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源:時代周報 作者:周松清
重慶智博會舉辦的前 5 天,今年 85 歲的重慶前首富尹明善低調住進了泰康旗下的養老院渝園。
力帆集團破産重整,外界期待創始人東山再起的劇情并沒有發生,這位老人住進養老院後,外界意識到,他這次是真的退休了。
這位前首富的人生跌宕起伏,堪稱傳奇:1992 年投筆從商,54 歲高齡下海創業,從造摩托再到汽車,從産業到足球,再到上市,力帆成爲重慶民營經濟的一個标杆。
尹明善 圖源:視覺中國
商海浮沉,産業巨變,種種原因,尹明善最終沒能把力帆從傳統汽車廠帶向新能源汽車時代。
力帆仍在,隻不過已經更名叫力帆科技,并且融入吉利集團體系成爲其新能源汽車換電平台。
從司法重整後吉利汽車入主這三年,尹明善家族逐漸在力帆的體系中淡化。
爲何入住養老院?
據泰康之家渝園官方消息,8 月 29 日上午,尹明善在泰康之家 · 渝園正式辦理了入住手續,成爲泰康之家 · 渝園社區首位預訂居民。
曾經給尹明善做過多年秘書的王燕告訴時代周報記者:" 老爺子的思想一直比較開明,這是老爺子自己的決定。"
此事并非突然,在 2022 年 9 月泰康渝園開業倒計時一周年活動上,尹明善曾解釋過自己爲什麽會選擇養老院。
" 我兒女雙全,房子也很大,有錢居家養老,什麽都不愁。但 80 歲後,我慢慢改變了我的養老觀念。首先,我不能‘養兒防老’,子女是養來愛的,生兒育女是我們愛的需要。我認爲不能靠我的兒女養老,無論多大年紀,我都要愛我的子女,少給子女添麻煩,甚至不給他們添麻煩。" 尹明善如此說道。
是請保姆還是去養老機構,尹明善曾經反複斟酌,他認爲,保姆要洗衣、做飯、收拾屋子乃至日常就醫,不分晝夜,十分辛苦,相對而言這種照護又不夠專業。
" 養老機構有細緻和專業的分工,工作人員專業,所以我認爲養老機構比保姆的‘大包幹’要做得更好一些。" 他表示。
有了這個想法後,在 2021 年尹明善和兩個老同學相邀,一起去泰康成都蜀園試住了一個星期,确實感到符合其養老需求,所以選擇了泰康之家。
尹明善表示,入園之後,會繼續保持自己有規律的生活,有節制的飲食,每天堅持閱讀、寫作、彈琴、唱歌、散步。他還有個小心願,就是在退休後開始學習彈鋼琴,并且想在入住渝園後繼續學習彈鋼琴。
在重慶,尹明善幾乎無人不曉,他也被外界看作是重慶民營經濟拼搏的一面旗幟。
1992 年,尹明善棄筆從商,創辦力帆集團,以生産摩托車起家,其後開始跨界汽車,房地産,足球,金融等業務,曾連續多年入選中國企業 500 強,2010 年成爲國内首家 A 股上市民營乘用車制造企業。
他造的摩托車,曾經海外聞名,銷售到多個國家,他造的汽車,一度也因爲讓外界嘲笑,車評人曾說:" 開過的車裏面,唯一方向盤對不準駕駛座的車。"
尹明善 54 歲創業,建立百億摩托車商業帝國,力帆股份也于 2011 年上市,尹明善家族賬面資産超 110 億,他也成爲了重慶首富。
今年,尹明善已年滿 85 歲,已經規劃多年養老計劃,如今終于退休,他曾經創立的力帆商業帝國也随着他的年事增高,逐漸遠去。
淡化的尹明善家族
力帆體系與尹明善的關聯逐漸減少。
力帆科技董秘辦投資者關系對時代周報記者表示:" 從重整之後,尹明善家族成員就已經沒有在上市公司上班,目前看到還有任職,是因爲部分公司的債務訴訟還沒有清理完畢,不能直接卸任。"
9 月 8 日,國家金融監管總局發布公告,《關于解散重慶力帆财務有限公司的請示》(力财〔2023〕04 号)及相關說明解釋材料收悉。經審核,批複同意解散重慶力帆财務有限公司,在收到批複後,力帆财務公司應立即停止一切經營活動,将金融許可證繳回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重慶監管局,并按照法律法規要求辦理相關手續。
在這個解散批複之前,9 月 1 日,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重慶監管局還發布了一條行政處罰公告,認定力帆财務公司經營中存在授信授權管理存在嚴重缺陷、貸款三查不盡職、票據業務嚴重違規三大問題,對其罰款 180 萬元。
力帆财務公司的法定代表人一欄上,寫着尹明善。财務公司的解散意味着尹明善從力帆體系再除去一個身份。
從 2020 年力帆司法重整以來,尹明善家族在力帆體系中不斷淡化。
近日,一位在力帆工作多年的員工向時代周報記者表示:" 這很正常,原來确實有傳統家族式管理問題,吉利進來後都在進行梳理改正。相關家族人員就職越來越少。"
創立力帆 30 年,尹明善擔任的公司職務不算多,更多時候是由其夫人陳巧鳳、兒子尹喜地、女兒尹索微分别擔任。
尹明善、陳巧鳳作爲實控人,從力帆控股層面對力帆系進行掌控;尹喜地被視作接班人,任職也最多,在力帆乘用車、力帆摩托車、力帆新能源研究院等任職;尹索微更多的偏向金融投資領域,力帆财務、力帆資産管理等任職。
天眼查數據顯示,目前尹明善相關企業任職信息有 29 條,13 家仍在存續運轉,多數均爲力帆系公司,包括力帆财務、力帆科技、力帆控股、力帆融資租賃(上海)、重慶藍洋融資擔保等。
陳巧鳳的任職信息有 24 條,曾任職信息 19 條,其從 2021 年開始從力帆系公司中逐漸退出,包括力帆控股股東、力帆乘用車董事、力帆摩托車董事等。
尹喜地任職信息 31 條,曾任職信息 43 條,也是尹明善家族中力帆系任職最多的人。2021 年開始陸續退出力帆系,包括力帆進出口公司董事長、力帆摩托車董事、力帆乘用車董事長、力帆汽車銷售公司董事長等核心職務。
最新信息顯示,2023 年 8 月 25 日,尹喜地才不再擔任力帆車輛研究院執行董事,8 月 11 日,不再擔任重慶潤港房地産董事長、法定代表人。
尹喜地目前還擔任力帆控股董事、力帆置業董事、河南力帆新能源電動車董事長、力帆電噴軟件董事。
尹明善現還任重慶力帆财務董事長、力帆融資租賃(上海)有限公司董事長、成都摩寶網絡科技公司董事長、重慶藍洋融資擔保董事長、重慶渝北區藍洋小貸董事長,安誠财險監事、力帆控股董事、盼達汽車董事等職務。
在上市公司體系外,尹明善家族也還有一部分自然人持股,包括重慶聚朋彙洋商貿、重慶精益精信息産業、力帆金樾物業等。
吉利關聯交易撐起力帆
力帆的滑鐵盧源于跨界汽車。
在大舉進軍新能源汽車之後,公司問題開始逐漸暴露:家族式管理弊端凸顯,職業經理人多次選擇失誤,技術研發不足,産業市場變化迅猛……力帆債務危機漸漸加重,最後難以爲繼。
時代周報記者獲得的一份資料顯示,力帆集團汽車全口徑銷量由 2017 年的約 13 萬輛降至 2019 年的 2 萬多輛,截止 2019 年底,汽車闆塊全面停産,負債率高達 94%,再疊加汽車行業的階段性持續下跌,力帆投入 50 億的新能源電池和汽車,因爲産品品牌、質量、路線等問題再次陷入困局。
期間政府也曾出手相助,但是也如石沉大海。2018 年,重慶曾通過協調金融機構融資、收儲力帆廠房土地、對接其他企業開展合作等方式爲力帆集團纾困。
力帆飲鸩止渴,利用金融、民間借貸、房地産等外部業務進行高杠杆融資,導緻财務成本急速攀升。根據重慶兩江新區此前資料顯示,2019 年,年财務成本高達 15 億元,力帆危機已經到了懸崖邊。
此後,重慶專門以兩江新區爲主體,組建 " 滿江紅 " 項目工作專班專職攻堅,全面推進力帆脫困轉型工作。經多方研判,認爲通過司法重整引進戰略投資方,導入全新産業和管理體系,是讓力帆 " 起死回生 " 的有效路徑。
尹明善充分授權,2019 年 9 月上旬,金杜律所、中金公司、普華永道進駐力帆,開始梳理債務問題。
其後," 滿江紅 " 專班先後密集對接了吉利、一汽、東風、廣汽等 16 家大型車企,但因爲當時汽車産業處在行業低谷,有意願有能力參與者幾乎沒有。其後,專班找到逆勢上升的吉利集團,六次洽談,相關領導更是多次到杭州真誠引進戰投。
2020 年,吉利汽車和兩江新區共同發起設立 30 億元滿江紅投資基金,國有資本、産業資本、産業基金有效結合,持有上市公司 29.99% 股份,成爲上市公司第一大股東。
2021 年 1 月,力帆上市公司進行了新一屆董事會、監事會及高管團隊的換屆選舉;2021 年 3 月,力帆上市公司更名爲力帆科技;2021 年 4 月,力帆科技經向上海證券交易所申請,成功 " 摘星脫帽 "。
重組後力帆科技,融入吉利汽車集團,成爲吉利換電新能源平台,憑借吉利輸入楓葉汽車品牌和車型,主打 B 端運營市場,實現扭虧爲盈。
力帆科技财報顯示,2020 年實現營業收入 36.37 億元,歸屬上市公司淨利潤 5810 萬元,扣非淨利潤虧損 63.34 億元;2021 年實現營業收入 39.77 億元,歸屬上市公司淨利潤 5564 萬元,扣非後淨利潤虧損 3650 萬元;2022 年實現營業收入 86.54 億元,歸屬上市公司淨利潤 1.547 億元,扣非後淨利潤 6113 萬元。
才剛入主,力帆科技如何實現翻身盈利?吉利汽車的關聯交易功不可沒。
吉利系的關聯交易從 2021 年開始出現在力帆科技年報中,并且急速膨脹擴大。
2020 年,力帆科技的關聯交易還是此前的力帆系,例如張家港保稅區國際汽車城、盼達汽車租賃等,業務内容爲采購平行進口車、代理服務費、檢測費等,采購和銷售金額水平在 5000 萬元 -7000 萬元左右。
在 2021 年,力帆科技向關聯方采購、接受勞務金額達到 5.23 億元,其中向浙江吉利汽車有限公司貴陽分公司采購原材料就達到 4.74 億元。
同期,力帆科技向關聯方出售商品和服務金額爲 2.65 億元,向易易互聯科技有限公司出售汽車及配件 1.7 億元、向蘇州市吉利優行電子科技有限公司出售汽車及配件 6613 萬元。
2022 年,關聯交易金額再度猛增。
2022 年,力帆科技向關聯方采購、接受勞務金額達到 49.66 億元,其中向浙江吉利汽車有限公司杭州分公司采購商品 16 億元、向楓盛汽車(江蘇)有限公司采購商品就達到 11.79 億元、向浙江吉利汽車有限公司貴州分公司采購商品 10 億元。
同期,力帆科技向關聯方出售商品和服務金額爲 38.67 億元,其中向杭州易能電池管理技術有限公司銷售商品 17.27 億元、向杭州優行科技有限公司銷售商品 13.87 億元、向重慶幸福千萬家汽車銷售有限公司銷售商品 4.27 億元。
楓盛汽車(江蘇)有限公司爲楓葉汽車原廠家,杭州優行科技有限公司則是曹操專車的運營公司,重慶幸福千萬家汽車銷售有限公司爲新組建面向運營市場的平台。全部都是面向的 B 端運營市場。
今年 8 月 22 日、8 月 29 日,力帆科技連續發布兩次關聯交易調整公告,日常關聯交易總額直接突破百億元大關,來到 124.7 億元。向關聯人購買商品原材料将達到 75.51 億元,向關聯人銷售産品商品将達到 46 億元。
9 月 13 日,力帆科技召開臨時股東大會,審議通過調整 2023 年日常關聯交易預計的提案。
睿藍發力C端前景難料
除了曹操專車等網約車平台,力帆科技也将車型投入到出租車市場。
2021 年 9 月,力帆科技就曾向重慶出租車市場投放 100 輛楓葉 80V 車型,當時換電站運營方吉利旗下易易互聯稱,在重慶已經部署了 45 座換電站,到 2023 年計劃在重慶落成 200 餘座換電站。當時,吉利汽車還表示,預計至 2025 年将在全球運營 5000 座智能換電站。
2022 年 6 月,力帆科技再次向重慶出租車市場投放 100 輛楓葉 60S 車型,當時力帆科技稱,其換電生态已經在重慶區域規劃建站 35 座,已完成 28 座換電站的建設和運營工作,正在建設中 7 座。
吉利汽車 2022 年年報中表示,2023 年将推動 200 多座換電站建設,2023 年半年報中并未對建設進度進行披露。
實際建設情況如何呢?
時代周報記者下載了吉利汽車的換電站 APP 易易換電,其 APP 顯示其進駐了 33 個城市,其中,重慶城區爲 40 個,天津市 12 個,濟南市 11 個,廣州市 11 個,杭州爲 10 個,上海市 5 個等。
同時,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的數據顯示,截止 2023 年 8 月,全國累計共有換電站 3048 座,蔚來是最多的,建設了 1777 座換電站,第二名爲奧動,換電站 632 座,吉利旗下易易互聯排名第三,僅爲 405 座。
可以對比的是,充電樁的數量,和換電站已經不在一個量級。
截止 2023 年 8 月,公共充電樁保有量爲 227.2 萬台,随車配建私人充電樁爲 493.6 萬台。
還有一個可以對比的情況,盡管已經興建了很多換電站,但是蔚來一直都是雙向押注,截止 2023 年 8 月,蔚來已經建設了 1.35 萬台公共充電樁,同樣遠超其換電站。
廣州一家合資車企市場總監劉飛對時代周報記者表示:" 随着車身電池一體化技術的推出,提升電池包的容量,改善整車續航性能,提升電池與車身一體化結構的扭轉剛度和可承受的縱向載荷,并提高電動汽車的安全性,最近是華爲都申請了這個專利,電動汽車輕量化及電池與車身一體化已成爲行業發展方向之一。"
更爲關鍵的是,電池快充水平已經來到臨界點,換電最大優勢速度已經搖搖欲墜。
甯德時代在 8 月發布神行超充電池,稱充電 10 分鍾就可達到 400 公裏續航。
對于專車司機抱怨換電站少、擁堵長的情況,其董秘辦投資者關系部相關負責人對時代周報記者表示:" 換電生态目前是由易易換電負責,确實存在這種情況,後續易易換電可能會在擁堵明顯的地方增設換電站。目前易易換電個别站點也開始實現了盈虧平衡。"
當下多個城市網約車市場的飽和,因此力帆科技試圖打開 C 端消費者市場。
2022 年 1 月,吉利汽車和力帆科技共同出資組建了睿藍汽車,此前楓葉車型目前全部歸屬到睿藍之下,同時,在 2022 年重慶車展時,睿藍汽車董事長、CEO 婁源發表示," 睿藍汽車從 B 端市場起步,但布局并不止于 B 端,未來将以 C 端市場爲主 "。
睿藍 9 圖源:力帆官方網站
2022 年 10 月,睿藍 9 開始銷售,公開數據顯示,除了 2022 年 11 月銷量沖上 400 輛,其後銷量一路下跌,2023 年 4 月銷量還曾降至 0,最新 2023 年 8 月銷量爲 67 輛。
力帆科技最新 8 月産銷快報顯示,8 月,力帆科技生産了 8 輛新能源汽車,其他車型 1599 輛;銷售 1513 輛新能源汽車,其他車型 1638 輛。
也有投資者直接提出了疑問:" 一個投資幾十億元的睿藍制造就生産 8 輛車嗎?吉利汽車進來 3 年,難道生産線還沒有調試好?這幾年來,從來都沒有看到過力帆科技的生産車輛實際情況?或者說,就從來沒有看明白過!"
力帆科技回複稱,公司現有生産線目前主要生産部分新能源車和燃油車在售車型,睿藍汽車目前銷售的部分車型暫依托于吉利汽車旗下工廠生産,故未列入力帆科技産銷快報的産量數據之中。
這 8 輛新能源汽車到底是什麽車?
力帆科技董秘辦投資者關系對時代周報記者表示:" 這 8 輛車是睿藍,其他車型是燃油車 X3PRO,X3PRO 主要是外銷,包括俄羅斯、南美等市場,售價也是在 5 萬元左右。目前因爲以前生産線老舊,都在進行技術改造,基本生産都是依托吉利,所以關聯交易也會特别大。等到 9 月份開始,睿藍 7 就會由力帆自己生産,目前我們預定情況也比較符合預期。"
力帆科技 2023 年半年報顯示,睿藍汽車科技公司實現營業收入 11.59 億元,淨利潤虧損 2.97 億元,經營活動現金流爲流出 4.1 億元。
(文中李宏、王燕、劉飛爲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