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 @視覺中國
文 | 盒飯财經官方,作者 | 趙晉傑,編輯 | 王靖
正在加速新能源轉型的吉利,仍然沒有放松對燃油車的投入,上半年燃油車銷量實現逆勢增長。
根據近期吉利發布的 2023 上半年财報,旗下燃油車銷量較去年同比上升 6%。與之相比,中汽協統計數據顯示,2023 上半年,燃油車市場延續下跌态勢,銷量約 752.1 萬輛,同比下降 3%。
在爆發的燃油車銷量助推下,吉利汽車上半年總銷量達到 69.4 萬輛,同比增長 13.1%,收入達到 731.8 億元,同比增長 25.8%,但淨利潤隻有 15.7 億元,同比微增 1%。
導緻吉利淨利潤增幅落後于汽車銷量和收入的一大原因,來自公司對新能源汽車投入的增加。
2023 上半年,吉利新能源汽車銷量 15.8 萬輛,同比增長 43.9%,占比達到 22.7%。快速增長的另一面是,虧損也在進一步放大。吉利極氪銷量從去年上半年的 1.9 萬輛,提升至今年上半年的 4.26 萬輛,同比增長 124%,與此同時,虧損額也在增加,從去年同期的 7.6 億元增加至 8.1 億元。
幫助極氪銷量大賣的線下直營門店建設費用,也随之水漲船高。2023 上半年,吉利銷售費用達到 47.7 億元,同比上漲 44%,高出市場預期的 43.6 億元。
據億歐汽車爆料,一直堅持直營的極氪,正在醞釀一場新的渠道網絡變革,計劃在不改變直營模式的前提下,通過大規模招募經銷商來擴充銷售網絡,但在經營和管理上,依然由極氪負責。這種新型合作模式,被極氪内部稱之爲托管直營。
不過,億歐汽車的上述爆料随即遭到極氪的否認。極氪法務部發文警告 " 億歐汽車 ",要求立即永久删除《獨家 | 極氪直營大改革》的文章,認爲其内容嚴重失實,存在造謠污蔑。
被爆出爲門店建設成本減負的同時,極氪上市計劃再次提上日程。據财聯社報道,極氪拟于 8 月底開啓新一輪和投資人的試水會議,并計劃在未來的 IPO 中募集 10 億美元左右的資金。
除了受極氪拖累之外,吉利淨利潤增幅近乎停滞的另一原因來自領克。進入 2023 年,喊出 " 全面停止燃油車投入 " 的領克,開始加碼新能源轉型,并由此造成領克上半年由盈轉虧,從去年同期盈利 2 億元,轉爲虧損 6.6 億元,
對于吉利更大考驗還在後面。随着與百度合作的控股品牌極越即将在 10 月份上市,吉利将要承擔的虧損額有望進一步放大。
當前面向新能源轉型的一切虧損,都需要依靠燃油車輸血。對于吉利而言,确保燃油車業務持續穩定盈利,無疑成爲與加速新能源轉型同等重要的事。相比比亞迪王傳福徹底關停燃油車業務的狠勁,李書福想狠也狠不起來。
01
造車新勢力們蹚過的虧損路,吉利也躲不過。
極氪仍然處在賣一輛虧一輛的階段。今年上半年,極氪收入 212.8 億元,同比增長 141%;淨虧損 8.1 億元,同比擴大 6.6%。
但随着銷量規模的增長,極氪單車淨虧損正在縮減,從去年同期單車虧損 4 萬元,縮小至今年上半年的 1.9 萬元。
截至目前,極氪共推出三款車型,分别是豪華獵裝轎跑——極氪 001、豪華純電 MPV ——極氪 009,以及新型豪華多功能 SUV ——極氪 X,三款車型累計交付量超過 12 萬輛。
财報溝通會上,極氪 CEO 安聰慧表示,從極氪 001 上市至今,整車毛利率一直保持爲正。"2022 年整車毛利率爲 5%,今年上半年達到兩位數,高于行業水平。"
導緻極氪仍然深陷虧損泥潭的原因之一,離不開背後高昂的門店建設成本。截至今年上半年,極氪以平均每兩天建成一家店的速度,将直營門店擴建到了全國 75 個城市,數量超過 300 家,具體包括 18 家極氪中心、219 家極氪空間、40 家極氪家及 29 家交付中心。
在轉型新能源早期,爲了節省成本,吉利一度采取新能源相關車型的銷售渠道與現有燃油車銷售渠道共享的策略,但造成的後果就是,消費者很容易将同名但價格更低的燃油車作爲競品,且更傾向于選擇價格更低的燃油車車型。
意識到上述問題的吉利,着手推進渠道改革,開始爲新品牌吉利銀河、吉利極氪等,構建全新銷售渠道。
在承擔極氪運維費用的同時,原本尚能創造利潤的領克,在 " 全面停止燃油車投入,加速新能源轉型步伐 " 的策略指引下,也開始出現虧損。
今年上半年,領克銷量從 7.7 萬輛提升至 8.2 萬輛,同比增長 6.2%,收入 124.6 億元,基本與去年同期持平,但淨利潤卻由盈轉虧,虧損額高達 6.6 億元。
官方将領克的虧損解釋爲,開拓海外市場和新能源轉型加大所緻。吉利汽車CFO 戴慶坦言,領克處于較爲困難的時期," 一方面在做全方面電動化轉型,前期有較大資産投入,另一方面領克也在對過去燃油車資産做相應折舊攤銷。"
02
處于全面電動化轉型中的吉利,所面對的新能源汽車競争壓力,有增無減。
按照極氪上半年 4.26 萬輛銷量計算,想要繼續完成全年 14 萬輛預定目标,就意味在接下來五個月内,需要達成月均 1.7 萬輛的銷量成績,這對極氪而言将是一個艱巨的任務。
承擔極氪銷量重任的極氪 001,去年 12 月銷量一度達到 1.13 萬輛,但進入 2023 年,1-6 月份銷量分别爲 3116 輛、4839 輛、4517 輛、6463 輛、6223 輛、6147 輛,始終未能重回月銷萬輛門檻。
更糟糕的是,車企新一輪價格戰再次開啓。進入 8 月份,上汽、長城、奇瑞、蔚來等 10 多家車企陸續出台降價措施。特斯拉中國更是将這輪降價推向高潮,對旗下 Model Y 車型降價 1.4 萬元,其長續航版起售價從 31.39 萬元調整爲 29.99 萬元,進一步擠壓極氪 001 發展空間。
年初還宣稱不會跟風調價的極氪,這次也坐不住了。8 月中旬,極氪 001 官宣降價 3 萬 -3.7 萬元,入門款車型售價調低至 26.9 萬元。
極氪智能科技副總裁林金文還特意發文解釋,稱極氪 001 的降價并不是因爲訂單差,而是要通過降價來加速擴大市場規模。
既要降價搶市場,又不想因此增添成本的極氪,在降價促銷上也沒能真的狠下心來,其 3 萬 -3.7 萬元的直降活動,噱頭大過實際。
7 月份,極氪曾通過對 2023 款極氪 001 限時購車權益升級的方式進行過一波變相降價,贈送 2.8 萬元選裝基金 +20 萬元兩年 0 息貸款,活動時間爲 7 月 1 日 -9 月 30 日。
8 月份的直降活動時間則是 8 月 11 日 -12 月 31 日,兩者并不同享。這也意味着,潛在車主隻能二選一,有極氪銷售直言," 如果消費者對車輛選裝要求不高,選擇最新降價政策沒有前一個政策實惠。"
03
在電動化方面奮起直追的吉利,還在迎接一場更加耗費資源的大戰,即智能化。
今年,被行業稱之爲城市 NOA(導航輔助駕駛)元年。各大車企和供應商紛紛開足馬力,華爲計劃把城市 NOA 推廣到 45 個城市,小鵬則是 50 個,理想更爲激進,打算将其鋪進 100 個城市。
對于城市 NOA 在中高端市場的競争必要性,理想 CEO 李想形容爲," 就像你買了一個二三十層的樓房,它是有沒有電梯的差别。"
但同樣主打高端的極氪,卻才剛剛走到計劃将 NOA 開放給部分車主測試這一步。2022 年極氪上市之初,高速 / 城市 NOA 功能曾被标價 3.5 萬元,作爲 " 極氪 AD 完全智能輔助駕駛系統 " 的一大宣傳亮點。但直到新車交付後的今天,極氪高速 NOA 功能才慢慢對少部分用戶開放測試。
根據車主收到的推送信息,極氪 001 和極氪 009 車主預計會在今年第三季度收到推送,但僅限于上海和杭州,且僅限于高速和高架道路。極氪表示," 今年年内可能會擴展到其他城市,因爲還需要更多測試。"
在造車新勢力們已經開始忙着爲城市 NOA 攻城略地之際,極氪還在爲低一檔的高速 NOA 逐步擴建試點城市中,雙方在智能化方面的研發進度,無形中又留給了吉利被迫追趕的差距。
2021 年 11 月,吉利汽車CEO 淦家閱發布 " 智能吉利 2025" 戰略,以及全面推進 " 智能吉利 2025" 實施的 " 九大龍灣行動 ",其中之一就包括實現自動駕駛的全棧自研,加快實現智能出行 " 零事故、零傷亡 " 的願景。吉利給自己劃定了一個目标:到 2025 年,實現 L4 級自動駕駛的商業化,完全掌握 L5 級自動駕駛。
如今,面對在智能化方面走在前面的車企,追趕的吉利無疑需要投入更大資源。今年上半年的研發支出已經部分顯現了這種苗頭。2022 年,吉利全年研發投入 68 億元,這一數字還不及造車新勢力的蔚來(108 億元)和理想(67.8 億元)。但到了今年上半年,吉利研發投入同比增長 62.8%,達到 59.1 億元,已經超過理想的 42.8 億元。
不論是持續增長的研發經費,還是仍在虧錢發展的極氪,以及新近陷入虧損的領克,都需要吉利燃油車持續不斷的輸血。對李書福來說,這将是一場速度、規模與利潤的平衡大挑戰。
參考文章
《燒不起了,極氪直營大掉頭》億歐網
《千億汽車巨頭回應 " 價格戰 "!》中國基金報
《極氪 " 食言 ",大幅降價!新能源成吉利之 " 殇 "》國際金融報
《數學不好,别買中國車》虎嗅
《開城!開城!中國車企自動駕駛最激進的時刻》晚點 Late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