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國慶雙節假期第一天,有人堵在高速公路上 " 散步 ",有人起個大早,排幾小時長隊等着花錢買潮玩。
9 月 29 日,2023PTS 上海國際潮流玩具展(以下簡稱 PTS 潮玩展)在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開幕。當天,有近 400 個潮玩品牌及近百位人氣藝術家齊聚現場,簽售新品。
粉絲們早早排起長隊、帶着大包小包的 " 戰利品 " 穿梭在泡泡瑪特、萬代、迪士尼等各個展台前,更是讓人再次感歎年輕人潮玩消費的 " 錢景 "。一位從武漢專門飛來的潮玩粉絲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 目前已經排隊搶到的這些估計有 1.5 萬元吧。"
" 最近很多人問我一個問題,中國現在是消費升級還是消費分級?年輕人的消費是在漲還是在跌?我覺得不管是消費升級還是消費分級,都是一個進階的過程,是每個人在不同階段的狀态。" 泡泡瑪特國際集團董事長兼 CEO 王甯在 PTS 潮玩展開幕式上表示。
中國社會科學院與泡泡瑪特(9992.HK,股價 23.15 港元,市值 312.84 億港元)聯合發布的《潮玩産業發展報告 2023》顯示,潮玩産業全球市場規模預計 2023 年将接近 400 億美元、2024 年達到 448 億美元。
假期第一天,2023PTS 潮玩展人山人海
排長隊買潮玩——年輕人假期 " 新打卡 "
" 我淩晨 4 點就來排隊了,5 點的人就特别多了。" 一位外地粉絲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當天早上 8 點不到,玩家粉絲便在展館門前排起了長長的隊伍等待着進場。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到,本次展會門票分爲 150 元的普通票和 599 元的限量歐氣玩家票(即 VIP 票),VIP 票比普通票提早進場幾小時。
泡泡瑪特 MOLLY 大娃
現場,粉絲們帶着大包小包的 " 戰利品 " 穿梭在泡泡瑪特、萬代、迪士尼各個展商的展台前,不論是新品發售,還是拍照打卡領周邊,抑或是藝術家簽售,都排起長長的隊伍。LABUBU、DIMOO 等知名 IP 前的隊伍更是動辄 1 小時起步,有的粉絲甚至自帶了小闆凳,邊排隊邊休息。
上述從武漢專門飛來的潮玩粉絲 " 驕傲 " 地告訴記者:" 我可是搶到了 VIP 票。" 短短 2 個小時,他已經拎着 4、5 個袋子," 沒算過花了多少錢,反正就一直在排長隊、付款,目前這些估計花了 1.5 萬元吧。"
花費萬元收獲滿滿的玩家
另一位沒搶到 VIP 票、排了 1 小時隊的粉絲則向記者懊惱地說:" 這是我的傷心事。最想買的三款,排隊到我時隻剩一款了,最想要的 2680 元的那款早賣完了。"
她回憶,自己是在疫情期間入坑的潮玩,每年都會花一部分錢專門來買自己喜歡的潮玩," 沒具體算過多少錢,但隻要是自己喜歡的 IP 出新款就會買 "。
展館内,玩家們大手筆 " 買買買 ";展館外,快遞公司也瞄準了這難得的賺錢機會。《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展館外,順豐專設了郵寄點,供粉絲們 " 買買買 " 完直接郵寄到家。
排隊等待郵寄的玩家
看着人山人海手拎十幾個袋子的玩家粉絲,一位媒體同行感歎:再次感受到了潮玩的力量和 " 錢景 "。
服務驅動型消費時代 中國潮玩市場将達千億元
" 我兒子很喜歡潮玩,他自己掙錢自己花我覺得沒什麽,隻要開心就行。" 一位陪着孩子來逛展的 60 歲阿姨告訴記者。
不論是迪士尼 " 當紅炸子雞 " 的玲娜貝兒,還是萬代南夢宮無數人童年記憶的高達機甲,抑或是泡泡瑪特的 LABUBU 等,當年輕人在消費市場的聲量越來越大,潮玩像一陣風一樣席卷新消費空間,讓無數成年人心甘情願地 " 爲愛買單 "。
《潮玩産業發展報告 2023》顯示,潮玩産業全球市場規模從 2015 年的 87 億美元增長到 2019 年的 198 億美元,複合年增長率爲 22.8%;2022 年達到 312 億美元,預計 2023 年接近 400 億美元、2024 年達到 448 億美元。
具體到中國潮玩産業,中國社會科學院财經戰略研究院研究員李勇堅表示,從 2015 年的 63 億元到 2021 年的 345 億元,中國潮玩産業 2017 年~2021 年間複合平均增長率達 34%。随着中國潮流玩具持續普及,預計到 2026 年,中國潮流玩具零售市場規模将達到 1101 億元,複合平均增長率可達 24%。
在他看來,當下潮玩産業已滲透到各個年齡段,其消費人群不斷擴大,預計 2025 年 Z 世代将成爲中國勞動力的主流,其消費趨勢将成爲主潮流。
中國經濟和消費水平的提升同樣爲中國潮玩産業和 " 精神消費 " 提供了沃土。報告指出,中國的私人消費市場在未來 10 年将翻一番,家庭年平均收入将增長到 1.2 萬美元,總消費規模在 2030 年達到 127 萬億美元。
另一方面,潮玩産業的崛起也帶來了市場需求的轉變。李勇堅觀察到,從 2020 年開始,中國進入服務驅動型消費時代,到 2030 年服務業在私人消費中的份額将會從 2019 年的 45% 上升到 52%。這意味着,十年後我國服務業消費需求将超過商品消費需求,消費市場由傳統的商品驅動型增長向服務驅動型增長轉型。
封面圖片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資料圖
每日經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