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源:時代周報 作者:黃嘉祥 梁春富
債務危機爆發 4 年後,東旭集團控股的上市公司債務化解有了實質性進展。
2023 年上半年,東旭藍天(000040.SZ)扭虧爲盈,實現歸母淨利潤 2533.26 萬元。東旭藍天解釋稱,主要系公司債務化解取得實質性進展,大幅減少利息費用等。東旭光電(000413.SZ)的虧損也在收窄,今年上半年虧損 2.97 億元,去年同期虧損 8.74 億元。
2019 年,東旭集團這家中國 500 強民營企業爆發流動性危機,千億債務壓頂,旗下東旭光電和東旭藍天也受到波及,在東旭集團财務公司的巨額存款支取受限,金融債務逾期,陷入虧損泥淖。2022 年 9 月,東旭集團債務重組方案獲債權人通過,東旭集團對全部金融債務 " 不打折、不逃債 ",風險不外溢。
東旭光電半年報稱,債務重組進展順利。公司作爲債務化解主體之一,有望實現全面化解債務風險的目标。公司雖然存在較大的償債壓力和經營困難,但管理層正積極采取多種措施化解公司債務,加快促進公司有序經營。
不過,東旭光電和東旭藍天在東旭集團财務公司的上百億元存款支取仍受限。今年上半年,東旭光電累計實現财務公司提款 6344.43 萬元,東旭藍天僅提款 300 萬元。
上述兩家上市公司上百億元預付款的真正流向迷霧重重,供應商能否履約也存在不确定性。
财報數據顯示,截至 2022 年 12 月 31 日,東旭藍天預付款項和其他非流動資産共計 72.47 億元。其中,預付款項餘額爲 37.45 億元,賬齡 3 年以上占比超 8 成。東旭光電的預付款項餘額 98.49 億元,其中 3 年以上賬齡預付款項占比超七成,其他非流動資産餘額 57.28 億元。這些預付款的形成時間多在 2018 年至 2019 年,正是東旭集團發生流動性危機時期。
這兩家上市公司的年審會計師在 2022 年年報中均認爲,未能獲取充分、适當的審計證據以判斷預付類款項相關合同能否按約定履約,相關合同标的或款項能否安全收回存在不确定性。
時代周報記者獨家發現,東旭光電多家供應商處于經營異常、停業、正在進行注銷備案等狀态,履約能力存疑,涉及預付款金額近 25 億元,這些預付款能否收回存疑。
雖然兩家上市公司多次否認與預付款對象存在關聯關系,但時代周報記者調查發現,有的預付款供應商與東旭集團存在不尋常的聯系,如東旭光電第一大預付供應商北京曼尼奇科技開發有限公司(下稱 " 曼尼奇科技 "),2014 年和 2016 年度報告披露的電話與東旭集團相關的 10 餘家公司一緻;曼尼奇科技第二大股東還曾 " 接盤 " 東旭光電子公司,但不久便注銷;曼尼奇科技旗下子公司甚至卷入東旭集團相關案件,成爲被執行人。
曼尼奇科技與東旭光電是否存在關聯關系?多家經營異常的供應商是否具有履約能力?公司供應商管理存在怎樣的問題?巨額預付款是否有壞賬風險?針對這些問題,時代周報記者近日緻函東旭光電,截至發稿未獲回複。
神秘的第一大供應商
流動性危機爆發至今,昔日 " 白馬股 " 東旭光電超七成預付款賬齡已超 3 年,資金流向迷霧重重。
年報顯示,截至 2022 年末,東旭光電預付款項餘額 98.49 億元,其中 3 年以上賬齡約 70.68 億元,占比 71.76%;其他非流動資産餘額 57.28 億元,均爲預付工程設備款,未計提減值準備。截至 2023 年 6 月末,東旭光電預付款餘額增至 100.91 億元,賬齡 3 年以上的預付款升至約 71.88 億元,占比 71.23%。
這也曾引起監管的關注,深交所于今年 5 月底向東旭光電發出 2022 年年報問詢函,追問這些預付款項、預付工程設備款的前十大預付款的具體情況,包括但不限于交易對方及其關聯關系等,并說明交易的必要性、商業合理性,是否存在對外提供财務資助、資金占用的情形。
據東旭光電今年 6 月底回複深交所問詢資料顯示,多數預付款是子公司蕪湖東旭光電裝備技術有限公司(下稱 " 蕪湖東旭 ")委托第三方公司代爲采購相關設備。其中,第一大預付款對象曼尼奇科技也浮出水面,截至 2022 年底,預付設備款高達 34.57 億元。
來源:東旭光電關于對深交所 2022 年年報問詢函回複的公告
2018 年至 2019 年期間,蕪湖東旭拟委托曼尼奇科技代采平闆顯示玻璃基闆生産線大尺寸高強度貴金屬組件,以及總包工藝設備及專有技術服務,合同金額爲 52.19 億元,預付 30 億元;采購氧化鋁陶瓷基闆制造成套設備,合同金額爲 5.85 億元,預付 3 億元;購玻璃窯爐用精密耐火材料加工成套設備,合同金額爲 4.01 億元,預付 2 億元。
這家供應商和東旭光電的淵源可追溯至 2012 年。
天眼查顯示,曼尼奇科技成立于 2011 年 7 月,是一家以從事科技推廣和應用服務業爲主的企業;2014 年注冊資本由 100 萬變更爲 1.5 億元,2016 年變更爲 9 億元,公司實繳資本 1.5 億元;郭建青持股 80%,趙玉芬持股 20%;公司 2022 年度報告顯示,參保人數 0 人;客戶信息僅一家,即東旭光電。
正是曼尼奇科技成立的 2011 年,東旭集團從石家莊國資委手中接過東旭光電前身—寶石 A 22.94% 的股權,成爲上市公司實控人。也就是說,曼尼奇科技成立的第 2 年,便拿到了東旭光電巨額訂單,此後拿到預付款金額一路飛漲。
東旭光電 2012 年和 2013 年的年報顯示,公司對曼尼奇科技預付款項金額分别爲 3600 萬和 4.56 億元;2014 年半年報顯示,預付款金額爲 5.5 億元。此後,東旭光電在财報中不再披露預付款項金額前五名單位情況,直至爆發危機後遭交易所問詢,才又披露相關預付款情況。截至 2022 年末,東旭光電對曼尼奇科技的預付款餘額已高達 34.57 億元。
郭建青控股的天津兆維慶科技發展有限公司(下稱 " 兆維慶科技 ")還是東旭藍天的供應商。截至 2021 年末,東旭藍天付給兆維慶科技的預付款達 4.5 億元,形成時間爲 2018 年。換而言之,郭建青控制的兩家企業從東旭光電和東旭藍天拿到了近 40 億元預付款,目前賬齡均超 3 年。
郭建青關系圖譜。來源:企查查
隻不過,巨額訂單在手的曼尼奇科技卻曾被列入經營異常名單。天眼查顯示,曼尼奇科技注冊地址爲北京市海澱區上地三街 9 号(即金隅嘉華大廈)A 座 A912-09 室。2020 年 7 月,曼尼奇科技因登記的住所或經營場所無法聯系而被列入企業經營異常名錄,2020 年 12 月 16 日移出經營異常名錄。
近日,時代周報記者實地探訪曼尼奇科技的注冊地址,卻無法找到該公司。金隅嘉華大廈 A 座的樓層指引牌顯示,910/12 辦公區域爲東輝達商務服務有限公司(現名爲 " 北京東輝達科技孵化器有限公司 ")。在該大廈 A 座 9 層,有一門牌号爲 A912 的辦公區域,内部被劃分爲多個數平方米小型的辦公室,大多數辦公室大門緊閉,門口沒有房間号或公司名稱标識,僅有三四間辦公室有工作人員。
" 這裏的小公司非常多,具體有哪些公司我也不清楚。有的一間辦公室就是一家公司,也有的公司占了幾間辦公室。" 在金隅嘉華大廈 A912 區域辦公的一位工作人員對時代周報記者表示,不清楚這裏有沒有叫做曼尼奇科技的公司。
金隅嘉華大廈 A 座一位物業人員向時代周報記者表示,大廈 A 座 A912 登記的是東輝達商務服務有限公司,公司登記清單也不完全準确,有可能沒來得及更新,也有可能曼尼奇科技的辦公地址不在這裏,隻是租了一個注冊地址。
時代周報記者撥打曼尼奇科技 2022 年度報告公布的電話,電話顯示爲空号。該公司也沒有網站、微信公衆号等。
供應商背後隐現關聯" 魅影 "
線下難尋辦公蹤迹的曼尼奇科技,背後隐現多處關聯 " 魅影 "。
天眼查顯示,曼尼奇科技 2014 年年報的電話與東旭集團相關的 10 餘家公司一樣,包括東旭藍天全資子公司東旭新能源投資有限公司、東旭集團控股的東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東旭集團董事長李兆廷控制的北京東旭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東旭光電控股的北京東旭投資發展有限公司、東旭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等。時代周報記者多次撥打該電話,但一直無人接聽。
曼尼奇科技 2016 年度報告公布的電話,與東旭光電控股的北京旭碳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東旭藍天子公司參股的鼎晖恒業集團有限公司(下稱 " 鼎晖恒業 ")等公司一緻,目前該電話爲空号。
來源:時代周報記者根據天眼查、企查查數據梳理
曼尼奇科技旗下全資子公司北京勇金益城商貿有限公司(下稱 " 勇金益城 ")也與東旭集團交集匪淺。
2016 年,勇金益城成爲曼尼奇科技的全資子公司。2017 年 7 月,勇金益城在石家莊中院淘寶網司法拍賣網絡平台上拍得衡水銀行 4341.48 萬股的股權。
從監管部門的批複來看,2017 年 3 月,衡水銀行引入東旭集團作爲戰略投資者,東旭集團增持衡水銀行 2 億股,持股比例達 14.10%;2018 年 10 月,東旭集團再度增持衡水銀行 12.1 億股,持股比例 50.03%,成控股股東。直到 2022 年 4 月,東旭集團才轉讓持有該行的全部股權,地方國資成爲控股股東。
天眼查顯示,2022 年 6 月,因東旭集團相關案件,勇金益城成爲被執行人,執行标的約 5.17 億元,執行法院爲衡水市中級人民法院;勇金益城持有衡水銀行的股權全被凍結,凍結期限自 2022 年 07 月 14 日至 2025 年 07 月 13 日;2023 年 1 月,該案件恢複執行,勇金益城執行标的爲 5000 萬元。不過,具體案情并未披露。
此外,在東旭光電爆發危機前夕,曼尼奇科技第二大股東趙玉芬還曾接盤東旭光電子公司。
2019 年 1 月,東旭光電處置全資子公司武漢東旭光電科技有限公司(下稱 " 武漢東旭 ")。當時,趙玉芬控股的武漢福德勝投資有限公司接盤,成爲武漢東旭全資股東。2020 年 10 月,武漢東旭就被列入企業經營異常名錄;2021 年 5 月 17 日,武漢東旭和武漢福德勝投資有限公司同時注銷。
更早之前,東旭光電也曾收購過趙玉芬控股的公司。
企查查顯示,趙玉芬曾投資甯波旭德科技有限公司(下稱 " 甯波旭德 "),曾擔任法定代表人,持股 60%。趙玉芬于 2017 年 12 月 26 日退出甯波旭德,湖南東旭德來電子科技有限公司(下稱 " 湖南東旭 ")成爲甯波旭德全資股東。而在 2017 年 4 月 20 日— 2021 年 9 月 17 日期間,湖南東旭的控股股東爲東旭光電全資子公司蕪湖東旭。企查查顯示,在趙玉芬控股甯波旭德的 2015 年,該公司的電話與東旭集團旗下多家公司相同。
曼尼奇科技及其股東與東旭集團及東旭光電之間存在這些特殊交集,是否可能造成上市公司對曼尼奇科技的利益傾斜?
在東旭光電供應商中,與東旭集團有不尋常聯系的并不止一家。
東旭光電的第二大預付款對象爲北京華智同創光電科技有限公司(下稱 " 華智同創 "),截至 2022 年底,預付設備款餘額 8.57 億元,交易時間爲 2019 年。
天眼查顯示,華智同創由鼎晖恒業 100% 控股,鼎晖恒業的第二大股東爲東旭藍天全資子公司東旭藍天智慧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持股 23.84%。鼎晖恒業還投資了東旭集團控股的西藏金融租賃有限公司,持股約 14.1%。
鼎晖恒業集團有限公司 - 企業關系圖,來源:天眼查
原銀保監會 2021 年 12 月公開第四批重大違法違規股東名單,涉及隐瞞關聯關系、違規代持股權等問題,鼎晖恒業便在名單中。鼎晖恒業爲西藏金融租賃有限公司的股東,持股比例爲 14.0960%,但監管部門未披露其具體的違規問題。
不過,東旭光電多次公告披露,公司與曼尼奇科技、華智同創等供應商的關系均爲 " 非關聯 "。東旭光電也在回複 2022 年年報問詢中表示,公司的預付具備商業實質,不存在大股東資金占用和違規擔保風險,不存在違規對外提供财務資助的情形。
多家供應商停業、注銷
時隔多年,東旭光電多家預付款供應商問題逐漸暴露,其履約保障能力也存疑。
時代周報記者發現,東旭光電預付款供應商多數沒有網址、公衆号、招聘信息、招投标信息和知識産權,繳納社保人數 0 人或 1-2 人,不少供應商在拿到預付款前 " 突擊 " 注冊成立,或 " 突擊 " 增加注冊資本、更換投資人,變更經營範圍等,疑似 " 空殼公司 ",有的供應商是最高人民法院所公示的失信公司,有些公司甚至已經停業、進行注銷備案,履約能力存疑。
截至 2022 年 12 月末,杭州駿靈科技有限公司(下稱 " 駿靈科技 ")爲東旭光電第三大預付款對象,預付設備款餘額 5.64 億元,交易時間爲 2019 年。天眼查顯示,駿靈科技成立于 2010 年,2018 年 12 月發生出資人變更,金自春成爲全資股東,注冊資本從 100 萬元增加到 5000 萬元,據駿靈科技 2019 年度報告,公司實繳出資 0 元,經營範圍增加了 " 光伏産品、新能源産品、環保設備 " 等内容。
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顯示,2020 年— 2022 年連續 3 年,駿靈科技因未按規定提交年度報告信息而被列入企業經營異常名錄;2021 年 1 月還因登記的住所或者經營場所無法聯系而被列入企業經營異常名錄。
與駿靈科技情況類似的供應商并不止一家。東旭光電第五大預付款對象爲杭州天驿科技有限公司(下稱 " 天驿科技 "),截至 2022 年末預付款餘額爲 3.72 億元,交易時間在 2019 年,同樣存在付款前 " 突擊 " 更換投資人、增加注冊制資本等情況。
天眼查顯示,天驿科技成立于 2015 年,2018 年 12 月發生出資人變更,申文平成爲公司全資股東,注冊資本由 1000 萬元增加至 5000 萬元;經營範圍增加 " 光伏技術、新能源技術 " 等内容。天驿科技 2019 年度報告上的電話與駿靈科技一樣。
天驿科技的履約保障能力同樣堪憂。天眼查顯示,2021 年 2 月和 5 月,天驿科技因拖欠稅款而被列入欠稅公告名單,欠稅餘額均爲 4118.9 元。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顯示,2021 年 6 月,天驿科技因登記的住所或經營場所無法聯系而被列入企業經營異常名錄;2021 年 7 月和 2022 年 7 月,該公司因未按規定提交年度報告信息而被列入企業經營異常名錄。天驿科技 2023 年 6 月 26 日披露的 2022 年度報告顯示,公司處于停業狀态。
來源: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
處于停業狀态的供應商還有湖南恒順達新能源科技開發有限公司(下稱 " 恒順達新能源 ")。截至 2022 年末,在東旭光電其他非流動資産(預付工程設備款)的前十名中,恒順達新能源與東旭光電的交易金額爲 3.2 億元,預付工程設備款爲 3.04 億元,交易時間爲 2020 年,排在第 7 位。
蹊跷的是,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顯示,恒順達新能源發布的 2019 年、2020 年、2021 年和 2022 年度報告顯示,公司均處停業狀态。2023 年 7 月,恒順達新能源還列入嚴重違法失信企業名單,原因是被列入經營異常名錄屆滿 3 年仍未履行相關義務。2021 年,該公司還被法院列爲失信被執行人,并因企業自身未履行法定義務被限制高消費。
來源: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
2019 年— 2022 年都處停業狀态的恒順達新能源,2020 年是如何拿到東旭光電的巨額訂單?
東旭光電還有多家供應商正在進行注銷備案。在東旭光電其他非流動資産(預付工程設備款)的前十名中,上海真才實業有限公司位于第 4 名,預付工程設備款餘額爲 6.69 億元;上海修賈實業發展有限公司位于第 5 名,預付工程款餘額爲 5.54 億元,交易時間均爲 2018 年至 2019 年。
企查查顯示,上海真才實業有限公司正在進行注銷備案,公告期爲 2023 年 8 月 18 日— 2023 年 10 月 02 日;上海修賈實業發展有限公司也正在進行注銷備案,公告期爲 2023 年 8 月 15 日— 2023 年 9 月 29 日。這兩家公司還曾用過相同的電話。
時代周報記者梳理發現,東旭光電上述處于經營異常、停業或正在進行注銷備案的供應商,涉及預付款金額達 24.63 億元。
對于公司采購合同交貨期長的原因,東旭光電在回複問詢表示,一是供應商上遊供貨方出現持續性貨源緊張,交貨期延長;二是部分供應商關鍵零部件從貿易争端國進口,被相關國家以涉及疑似應用于軍工爲由暫緩供應,目前供應商正在補充提供相關資料,積極協調供貨;三是公司預付款項後,适逢相關産業升級,公司認爲有必要調整建設項目、改進技術方案,計劃與供應商協商修改原采購清單,在大宗商品價格上漲的大背景下,鎖定采購價格,降低采購成本。盡管上述原因造成合同交貨期較長,但并不影響合同的正常履行。
東旭光電還表示,公司對預付賬款供應商的經營情況進行積極跟蹤,與各供應商持續保持密切溝通,定期發出履約保證函,要求其保證充分的履約能力,同時對供應商履約保障能力進行核查。因此,公司根據《企業會計準則》的相關規定及會計處理原則,未對預付賬款計提減值是符合規定的。
隻不過,如今看來,東旭光電部分預付賬款供應商是否具有履約保障能力,公司此前信息披露是否準确,或許得打個問号。
東旭光電在 2023 年半年報中稱,爲妥善解決公司預付問題,公司管理層逐項評估大額預付款項合同履約情況以及可收回性,同時結合東旭集團《金融債務重組方案》主要内容和公司風險處置工作實際情況,經過反複論證、研究,成立專項工作組,統籌預付款項問題的解決。
"消失的供應商與預付款 "
供應商拿到預付款後注銷公司,在東旭藍天已有前車之鑒。
2018 年 4 月,東旭藍天與天津鴻運東方國際貿易有限公司(下稱 " 天津鴻運 ")簽訂采購合同,合同金額爲 4.92 億元,于 2018 年 6 月支付預付款 3.95 億用于采購光伏設備。因東旭藍天項目推進緩慢,暫一直未要求供應商發貨。2021 年初,在東旭藍天進行供應商管理時發現該公司工商已登記注銷,且注銷時未告知東旭藍天。
2018 年 9 月,東旭藍天與北京華信智嘉科技有限責任公司(下稱 " 華信智嘉 ")簽訂采購合同,合同金額爲 4.24 億元,同年 11 月預付款項 2.2 億元用于采購設備;2018 年 10 月,東旭藍天與内蒙古順達新能源實業有限公司(下稱 " 古順達新能源 ")簽訂采購合同,合同金額爲 4 億元,同年 11 月預付款項 1.8 億元用于采購光伏組件設備。
因東旭藍天項目推進緩慢,暫未要求上述兩家供應商發貨。2019 年下半年,公司曾與這兩家供應商就退還部分預付款項進行友好協商談判,但最終因對方公司可支配資金偏緊等情況未能退款;華信智嘉已于 2020 年 1 月注銷,古順達新能源于 2020 年 2 月注銷。
時代周報記者發現,這三家供應商均在成立短短 1 — 2 年便接到東旭藍天上億元大單,均因東旭藍天項目推進緩慢,暫未要求 3 家供應商發貨。
天津鴻運成立于 2017 年 6 月,成立不到一年就拿下東旭藍天近 5 億元大單;華信智嘉成立于 2017 年 6 月,成立次年就獲得東旭藍天超 4 億元大單;古順達新能源成立于 2018 年 3 月,同年 11 月便拿下 4 億元大單。
今年 5 月底,東旭藍天回複問詢表示,截至目前,公司還未收到(前述三家公司)款項,追償工作尚未取得實質性進展。公司清收部門已經在做訴前工作資料準備,履行追款程序。根據目前掌握情況,已有明顯迹象表明對方很可能無法履行還款義務,基于謹慎性考慮,公司已按單項全額計提了壞賬準備。經查詢,前述三家公司與東旭藍天不存在關聯關系。
高達近 8 億元的預付款大概率已 " 打水漂 ",這隻是東旭藍天巨額預付款的一角。
财報顯示,截至 2023 年 6 月末,東旭藍天預付款項 37.42 億元,賬齡三年以上的預付款約 35.87 億元,占比達 95.83%;其他非流動資産爲 34.88 億元。這一數據與 2021 年末相近,當時預付款項餘額 37.54 億元,其他非流動資産共計 35.14 億元。
除上述三家之外,還有供應商在拿到東旭藍天預付款後不久便申請注銷公司。
截至 2021 年末,東旭藍天對河北藍調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下稱 " 藍調新能源 ")預付款餘額爲 3.5 億元,形成時間爲 2019 年 10 月。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信息顯示,藍調新能源在 2019 年 11 月便發布清算組備案信息,因決議解散拟向公司登記機關申請注銷登記。換而言之,藍調新能源拿到東旭藍天 3.5 億元預付款後一個月,便申請注銷公司。該公司目前仍處于存續狀态,但能否正常履約尚且不知。近日,時代周報記者多次緻電該公司,但電話處于關機狀态。
圖片來源: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
這并非個案。截至 2021 年末,東旭光電對河北飛州聯韋科技有限公司的預付款餘額爲 1.64 億元,形成時間爲 2019 年 1 月。2019 年 11 月,該公司便發布清算組備案信息,因決議解散拟向公司登記機關申請注銷登記。該公司目前仍處于存續狀态,但能否正常履約尚且不知。東旭藍天付給這兩家公司供應商的預付款是否還能安全收回?是否會重蹈覆轍?
圖片來源: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
實際上,東旭藍天在供應商管理制度執行方面存在缺陷,2021 年内控審計報告也因此被出具帶強調事項段的無保留意見。公司 2022 年内控審計報告被出具無保留意見。
東旭藍天回複問詢表示,公司逐步實現供應商的動态管理以及年度考核,能及時有效辨别不符合公司利益的供方單位。公司認爲對于原供應商管理制度執行方面存在缺陷的整改措施是有效的。
" 針對确定終止類的原采購項目,協調退回預付款項或變更采購項目,協商對方按照我司調整後的備貨要求根據我方安排重新組織供貨;公司還将繼續跟蹤各供應商的經營情況,進一步加強催收措施和及時跟進供貨進度,對于無法退回款項同時無法供貨的預付單位,或優先采取債權債務重組方式解決部分預付款,必要時采取法律途徑尋求解決。" 東旭藍天在半年報中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