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我們提到,全球經濟衰退與否目前尚是未知因素,但美聯儲的政策逐步趨于轉向卻已經逐漸成為了大勢所趨。這也給人們留下了一個新疑問:
如果美元新年伊始的下跌行情,就是今年貶值大趨勢的縮影,甚至去年 9 月底美元指數的見頂,就是第三輪美元超級周期的終結,那麼這又會給全球各大類資産帶來哪些影響呢?
曆史也許能夠給予投資者一些靈感。
1971 年 12 月,時任美國總統的尼克森頒布法令,宣布美國美聯儲拒絕向國外中央銀行出售黃金,至此美元與黃金挂鈎的體制名存實亡;1973 年 2 月美元進一步貶值,世界各主要貨币受投機客打擊被迫實行浮動彙率制,布雷頓森林體系就此完全崩潰。全球主要貨币進入全面自由浮動的時代,亦稱為 " 後布雷頓森林時代 "。
如下圖所示,自那以來,美元指數在這一自由浮動時期,其實經曆過三輪比較明顯的超級周期——涵蓋三輪完整的美元上升周期和兩輪完整的美元下降周期,而眼下我們很可能正處于第三輪美元超級周期的關鍵轉折點。
很多人對于美元上升周期中發生的事情往往更為印象深刻,因為在美元上升期往往會伴随着一系列經濟和金融危機事件的發生。例如,在第一次美元超級周期中,拉美債務危機被迅速引爆,當時為擺脫史無前例的 " 大滞脹 ",前美聯儲主席沃爾克采取了空前絕後的激進加息行動。
第二次美元超級周期則伴随着 1997-1998 年亞洲金融危機的爆發。當時以美國為首的信息科技革命吸引大量資金重新流回美國,參與直接投資和證券買賣。同期,大量國際資金流回美國也加劇了其他市場資本流出。
而對于美元下降周期裡會發生些什麼,許多人的腦海裡則可能沒有太多概念。但如果進行反推,我們不難從美元上升周期的一系列危機裡,反過來想象出美元貶值情景下更為利好于市場的大環境……
上一輪美元下降周期裡的股市機會:在美國以外
美元作為全球中心貨币,其币值的強弱對于全球範圍的信用擴張和收縮具有顯著影響。盡管與美國直接有關的國際貿易僅占全球貿易總額的約 11%,美國的 GDP 也僅占全球約四分之一,但美元在全球的支付中占比超過 40%,在全球貿易計價、國際間借貸和國際間債券标價和發行交易中的占比在 50% 左右。
這意味着,美元的強弱通過改變相關各方的資産負債表,對全球範圍内的貿易信貸、商業信用、銀行信貸和債券發行及交易産生實質性影響,引發全球範圍内的信用擴張和收縮,進而影響全球經濟增長和價格水平,并且與美元彙率本身産生一系列反饋關系。
從曆史來看,在美元下降周期裡,各主要大類資産的強弱表現其實還是頗為泾渭分明的。以下是前海期貨早年間一份研報中,對最近一輪 ( 也就是第二輪 ) 美元下降周期裡 ( 2002/1/31-2009/11/30 ) ,各主要全球股指的表現對比:
從中不難看到的是,美國以外股票市場在上一輪美元貶值周期裡的表現,要明顯好于标普 500 指數。
以如下每十年為不同時間窗口的統計計算,我們也能看到相似的規律——在美元下跌的年代裡,非美股市的表現要明顯強于美國股市,尤其是新興市場;反之在美元上漲的年代裡則表現滞後。
這其實不難理解,美元的下行周期通常都伴随着巨額美元流出,這使得非美市場可以獲得更多固定投資,進而促進工業産能在國際間轉移。同時在美元下行周期内,由于催生了新興市場的設備周期和庫存周期,新興市場一般相對于發達市場有着更為顯著的超額收益。
美國投資者在此期間也會更想要 " 出海 " ——當将海外利潤兌換成本國貨币時,美元貶值對他們有利。
我們在近期也曾報道過,在新的一年啟航之際,已經有越來越多的美國投資者開始将目光投向海外,以期望能在未來幾個月裡獲得更好的股票回報:他們押注在早年間美國市場長期占據優勢地位後,眼下歐洲和其他海外股票的估值将更具吸引力。
而如果我們以這一角度再進行衍生,華爾街近期之所以大肆唱多中國股票,未必也沒有類似的權衡考量。摩根士丹利和高盛集團近期均預計 MSCI 中國指數将上漲逾 10%,花旗全球财富投資更是預計漲幅将達到約 20%。
從曆史行情對比看,美元指數與上證綜指在 2004 年 12 月之前大緻更多呈現正相關。但在之後近 18 年的時間裡,負相關性其實已頗為明顯……
注:橙線代表上證指數強弱,藍線代表美元指數強弱
美元貶值環境下:會有哪些絕佳投資方向?
對于美元目前是否已經處于第三輪大周期意義上的下降期裡,眼下人們或許尚不能完全下斷言,因為如同曆史上的大周期一樣,這可能至少需要 7、8 年乃至十幾年的時間來印證。
但是,從去年四季度以來美元指數已經超過 11% 的跌幅來看 ( 足以達到技術面意義上逾 10% 修正範圍 ) ,至少有一點可以确定,美元眼下的跌勢最不濟也已經來到了一個階段性的峰值。
那麼,如果我們把标的範圍不單單局限于股市,各大類資産會在美元達到階段性峰值的一年裡,又會表現如何呢?
東吳證券在去年 11 月底的一份研報對此進行了頗為詳盡的羅列。下圖是在美元見頂一年内主要大類資産的表現,總計統計了 1974 年以來的 14 個美元階段性峰值,去年 9 月底的見頂相當于第 15 次。
東吳證券表示,從曆史經驗看,美元見頂後一年時間内,政府債券(含新興市場主權債)和投資級債券勝率最高,但是彈性上新興市場股市、原油和工業金屬(例如銅)更加具有吸引力。此外,黃金的空間可能比統計的更大,因為有經濟衰退風險的加成,黃金的行情會啟動得更早。
至于在股市細分中,美元見頂之後哪個闆塊又最為受益呢?
東吳證券指出,從全球股市來看,美元見頂之後收益居前的闆塊是信息技術、原材料、非必選消費、銀行金融和工業股。
不過,東吳證券認為,信息技術闆塊能否繼續領跑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其超額收益背後有很大一部分來自于金融危機以來貨币政策在面臨經濟逆風時往往會快速轉向寬松,這一幕可能在 2023 年難以出現,而其他闆塊在政策轉向之外,還有經濟邊際複蘇的重要邏輯。
今年看空美元的華爾街機構是如何展望市場的?
綜上所述,我們最後再來小結一下,在美元貶值大背景下,全球金融市場所會呈現的主要特征:
全球股市有望跑赢美國股市,新興市場表現尤為強勁;
政府債券和投資級債券存在不錯的機會;
大宗商品具有不俗的上行空間,原油、黃金和銅可以着重留意;
非美貨币有望迎來翻身仗 ( 美元與非美貨币是跷跷闆的兩頭,此起彼伏 ) ;
收益居前的闆塊是信息技術 ( 這次存疑)、原材料、非必選消費、銀行金融和工業股。
OK,看了上述這些的盤點,你是不是會感覺整體比較熟悉——是否覺得好像許多華爾街投行對 2023 年的展望裡,也都提到了這些?這還真的确就是如此……
美國銀行在去年年底發布的展望報告中,就将 " 做空美元,做多新興市場資産 ",列為了其 2023 年十大交易趨勢的第三條。
而美銀當時認為的其他九大交易趨勢分别是:做多 30 年期美債;押注收益率曲線變陡;做多中國股票;做多黃金和銅;做多信貸;做多全球工業和小盤股;做空美國科技股;做空美國私募股權公司;做多歐盟銀行股,做空加拿大、澳大利亞、新西蘭和瑞典銀行股。
再來看看摩根士丹利的 2023 年展望報告。大摩預計美元在 2022 年已達到峰值,并将在 2023 年下跌。
在其他資産方面,該機構預計美股将會在今年停滞不前,标普 500 指數到 2023 年底可能仍将在 3900 點左右,而相比之下,投資新興市場和日本股市則可能會帶來兩位數的回報。商品市場上原油的表現将超過黃金和銅,布倫特原油将在 2023 年結束時收于 110 美元。
此外,摩根大通對多類資産的評估也存在着相似的變化。小摩傾向于遠離美國股票,因為美國以外發達市場的估值優勢更為明顯,而美元走軟加上中國重新開放,也燃起了小摩對新興市場股票的興趣。
可以說,如果美元過去數月的貶值勢頭能夠在未來幾個月進一步得到驗證,那麼上述這些提到的大類資産,就将成為今年市場的主要風口……
點個「在看」股票大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