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多知網
作者 | 哆啦
圖片來源 | 貝殼教育
貝殼正在用自己的方式積極探索職業教育。
在第三屆新居住服務者專業教育論壇上,貝殼教育中心總經理薛紅蕾向外界明确:" 經過幾年的探索,貝殼已經入選了多個省份的産教融合型企業建設培育入庫名單。但這還遠遠不夠。我們的目标是成為一家真正的國家級産教融合型企業。"
之所以切入職業教育,貝殼的初衷很簡單。在貝殼平台上,房地産經紀從業人員已經超過 40 萬人。在促成房産交易之外,這 40 餘萬人未來的職業發展路徑通向何方,如何真正實現貝殼使命提及的 " 有尊嚴的服務者,更美好的居住 ",這是貝殼開辟職業教育闆塊的原因。
而現在,随着貝殼 " 一體兩翼 " 戰略的持續推進,其職業教育的闆塊正延伸到家裝設計師的培訓上。
在貝殼方面看來,在整個居住服務鍊條上,不僅有提供房地産交易服務的經紀人,還有面向家居家裝領域的室内設計師、産業工人等,要想抓住整個鍊條的人才培養,貝殼做職業教育的延展是必須的。
在這次論壇上,薛紅蕾正式向外界披露,為培養更适合行業的設計師群體,貝殼教育中心确立了 " 未來家産業學院 " 的戰略規劃,這也标志着貝殼職業教育正式發力室内設計師職業發展的探索。
值得注意的是,貝殼涉足職業教育的方式并未沿用常見的直接 To C 的培訓機構的模式,而是從校企合作切入,走 S2B2C 路線,将企業化的職業教育前置到學校培養環節,沿着産教融合的思路深入探索新居住服務者(主要是房地産經紀人、室内設計師、産業工人等)人才培養的新可能。
01
科技助力,
推出 " 未來家産業學院 "
屏幕上是一個空房間,而在看不見的地方有超過 10 萬個家居物品模型供你調用,隻需根據自己的喜好拖動任意模型放到房間合适位置,經過幾秒渲染後,屏幕前呈現的便是你自己設計的房間。而在戴上 VR 頭顯後,你甚至可以身臨其境地體驗住進這個理想房間的感覺。
一切按照自己的喜好布局,不喜歡的實時更換,這是大部分人曾經暢想過的理想生活的美好場景,如今貝殼即将把它變為現實。這便是貝殼教育中心規劃推出的線上化工具——未來家場景實訓室的未來家 VR 體驗館。貝殼将家居家裝全流程拆解後,通過 3D 引擎實現 VR、PC 等多終端搭建虛拟世界,還原室内設計師的工作場景。除未來家 VR 體驗館外,未來家場景實訓室還規劃了未來家設計館、未來家融合館、未來家時空館、未來家電商館等實訓場館,對應着不同的軟件類、工程項目類、家具設計等專業基礎技能實訓在線平台。
未來家場景實訓室是貝殼推出的 " 未來家産業學院 " 的産品之一。" 未來家産業學院 " 是貝殼面向設計師群體推出的人才培養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貝殼和高校實現産教融合的關鍵承載。通過 " 未來家産業學院 ",貝殼在其中内置自己的産品,從專業共建、課程設計、實驗室共建三個方面展開合作。
目前,在專業共建上," 未來家産業學院 " 囊括了環境藝術設計、工藝美術設計、建築工程管理、建築裝飾工程等專業;在課程設計上," 未來家産業學院 " 在學校課程中引入更多企業實踐課程、企業端應用案例和場景以及企業端應用的數字化技術。
在實驗室共建上,貝殼規劃了不同場景的實訓場館,包括軟件類、工程項目類、家具設計等專業基礎技能實訓。以 VR 家裝設計仿真實訓為例,通過構建家裝設計師雲端⼯作平台,以 AI 實現設計輔助與影視級渲染,擁有超過全國 80% 戶型的三維數據,超 10 萬個高質量物品模型,匹配多種教學設計場景。在線下,貝殼将聯合高校和高标準家裝門店打造實訓基地,學生可以深入一線,在師傅的指導下與真實客戶溝通。
02
加快布局,
不斷深耕産教融合
實際上,這次推出的未來家産業學院隻是貝殼教育闆塊的衆多産品線之一。
近年來,貝殼在職業教育領域加快布局與深耕,此前貝殼的職業教育布局基本是采用産教融合的方式。從合作模式上看,貝殼與高校進行産教融合的探索主要有幾種類型:
首先是最常見的專業共建。如 2020 年,貝殼與河北建築工程學院合作,推出國内首個居住服務領域校企專業共建,在房地産開發與管理專業下新增房地産流通與管理培養方向。此次合作由學校、行業、企業共同研究制定課程體系,采用 " 雙師型 " 教學模式,使學生從大一開始不間斷接觸行業前沿信息。
其次是實訓基地共建。2022 年 9 月,貝殼與天津國土資源和房屋職業學院共建的 " 貝殼新居住虛拟仿真實訓基地 " 正式投入使用。基地以貝殼 VR、AI 技術能力為支撐,建設虛拟仿真教學世界,同時有更多虛拟仿真交互場景切換,打通線上平台産品與線下基地。
第三是産業學院共建。2022 年 7 月,貝殼與山東建築大學聯合共建智慧管理現代産業學院,雙方合作以實驗實踐教學為初步合作抓手,随後通過在新招的房地産開發與管理專業中,以學生自願選擇的方式建立房地産智慧化管理虛拟班,并增加定制化實踐環節、增設特定課程體系,實現該虛拟班級的特色化培養。
最後是産學研協同育人項目。貝殼積極參與教育部産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已與 27 所院校達成 33 個項目(包括示範課程建設、師資培訓及課程體系改革)的合作。
中國教育技術協會副會長張少剛也在論壇上提到:" 數字化、智能化網絡教學對未來教育的影響将是革命性的,已經成為共識……尤其社會發展到物理世界、虛拟世界和數字世界都已疊加在一起的時候,服務與需求,院校和企業,機遇和挑戰相生相伴。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校企合作、産教融合,一定會讓新時代消費者的居住體驗得到全面升級。"
03
數字賦能,
彌合人才供需脫節鴻溝
涉足教育、切入居住服務人才培養也是貝殼完善自身生态布局的關鍵動作。
早在 2021 年底,貝殼便進行 " 一體兩翼 " 戰略升級。" 一體 " 即二手房和新房交易服務賽道," 兩翼 " 分别為整裝大家居事業群(提供家居家裝服務)與惠居事業群(租賃業務)。
顯然,對比其餘兩塊業務而言,家居家裝業務是貝殼 2021 年戰略升級的重點。貝殼希望利用互聯網新技術如 VR、AR、AI 設計等能力,重塑家裝線下服務場景和線上服務場景。
而強調家居家裝的背後,是貝殼感知到一些變化正在發生。
從産業端來看,據中國建築裝飾協會數據,中國 2021 年家裝行業的市場規模接近 2.85 萬億元,年增速約為 18.89%。另據貝殼研究院美好生活研究中心發布的《服務者時代崛起:2022 家裝設計師職業發展白皮書》(以下簡稱《白皮書》)測算,中國家裝家居市場總體規模 2025 年有望達到 4.78 萬億元,在 2030 年達到 7 萬億元左右。
整裝、數字化、個性化設計将是家裝行業未來重要的發展趨勢,室内設計等人才需求将不斷攀升。據《白皮書》測算,中國當前室内設計師總數約為 455 萬。結合中國高校設計類專業畢業生規模情況,預計 2022 年到 2025 年中國室内設計師行業存在 60 萬的人才缺口。
不僅存在數量缺口,就人才質量上來看,真正具備為客戶提供專業、可靠、高水平設計服務的設計師并不多。
但當下,高等教育的人才供給和産業升級下的市場需求産生一定程度的脫節,導緻供需錯配。
脫節體現在,一方面,傳統家裝室内設計人才培養課程與後家裝時代的消費者需求存在脫節。在需求端,消費者對房屋舒适性、個性化、品質化、綠色環保等要求往往難以被滿足。當前,新技術、新材料與智能化家電的滲透,正在颠覆傳統家裝行業。家裝市場對設計師人才的材料、軟裝、空間、美學以及人際溝通等各類技能要求進一步提升,亟需産業鍊系統整合與智能化、數字化賦能,通過模塊化訓練,提升設計師服務能力。
另一方面,現有家裝室内設計人才培養體系缺乏校企聯動,家裝行業缺乏以客戶為中心、系統化的職業培養體系,高校或職業院校在為學生進行理論教育的同時,還需要與行業協會、材料商會、裝飾工程企業保持長期、穩定、深入的互動,來保證各類課程教學的實時性和應用性,縮短人才培養周期。
人才培養與社會需求脫節的現實問題,也是貝殼的機會所在。近年來,國家和地方政策層面對産教融合的支持力度也在不斷加大。
2017 年 12 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深化産教融合的若幹意見》,提出深化産教融合,促進教育鍊、人才鍊與産業鍊、創新鍊有機銜接,是當前推進人力資源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迫切要求。2021 年 10 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推動現代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意見》,意見指出,鼓勵上市公司、行業龍頭企業舉辦職業教育,鼓勵各類企業依法參與舉辦職業教育。2022 年 4 月,新修訂後的《職業教育法》明确職業教育應當堅持産教融合、校企合作,并進一步強調,推動企業深度參與職業教育,鼓勵企業舉辦高質量職業教育。
在家裝業務發展過程中,貝殼教育通過對業務實踐、設計師的發展現狀進行分析研究,梳理設計師的人才培訓、職業發展痛點,針對不同的人才訴求,與高校專業匹配,建立人才培養反饋機制。
如今,随着 " 未來家産業學院 " 的建設,在房産經紀人之外,家裝設計師、産業工人等等也可以通過貝殼職業教育培訓體系,獲得工作技能、綜合素質與職業價值的提升。
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 " 統籌職業教育、高等教育、繼續教育協同創新,推進職普融通、産教融合、科教融彙,優化職業教育類型定位 ",并把大國工匠和高技能人才納入國家戰略人才力量,戰略定位越來越突出、實踐要求越來越明确。
因此,産教融合、科教融彙,将成為一體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重要契合點。
盡管一直以來貝殼方面對教育闆塊的發聲相當低調,但這次對外釋放的信号表明其決心并不小。在薛紅蕾看來,貝殼對教育業務的未來規劃目标是往深裡做,成為國家級産教融合型企業。" 我們特别期待在産教融合這條路上可以集合更多人的力量,更多的學校,更多的産業企業,期待在這件事情上有志于起到更強的協同作用的相關人士能夠關注到這個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