倆人曾自駕幾千公裏走遍雲貴川," 他在旁邊做領航員。我們一路上會碰到各種突發情況,比如汽車抛錨,碰到有人需要搭車,跟他商量一下,搭載一下别人。
在草原上開車,一旦有太陽的話,他可以看到類似于海市蜃樓的情景,一條路一直走下去,沒有阻擋,感覺像開往天堂。"
" 我是個很不靠譜的老爸。" 有一次大兒子上課看課外書,胡慎之被請去見班主任。沒想到老師得到了這樣的回複:" 你讓他看好了,也沒有影響學習,也沒有影響别人。"
但是回家之後,胡慎之還是跟兒子鄭重地聊了一次:" 如果你是老師,講課時,所有的學生都在下面看課外書,你會有什麽感覺?" 兒子馬上換位思考:" 很沒有成就感。" 後來他上課再也沒看過課外書。
" 我不去評判對錯,隻是告訴他這個過程發生了什麽,讓他自己選擇——這就是我和他相處的方式。"
如今,胡慎之将自己育兒的成功經驗變成了 " 紳塾 " 項目,是他之前發起的 " 向日葵爸爸 " 的延伸,目的在于研究家庭關系、親子關系,讓更多父親愉快而科學地參與育兒,并且從其中獲得樂趣。
Q & A
TH:父親在育兒中扮演怎樣的角色?
胡慎之:父親首先應該是一個成熟的男人,他是有完整的功能的,最起碼能夠掙錢養家。第二,教會孩子安身立命的本領,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第三,建立規則,從言傳身教開始,讓他知曉這個世界的運營規則,什麽事情是不能碰的。
作爲父親對孩子的要求:第一,不要撒謊。第二,尊重自己和他人。第三,自己的事情自己負責。
TH:講道理會令孩子心生排斥,您如何向孩子傳遞您想要他接受的理念?
胡慎之:大兒子 10 歲的時候,我請他坐過一次飛機的頭等艙。我問他坐頭等艙和經濟艙有什麽區别?他說:頭等艙太棒了,以後每次都要坐頭等艙。我告訴他,老爸幫你買頭等艙的機票僅此一次。
他問:那要怎樣才能坐頭等艙?我說:很簡單,你要麽掙更多錢,要麽就在某個領域裏做到頂尖,别人請你坐頭等艙。我傳遞給他一個簡單的價值觀,要享有更好的,就要有與之等比的付出。
TH:您跟孩子強調要 " 尊重自己和他人 ",在尊重孩子方面,您是如何做的呢?
胡慎之:小兒子經常被他的一個小夥伴欺負。6 歲生日時,小夥伴來吃蛋糕,小兒子不願意,鬧脾氣。
我這個不靠譜的老爸是這樣做的:我讓一群孩子圍了個圈,然後對兒子和他的小夥伴說,你倆今天做個了結,打一架,誰赢了聽誰的,但不準打頭!一群家長們都懵掉了!倆人真動手了,平手。後來掰手腕,我兒子赢了。
他設定規則:吃蛋糕可以,但我們不是朋友。然而出乎意料的是,兒子很快 " 真香 " 了,他倆後來成了好朋友。
TH:在您看來,男孩用何種方式完成對父親的認同?
胡慎之:于兒子而言,他需要一個有力量的父親來完成 " 理想化 ",包括父性功能。兒子對父親的一個重要的認同過程就是——我要超越你。
而好的父親都要給兒子一個超越他的機會。在我小兒子很小的時候,他喜歡跟我下棋,一般都是我赢兩盤他赢一盤。原因很簡單,要給他一個打敗我的機會。
圖片 | 視覺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