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有一年,我是某公司的副總,與公司的産品經理一起去廈門凱芙蓉科技考察項目。凱芙蓉科技派了李副總和一名司機開車來接機。
在機場出口見面打招呼後,邊走邊聊,一會兒就到了車子旁。我本來想讓李副總坐副賀駛位置,我與産品經理坐後排。
但是,李副總是台灣省人,很講究禮節。他讓随行的産品經理坐在副駕駛位置,他坐在司機的後面,我坐在副駕駛的後面。
由于我知道副駕駛的後面相當于貴賓座位,所以,當時我的内心确實比較小激動。再加上有與李副總同坐在後排,更是感覺凱芙蓉科技很注重細節。
由此可見,安排車輛座位,就和在飯局上安排座位一樣,有着心照不宣的禮節規範。不過,規矩是人定的,在提倡移風易俗的新時代,特别是心态陽光之人,也不會刻意在乎這些不成文的規矩。
像有時,我與公司董事長開車出去談項目,在 300 公裏範圍内,都是我倆駕車來回。就座位來說,也沒有心情考慮,通常都是董事長開車時,我安排他的秘書坐副駕駛,我坐在董事長的後面。
并且還交待董秘的任務就陪董事長閑聊,以緩解董事長的駕車疲勞;同時,每半小時要點燃一支煙,然後遞給董事長。
而我駕車時,就會讓董事長和秘書一起坐到後排去。我則是兩耳不聞後排事,任憑他們自由發揮去。當然,有時董事長要小眯會,他也會讓秘書坐到副駕駛的位置。
有時,董秘也會習慣性的點好香煙後遞給我,我則會告訴她,董事長坐在後面。然後,她就會把香煙遞到後排去。
所以,禮節隻是一種相對的表象。如果彼此的合作不能共赢,傳統禮儀的每個細節都到位,也不會改變暫不合作的結果。相反,彼此的合作能不斷深入和全面,誰也不會在意這些心累的座位細節,即使有不到之處,對方也會海涵。
跟領導一起坐,應該自己坐副駕駛還是讓領導副駕駛,關于這個話題,有的領導喜歡坐副駕駛位置,一般的情況,領導坐在後面的,你應該坐在副駕駛位置,你還得看領導來了,趕緊給領導開車門,當車門打時,領導進駕駛室内的時候,你的左手整好護住領導的頭,别碰領導的頭,當車停下以後,你還得趕緊下車給領導開車門,還得用手護住領導的頭,一般的情況這是員工跟領導一起坐的規矩,駕駛室最安全的地方就是駕駛員後面那個地方,這個地方是最安全,最危險的地方就副駕駛那個位置,當這個車出現危險時候,駕駛員本能的反應就是保護好自己,一般情況下當危險來臨時,駕駛員第一反應就是方向盤往左打一方向,這個時候坐在副駕駛那個位置危險系數第一啊,所以說一般的情況領導都是在後排,如果領導還有女的,當然了,領導和女同志是在後排位置,這個時候你坐在副駕駛那個位置,當車在行駛過程中,你還不能随便亂回頭和領導說話,一般的情況領導在後也和你說話時,你最好不回頭的回答,一般的情況就是這麽些規矩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