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的孩子,背後站着用心的父母
01
這麽優秀的孩子,都是怎麽養出來的?
太厲害了!
近日,河南一小男孩在博物館講解文物的視頻,驚豔一衆網友。
視頻中,小男孩講解文物方鼎,滔滔不絕,腔調十足。
咱們河南原先隻知道商代時期有一個都城,後來把這個大方鼎發掘出來了,那會在鄭州這個小小的城市裏面,鑄造一個那麽珍貴的方鼎,這地能是非同之地嗎?
一句 " 我剛才講過 " 更是讓不少網友感覺自己好像回到了課堂上。
" 他的每一個停頓,都感覺像是準備提問,緊張。"
"《我剛才講過》這句直接變教授。"
" 我甚至已經開始緊張了 感覺下一句就要提問我…… "
的确,圈媽看完視頻後,第一反應就是這孩子太有氣場了。
被一群遊客圍觀,卻絲毫不怯場,沒有足夠的知識儲備和自信心真的做不到他那麽從容。
爲什麽别人家的孩子如此優秀呢?
很多家長爲了讓孩子有一個美好的未來,将教育重心放在孩子的成績上。
但事實上,家長平時多重視這 3 件事,更有助于孩子成長!
02
帶孩子參觀博物館
上面講解文物的小男孩名叫謝昭雨橦,從 6 歲開始就對曆史和文博十分感興趣。
爲此,媽媽經常會周末帶他去博物館參觀。
假期一家人外出旅遊時,也必定會帶着孩子去當地的博物館。
每看見一件文物,他都很想知道它在當時是幹什麽的,背後有哪些曆史。
他覺得很多文物看起來很好玩,而且背後的故事也很吸引人。
于是,謝昭雨橦除了在博物館裏閱讀資料、聽講解,平時還會主動自己看書查閱資料。
慢慢地,他的曆史知識儲備量就上來了。
博物館是知識的寶庫。
每一件展品都是曆史的見證,是文化的瑰寶,而孩子們則在這個過程中感受着知識的洪流和靈感的湧動。
家長帶孩子去逛博物館是開拓視野、培養素養的重要途徑。
而且,逛博物館不僅是一次身臨其境的學習經曆,更是培養孩子們審美品位、觀察力和思考能力的絕佳機會。
可以說,經常帶孩子參觀博物館對孩子的成長來說,是非常有意義的事情。
03
陪孩子看書
前段時間,合肥地鐵上出現這樣一幕:
一位家長和孩子并肩坐在一起,專注地翻閱着手中的書籍。
和諧溫馨的氣氛,引起不少網友的關注。
拍下這一幕的網友忍不住感歎道:
" 看到家長和孩子安安靜靜坐在一起看書,當時‘言傳身教’四個字立馬就在我腦子裏出現了。"
很多家長爲孩子不愛學習,不喜歡讀書而犯愁。
其實,陪孩子一起看書,培養孩子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就是在給孩子的學習打基礎。
閱讀是一項需要專注力的活動,學習同樣也是如此。
根據孩子的年齡和興趣,選擇适合他們的書籍,陪孩子一起看。
從激發閱讀興趣,到培養專注力和思考能力,再到養成習慣,主動看書。
這個過程孩子所收獲的知識與能力,不管是對學習,還是未來工作,都有重要作用。
04
帶孩子運動
教育家蔡元培曾說的:
" 人的健全,不但靠飲食,尤靠運動。"
除了鍛煉身體之外,運動還能夠對一個人的内在素養産生積極影響。
山東一位爸爸堅持跑步以後,發現自己狀态明顯變好了,于是便帶 8 歲兒子一起鍛煉。
每周他會帶着兒子跑三次左右。
一開始孩子覺得跑步累,但堅持一段時間以後,孩子已經自覺将運動當成生活的一部分。
而且堅持運動以後,孩子的改變是肉眼可見的:
" 他現在非常開朗,感覺比同齡孩子更堅強。"
運動,是孩子成長過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家長重視運動,助力孩子養成運動的好習慣,不僅有利于提高孩子的身體素質,更能幫助孩子成長爲一個堅強勇敢的人。
而内心堅強的孩子,在面對生活中的各種挑戰時,才會更加積極、樂觀地去應對。
05
家長用心,孩子更優秀
孩子未來的模樣,都藏在父母的格局裏。
很多家長在意孩子的成績,用分數去判斷孩子的優劣。
但實際上,分數隻能展示出孩子一部分的樣子。
作爲家長要從多方面來關注、引導孩子的成長。
父母是孩子認識世界的入口。
帶孩子從不同的角度去看待世界,拓寬視野,增長見識。
用心引導,用榜樣影響,讓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形成積極的态度和獨立思考的能力,才能讓他們更好地向前走。
本文爲米小圈公衆号(ID:beimaogege)原創。作者圈媽,有一男寶和一女寶的二胎媽媽,用心用文字和大家分享海量育兒知識,解讀婚姻情感生活。陪伴千萬父母們和孩子的成長。
點個【在看】!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