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焦(dingjiaoone)原創
作者 | 唐亞華
編輯 | 溫故
網紅雪糕品牌鍾薛高,最近正在接受大考。
前不久,在小紅書等平台上,有數位用戶發帖稱鍾薛高欠薪,也有用戶評論反映,鍾薛高 7 月份的工資還未發。對此,鍾薛高回應稱," 公司正在積極解決相關糾紛,目前運營一切正常 "。
鍾薛高欠薪的話題一度登上熱搜榜前列。
作爲高端國産雪糕的代表,鍾薛高早年頗受資本和消費者追捧。它的成功之處在于,敏銳抓住了新消費人群對健康、口味的追求,對傳統的雪糕做了升級叠代,并順利搭上了新消費投資的快車,迅速蹿紅。
同時,鍾薛高對國産冰淇淋行業産生了鲇魚效應,刺激不少國産品牌積極投身産品創新。
隻是,近年來,随着鍾薛高雪糕 " 曬不化 "、" 烤不化 " 事件的發酵,消費者對于其産品高價和質量的争議一直存在。網紅雪糕,也背上了 " 雪糕刺客 " 的名号。疊加此次欠薪風波,鍾薛高的處境更加窘迫。
借着這一波讨論,本文試圖解釋,鍾薛高的遭遇,背後有哪些主客觀因素?高價雪糕在中國市場上是什麽樣的存在?鍾薛高發展遇挫,是否代表市場不需要高價雪糕?
網紅雪糕從 " 熱 " 到 " 涼 "
鍾薛高可以算是國産中高端雪糕的探索者和先行者。
在成立的前三年裏,鍾薛高的做法一直是有效的。畢竟,鍾薛高從誕生到成爲網紅品牌隻用了幾個月,而後一路從嶄露頭角到登上銷量頂峰,也隻有兩三年時間。
成立于 2018 年的鍾薛高,其名字的意思就是中國人自己的雪糕,産品形狀借鑒了中式元素瓦片的造型,售價定在十幾元一支,一度成了國産雪糕中的 " 愛馬仕 "。
鍾薛高創始人林盛是資深廣告人,擅長品牌營銷,鍾薛高出道後熱度幾乎沒有斷過。2018 年 " 雙 11" 期間憑借一款售價 66 元一支,隻賣一天的 " 厄瓜多爾粉鑽 " 雪糕一炮走紅。不過鍾薛高大部分雪糕的售價在 15 元左右。
成立之初的鍾薛高走的是線上銷售的路徑。公開數據顯示,2019 年,鍾薛高銷售額突破了 1 億元,從 2021 年 5 月到 2022 年 5 月,鍾薛高營收達到 8 億元,共賣出 1.5 億隻,同比增長高達 176%。在各大電商平台的 618、" 雙 11" 冰類銷量榜單中多次排名第一。
2020 年前後,鍾薛高大舉布局線下。很多用戶無意間選了這個包裝精美的品牌的雪糕,結賬時才發現價格很高,這時候鍾薛高 " 貴 " 的印象開始大範圍傳播。
令鍾薛高口碑急轉直下的,是 2022 年 6 月發生的 " 雪糕不融化 " 事件。當時有網友發現鍾薛高 " 曬不化 "、" 燒不化 ",有人質疑是因所含添加劑較多,鍾薛高回應稱産品使用極少量的食品乳化增稠劑,均嚴格按照國家相關标準添加,可放心食用,用烤雪糕、曬雪糕或者加熱雪糕的方式,來評判雪糕品質的好壞并不科學。
雖然鍾薛高的回應和業内人士的解讀都認爲産品沒有問題,但網友依然不買賬。價格高,質量卻遭質疑,讓鍾薛高徹底背上了 " 雪糕刺客 " 的名頭。
來源 / 視覺中國
這之後,鍾薛高的銷量下滑。2022 年,鍾薛高的年複合增長率降至 50%,而以往三年的這一數據都在 100% 以上。
到了今年上半年,鍾薛高的中高端之路似乎有所動搖。
2023 年 3 月,鍾薛高推的新品一改往日的高價,定價 3.5 元的 "Sa'Saa" 雪糕,僅供線下銷售,噱頭是該款産品由 AI 參與設計研發。但這時候,品牌已經受到傷害,平價雪糕也沒能幫助鍾薛高帶來太多的業績回升。
今年天貓 6.18 期間,鍾薛高沒能入圍生鮮店鋪銷售榜和人氣榜的 Top10,而在此前,鍾薛高曾連續三年蟬聯過 6.18 天貓冰品類目第一。
根據抖音 2023 年第二季度品牌暢銷榜(冰淇淋 TOP10)顯示,鍾薛高市場占比爲 3.99%,大幅落後于可愛多、伊利、巧樂茲等品牌,而在去年的 6.18 大促期間,鍾薛高還曾是抖音冰淇淋品牌自播銷售額第一。從炙手可熱到勁頭漸衰,隻用了一年多時間。
另外,今年夏天,不少人發現鍾薛高的高價産品也在悄然降價,原本超市 15 元 / 片的鍾薛高開啓了買一贈一的活動,還有的超市直接 6.6 元 / 片、4.9 元 / 片促銷。也有不少線下商超便利店主反饋鍾薛高 " 賣不動 "。
本就口碑受損,銷量不振,最近又出了欠薪事件,如今的鍾薛高幾乎處在多事之秋。
看起來,以鍾薛高爲代表的雪糕新消費品牌聲量很大,不過,中國的雪糕 / 冰淇淋市場的格局,已經很多年沒有變過了。
據《中國冰淇淋 / 雪糕行業趨勢報告(2022 版)》顯示,伊利、和路雪、蒙牛、雀巢 4 家雪糕 / 冰淇淋品牌線下冰淇淋市場份額分别達到 19%、15%、9% 和 8%,合計達 51%。另外,德氏、宏寶萊、天淇、八喜、光明等企業利用各自地域優勢,形成區域強勢品牌。鍾薛高、中街 1946、馬叠爾、東北大闆等新銳品牌,算是線上消費的代表性品牌。
目前沒有鍾薛高市場占有率的準确數據,但據艾普思咨詢統計,2022 年雪糕銷售旺季期間,銷量排名前三的和路雪、伊利、蒙牛,合計占據了超過 40% 的市場份額,鍾薛高的銷量占比爲 5.24%。這一數據能一定程度上體現鍾薛高的市場情況。
營銷端火熱,實際市場占有率仍然有限,而一旦遭遇口碑和形象問題,甚至可能直接引發危機,這就是鍾薛高目前的困境。
高端雪糕受挫,原因何在?
是高端雪糕在國内賣不動了,還是鍾薛高自己的經營策略出了問題?
資深冰淇淋行業從業者楊金認爲,鍾薛高面臨的 " 情緒問題 " 大于 " 産品問題 ",網友對他們更多的是一種情緒的發洩,并不是按照食品安全标準、成本情況等來做評價,這是不客觀的。" 當然,這個品牌本身就是互聯網時代的産物,互聯網是一把雙刃劍,它享受了互聯網的優勢,也承受了裏面的壞處。"
長期關注消費的投資人葉夢對「定焦」分析,鍾薛高的價格問題在品牌和用戶之間有一些矛盾點。在她看來,在品牌端,鍾薛高雖然主打線上,但成本結構包括營銷投放成本、冷鏈物流成本,背後花了很多成本在讓人認識自己、快速拿到産品上,必然要賣得貴一點。但消費者看得見的成本隻有原料,很多人不願意也沒有意識認爲自己應該爲了品牌的運營成本買單。
" 我覺得在網上賣雪糕這件事情可能還不是個很成熟的時機,企業需要不低的成本,但把成本轉嫁給消費者後,大家并不一定願意買單。實際上,一杯奶茶也是這個價錢,用戶談貴不貴的時候,實際是在談值不值,很多雪糕的口感也不輸鍾薛高,對比之後,消費者就會認爲不值。" 葉夢說。
所以在她看來,品牌既然想做颠覆行業的事情,就需要優化自己的供應鏈和管理,而不是讓消費者接受高額的成本,一個新品牌敢去用價格挑戰行業,還是有難度的。
進入線下也是鍾薛高的一大做法,但是葉夢認爲,鍾薛高因爲定價問題,有效的線下渠道非常有限。即使進了終端,可能隻有在便利店類的場景裏面才有尚可的銷量,一些小的夫妻店、下沉市場的商超,大多數消費者可能不會選擇購買。
近年來消費者追求性價比的趨勢,也對中高端産品的銷量有一定影響。在雪糕刺客、79 元眉筆被口誅筆伐的時候,平價的浪潮正在興起,喜茶、奈雪的茶都推出了平價款,瑞幸和庫迪咖啡的 9.9 元咖啡收獲了大批支持者,活力 28 等老牌平價國貨受到關注。
如今,超高消費、超額消費的理念已經越來越少了。前幾年願意爲好玩、有新意的東西付出的消費者,現在變得更精明、冷靜,更傾向于用低一點的成本買快樂,而不願意付出超額的品牌溢價。
來源 / 視覺中國
今年夏天,雪糕刺客幾乎不見了蹤影。根據 Food Talks 數據,2023 年第二季度華中地區雪糕 / 冰淇淋暢銷榜單顯示,今年銷量表現較好的産品均集中在 3-5 元的價格區間。甚至在各大社交平台上,還出現了一個新詞叫 " 雪糕菩薩 ",指一些便宜又好吃的平價雪糕,比如小布丁、旺旺碎碎冰等。
還有,雪糕這個品類本身也有局限性,有明顯的季節性、區域性以及可替代性。很多傳統雪糕企業,旗下大多還有飲品或别的消費品産品線,能夠實現業務互補,鍾薛高也曾嘗試過速凍餃子,但反響一般。同時,因爲雪糕的交付半徑短、交付成本高,很多區域品牌深耕一兩個省份能活得很好,區域性明顯,打入這樣的區域也不容易。在替代品方面,奶茶、咖啡、甜筒等都可能代替雪糕。
另外,鍾薛高的幾次危機公關處理不算得力,對品牌形象造成了一定影響。" 高端品牌,最不應該有的就是高傲的形象。品牌不是自己定義的,也不是靠高價定義的,而是通過一次一次的産品,長年累月的耕耘讓消費者認可。品牌的價值如果消費者不認,就失效了。" 葉夢說。
最後一個因素,成也資本,敗也資本。葉夢提到,近年來很多新消費品牌出現了後勁不足的問題。在資本端有一個原因是,2014-2015 年資本在投互聯網企業時,很快就賺到了超額回報,随後機構們開始用類似的邏輯去投資新消費。
她回憶:" 消費投資特别熱的時候,有一些機構爲了搶項目開高價,提高估值,很少有創始人能夠冷靜思考自己的增長和估值是不是匹配,接受了資本後,增長就成了懸在他腦袋上的劍,爲此要付出更大的代價,比如背上規模、收入的壓力,在這種前提之下,品牌的很多動作會變形。"
實際上,葉夢覺得,消費品牌不應該像互聯網企業一樣去追求爆發力,更需要持續滾動增長的耐力。所以,如今很多消費品牌的問題,也是此前資本泡沫過大帶來的,很多品牌不惜一切搶奪流量,而後沒有複購,業績隻能逐漸回落。
市場還需要高價雪糕嗎?
不止是網紅雪糕熱度在下降,整個中高端冰淇淋市場也面臨挑戰。
冰淇淋品牌 " 八喜 " 的所屬公司艾萊發喜最近三年的淨利潤不及預期。2022 年,艾萊發喜的營收、淨利潤分别爲 14.81 億元、1.25 億元,銷售收入較三年前基本沒有增長,淨利潤也未有明顯的增長。
擁有和路雪、可愛多、夢龍等品牌的聯合利華在冰淇淋方面的業務表現也不算太好。2022 年,聯合利華冰淇淋業務銷售額 79 億歐元,同比增長 9%,但銷量下滑 0.7%,今年上半年,聯合利華的冰淇淋業務基本銷售額增長 5.7%,銷量下滑 5.2%。聯合利華解釋稱,上半年居家冰淇淋銷量持續出現下降,因爲在通脹環境下,冰淇淋品類的非必需品屬性導緻了更低的消費量。
客觀來說,多年來,雪糕行業相對高價位的産品主要掌握在夢龍、可愛多等外資品牌手裏,鍾薛高的出現帶給了中國冰淇淋品牌一些正向的影響。
楊金指出,鍾薛高對行業最大的價值是讓更多人了解、認識了中高端雪糕,把單品價格定下來。同時,激發了相對老化和傳統的國産品牌的創新和競争,帶來了整個中國冰淇淋行業最近幾年的快速上升。
" 以前一個雪糕品牌一年可能隻出三四款新品,現在一年出十來款,而且市場接受度更高後,各企業願意主動進攻,投入精力在原料、創意上,因爲成本和售價支撐大家去嘗試,現在冰淇淋市場花樣越來越多。" 他說。
如今,鍾薛高的探索遇到了一些困難,是不是代表國産高端雪糕的路子行不通了?
多位從業者認爲,市場還是需要高端雪糕。近年來,中國制造的方向沒變,都是向高價位、高質量、高服務、高情緒價值提供的方向來發展,中國産品從原來的低價到了産品創意、設計、質量全方位提升的階段。雪糕行業可能暫時有一些難題,但整體大方向不會變。
消費本身是分層的,在國産中高端雪糕市場相對空白的時候,有企業做了積極探索,但因爲行業的原因、企業自身的經營偏差、資本的原因,暫時出現了一些困難。但這并不意味着國産雪糕高端化的探索失敗了,也不代表高端雪糕在中國沒有市場。
雖然前幾年的一些網紅雪糕帶來的情緒價值被炒的太高了,大家疲勞了,現在有正常的波動回落也正常,但總有消費者的需求沒有被滿足,市場上既然有哈根達斯等高端外資品牌的生存空間,也就有國産高端品牌的用武之地。
在楊金看來,冰淇淋行業良性的循環應該是,大家認可市場上有平價、中端、高端的産品,分别滿足不同的人群。假如價格區間不存在了,行業又回到卷低價的時代,這對企業的打擊很大,消費者也受傷,因爲從業者沒有動力做出更适合各類人群的産品了。
食品行業專家朱丹蓬提到,中國的中高端冰淇淋整體的消費紅利在不斷擴大,以前隻有夏天吃冰激淩,現在幾乎全年化了,當消費升級以及成長起來的年輕群體紅利不斷疊加之後,整個冰淇淋市場進入了一個高速增長、高速擴容的階段。
隻是,在一個相對低門檻的行業創業,難度不算小。雖然市場足夠大,但從業者也要知道,中高端可能會是個小衆群體,要賺中高端人群的錢,一方面要付出高額的成本,另外也要接受,高端市場的規模可能就是小于平價市場。
在這樣的情形下,企業應該怎麽做?
根據從業者的說法,雪糕行業的核心競争力還是産品創新,同時,在如今的時代背景下,還要有意識地做方便傳播的産品。産品力是一切的根本,另外,對消費品來說,互聯網是很大的優勢,像是把雪糕做成好玩、适合打卡的東西,利用好抖音、小紅書這樣的平台,在傳播上就能事半功倍。
比如這兩年很多景區的文創雪糕,本身沒有提供更多的風味價值,但提供了傳播價值、情緒價值和社交價值,也應該被肯定。
葉夢認爲,新消費品牌和傳統品牌應該互相學習。一些傳統企業、區域消費品牌有紮實的産品和渠道能力,但他們既不會講概念也不會做營銷,應該學習怎麽跟消費者互動,了解他們的訴求。同時,新消費的創業者,因爲有流量紅利,成名太容易了,需要學習怎麽沉下心來去研究供應鏈、組織管理,以最低的成本帶來最大的價值。
* 題圖來源于 Pexels。應受訪者要求,文中楊金、葉夢爲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