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月 30 日,央行天津分行發布一則行政處罰信息公示表,中彙電子支付有限公司(下稱 " 中彙支付 ")因 " 未按規定辦理特約商戶資金結算;未按規定落實特約商戶實名制管理;未按規定設置收單銀行結算賬戶 " 三項違法違規行爲被央行警告,并沒收違法所得 1328.11 萬元,罰款 6762.55 萬元。
中彙支付法人陳某平,因對也因對上述中彙支付 " 未按規定辦理特約商戶資金結算;未按規定落實特約商戶實名制管理 " 等兩項違法違規行爲負有責任,被央行警告并處罰款 55 萬元。中彙支付合計被罰沒 8145.66 萬元。
這并非是中彙支付第一次收到千萬級别的大額罰單。2021 年 9 月,由于違反銀行卡收單業務相關法律制度規定,中彙支付被人民銀行天津分行處罰款 1399 萬元。
2017 年以來,中彙支付曾被央行處罰十餘次,金額從幾萬到幾十萬不等。2017 年,中彙支付還曾被中國銀聯争議處理委員會辦公室通報,點名批評其虛假商戶、僞卡交易占比高等問題。
中彙支付成立于 2009 年,2013 年獲得央行頒發的支付許可證,最早的業務類型爲互聯網支付牌照和銀行卡收單牌照。不過,2016 年 1 月,央行注銷其互聯網支付許可,停止其在黑龍江、吉林、甯夏、甘肅、青海、新疆、西藏、海南、深圳、廈門、甯波、大連等 12 個省(區、市)的銀行卡收單業務。
2023 年 1 月 5 日,中彙支付相關牌照到期後,因存在《中國人民銀行行政許可實施辦法》第二十四條規定的情形,人民銀行決定中止對中彙支付《支付業務許可證》續展申請的審查。
值得一提的是,中彙支付多次被列爲被執行人、失信被執行人,近年來累計被執行标的金額接近 3 億元。中彙支付還被銀行申請凍結股權,凍結金額高達 1.29 億元。天眼查顯示,目前中彙支付存在 15 條被列爲失信被執行人的記錄,未履行比例達 100%。而最近一條限高記錄在今年 4 月。彼時,由于中彙支付未按執行通知書指定的期間履行生效法律文書确定的給付義務,給付 21.25 萬元,中彙支付以及法定代表人陳蘇平被天津市和平區人民法院下達限制消費令。
據悉,2018 年中彙支付還因支付清算系統故障問題,導緻商戶結算款重複打款,其中重複付款的 3.6 億都難以追回。中彙支付采取的措施是停發代理商分潤,這使一部分代理商失去了信任。而中彙支付還要面臨接連不斷的執行欠款、行政處罰等,更重要的是因爲以上種種原因,其股權也被凍結,難以正常展業," 老賴 " 的身份很難擺脫。
另外,中彙支付曾因業務違規問題被央行注銷了支付牌照中的互聯網支付業務,原本的全國銀行卡收單業務也被停止了 12 個省(區、市),導緻牌照範圍大幅縮減,也對業務經營造成了不利影響。
走上下坡路的中彙支付,還多次因通過登記的住所或者經營場所無法聯系的,被市場監督管理局列入經營異常名錄,後被移除。在 2021 年時,中彙支付多次被申請破産重整,涉及的類型爲破産審查案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