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雷科技數碼 3C 組 | 編輯:kkknei | 排版:之秋
在今年蘋果秋季新品發布會上,iPhone 15 系列重磅登場,設計、性能、影像輪番轟炸後,給「果粉」們留下了一個很大的懸念。
這一次,蘋果竟然沒有提到 iPhone 15 Pro/Max 的屏幕升級。
然而,蘋果的确沒有爲這一代「Pro」系列帶來任何顯示效果上的提升,隻是将基礎版拉到了與「Pro」相近的水平。盡管這有些遺憾,但也讓人更加期待 iPhone 16 系列上的屏幕升級。
韓媒 The Elec 今日報道,三星正在爲 iPhone 16 系列開發一款全新的顯示材料,型号爲「M14」。得益于新技術的加入,「M14」基材可以使 iPhone 16 系列獲得更高的亮度,同時降低屏幕的功耗。
(圖源:MacRumors)
此外,iPhone 16 系列在顯示尺寸上也有所調整:iPhone 16/Pro 升級至 6.3 英寸、iPhone 16 Plus/Max 将增加到 6.9 英寸。更先進的顯示基材,加上更大的面闆尺寸,蘋果這次真的要「擠爆牙膏」了嗎?
2017 年,蘋果發布了十周年紀念款 iPhone —— iPhone X,除了造型設計有着劃時代的變化之外,其選用了 OLED 顯示基材,也成爲市場關注的焦點。
往後,OLED 顯示基材出現在每一代旗艦級 iPhone 上,亮度、對比度和色深,也在逐步升級。毫不誇張地說,iPhone 的顯示效果,在當今的智能手機市場裏,絕對稱得上是第一梯隊裏的佼佼者。
iPhone 成功的背後,也離不開三星顯示的功勞。
三星所提供的最頂級的 OLED 顯示基材,被命名的「M」,該系列與市售的「E」系列不同,專屬于三星手機、蘋果和極少部分品牌使用。今年登場的 iPhone 15 系列,全系均配備了「M12」顯示基材,也是三星當前量産最頂級的顯示面闆型号。
(圖源:9to5Mac)
iPhone 15 系列擁有 2000000:1 對比度、峰值亮度達到 2000 尼特,同時支持 HDR 内容顯示,配合 iOS 優秀的色彩管理,顯示效果相當驚豔。不過,蘋果向來沒有爲 iPhone 配備護眼調光,也不支持濕手觸控等特殊功能,與當今的 Android 旗艦相比,功能性部分還是稍顯落後。
三星爲下一代 iPhone 所設計的「M14」基材,将會首次啓用藍色磷光材料,以此增加顯示亮度,降低屏幕功耗。作爲對比,「M12」基材 OLED 面闆需要用到三層藍色熒光材料和一層綠色磷光材料,假如前者可以被磷光材料所替代,那麽隻需降低到兩層或更少。這同樣意味着,采用「M14」基材的新款機型,将大大減少偏色的風險。
(圖源:How to Electric)
當然,「M14」基材選用藍色磷光材料,更多地還是爲了提升發光效率,降低屏幕的功耗。結合早前的爆料信息來看,iPhone 16 系列四款機型都将增加顯示尺寸,而屏幕功耗降低,才能抵消顯示面積增大後帶來的功耗增加。
不難看出,iPhone 16 系列用上新的基材,主要還是爲了節省功耗,至于是否會在亮度、對比度等性能部分有更大的提升,還是要等到發布之時才能見分曉。但話說回來,雖然 iPhone 的顯示效果仍處于第一梯隊,但在很多方面已經開始落後于 Android 陣營,單憑「節能」這一特性,恐怕很難在越來越「卷」的智能手機市場中保持領先。
随着中國顯示半導體廠商的逐步崛起,三星似乎已經有些「失寵」了。
不久前,小米 14 系列和 iQOO 12 系列兩款搭載高通骁龍 8 Gen3 的旗艦機型發布,令人意外的是,其中隻有 iQOO 12 Pro 選擇了三星的 E7 發光基材,其餘三款機型均選用了來自中國的面闆廠商。
紙面參數來看,小米 14 Pro 配備的京東方 C8 發光材料,2K 分辨率,支持 3000 尼特局部峰值亮度,同時還擁有 12Bit 色深與 1920Hz PWM 調光。無論是亮度、性能和護眼,與 iQOO 12 Pro 上的三星 E7 都拉不開差距。
(圖源:小米)
不久前,一加宣布與京東方合力打造全新「東方屏」顯示面闆,将在一加 12 上首發搭載。據官方消息,這塊「東方屏」在色準、通透度、顯示舒适度各個方面都達到行業頂級水準,且該面闆也是國内首個獲得 DisplayMate A+ 認證的 2K 屏。此外,「東方屏」的峰值亮度也将突破 2600 尼特,但具體信息并未披露。
這樣一來,iPhone 16 系列的顯示表現,也的确有很大的壓力。
但 iPhone 也并非優勢全無,其最大的「王牌」,依然是色彩管理和 HDR。
衆所周知,iOS 的色彩管理表現一直都非常優秀,這主要還是因爲蘋果自 90 年代就加入了 ICC 國際色彩聯盟,不少色彩标準都由蘋果參與制定,而蘋果對于開發者的要求也相當嚴格,必須按照相應的色彩标準設計 App。這導緻的結果就是,即便 iPhone 15 系列從紙面參數上看,已經落後于 Android 陣營,但視覺觀感也并未被甩開一大截。
(圖源:AppleInsider)
此外,iOS 對 HDR 内容的支持也更加出色,例如哔哩哔哩、愛奇藝等視頻平台,小紅書、微博等社交平台,包括自帶的圖庫,也能顯示豐富的 HDR 内容。這樣一來,OLED 顯示基材的高亮度、高對比度,都有了用武之地。Android 陣營裏,OPPO、一加提供的 ProXDR 功能也在遵循類似的邏輯,有迎頭趕上的架勢。
不得不說,以往 iPhone 能在智能手機領域裏表現出色,很大程度上是軟硬件同時兼具優勢,但随着國産顯示面闆性能飙升,不少 Android 旗艦都用上的表現更好的顯示面闆,蘋果恐怕要在 iPhone 16 系列上再加把勁才行了。
除了材料上的變化,三星「M14」還可能應蘋果的要求,啓用 MLA 技術。
MLA 技術,就是微透鏡陣列,這是一種通過在面闆内部設計數十億個均勻分布的微透鏡來減少内部反射的技術。MLA 的優勢十分明顯,降低功耗、提升亮度,同時還能降低屏幕的損耗,對于擁有「全天候顯示」的 iPhone 16 Pro 系列機型來說,這無疑是巨大的提升。
但 MLA 技術也并非沒有缺點,一方面,由于内置微透鏡,很可能會導緻可視角度變窄,影響視覺體驗;另一方面,MLA 技術的制造成本增加,良品率低,投資風險相當高。
既然如此,蘋果爲何還要加入這項技術呢?答案也很簡單,爲了「全天候顯示」。
(圖源:MacRumors)
在 iPhone 14 Pro 上登場的「全天候顯示」,經過一年多時間的驗證,已有不少「燒屏」的反饋,而 MLA 技術能夠很好地提升面闆使用壽命,簡潔地讓這項功能獲得更實用的特性。合理猜測,iPhone 16 系列四款機型都會擁有「全天候顯示」功能,以此提升标準版的市場吸引力。
但從消費者的視角而言,标準版 iPhone 目前最大的問題是沒有高刷新率,而不是顯示素質,蘋果想要以這些「小恩小惠」吸引消費者購買标準版 iPhone 16,似乎有些尴尬。而 iPhone 向來也不支持任何防頻閃、降低藍光等措施,對視力的損害,遠比大多數 Android 旗艦手機要更大。
目前,iPhone 16 系列仍在初步設計階段,除了基本确定的顯示尺寸增大之外,更多的爆料信息也很難坐實。面對 iPhone 15 系列的銷量情況,蘋果可能需要在下一代 iPhone 上給出足夠多的誠意,但将重點放在顯示效果的提升上,能否讓消費者爲此買單,還很難确定。
End
骁龍X Elite,PC 王炸來了!!!