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_ ⊙ )
每天一篇全球人文與地理
微信公衆号:地球知識局
NO.2456- 山河四省
文字:令狐小跑
校稿:辜漢膺 / 編輯:果栗乘
這一屆網友,是懂造詞和玩梗的。從今年開始," 山河四省 " 這一新名詞頻頻登上熱搜,它就像是《水浒傳》裏的七十二地煞,昵稱聽上去霸氣十足,可細說起來卻是一把辛酸淚。
所謂 " 山河四省 ",指的是山東、山西、河南、河北四個省,由于首字帶有 " 山 "" 河 ",因此得了這麽個诨号。四省接壤,又都屬北方,網友在玩梗時,自然而然将四省綁定在一起。他們還給這四省起了個組合名,叫 "冤種四兄弟" ——
需要奉獻時,它們全力頂上,分配資源時,卻 " 查無此省 "。
▼
在網絡上," 最富的省份 " 下面從沒有四省(除了山東)的蹤影,而 " 偷井蓋 "" 考公内卷 " 等關于四省的刻闆印象卻不斷加深。近期," 山河四省 " 隻有兩所 985# 再次成爲了熱點話題,甚至有網友開玩笑,就連明星開演唱會,都很少選擇在 " 山河四省 " 舉辦,導緻了 " 追星難 "。
由于擁有共同的委屈,四省網友戲稱已簽訂 " 互不嘲諷條約 ",約定無論多慘都不可以互相嘲笑。在這些自嘲玩梗背後,是 " 山河四省 " 日漸突出的困境。
共同的 " 苦難 " 讓他們走到了一起▼
那麽問題來了:" 山河四省 " 是如何走入如今的困局的?想搞清這件事,首先要從 " 山河四省 " 的地理環境說起。
溫馨提示:我局有個世界地理讨論群,世界地理的研究者和愛好者們别錯過文末的加群方式哦!
晉冀魯豫,糧礦重地
" 山河四省 ",這片區域也被稱爲 "晉冀魯豫",以溫帶大陸性氣候,及溫帶季風性氣候爲主。作爲中華文明的重要發祥地,這裏四季分明,土地遼闊,農耕曆史悠久,省境内埋藏着豐富的礦産資源。
要地有地,要礦有礦
論資源," 山河四省 " 算是天賦異禀的▼
從礦業與糧食蔬菜的角度來看," 山河四省 " 不僅不缺資源,甚至還輸出至全國各省,是名副其實的糧礦重地。因爲礦産與糧食蔬菜産量極高," 山河四省 " 也擁有了各自的外号:山西是 "煤窯子",山東是 "菜籃子",河南是 "糧袋子",河北是 "鐵鋪子"。
" 山河四省 ",各有擔當
(左右滑動- 圖:壹圖網 & 圖蟲創意)
說是這樣說,但四省可不止這麽一種特産,可以說,他們共同承擔了中國的糧礦重任——
在 2022 年,全國 23 個産煤省份共計原煤産量 45 億噸,其中單山西一省便出産 13.07 億噸,占比近30%;河南、山東也跻身年産量五千萬至億噸行列,排名均在前十。
山西作爲産煤老大哥依舊穩居首位
河南、山東兩個小弟也在榜中▼
中國煤炭資源分布圖▼
在鐵礦方面,河北與山西均在中國鐵礦 " 七大金剛 " 之列,僅河北一省,在 2022 年 4 月的鐵礦産量就占全國總量的 44% 。另外,黃金、天然氣、石油等礦産排名中,也常常見到 " 山河四省 " 的身影。
在 2022 年 4 月的鐵礦産量排名中
山東和 " 七大金剛 " 之一的安徽差距非常小,就差個河南了▼
而在農業生産方面,河南、山東糧食産量分别爲第二、第三名," 山河四省 " 的糧食産量總和,在 31 個省區市中,占比超過 25% 。山東、河南、河北的蔬菜産量名列前茅。其中,山東、河南的人均蔬菜産量,甚至超過了 1500 斤,山東壽光縣由于蔬菜産量極高,被譽爲 " 中國蔬菜之鄉 "。
" 山河四省 " 可以說是中國糧食界扛把子了▼
去壽光蔬菜博覽會逛一逛
就可以體驗什麽叫實現了 " 蔬菜自由 "
(圖:圖蟲創意)▼
糧礦的輸出爲四省造成了負面作用,比如山西本身是能源大省,但由于輸出過多,導緻山西内部反而有了能源缺口。
走入失衡的經濟迷谷
依托本地的農業與礦産資源,衆多老牌企業在四省崛起,這些老牌企業往往以重工業國企爲主,如山西的焦煤集團、山東能源集團、河南安陽鋼鐵集團、河北的冀東水泥等等,曆史均超過二十年,而諸如鄭州富士康等民企,也均屬于勞動密集型産業。
2010 年富士康開始在鄭州建廠
而到了如今,富士康開始逐漸轉移在鄭州的産業
(圖:壹圖網)▼
這些企業爲 " 山河四省 " 帶來了實打實的經濟利益,并令四省一度經濟繁榮,在 2005 年的全國人均 GDP 省份排名中,山東、河北、山西、河南排名分别位列第 7、第 11、第 15 和第 16。
然而在 2021 年,山東離開前十,山西降爲第 17,河南、河北更是一落千丈,河南從第 16 變爲第 22,河北從第 11 變爲第 27,落差明顯。且隻有山東的人均 GDP 堪堪超過全國平均線,其餘三省均在平均線以下。
" 山河四省 "2021 年人均 GDP 及排名▼
在經濟走低的背後,是整體環境的悄然變化,2006 年,我國提出了 " 節能減排 " 概念,這意味着經濟結構産生重大調整,朝向環境友好型社會邁進,同時也意味着高污染、高耗能的行業将會受到嚴格管控與限制,比如電力、鋼鐵、有色金屬、建材、石油加工、化工,都在此列。
工業綠色低碳轉型要錢也要時間
老牌工業城市的重工業體量龐大,轉型壓力巨大
(大同火電廠圖:圖蟲創意)▼
而不幸的是," 山河四省 " 中的山西與河北的經濟正是靠着重工業支撐;而山東與河南雖然農業占據優勢,可農業用水與排污,同樣也是重點管控對象。四省經濟支柱都受到了影響,自然出現了發展疲軟的現象。
像以前那樣粗犷式發展是行不通了
而要謀求高質量發展,發展速度減緩在所難免
(圖:圖蟲創意)▼
破局的關鍵在于産業結構調整,比如大力發展第三産業,提升高新技術企業占比,進行産業升級等等,可問題是,由于四省長期依賴第一、第二産業,從而導緻第三産業發展緩慢。
2021 年,山東第三産業在 GDP 占比 52.8%,全國排名第十,這是 " 山河四省 " 的最高成績,河南第三産業占比 49.1%,河北 49.5%,山西 44.7%,排名均被擠出20 名外,山西甚至排名僅爲 30,位列全國倒數第二。
" 山河四省 "2021 年第三産業占 GDP 比重及排名▼
而作爲經濟轉型的重要動力,四省高新企業的數量堪稱悲慘,2021 年河南高新技術企業僅爲 8000 家,河北打算 " 力争 "8800 家,山東高新技術企業最多,不到 1.5 萬家,而山西最低,僅爲三千餘家。作爲對比,廣東省 2021 年的高新技術企業數量達到了六萬家,是 " 山河四省 " 總和的三倍有餘。
光看國家級高新技術産業開發區數量
兄弟四個,隻有屬于東部的山東能露個臉▼
但一看營業收入就差遠了▼
第三産業占比較低,高新技術企業數量少,污染問題治理困難,老牌企業轉型難,這一系列的問題共同導緻了 " 山河四省 " 陷入了經濟迷谷之中,
時至今日,人們已不再将晉冀魯豫看作經濟繁榮的省份,提到 " 山河四省 ",更多的是一些不甚光彩的标簽——山西的煤窯,山東的大男子主義,河南的偷井蓋等等——至于河北就更慘了,由于存在感太低,連刻闆印象沒撈到。
注:這些刻闆印象均系偏見,請勿地域歧視。
内卷大省的人才困局
無論是第三産業也好,高新科技企業也罷,任何問題歸根結底,都要靠人才實現。如果說結構失衡是導緻 " 山河四省 " 陷入困局的迷霧,那麽人才問題就是前路叢生的荊棘。
如果單看人口," 山河四省 " 并不缺人,按照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河北省人口 7461 萬,山西省 3491.6 萬,河南有 9936.6 萬人口,人最多的山東省,超過了一億人口。
全國人口排名前三的省份," 山河四省 " 就占了倆▼
但若是分析人口年齡構成,問題就逐漸顯現了。全國 15-64 周歲的人口平均占比爲 68.55%,除了山西的占比高于平均值外,山東、河南、河北均低于平均值,河南的 15-64 周歲占比甚至低至 63.38%。
這說明三省都出現了青壯年人口比例較低,老齡 / 幼齡人口占比大的現象。
四省人口年齡構成圖▼
更絕望的是高素質人才的缺乏。" 山河四省 " 的大專以上人口占比爲 13.4%,低于全國 15% 的平均線。構成顯著區别的,是天津與河北的大專以上人口占比,河北僅爲 12%,而天津這一數據則高達 26%,高出一倍有餘。
同爲 " 山河四省 ",但 " 高素質人才含量 " 卻相差巨大▼
" 山河四省 " 人口超過三億,可四省的 985/211 高校屈指可數,211 高校隻有四所,985 高校僅兩所,更具諷刺意味的是,在這僅有的六家高校中,河北工業大學還地處天津。
三億人在四省内隻有六所優質高校可選,優秀考生必然會更多地考慮高校教育資源豐富的地區。而這些人才畢業後,即使願意回到家鄉,家鄉也并沒有太多的崗位接納他們。
卷生卷死都不一定有學上
好不容易卷赢了,回家也不一定有班上▼
早在五年前,全國高校就開設了新興本科專業,其中包括大數據、人工智能、3D 打印等等專業,然而 " 山河四省 " 并沒有形成大規模的新興産業體系,網絡信息科技、高新科技行業均較爲滞後。新興專業人才即使回到家鄉,也沒有什麽用武之地,要麽從事一些基礎性的勞動工作,要麽進入體制内繼續内卷。
回家打工也未必卷得赢大爺大媽們
(青島市看招聘廣告的求職者 圖:壹圖網)▼
連省内人才網都給了兩個去省外就業的專區
(圖:sjrc.com.cn)▼
如今很多人嘲諷山東人愛考公,但事實上,除了考公外,四省也并沒有太多的高薪、高技術工作崗位任人挑選,與之相比,公務員才是上上之選。
對大多數人來說,想留在家鄉發展
考公考編是最佳的選擇
(濟南公務員考試入場 圖:壹圖網)▼
" 山河四省 " 裏好學校少,高考時就已經出現了優質人才外流,而畢業後,由于四省内的崗位不對口、數量少,導緻掌握新技術、新知識的年輕人更願意在北上廣等機會多的城市打拼," 山河四省 " 自然出現了人才流失。
僧多粥少,爲了不畢業就失業
隻能去機會更多的大城市碰碰運氣
(山東大學校園招聘會 圖:壹圖網)▼
誠然,人口結構性失衡和人才外流導緻了四省的困局,但這并不意味着那些離去的年輕人應該被譴責。每個人都期盼着更好的生活與更多的上升空間,尋求更好的出路無可厚非。
而走出家鄉,并不意味着對故鄉的不聞不問,一波又一波的網絡自嘲玩梗,其背後是四省年輕人對故鄉的歸屬感與危機感。
最後:
【快來聊天啦】
我局有世界地理讨論群,歡迎感興趣的朋友們加入!
* 如果你喜歡地理,可以來【微信公衆号後台私信】,用一兩句話介紹下自己。運營小姐姐會根據情況拉你進群哦 ~
* 進群請務必自我介紹一下,直接回複 " 進群 "" 讀者群 " 之類的字樣不會有機器自動回複,隻會讓後台的小姐姐很生氣≥﹏≤
* 申請人多時請耐心排隊等候回複。隻要系統正常,工作人員就會逐一看到大家所有人的消息哦
參考資料:
1.《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國家統計局
2.《" 不讓國家爲煤發愁 !"》莫非
3.《2022 年中國能源政策回顧與 2023 年調整方向研判》郭海濤
4.《從 985 和 211 大學的區域分布看我國高等教育的公平性》彭賢
5.《我國蔬菜市場調控的思考與建議》沈辰
* 本文内容爲作者提供,不代表地球知識局立場
END
擴展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