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聯社 7 月 14 訊(編輯 陳侃迪)據國家能源集團昨日消息,7 月份以來,國家能源集團堅持以煤炭保能源安全、以煤電保電力穩定,已有多項生産運營指标刷新曆史紀錄。數據顯示,7 月上旬,集團公司一體化出區調運量日均完成 99.1 萬噸,同比增長 21.1%,其中 7 月 7 日完成 102 萬噸,創天窗日最高發運紀錄。7 月 10 日,發電量 40.9 億千瓦時,刷新單日最高水平。
自今年入夏以來," 全球最熱氣溫 " 紀錄被屢次刷新,全國大範圍的持續高溫也使得多地夏季用電高峰期提前到來。
煤電穩定供應凸顯,雙焦走勢受影響較多
目前,國内水電的出力并不樂觀,這也更突出了煤電穩定供應的重要性。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規劃發展部副主任韓放表示,近幾年電煤供應質量持續下降,電廠耗煤量增速持續高于發電量增速,電廠存煤熱值低、結構差的問題普遍存在,可能一定程度上影響火電機組出力。截至 6 月 29 日,口徑内燃煤電廠煤炭庫存 1.2 億噸,同比增長 2444 萬噸,爲近 4 年以來最高,平均可用天數 24.6 天。
而電煤的價格走勢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期貨市場焦炭焦煤的走勢。東吳期貨研報顯示,今年 1-5 月原煤産量同比增長近 1 億噸,其中 90% 是非煉焦煤,電煤目前供需雙旺。因此電煤價格未因極端高溫一味沖高。目前雙焦受電煤價格走勢影響較多,盤面目前仍爲震蕩偏強走勢,關注電煤價格是否進一步突破。
鋼鐵行業大面積虧損,下遊需求不足
除了煤電發力影響雙焦外,鋼鐵企業的生産需求也不太樂觀。
中國煤炭運銷協會在視頻會議上表示,當前鋼鐵生産企業下遊用戶需求不足,鋼鐵行業出現大面積虧損,同時,焦煤的市場價格與長協價格出現了較大差距,煤鋼焦市場處于明顯的下行趨勢。會議提出,煤鋼行業應共同維護煤鋼焦産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運行,多措并舉避免煤鋼焦産業鏈、供應鏈失衡發展。會議達成以下共識:一是堅持和完善煤鋼年度定量、季度定價的長協機制;二是爲充分發揮長協對煤鋼市場 " 壓艙石和穩定器 " 的積極作用,煤鋼企業将在 6 月召開的煤鋼行業 "2+4+4" 機制會議上,共同研究穩定長協發運和價格趨勢的相關措施。
中國煤炭運銷協會石瑛此前表示,6 月末國内火電廠存煤約 2 億噸,再創曆史新高,同比增加約 2800 萬噸,增長 16%,存煤可用約 30 天。石瑛還指出,當前煤炭市場供需偏弱,各環節煤炭庫存持續攀升," 買漲不買跌 " 情緒濃重,煤炭中長期合同違約現象增多,部分中長期合同兌現率下降,煤炭中長期合同的權威性受到挑戰。
連續 5 日放量上漲,雙焦回暖能否持續?
在期貨市場上,焦煤的價格近一周已連漲 5 天,焦炭也出現回暖,雙焦自去年下跌至底部以來橫盤長達一年之久,如今的漲勢是否還能延續呢?
圖片來源:文華财經 财聯社整理
中鋼期貨研報顯示,6 月份我國進口煤及褐煤 3987.1 萬噸,環比增加 0.73%,同比大增 110.05%;1-6 月累計進口 22193.8 萬噸,同比大增 93.2%。進口額方面,6 月份煤炭進口額爲 448970 萬美元,環比下降 2.7%,同比增長 47.6%。據此推算進口均價爲 112.6 美元 / 噸,環比下跌 3.9 美元 / 噸,同比下跌 47.7 美元 / 噸。2023 年 1-6 月份,煤炭累計進口金額 2767240 萬美元,同比增長 49.2%。總體來看,煤炭進口呈現量增價減格局,考慮到 6 月份蒙煤通關恢複至高位,預計 6 月份焦煤進口将較 5 月份回升。
從供需面來看,目前煤焦供應能力相對充足,價格上漲節泰較慢,現多地獨立焦企噸焦利潤爲負,不過虧損情況暫未顯著影響到焦企生産積極性。研報進一步顯示,需求端上,鋼廠高爐開工保持高位,支撐爐料需求,鐵水産量高位也是焦價提漲落地的關鍵因素。但進一步來看,成材淡季累庫之勢顯現,鋼廠高開工存在壓力,後期關注高爐生産率變化。
研報最後總結到,短期内煤焦剛性需求保持高位,刺激焦價二輪提漲範圍擴大,盤面迎小幅反彈。成材步入累庫周期,高鐵水存在壓力,煤焦中長期偏弱趨勢不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