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月 30 日晚間,長城汽車披露 2023 年上半年業績報告。财報顯示,今年上半年長城汽車營業總收入爲 699.71 億元,同比增長 12.61%,連續三年實現增長;歸母淨利潤爲 13.61 億元,同比下滑 75.69%;扣非淨利潤爲 7.49 億元,同比下滑 63.60%。
簡單來說,2023 年上半年長城汽車淨利潤和扣非淨利潤均爲負增長,尤其是淨利潤。對于淨利潤同比下滑 75.69%,在上市公司公告中,長城汽車表示,公司深化向新能源及智能化轉型,産品結構調整,基于 2023 年新産品上市,加大品牌及渠道建設投入,同時堅持在新能源及智能化領域的研發投入以及彙率收益減少所緻。
作爲傳統車企,長城汽車向新能源汽車轉型,銷售費用增加無可後非。财報顯示,上半年長城汽車銷售費用高達 32.53 億元,同比增長 46.80%,銷售費用增加的主要原因是報告期内加大新能源車型投放力度所緻。
随着車市的變革,2022 年長城汽車也出現了銷量頹勢,年銷僅 106.75 萬輛,僅完成 190 萬輛銷量目标的 56.19%。而進入 2023 年後,長城汽車全面發力新能源并進行了一系列舉措,包括對旗下全系品牌組織架構進行大規模調整,将歐拉和沙龍、魏牌和坦克這四大品牌的管理團隊進行兩兩合并,實施各自體系下的雙品牌運作,專注于純電市場,而哈弗品牌和長城皮卡品牌則繼續保持獨立運作。這一調整更新後意味長城汽車将結束自 2020 年起建立的多品牌發展戰略,轉向新的發展方向。3 月 10 日,長城汽車發布全新智能四驅電混技術 Hi4,希望通過 " 兩驅價格 " 的四驅産品來搶奪更多新能源市場份額,此外,長城汽車還将哈弗品牌命名爲 " 哈弗龍網 ",其銷售的新能源汽車産品将采用獨立的銷售渠道,與燃油車産品進行區分。
業内人士認爲,進入 2023 年長城汽車一系列調整舉措是長城承壓後的不得已而爲之。官方數據顯示,2023 年上半年,長城汽車累計銷量爲 51.92 萬輛,同比微漲 0.14%,僅完成 160 萬輛年銷目标的 32.45%,其中,哈弗品牌、皮卡和坦克品牌累計銷量分别爲 29.26 萬輛、10.26 萬輛和 5.83 萬輛,分别同比增長 1.29%、8.72% 和 7.83%;而魏牌和歐拉兩大品牌均同比下滑兩位數,銷量分别爲 1.82 萬輛和 4.73 萬輛,分别同比下滑 17.44% 和 20.00%。
對于大多數汽車品牌而言,持續不斷的投放新車刺激終端市場是提振銷量最爲有效的方式之一,長城汽車也一樣。上半年長城汽車旗下品牌先後推出包括魏牌藍山、哈弗枭龍、枭龍 MAX 等多款全新産品,而新車的上市也爲長城汽車的銷量帶來了不錯的成效。從 4 月開始,長城汽車銷量開始反彈,哈弗品牌及魏牌在新産品的布局下回歸增長。
以魏牌爲例,自藍山上市後,魏牌銷量有了顯著的提升。數據顯示,今年 5-6 月,魏牌銷量分别爲 5770 輛和 6602 輛,分别同比增長 128.97% 和 128.68%,主要銷量來自魏牌新上市不久的藍山。作爲定價 30 萬左右的大六座藍山 DHT-PHEV,該車上市後成功止住了魏牌銷量下滑的局面。乘聯會數據顯示,5 月和 6 月藍山 DHT-PHEV 銷量分别爲 5136 輛和 5506 輛。從某種程度上說這也說明藍山獲得了消費者的認可,但受第一季度銷量的影響,今年上半年銷量僅有 1.82 萬輛,同比下滑 17.44%。
按照長城汽車爲 2023 年定下的 160 萬輛銷量目标計算,上半年長城汽車的完成率僅爲 32.45%,長城汽車想要完成 160 萬輛銷量的目标目前來看依然有點 " 激進 "。
眼下,長城汽車在燃油車市場的份額正不斷縮小,而新能源産品尚未有完全能挑起大梁的産品,顯然長城汽車急需推出更多能夠獲得消費者認同的産品,這也意味着,興盛于燃油車時代的長城汽車還需要做出更多的改變才行。
按照規劃,今年長城汽車将重點發力新能源汽車,全年預計推出超 10 款新能源汽車,且新能源車滲透率要達到 40% 至 45%。此前長城汽車 CGO 李瑞峰在接受采訪時曾表示:" 對長城汽車來說,我們大周期的時機已經來了,但是在大周期裏實現徹底轉型,我們還沒有完成。現在我們要紮實做好每一款産品,實現爆款,從公司端到終端經銷商的落地執行,要多維度貫徹。隻有多款産品打赢,實現銷量規模之後,才能說大周期來了。現在,我們隻是剛剛開始。"
汽車行業關注 人氣汽車新傳媒
每天分享有價值的汽車新聞
汽車人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