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房地産風險持續出清的背景下,擁有央企屬性的遠洋集團也出現債券兌付風險。
千億央企突發公告
2094 萬美元利息未支付
8 月 14 日,遠洋集團(03377.HK)發布公告,旗下将于 2024 年到期的美元債券 SINOCE607/30/24 ( ISIN:XS1090864528 ) 未能在 8 月 13 日寬限期結束前支付利息(2094 萬美元),導緻發生違約。
遠洋集團宣布,SINOCE607/30/24 在 8 月 14 日上午 9 時起停牌,直至作出進一步通知。
該債券是遠洋集團 2014 年發行的美元債,發行規模爲 7 億美元,發行價格爲 98.892 美元,票面利率爲 6%,到期日爲 2024 年 7 月 30 日,付息頻次爲 2 次 / 年。即每年 1 月 30 日和 7 月 30 日付息,節假日順延。
或将達成票據違約豁免
由于遠洋集團正在就該票據進行 8 月 17 日的投票審議,相關利息兌付安排仍在協商之中。因此,本次利息未能如期兌付并不意味着遠洋集團最終将發生違約。
遠洋集團公告稱,目前已收到足夠的同意指示,以達成将于 2023 年 8 月 17 日舉行的會議所需法定人數以及足夠的贊同特别決議案的同意指示,以于會議上通過有關特别決議案。倘有關票據的特别決議案根據同意征求予以執行,則上述違約事件将于修訂生效日期(預計 2023 年 8 月 18 日或前後)簽立補充信托契據時獲得豁免。
去年曾全額完成到期債務兌付
過去兩年,遠洋是爲數不多還未債務違約的房企之一,2022 年該集團全額完成到期債務兌付。但如今看來,行業環境的多重壓力,令遠洋也走到了承壓關口。
從股價來看,今年以來,遠洋集團持續下跌,截至 8 月 14 日的年内跌幅爲 66.06%。8 月 14 日,遠洋集團再度大跌 5.13%,最新市值 28 億港元,約合 26 億元人民币。
截至 2022 年底,遠洋控股中國總資産人民币 2276 億元,總負債人民币 1803 億元。
半年巨虧近 200 億
同日,遠洋集團發布公告稱,預期集團上半年虧損約人民币 170 億元至人民币 200 億元,上年同期虧損約人民币 10.87 億元。
自 2020 年初以來,由于房地産市況不佳,遠洋集團面臨流動性壓力,導緻經營現金流入減少,及難以獲得外部資本爲現有債務再融資。
被迫展期兌付
據 21 記者此前報道,7 月 18 日,遠洋集團的 "18 遠洋 01" 債券還因拟與持有人協商兌付調整事項,自 7 月 18 日開市起停牌,随後将兌付寬限至 9 月 1 日。
遠洋給投資人的兌付方案是,展期 12 個月,今年實現 25% 的本金兌付。
根據 "18 遠洋 01" 的發行文件,本期債券的兌付日爲 2023 年 8 月 2 日,遠洋在調整議案中提出,該債券的本金兌付期限調整爲自 2023 年 8 月 2 日(以下簡稱 " 基準日 ")起 12 個月 ( 以下簡稱 " 兌付日調整期間 " ) 。具體調整爲 2023 年(9 月 2 日、10 月 2 日、11 月 2 日、12 月 2 日)及 2024 年(2 月 2 日、5 月 2 日、8 月 2 日),分别兌付 10%、5%、5%、5%、5%、5%、65% 本金。
在公告中,遠洋集團表示,遠洋控股中國承諾對公司債券不逃廢債,2022 年至 2023 年上半年,公司公開市場已累計淨還款超 200 億元。
将迎來償債高峰
随着相關債務即将到期,公司短期償債壓力明顯較大。
據遠洋集團 2022 年的财報,截至 2022 年末,一年内到期債務約 380.92 億元,占比 39%;1 年至 2 年内到期的債務約 210.62 億元,占比 22%;2 年至 5 年内到期的債務約 300.61 億元,占比 31%;5 年以上到期的債務約 78.08 億元,占比 8%。
遠洋集團近期公布的經營數據顯示,2023 年 1 月 1 日到 7 月 31 日的累計協議銷售額約爲381.5 億元,同比下降 26.6%。其中,2023 年 7 月的協議銷售額約爲 24.9 億元,同比去年 7 月的 89.9 億元下降 72.3%。
66 家房企發生債務違約
從本輪調整來看,房地産行業在市場上行期奉行的 " 高杠杆、高負債、高周轉 " 模式積累了大量的債務風險、産品風險、交付風險、管理風險,在市場下行期逐漸暴露。
本輪房地産調整期最爲顯著的特征是,許多房企陷入違約困境。據不完全統計,目前發生債務違約的房企有 66 家。
中指研究院和 21 世紀産業研究院聯合發布的《複盤與啓示——深度調整下的房地産發展模式研究》報告指出,2023 年上半年,共新增 5 家違約企業,雖然自去年四季度以來政策救有所放松,但融資開閘仍僅限于優質房企及白名單房企,整體行業面融資面仍然處于築底階段,多數民營房企尤其是出險房企融資難的問題依然突出,已出險房企方面的展期違約仍在繼續。
報告預計,今年三季度爲債務到期高峰,2023 年房企債務壓力依然較大,若銷售市場長期低迷,債務違約現象或仍會出現。
上半年六成 A 股房企預虧
截至 7 月 24 日,據 Wind 數據顯示,已有超 60 家 A 股房企發布 2023 年上半年業績預告,其中預虧房企達 41 家,占比超過 60%。
在 A 股發布預虧公告的名單中,預虧幅度最大的要數 *ST 泛海。根據公告,*ST 泛海預計上半年虧損 42 億元 -55 億元。這已經是在去年同期虧損的情況下錄得的數據,去年同期,*ST 泛海的虧損額是 20.86 億元。
諸多房企預虧的緣由,都指向了市場環境及項目結轉結構變化導緻毛利率下降,以及應對市場變化所采取的銷售策略帶來部分價值折損,此外交付規模走低也是房企業績走低的因素之一。
由此可見,在房地産市場當前的小周期中,房企錄得虧損的原因基本趨同。而在房地産行業持續承壓的趨勢下,房企的業績也很難有起色,這當然也包括頭部房企或者相對穩健的國央企,例如華僑城、中交地産等。
值得留意的是,房地産行業銷售與結算中間存在時間差,房企當前的業績體現的是前 1-2 年的銷售表現,即便存在一次性計提的因素,但房企持續下滑的銷售額也難以支撐未來兩年的業績走高。
如此看來,在房企銷售還在下滑的當前,房企業績有明顯好轉的可能性也趨低,尚在低谷期的房企,難以從谷底中走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