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産劇最近熱鬧了。
由作者尾魚小說改編,在原著粉心中足以封神的《西出玉門》,從選角到開播都備受關注。
近日,改編好的電視劇開播,因超高的還原度讓原著黨狂喜;有觀衆帶着好奇心點開,但因期望太高而完成度欠缺敗興而出。
一時口碑陷入兩極分化。
《西出玉門》是一部懸疑 + 奇幻 + 冒險的類型片。
圖源:《西出玉門》劇照
講述了不知因何緣故失去記憶,忘記自己身世的 " 沙漠玫瑰 " 葉流西,和因重大失誤背負着 18 條人命的沙漠向導昌東,爲了找到真相,聯手合作進入 " 另一個世界 " 钰門關的故事。
拍得還行,但可以更好。
對于看過原著的蟬主來說,因爲同個作者尾魚的《怨氣撞鈴》有曾被魔改得颠三倒四亂七八糟的翻車之鑒,劇版《西出玉門》在同行的襯托下都顯得眉清目秀起來。
對于一部女 A 男 O 的女強文來說,主角葉流西的選角,幾乎決定了觀衆初期的觀影興趣。
但《西出玉門》的劇組在這一點上沒有猶豫,直接邀請了衆望所歸的倪妮出演。
倪妮的美豔大氣長相和高挑身材,從外形到氣質都符合原著黨的設想,是被蓋章認定過的 " 天選葉流西 "。
葉流西,潇灑落拓,風流不羁。性格雖然散漫傲嬌,但戰鬥力極強。
她三下五除二撂倒想趁她昏迷盜取寶物的宵小賊人,她假裝逢迎熱衷下迷奸藥的肥頭大耳男,笑嘻嘻地把對方灌藥捆綁扒光,晾在窗戶大開零下十幾度的房間裏。
她能屈能伸,不知因何緣故被吊着挂在荒郊,但得救後迅速自力更生地打工賺錢:
白天烤串賣瓜,晚上剁肉打雜,兼職做酒店清潔工,半夜護送小姐下班……
明明一身本領,但葷素不忌,黑白通殺,啥活兒都幹。
她從不内耗和自我懷疑,不爽了隻會動粗折騰别人,驕傲自戀得一匹。
雖然自己失憶身世成謎,武力值絲毫不跌份,随手抄家夥,一把西瓜刀被揮得寒氣逼人,是僅僅露面就足以令道上聞風喪膽的沙漠一姐。
别人家男主威風凜凜抱過女主:" 别怕,我來保護你!"
而咱家葉流西在危險關頭喝令男主:" 退到我身後,交給我處理!"
就,人設挺刺激挺帶感的。
劇版《西出玉門》依照原著取景,呈現了荒涼貧瘠,夜深苦寒,黃沙飛天蔽日,嶙峋又有奇異之美的雅丹地貌,爲觀衆呈現出了大西北又孤寂又遼闊的自然風光。
内容的展開完全沒有魔改,幾乎以還原度高達 85% 的故事推進方式,将小說裏的文字拍成影視圖像,這讓部分原著粉又驚又喜:
" 還原度太贊了,貼合原著,良心改編!"
然而成也蕭何敗蕭何。
一部分人滿意的,恰好是另一部分人指摘的。
小說的文字闡述,和影音畫面是截然不同的兩套邏輯,兩種叙述方式。
原著可以按照某個主要人物的視角娓娓道來,照本宣科搬到電視劇中就變成了節奏拖沓的流水賬。
對于鬼怪奇幻,魔幻詭谲,靈異探險的題材,這種缺乏緊張感和恐怖氣氛營造的缺點,讓作品失色。
更别提還有:白天拍夜戲,邏輯推理有點硬凹,異世界穿越的巴啦啦小魔仙特效,大漠風景雖好但時常讓人覺得看了一部旅拍旅行宣傳片的 " 硬傷 "。
男女主演的争議也不少:
飾演男主昌東的白宇,被嫌性格軟糯,外形不貼原著,沒有蘇感和性張力。
而外形足夠貼原著的 " 天選女主 " 倪妮,又陷入了演技千變一律,不夠松弛,雖然美豔但過于炫耀容貌,加上人設自戀,一度被質疑 " 倪妮也變油膩了 " 的非議。
她飾演稱王稱霸的 " 一姐 " 葉流西,狠辣匪氣欠缺,挑逗撩撥有餘。太外露的感情線,生生把懸疑探險的篇幅割讓給了感情戲。
除了制作,《西出玉門》更被出現 " 介質問題 "。
韓劇《惡鬼》敢把阿飄奪舍這種劇情寫得入木三分,尺度之大,我們終歸是盼不來了。
《西出玉門》在冒險曆劫中,許多群演辛苦妝造成恐怖喪屍的 " 人架子 ",遭遇了不可抗力的修改,到開播時演員面目已經徹底模糊,隻剩下一道撲面而來的黑影;
不少精彩打鬥的情節也遭到删減,緻使部分情節虎頭蛇尾,讓大家看得一頭霧水。
總體而言,劇版《西出玉門》确實有不足和瑕疵,但完成度還是相對較高的。
雖然全靠同行襯托。
對于這類背景偏遠情節繁複,很難還原而頻頻被魔改報廢;又因志怪驚悚題材敏感,總是被迫删減難以過審的尾魚作品來說,能看到這樣的呈現甚至已經有些僥幸。
被文藝作品反向改變的
價值觀和審美取向。
前陣談及女演員固守 " 舒适區 ",翻來覆去拍同類型題材時,談及國産劇中女性劇本高度雷同,女性的故事翻來覆去隻有單薄的三闆斧。
而沒有好故事的症結在于,生活中能跳脫出 " 框架 " 的女性太罕有,精彩叙事的女性生活範本太少,創作者巧婦難爲無米之炊。
但作家尾魚筆下的故事,卻充滿了奇絕瑰麗,驚悚詭怪的腦洞和想象力,放在整個網文界都極具辨識度。
經過了解才得知,作者本人在創作第一部小說《怨氣撞鈴》之前,進行了一場曆時三個月,跨蜀、甘、青、藏、滇等多個省份進行深入的走訪和遊曆。豐富的個人體驗和所遇所感,所思所想,極大地擴充了她的眼界。
她把自己的親身見聞,旅途上遇到的奇人故事,結合各地的民俗辛秘或古老典籍,将神話志怪傳說融會貫通,這才構建出獨此一家的 " 尾魚宇宙 "。
帶領讀者遠離鋼筋水泥的都市,裏與主角一同遊曆山川海湖、穿越大漠密林……
藝術來源于生活,但文學藝術影視作品,又會在相當大的程度上反過來影響和改變受衆的價值觀和審美取向。
相較之下,尾魚的各系列小說,雖然難以避免地夾雜着言情的賣點和噱頭,但她書中的女主角有一說一,大多都是枭雄魁首。
她們有領導力可發号施令,可扛事兒能沖鋒陷陣,有野心有目标,智商和武力值站得了 C 位的英雌。
關鍵時刻不掉鏈子,不等男主拯救,甚至拯救男主的真 · 大女人。而絕非附庸、擺設、花瓶和第二性。
人是環境的産物,看待世界的三觀幾乎由我們日常所吸收的信息,接觸的人,聽到的内容,看過的書影音共同打造而成。
選擇接近什麽樣的人事物,在某種程度上也在塑造什麽樣的自我。
《西出玉門》裏葉流西不屑于普通女兒家滿心思撲在雌竟博關注這種兒女情長上,她粲然一笑:
" 有那個精力,放在男人身上,無不無聊?要是我就去稱王稱霸。"
當遭遇不順,被責任和重擔壓得喘不過氣,她說:
" 這又怎麽樣呢,誰能真正一身輕松?嬰兒呱呱墜地,還得學說話走路,人長肩膀,是要負重,長腿腳,是要前行。"
誰懂啊,就連女配苦心孤詣設計陷害女主,不是争男人搶愛情,而是爲了掌管大權和争奪繼承人之位。
這種清新脫俗的設定,和野心勃勃的女性角色,足夠讓人振奮了的。
圖源:《西出玉門》
前兩年走紅全網的那部《半妖司藤》,同樣是出自于尾魚的筆墨。
司藤是一個經受陷害和重創,憑借堅韌和意志殺回來的二次元虛拟人物。司藤在尾魚的描述裏:" 我畢生都在仰望這樣的人,苦難和折磨不會化作眼淚,膝蓋不軟,頭顱很硬。她不依賴任何人,把自己從人生的欲海裏救贖起來。"
扮演司藤的女演員,是當時因受騙處于人生最低谷期女明星景甜,角色的韌勁把真實的她從抑郁泥沼中打撈起來。大結局時她寫了一篇長感言,紀念這個角色對自己的啓發:
" 最終能套上那個救生圈奮力遊上來的人,隻有你自己。"
圖源:電視劇《司藤》
看武俠小說的人和看言情小說的人,抓人生優先級一定會有偏差;看 90 年代香港職場劇的人,和看台灣瓊瑤愛情劇的人,秉承的是兩套截然不同的價值觀。
文無第一,本不該分高低。當下流行受衆最多的,未必就是最好。
如果非要做選擇,在各大網文熱門榜單上各類:霸道總裁強制愛、一胎八寶帶球跑、宮鬥雌競嫡庶尊卑、王妃挂城牆暴曬三天王爺追悔莫及……題材裏,倡導女性自強的尾魚小說顯然更值得推薦。
精選進入生活的文藝作品,用理想模範重塑自我,也不失爲一種觀影閱讀之路。
擦亮雙眼,良币驅逐劣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